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632章 御驾亲征(15)

再造汉明 第632章 御驾亲征(15)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632章 御驾亲征(15)

崇祯五年(1632年),察哈尔部遭受严重旱灾、瘟疫后,只剩下了2万余15岁以上的男丁。皇太极在进攻归化城时,林丹汗的左翼总管塔什海、右翼总管虎鲁克就投降了后金。林丹汗西逃青海,皇太极下令顺便进攻大明的宣府、张家口时,林丹汗妹夫(泰松公主的丈夫)衮楚克手下的6个宰桑也降了后金。林丹汗死后,额哲率察哈尔部重返河套,准备东山再起时,被后金侦知,于是在崇祯八年(1635年)皇太极派多尔衮、豪格再征察哈尔。多尔衮、豪格率部赶到河套,趁浓雾包围额哲时,林丹汗的弟弟粆图台吉、妹夫衮楚克台吉、重臣兼大学者昆噶敖德斯尔都战死了。额哲在母亲苏泰的劝说下,降了后金,活下来的大臣只有林丹汗的大舅子多尼库鲁克(四福晋巴德玛璪的哥哥)、小舅子南楚(三福晋苏泰的弟弟)。额哲被皇太极安置在义州后(今义县),就与亲卫头目奥尔格勒住在了那里。巴德玛璪、苏泰等人分别改嫁皇太极、济尔哈朗等人后,多尼库鲁克、南楚等原林丹汗妃子的亲属跟着去了盛京,因此留在察哈尔本部的只有林丹汗的原二福晋斯琴图。

崇祯九年(1636年),皇太极将察哈尔本部移牧到大同、宣府外,设置察哈尔八旗时,八旗的所谓“王公”已不再是林丹汗的嫡系后人,而是原察哈尔阿纥土蛮、高尔土门、哈纳固山、窦土门等部落的几个台吉、宰桑。当年多尔衮、豪格率清兵包围额哲时,高尔土门的宰桑祁特本尔贝护卫着林丹汗的二福晋斯琴图突围。苏泰降清后,斯琴图无奈之下也只得投降了后金,后来干脆嫁给了祁特本尔贝,祁特本尔贝就成了台吉,因此在察哈尔八旗的8个大台吉中,以祁特本尔贝台吉最有威信。

察哈尔本部在崇祯八年再次遭受后金的打击后,剩下的15岁以上的男丁已不足1万2千人,尽管已修养生息了9年,但15岁以上的男丁还没到1万5千人,平均每旗的男丁还不到2千人。尽管曾经雄霸漠南的察哈尔部再也没了以往的风采,但这些台吉中没有一个愿真正臣服清廷,他们听说明军打来后,想起以往的“联明抗金”,于是在祁特本尔贝的带头下,干脆全部向明军投诚。

祁特本尔贝及其他7个台吉进了营帐后,跪倒在地,叩见朱慈烺。

朱慈烺看了一下他们,说道:“都起来吧。”

8个台吉忙说道:“谢陛下。”

祁特本尔贝起身后,对朱慈烺说道:“陛下,我给你献上一件宝物。”

朱慈烺问道:“什么宝物?”

“大汗的大纛。”

“大纛?”

“是的。这杆大纛是成吉思汗用过的,一直传到了林丹汗手里。”

“你们投降后金后,皇太极没有没收它?”

“林丹汗去世前,把当初这杆大纛交给了额哲。后来多尔衮、豪格包围我们时,额哲将这杆大纛交给了我,分散突围。我带着斯琴图突围出去后,谁知额哲投降了。后来,皇太极追问大纛的去处,我谎称在突围途中丢失了,所以没被皇太极搜去。”

“原来是这样。它在哪里?”

“在营帐外。”

于是,朱慈烺、刘云龙、刘文炳、宋琬跟着祁特本尔贝来到营帐外,果然营帐外有一杆大纛。还没离开锡林浩特的腾吉斯、滕吉泰也在不远处看着这杆大纛。

朱慈烺、刘云龙等围着大纛转了一圈,看到这杆大纛固定在蛤蟆抱脚的石座上,形状类似于古代兵器——矛,矛身底座的銎部形成一个圆盘,盘沿一周有八十一个孔,每个孔绑扎着马鬃作为垂缨。

刘云龙知道,成吉思汗用过的大纛也称“苏鲁锭”,蒙古各部的军旗上都印有苏鲁锭图案。后来瓦剌部的也先仿制过苏鲁锭,也先死后,他仿制的“苏鲁锭”就传给了长子博罗纳哈勒率领的“杜尔伯特部”。但真正能代表全蒙古的,只有忽必烈系的黄金家族,到了十七世纪后,成吉思汗的“大纛”就传给了察哈尔部的林丹汗。

朱慈烺见刘云龙对自己点了点头,明白这杆大纛并不是假的,于是对祁特本尔贝说道:“你立了大功一件,你要什么封赏?”

祁特本尔贝说道:“我也不要封赏,只求你们能灭了多尔衮。”

“只要你们别给我添乱,明年我就能灭了多尔衮。”

“陛下,我们绝不添乱。不过,我有一事不明白。”

“请讲。”

“听说喀尔喀部的15万大军都到塞内去了?”

