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651章 陈永福守太原(16)

再造汉明 第651章 陈永福守太原(16)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651章 陈永福守太原(16)

郭升、田虎派兵来到城东5里的菊巘山搜索,刚刚的炮声就来自山脚下。

菊巘山,周围长12里,主峰海拔1377米,古时因盛产菊花而得名。其山势圆润,看似龙头,因此当地百姓称它为“龙王山”。菊巘山是陵川县城河道的出水口,城内诸水到山前汇流后成为“东大河”,再汇入清水河,明代在山前修有白龙王庙。

站在白龙王庙的尤正忠在望远镜里看见大顺军来搜寻时,向手下发出撤离的指令。

大顺军在山脚下没看到一个人,只看见地上有十几个小坑,好像是大炮开炮时留下的痕迹。大顺军又来到白龙王庙,听庙里的和尚说,刚刚一支穿着清军服饰的部队朝东边的山林去了,正是他们炮轰了陵川城。

大顺军一听,想着怎么城外的鞑0子兵帮自己攻打城内的鞑0子兵?有点不可思议。他们望着东边茫茫的太行山,心想鬼知道这支“清军”去了哪里?就没再搜寻,回去覆命了。

大顺军搜寻无果后,田虎率部进入白陉,他要顺着白陉去攻打太行山东的卫辉城,但是在他率部来到黄围山(也称黄梅山)前时,被驻守在山前的一支“清军”堵住了,他率部攻了几次都没能突破山口,死伤了1千多人后,领教了这支“清军”火器的厉害后,不得不退回陵川城。

田虎去白陉时,郭升率军北上,增援刘忠。

在平定州城(也是平定县县治所在地)西8里的冠山,一个30多岁的汉子来到了古佛寺。

平定县冠山是太行山山脉的一部分,呈南北走向,南北长约8里,东西宽约5里,山并不很高,最高峰主富脑峰也只有587米,最低处海拔只有65米,因主峰顶状似冠,因此得名“冠山”。虽然冠山并不高,但山上森林茂密,青山绿水,还盛产毛竹,因此历来是平定州的风景名胜之地。宋元以来,在山上建有“高岭书院”、“槐音书院”、“冠山书院”,因此在山上读书的文人很多。山上还有一座古佛寺,因此冠山也是平定县的佛教圣地。

汉子进了古佛寺,来到一所僧房,对一个僧人说道:“傅堂主,查清楚了,前一阵子打败辫0子兵的是来自南直隶的部队。”

这个僧人不是别人,正是原太原“三立书院”的山长傅山。大顺军占领太原后,傅山就躲到了冠山,在古佛寺里出了家,做了一名和尚。方丈悟须法师与傅山是老相识,知道他学识渊博,就让他做了一名堂长,负责寺庙里和尚的学习。尽管傅山出了家,但他六根未尽,不仅时刻关注着山外的局势,手下还掌握着一支义军,前期专门截杀退入山西的大顺军,后来又专门截杀来到山下村庄抢劫的清军。前一阵子听说从井陉来了一帮鞑0子,把驻守在县城里的鞑0子全赶跑了。后来,从太原又来了几千鞑0子兵进攻县城,可都被城内的鞑0子打败了。搞得附近的老百姓很奇怪,怎么鞑0子和鞑0子打起来了。傅山也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就派人进城侦查情况。

傅山一听城里的是来自南直隶的明军,忙说道:“这么说他们是官军。他们有多少人?”

“他们人数不多,也就六七百人,但火器凶猛,城外的辫0子兵攻了几次,都没把县城攻下来。现在辫0子兵撤到了寿阳去了。”

傅山想了一下,对汉子说道:“你马上去召集各位弟兄,跟我进城。”

“是。”

汉子走后,傅山跟悟须法师请了假,然后下了山。

悟须法师早就知道傅山六根未尽,一直在干着与僧人身份不相符的事。他看着远去的傅山,口中念念有词:“阿弥陀佛。”

平定地居井陉之西口,是太行山中部出入太行山的咽喉要处,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战国时期,中山国就在平定境内修筑了长城。汉代韩信曾在此驻城,称为寨阳,为平定最早的城池。唐代时在平定州地区设广阳县,县治在广阳村(今昔阳县城),唐太宗李世民给他住在平定的妹妹平阳公主修筑了一座城池——上城。北宋初年,广阳县改名为平定县,县治迁到了上城镇(今称冠山镇)。金代时,设平定州,辖平定、乐平两县,州府、平定县府都驻上城镇,而乐平县驻广阳镇。进入明代后,朝廷仍然设平定州,辖平定、乐平两县。永乐十六年(1418年),对上城镇进行了扩建,改成了周长为二里的城镇。

傅山来到了西门晖华门,见城门上站在一排穿着清军服饰的士兵,他们都手持火铳,正警惕地了望着远方,门口也有10个士兵把守,检查着进出城门的百姓、商人。尽管这些士兵都带着帽子,但从帽子边沿露出的头发看,他们都没留金丝小辫0子。

傅山进城后来到了县衙,门口2个士兵见他一身僧衣,就拦住了他,问道:“请问你找谁?”

