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620章 御驾亲征(3)

再造汉明 第620章 御驾亲征(3)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620章 御驾亲征(3)

朱慈烺从舰船上登岸时,看见刘文柄到处在找刘增福。

朱慈烺对刘文柄说道:“别找了,他早已登岸了。”

刘文柄说道:“他登岸干吗去了?”

“杀鞑0子去了。”

“他的职责是守卫在你身边。”

“船上都是自己人,用得着他来保护我吗?”

“他未经许可,擅离职守,必须得严惩。”

“谁说他未经许可的?”

刘文柄一听,就知道刘增福上岸是朱慈烺同意的,于是没敢再吭声。

朱慈烺在刘文柄、刘云龙、李鸿雷的陪同下,来到了关城,果然看见刘增福在关城,手里还提着2个清军士兵的头颅,站在于七的旁边。

关城内,努山、陈锦和投降的清军都跪倒在地上。

于七向朱慈烺介绍了投降的清军将领后,请示道:“陛下,该怎么处置他们?”

朱慈烺说道:“黑龙江、石勒喀河、音果达河、贝加尔湖等地需要移民,就让他们去那里放牧、种田。”

努山、陈锦一听,忙伏地说道:“谢大明国皇帝陛下不杀之恩。”

边上的刘文柄一听,怒道:“你们说什么?”

陈锦看见刘文柄发怒了才清醒过来,忙改口道:“谢陛下不杀之恩。”

努山也不得不改口道:“谢陛下隆恩。”

努山、陈锦被押下去后,于七又请示朱慈烺:“陛下,我们要不要占领卢龙、丰润?”

朱慈烺看了一眼刘云龙,说道:“原计划中并没有占领卢龙、丰润,你只有3000兵力,还是赶紧修复各城楼、城墙,给我固守山海关就行。”

刘云龙说道:“如果要占领卢龙、丰润,你就要分兵了。即使多尔衮从北京派5万兵马,经丰润、卢龙来进攻山海关,凭你的武器装备,已足能打退他们了。”

于七说道:“我戚家军一定守住山海关。”

朱慈烺说道:“军中无戏言,要是你把山海关丢了,就让你的亲兵提着你的脑袋来见我。”

于七说道:“明白。”

然后,朱慈烺问刘增福:“你杀了几个建奴?”

刘增福说道:“皇上,我才杀了2个鞑子,他们就投降了。”

“这不正好替你父母报仇了吗?你就知足吧。”

旁边的刘文柄说道:“还不把鞑子的头颅扔掉?”

刘增福听后,心想提着血淋淋的脑袋在皇帝面前晃悠,确实不妥,于是就把手上的2个清兵头颅交给了于七的亲兵,说道:“这2颗脑袋的功劳算你的。”

待于七的亲兵接过2颗清兵的头颅后,刘增福就伸出双手,在于七亲兵的身上擦着,试图把两手擦干净。可于七亲兵的身上也沾满了血污,刘增福根本没法把自己的双手擦干净。

朱慈烺说道:“别擦了,待回到海边再洗干净吧。”

刘增福就傻笑着,跟在了朱慈烺身后。

刘文柄、刘云龙、于七、李鸿雷陪着朱慈烺巡视关城。

刘云龙问朱慈烺:“你怎么不晕血?”

“你晕血?”

“我第一次看见砍清军脑袋时,吐了个稀里哗啦。”

“就是你跟着黄希宪到山东、北直隶那次?”

“嗯。我吐了三次,才慢慢习惯。”

“我在天津时就见过了他们砍脑袋了,习惯了。”

“以后得把砍脑袋的习惯改一改,太恶心了。”

“怎么改?改成割耳朵、割鼻子,还是改成砍手、砍脚?”

“什么都不用割,也不用砍。”

“那凭啥给士兵奖励?”

“凭杀敌总数给予集体奖励,比如,今后很多敌人是被炮兵干掉的,步军占领了敌人的阵地后,割下的敌人脑袋算步军的话,对炮兵就不公?”

“你这么说的话,有点道理。”

“至于步军在冲锋陷阵时,个人的杀敌数量,由军官核对后记录在案就行。”

“不要敌人的脑袋了?”

“我们是文明人,提着个敌人的脑袋晃来晃去,多恶心呀。”

“行,就听你的。等我回南京后,让兵部定出个具体办法来。”

朱慈烺巡视完关城后,又巡视了北翼城、一片石、威远城、南翼城、宁海城,然后与于七告别,回到了“汉光武号”舰船。

到了“汉光武号”舰船,努山、陈锦再次见到了朱慈烺。

山海关投降的清军士兵将直接坐船去牛庄,而努山、陈锦将坐“汉光武号”去宁远城。努山、陈锦到了“汉光武号”后,才明白明军的舰船原来是机器船,所以不需要风帆,可想不通的是,明军的舰炮口径和自己的“神威大将军炮”口径差不多,为啥他们的大炮射程能这么远呢?