“是的,不过他们并没有15万人马,只有11万人马。你们前一阵子看到的只是衮布率领的土谢图汗部4万人马,他们沿着大黑河到了阴山南部后将去榆林。其实,额璘沁罗卜藏率领和硕辉特部的2万多人马从居延海进入了河西走廊,硕垒、素巴第率领车臣汗部、札萨克图汗部5万人马从锡林郭勒草原去了大同。”

“这么说他们是奉了你的旨意去塞内的?”“是的。”

“为啥?”

“多尔衮在塞内替我平定贼寇,我怕他兵力不足,所以我让喀尔喀部去增援多尔衮。”

“先灭贼寇,再灭多尔衮?”

“聪明。”

“陛下,我们察哈尔部愿出动5千儿郎去攻打多尔衮。陛下让我们去张家口,我们就去打张家口;让我们去大同,我们就去打大同;让我们去榆林,我们就去打榆林。”

“你们察哈尔部需要修养生息。”

祁特本尔贝听后,心中一阵激动,看来大明国的皇帝还是很体贴察哈尔部的,就说道:“陛下,只要能灭了多尔衮,我们察哈尔部即使全打光了也在所不惜。”

“既然你们如此忠诚,那你们就出3千人马,随征西军去哈密吧。”

“让我们去攻打叶尔羌汗国?”

“是的。”

“遵命。”

站在不远处的腾吉斯忙喊道:“陛下,我苏尼特部愿出动2千儿郎去攻打叶尔羌汗国。”

朱慈烺听后,高兴地说道:“看在你们对我大明忠诚的份上,我赐给你们每人一把宝刀。”说完,对身边的刘文炳示意了一下。

刘文炳就转身回到了营帐内,拿出了10把“戚家刀”。他抽出一把戚家刀,朝一把缴获的“蒙古刀”砍去,那把“蒙古刀”发出“当”的一声,一下子被砍成了二段。

祁特本尔贝、腾吉斯等看见刘文炳抽出的宝刀露出明亮的花纹时,就知道确实是宝刀,这种刀在塔什干的黑市上至少1千两银子。

祁特本尔贝、腾吉斯等人跪在地上,接过了刀。

祁特本尔贝问道:“陛下,斗胆问一下,这是大马士革刀吗?”

朱慈烺说道:“这是戚家刀,是我皇兄的大华公司打制的,原本只配备千总以上军官。”

祁特本尔贝心想,大明国至少有1千名千总,每个千总都配备这种宝刀的话,按塔什干的黑市价格,需要100多万两银子,而现在大明国自己就能打制这种宝刀,卖出去1千把就是1百万两银子,他们一点都不穷,看来自己主动向大明国投诚是对的。于是说道:“陛下,为大明我等愿肝脑涂地。”

“你们愿为朝廷尽忠,朝廷也不会忘了你们。我们要在你们的牧地恢复和兴府,迁移十几万名汉人过来,开垦土地,开产矿产,开办工厂。”

“恢复和兴府?”

“是的。除了战乱外,你们曾遭受过严重的旱灾、蝗灾、瘟疫、雪灾、冻灾,今后我们迁移过来的汉人将为大家生产粮食、炼铁炼铜、烧制瓷器、制盐制碱、提金炼银,与你们同甘共苦,一起过上好日子。”

“这里能种粮食吗?”

“能。在你们察哈尔八旗境内至少能开垦几百万亩耕地,只是不能种水稻、棉花,但能种植土豆、玉米、红薯、小米、麦子、花生、向日葵、大豆,甚至可以种牧草。”

祁特本尔贝也搞不懂啥叫土豆、玉米、红薯、花生、向日葵,心想这也许是汉人最新种植的农作物。不过他最关心的是自己部落里放牧的牛、羊、马,于是问道:“汉人到这里来种草?”

“是的。我们在草原上种植苜蓿草、紫云英、黑麦草、高羊茅、墨西哥玉米草等高产牧草,割下来后就能饲养牛、羊、马、骆驼,多下来的草晒成草干或做成青贮饲料,牧民就可以改放牧为舍养,再也不用怕雪灾、冻灾了。”

“墨西哥玉米草是什么草?”

“是我们从南美洲引进的新牧草,亩产量可以达到3万斤以上。”

祁特本尔贝也不知道南美洲在什么地方,不过汉人能从那里引进亩产3万斤的草,那个地方一定是仙地,今后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他又问道:“陛下,和兴府将设那些县?”

“我们将在你们察哈尔八旗的南部设立和兴县、尚义县、张北县、沽源县、多伦县,在你们左右翼之间设立商都县、康保县、化德县,另外还有你们的八旗。”

祁特本尔贝心想,朝廷在察哈尔左右翼之间设立商都县、康保县、化德县三县,这不是把左右翼分开了吗?他刚想说话,又听朱慈烺说道:“朝廷设立商都县、康保县、化德县,不是不允许你们察哈尔左右翼来往,除了你们不得越界放牧外,人员可以自由往来。”

祁特本尔贝忙说道:“陛下,我等明白了。”

腾吉斯忙问道:“陛下,我们苏尼特部也可以在和兴府境内自由来往吗?”

朱慈烺说道:“是的。今后汉人也好,你们蒙古人也好,甚至来自西0藏的藏人也好,都能在草原上自由往来。”

“皇上圣明。”

晚上,朱慈烺在营帐里宴请察哈尔部、苏尼特部各位首领,刘文炳进来禀告,鲁之域来了。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