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615章 毕业典礼

再造汉明 第615章 毕业典礼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615章 毕业典礼

八月十八日上午,朱慈烺率范景文、史可法、张国维等大臣在抚衙里面试宋应星、戴均元、丁如兰。

太上皇朱由检、国子监祭酒蒋德璟、国子监司业方以智、苏州知府曹毅明在刘云龙、吴颜谦、倪用宾、时匡、朱士若的陪同下,来到了新竣工的“苏州大学堂”。

进入校门后,只见操场上站满了学生和家长,站在前边的就是首届毕业生,主席台前是由下一届学生组成的乐队。

朱由检、蒋德璟、刘云龙等走上主0席台,时匡宣布毕业典礼开始。

在学生乐队的乐曲声中,朱由检给所有毕业生颁发了毕业证书。毕业证书上都盖有“国子监苏州大学堂”钢印,表明他们这一届是“苏州大学堂”的首届毕业生。毕业证书上还有朱由检、刘云龙的毛笔签名,就凭“朱由检”、“刘云龙”的签名,这本毕业证书的含金量就很大,今后这些学生随便走到哪里,都不会失业。

当所有的学生喜滋滋地从太上皇手里接过毕业证书后,刘云龙宣布了毕业生的分配去向。有10名毕业生将去南京吏部报到,孙云球、车广俊、闫二虎留校任教,贝璇(贝喜鲁的女儿)、陈兰馨(陈子雄的女儿)分配到化工所;常权胜(常金奇的儿子)、许燕妮(许金昌的女儿)分配到钢铁所;谢腾霄(谢雪梅的儿子)、康燕妮(康富标的女儿)分配到船舶所;郑大海(郑清俊的儿子)、潘登龙(潘益飞的儿子)分配到机电所;尹瑞临(尹建番的儿子)分配到机械所;唐国柄(唐苏殿的儿子)分配到五峰山炸药厂;陆凤娣(陆东明的女儿)分配到苏州车辆厂;边心纯(边晓松的儿子)分配到化工厂;包兴家(包徽阳的儿子)分配到徽州兵工厂;凌毅刚(凌云霄的儿子)分配到农业所;周妙可(周泉的女儿)分配到云南总部,刘云豹分配到苏州机械设备厂,刘彩梅分配到菱塘浜学校,李必恭分配到苏州府学......

随后,蒋德璟宣布,孙云球、车广俊、闫二虎为国子监博士,享受朝廷俸禄,官秩四品(相当于知府);聘用薄钰、沈阿毛、顾明荣、秦银华、马建波、平步青、李应紫、毕智渊、丁勇、段世功、蒯辅翼为国子监兼职博士。

毕业典礼后,蒋德璟问刘云龙:“你怎么把自己的弟弟分配到厂里面去了?”

刘云龙说道:“让他去车间锻炼。”

“他不是主管过肥皂铺吗?”

“管理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铺子和管理一个有数百人、数千人的厂子是有很大区别的,只有让他在基层多磨练,今后才能管理有几万人的大公司。”

“彩梅和小四怎么都去了学校?”

“现在全国各地的学校教授的都是四书五经、算术、乐律,还没专门讲授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的老师。他俩去了学校后,将对苏州府各学校的老师进行轮训,把先进知识、教学方法、教学理论传授给这些老师,再由这些老师把先进知识向全国普及。”

“这么说,他俩的任务可不轻。”

“那当然。”

“宋应星、戴均元都去朝廷做官了,你干嘛还要保留农业所?”

“民以食为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农业的研究。宋应星、戴均元即使去了南京做官,单独组建了农业科学研究院,我的农业所也不会解散。凌毅刚去了农业所,就有新生力量了。”说完,刘云龙问蒋德璟:“凌蒙初什么时候到大学堂报到?”

“徐州那边的抗灾也结束了,应该已动身来苏州了。”说完,蒋德璟又对刘云龙说道:“以后还得多关心大学堂的事。”

“即使大学堂归了你国子监,我也不会放手不管的。”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下午,左懋第、刘云龙、袁时中、郝太极、金声、张跃雷、康大同、孙奇逢、刘宗周、包可弘、杨文骢、鲁之屿等在习武堂大门口等候着义兴帝朱慈烺的到来。

在校门口等候的还有从外地赶过来的淮扬巡抚路振飞、浙江巡抚黄敏骏、登莱总兵陶大鹏、戚家军统领于七、江宁总兵牛锡庚、镇江总兵武鸣中、池州总兵魏固言、滁州总兵宋若水、泗州总兵柴济汉、淮安总兵桂栋材、海州总兵龚广方、松江卫指挥使侯承祖、常州卫指挥使姜赟、镇江卫指挥使蓝敬韬、应天卫指挥使罗辅孝、太平卫指挥使钱柳霖、池州卫指挥使万章、宁国卫指挥使丁达祥、徽州卫指挥使牛树坤、杭州卫指挥使齐前业、绍兴卫指挥使冷芷毓、宁波卫指挥使蒲福高、嘉兴卫指挥使段廷欢、湖州卫指挥使方士铭、南京操江总督刘孔昭、渤海水师总兵林庆业、太仓水师总兵贺吉良、镇江水师总兵霍玉书、庙湾水师总兵黄蜚、金厦总兵郑芝龙以及招募的60万新兵各总队队长。从外地赶来的巡抚、将领大多是昨天赶到苏州的,由苏州府、苏州卫接待着。

等候期间,从外地赶过来的巡抚、总兵、指挥使看见校内操场上停放的武器装备后,在窃窃私语着,甚至拉着习武堂教官问这问那,因为他们从没见过这些装备。刘云龙趁着这个空隙,问左懋第:“上午的面试怎么样?”