明军舰船离开山海关后继续北上。天入黑后,努山、陈锦见明军舰船没有抛锚停航,而是在探照灯的照射下,继续航行,努山、陈锦又明白了,原来明军的舰船有夜航能力。

次日,明军舰船来到了觉华岛(今又称菊花0岛)。

觉华岛位于宁远城(今称兴城)东10公里,在唐宋时期称为桃花岛,到了辽金时代才称觉华岛。觉华岛呈西南——东北走向,岛形两头大,中间小,像个哑铃(或像个长葫芦)。它长约6公里,大头最宽约4公里,中间最窄处约900米,面积约14平方公里。为保护宁远城,明军曾在觉华岛驻有蓟辽水师。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攻打宁远城不下后,趁着海面冰冻,突袭了觉华岛,史称“觉华岛之战”。“觉华岛之战”后,明军重建了蓟辽水师。吴山桂入关时,黄蜚率领的蓟辽水师就配合吴三桂进了关。山海关被清军占领后,觉华岛也被清军占领。

首先发现明军舰船的是清军驻觉华岛的水师统领淡占勇。

清军水师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随阿巴泰劫掠山东时几乎被全歼。虽经尚可喜努力,造了一些小舰船补充。可清军刚有点恢复战力的水师,又在冯元彪、陈子龙进攻旅顺时遭到了重创,因此驻守在觉华岛的清军水师都是小舰船。

淡占勇曾是尚可喜的手下,崇祯七年(1634年)随尚可喜降后金。崇祯九年(1636年)十二月,随尚可喜征伐朝0鲜。崇祯十五年(1642年),明清松锦会战中,他又随尚可喜进攻松山、杏山。多尔衮率清兵入关后,他率几艘舰船来到了觉华岛。

今天上午涨潮结束后,淡占勇就坐上了一艘舰船出来巡逻。淡占勇乘坐的巡逻舰是艘苍山船,这种舰船只能乘坐10人。以往明军水师大多把苍山船用于夜间偷袭敌船,或抵近敌船后,用于登船作战。

淡占勇离开海岸3里远时,发现从南边过来了几十艘舰船。这些舰船没有风帆,冒着黑烟,正“突”、“突”地朝觉华岛而来,待再近一点,他才看清这些舰船都插着大明龙旗。淡占勇赶紧拉起风帆,向觉华岛跑去。可惜,他跑得终究慢了点,2颗飞来的炮弹在苍山船附近炸开后,炸起的海浪把苍山船掀翻了。落水的淡占勇也没顾得上其他水兵,拼命向觉华岛游去,游了几百米后,被明军舰船追上,把他从海里打捞了上来,被送到了“汉光武号”舰船。

淡占勇看到审问他的李鸿雷,忙跪下,喊道:“将军饶命。”

李鸿雷问淡占勇:“想活命很简单,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什么官位?”

“我叫淡占勇,是大清国觉华岛水师统领。”

“你说什么,大清国?”

“不不,说错了,是建奴。”

“你们在觉华岛有多少人?”

“不多,才200多人。”

“炮台上有几门大炮?”

“五门神威大将军炮,八门大将军炮,十二门佛朗机炮。”

“没别的炮了?”

“将军,建奴穷得很,造不起很多炮。”

“宁远城又有多少人?”

“这个我不知道。”

“你不想活命了?”

“将军,我只负责水师,陆上的事,我还真不知道。”

李鸿雷心想,你一个小小的水师统领,或许还真不知道宁远城有多少守军,于是问道:“宁远城的守军将领总知道的吧?”

“这个知道,是阿哈尼堪。”

“阿哈尼堪是什么来头?”

“具体情况,小的也不怎么清楚。只知道他姓富察,早年随祖父投靠了建奴,征伐过朝鲜、索伦部、虎尔哈部,攻打过锦州。大王爷入关后,他与硕詹驻守盛京。孝庄太后带着顺治皇帝......”

“你怎么说话的?不想活命了?”

“将军,我又说错了。孝庄带着福临去北京后,阿哈尼堪就负责驻守宁远城。”

“你们谁驻守锦州?又有多少人?”

“好像叫布达奇,是科尔沁右翼前旗的蒙古王公,具体有多少人,我也真的不清楚。”

淡占勇被押下去后,李鸿雷向朱慈烺、刘云龙汇报了审问情况。其实,刘云龙早就从辽东发来的电报中知道了宁远城、锦州的守军将领是谁,又有多少守军?李鸿雷只是想通过审问淡占勇,来看看他有没有说实话。

刘云龙听完李鸿雷的报告后,说道:“按计划炮击觉华岛,在宁远城登陆。”

李鸿雷说道:“是。”

不一会儿,几艘舰船开始炮击清军在觉华岛的炮台。清军炮台上的20多门大炮被炸成了零碎,岛上活着的清军水兵直接升起了白旗。

随后,明军派出一艘舰船在觉华岛登陆,接受投降的清军士兵。其他舰船绕过觉华岛,来到了宁远城的东海岸。

宁远城始建于辽代,当时称“兴城”,它背靠辽西丘陵,距渤海海岸约12里,雄踞辽西走廊中部的咽喉之地。明宣德三年(1428年),在此设卫,赐名“宁远”,经多次改建后,成为一座周长达3200米的四方形城市。“宁远城”的城墙高8.8米,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东门为“春和门”,南门为“延辉门”,西门为“永宁门”,北门为“威远门”,每个城门外有半圆形的瓮城,每个角都高筑炮台,突出于城角,用于架设大炮。城中心还有一座用于战时击鼓、平时报晓的“钟鼓楼”。