傅山说道:“我叫傅山,找你们长官。”“你等着。”

过了一会儿,石发奇从屋子里走了出来,他上下大量着傅山,说道:“我叫石发奇,是这里的最高军政长官。请问,你是古佛寺的和尚?”

傅山说道:“是,又不是。”

“什么意思?”

“几个月前我是太原‘三立书院’的山长,现在是古佛寺的堂长。”

石发奇虽是行伍出身,但对文人一直很尊重,于是惊奇地问道:“你以前是太原‘三立书院’的山长?”

“是的。”

“你找我有事?”

“你们来自南直隶?”

“你问这个干什么?”

“我想和你们一起打贼寇,打辫0子兵”

“你一个人?”

“不,我手下有几百人呢。”

“冠山那边被截杀的清军,是你们干的?”

“是的。”

石发奇忙把傅山引进了屋子。

进了屋子后,傅山问道:“既然你们是官军,干嘛要穿着鞑0子的军服?”

石发奇说道:“山内的人知道我们是官军,可山外的人还会认为我们是清军。”

“为了保密?”

“也可以说是掩人耳目。”

傅山听后点点头,又问道:“我向你打听几个人。”

“请问。”

“知道李化熙、郭景昌、高杰去了哪里吗?”

“他们三个是......”

“李化熙,朝廷任命的山西三边总督,郭景昌是朝廷任命的山西巡抚,高杰是朝廷任命的太原总兵。”

“哦,你问的是他们三个。李化熙下落不明,郭景昌已被朝廷逮捕,高杰现在是驻徐州的总兵。”

“他们三个是山西的罪人,二月初要是他们能赶到太原的话,太原就不会被贼寇攻破,巡抚蔡懋德蔡大人也就不会死于非命。”

“蔡大人不会白死的,我们迟早会替他报仇的。”

“你们既然来了,为啥不去夺回太原?”

“我们只是先遣队,并不是来攻城略地的。”

“搞乱贼寇、鞑0子的视线?”

“是的。”

“我能加入你们吗?”

“非常欢迎。”

“我的人应该已到城门外了。”

“我和你一起去迎接他们吧。”

傅山领导的抗清义军进城后,石发奇一下子又多了300多人。

到了晚上,南京来电,任命傅山为平定州知州。

在陵川北100里的潞安府,刘忠在反攻着李率泰率领的清军驻守的府城(也是长治县县城)。

潞安府城(也即长治县城)位于潞安山下,始建于隋朝,当时为上党县的县治所在地。到了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废上党县入潞州,嘉靖八年(1529年)置长治县,潞安府治与长治县治位于同一城内。嘉靖年前,长治县城为土城,嘉靖初年,知县周昊将县城扩建后,城周达二十四里、阔二丈、高三丈五尺,设有东、南、西、北四个主要城门,南门、西门还分别设有辅门“义门”、“长子门”。城外有深、宽各四丈的护城河,两岸栽植杨柳,平时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可到了战时,对于攻城部队来说,这条护城河成了难以逾越的壕沟。

刘忠已攻了5天,一直没能拿下潞安府城。

郭升见到刘忠后,问道:“你怎么还没攻下潞安城?”

刘忠指着宽四丈的护城河说道:“我为了在这条护城河上填出攻城通道,已死伤了3千多人。你来后,我们就能很快攻下潞安城了。”

“潞城拿下来了嘛?”

“我回到潞安时,第一件事就是夺回东阳关,攻下潞城,就剩下潞安城这道难啃的骨头了。”

郭升想了一下,问道:“你离开潞安城时,把粮草都带走了吗?”

“我哪能把粮草留给鞑0子。”

“这么说城内没多少粮食。那就别攻城了,围困他们。”

刘忠心想也对,城内没有多少粮食,我看城内的鞑0子兵能坚持几天。

城内的李率泰得知大顺军夺回了东阳关、潞城、陵川城,且增兵潞安城后,知道自己的后勤补给通道被大顺军切断了,想着城内也没多少余粮,于是在2天后,趁黑夜向襄垣方向突围,逃往太原。历史上,刘忠攻潞安城数天不克,撤离了潞安城。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