左懋第看了看边上,说道:“已经定下来的事情,怎么会有问题?”

刘云龙听懂了,宋应星升职(原为正八品的推官),戴均元、丁如兰入官,已是毫无悬念,于是对左懋第说道:“谢谢。”

“你谢我干嘛呀?要谢就谢皇上。”然后,左懋第问道:“什么叫棉花的父本、母本?”

“宋应星介绍了棉花的杂交?”

“嗯,他介绍了半天,我就没搞明白棉花能杂交?据他说,杂交后的棉花,每亩能增产1担以上。”

刘云龙就解释道:“我们江南地区棉花亩产量(籽棉)在3担左右,使用农药、化肥后也只增产1担左右。如将某品种棉花的花粉授到另一品种的棉花上,亩产量还能提高1担左右,传授花粉的棉花就称为父本,接受花粉的棉花就称为母本。通过不断的筛选、改良,今后棉花的亩产量可以达到7担左右。”

“今后棉花亩产量能达到7担?”

“是的。”

“要是棉花亩产量真有7担的话,那能节省不少耕地了。”

“所以农业科研很重要。”

正说着话呢,只见前面的路口出现了一列车队,朱慈烺率范景文、史可法、张国维、郑瑄等朝廷大员来到了习武堂。

当朝廷大员走进校门后,与提前到来的巡抚、总兵、指挥使一样惊呆了,只见操场上,习武堂步军班、水师班的毕业生和苏州卫的几千士兵都笔挺地站立着,他们的手里都紧握着从没见过的钢枪,有些士兵还背着一根有天线的仪器。操场的边上还停放着几十辆钢铁巨兽,其中有些钢铁巨兽朝前翘着一门大炮,其它的钢铁壳子尽管没有大炮,但铁壳的四周有很多射击孔,钢铁巨兽的边上还有十几门大炮和牵引汽车。

主席台前坐着几排苏州卫的乐队,他们手里抱着各种乐器,看见朱慈烺进了校门后,就奏起了《精忠报国》。

在乐曲声中,朱慈烺率朝廷大臣走上主0席台,其他来宾也走到了主0席台两侧的观礼台。

郑瑄见朱慈烺及其他大臣到位后,朝刘云龙点点头。

刘云龙就朝话筒喊道:“阅兵开始。”

台下的张跃雷、康大同就带领学员大喊道:“大明万岁,皇上万岁。”

刘云龙又对着话筒喊道:“请皇帝陛下检阅学员。”

随后,乐曲声换成了《铁血军军歌》。

朱慈烺在刘云龙的引领下,走到停放在主0席台后的一辆敞篷蒸汽机检阅车。待朱慈烺上车后,检阅车缓缓地驶进了操场。

朱慈烺站在敞篷车上,望着下面几百名学员,喊道:“士兵们,辛苦了。”

学员们大喊道:“为大明服务,为陛下服务。”

朱慈烺又喊道:“明军威武。”

学员们又大喊道:“必胜、必胜”

检阅车绕场一周后,朱慈烺回到了主0席台。

刘云龙又喊道:“分列队开始。”

在《铁血军军歌》乐曲声中,首先受阅的是仪仗方队。

2名旗手高举大明龙旗、铁血军军旗走在最前面,张跃雷、康大同率仪仗队跟在旗手后面走着。待走到主0席台前时,张跃雷大喊道:“齐步走。”

仪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目不斜视地走过了主0席台。

朱慈烺问刘云龙:“他们用的是什么枪?”

刘云龙说道:“这是刚刚给他们换的装备,不是燧发枪。”

“为啥不用燧发枪?”

刘云龙解释道:“燧发枪属于前装式,这种枪是后装式的。”

“后装式的?那子弹是怎么击发的?”

“靠撞针击发子弹的底火,再引发子弹壳里的火药,子弹头就飞出去了。”

朱慈烺又问道:“大炮也是后装式的了?”

“是的,现在你见到的大炮也是后装式的。”

“炮弹头怎么炸开呢?”

“在炮弹的头部有引信,炮弹落地后击发引信,炮弹就炸开了。”

朱慈烺听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仪仗队后是2个步兵方队,分别在江天一、陶红的率领下,也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主0席台。仪仗队、步兵方队及其他方队中并不全是习武堂的学生,也有苏州卫的士兵,他们是被张跃雷请来,紧急训练几天后,成了方队的队员。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