明军舰船炮击觉华岛炮台时,驻守在宁远城的阿哈尼堪就听到了炮声,于是他匆匆赶往东门。

孝庄皇太后带着福临离开盛京时,阿哈尼堪没有随伊尔登留守盛京,而是与硕詹一起护卫着孝庄皇太后先撤到了锦州。布达奇受命带着3000名蒙古兵驻守锦州后,阿哈尼堪受命带着2000名清兵驻守宁远城。昨天晚上,驻守山海关的努山派人来,说是山海关遭到了明军的进攻,让他派兵增援山海关,可自己手下只有2000人,哪里还派的出援兵?于是就一口回绝了努山的请求。阿哈尼堪来到东门后,听着远处传来的炮声,就觉得不太妙,因为这种炮声根本就不是神威大将军炮、红衣大炮(明军称红夷大炮)、大将军炮、佛朗机炮的声音。他想用望远镜看个清楚,可自己的单筒望远镜倍率太低,根本看不到觉华岛上的情况,看着看着,倒是看见了海面上驶来了十几艘舰船,再仔细一看,是明军的舰船。他终于明白了,明军不仅在进攻山海关,还来进攻觉华岛、宁远城了。于是,他赶紧下令四角的大炮调整炮位,准备轰击海面上的明军舰船。同时下令,所有的守军都上城墙坚守。

吴山桂驻守宁远城时,四角炮台上安装的都是红夷大炮。清军占领宁远城后,没有安装最好的“神威大将军炮”,而是安装的仿制红衣大炮。

清军仿制的红衣大炮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比神威大将军炮的口径大10毫米,为120毫米,炮重在2000斤以上,有效射程在3里左右,最大射程在5里左右。这么重的大炮,东北角、东南角的炮位调整还比较容易,西北角、西南角的大炮要调整炮位就麻烦多了。

还没等清军的炮位调整过来,海面上传来了几声炮响,几颗炮弹向宁远城飞来,有的炮弹落在了城外,在地面上炸出一个大坑;有的炮弹落在了城内,炸塌了几座房子。

城墙上的清军士兵听到炮弹的爆炸声后,很多人的耳朵都快被震聋了,见到炸出的大坑、炸塌的房屋,都感到心惊肉跳,心想明军的舰炮也太厉害了吧!

阿哈尼堪的耳朵还在嗡嗡响时,明军的舰炮再次响起,这次炮弹落地的准头精确多了,大多落在了四角炮台上。很快,阿哈尼堪布置在炮台上的大炮都被炸毁了,炮兵的肢体飞出了几十米远,甚至东南角的炮台都被炸塌了。

待摧毁了清军安装在炮台上的大炮后,明军的舰炮开始炮击城墙、城门以及城内建筑。要是换了别的城市,刘云龙可不会轻易炮击城内建筑,但吴三桂离开宁远城后,把宁远城内所有的百姓都带走了,此时城内除了2000名清军士兵外,没有任何平民,因此即使把城内建筑都炸塌了,也不会误伤一个平民。

炮击20分钟后,明军的舰炮终于停止了炮击。宁远城的城墙已没有完整的了,驻守在城墙上的清军士兵死的死,伤的伤。

还活着的阿哈尼堪初步估计了一下,还能战斗的只剩下1000人不到了。他胆战心惊地透过城垛,看着远处的海滩,发现已有1000多名明军士兵登陆了。这些明军士兵排着队,敲着鼓,踩着鼓点朝宁远城走来,他们的身后,还有十几艘船载着明军在朝海岸而来。

待城外的明军士兵走到距东门半里远时,他们停下来了。阿哈尼堪正赶到疑惑时,看见登陆的明军中走出一个人,这个人举着白旗,一边用满语喊着“不要射箭”,一边直朝东门走来。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在山海关投降了的努山。

等努山走近东门50米时,他停住了,然后朝城墙上大喊道:“阿哈尼堪在吗?”

城墙上的阿哈尼堪听见喊声,就直起身子,朝城下一看,那不是镇守山海关的努山吗?他怎么会和明军一起来宁远城的?难道山海关失守后,他投靠了明军?于是回答到:“我在这里。”

“阿哈尼堪,我是来劝降的。”

“你投靠了明军?”

“明军攻陷了山海关,我还能怎么办?”

“你2万多人都没守住山海关?”

“你已领略了他们大炮的厉害,换做是你,你能守住吗?”

阿哈尼堪心想,要是明军再来一轮炮击,恐怕这里的城墙上没一个活人了,于是老实说道:“我也守不住。”

“既然守不住,那就听我一句劝,投降吧。他们的皇帝保证我们的生命安全。”

“他们的皇帝也来了?”

“嗯,就在舰船上。”

阿哈尼堪心想,努山是多尔衮的堂叔,你都投降了明军,我还有必要做无谓的抵抗吗?于是他在城头竖起了白旗。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