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就当少帅,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 第95章 资料章

开局就当少帅,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第95章 资料章

作者:夜不远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2:55:42 来源:书海阁

【发高烧,头痛,全身酸软无力,没办法写正文。弄数据记录混一天】

日军步兵标准制式装备包括步枪1支,刺刀1把,前后盒弹匣(子弹120发),手榴弹4颗,钢盔1顶,略帽1顶,军服1套,皮鞋1双,水壶1只,饭盒1个,寝具1套,3至10日口粮1份,急救包1个,全套装备重15至20公斤。

建制: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

分队:13人,队长1人,机枪组4人【组长,射手,两名弹药副手,均配备手枪,除射手外也可能配步枪】,

步兵小队:7人小队部,3个小分队,8人共3个掷弹筒的分队,一共54人,加强时小分队15人,再加一个掷弹筒,共62人。

炮兵小队:1个10人的小队部,1个15人的弹药分队,两个15人的炮分队各装备1门70毫米九二步兵炮,55人。

步兵中队:19人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54人的小队,共181人,步枪139支,轻机枪9挺,掷弹筒9具,有时会加强2-4挺重机枪甚至1-2门90迫击炮或九二步兵炮。

机枪中队:有14人的中队部和3个机枪小队和1个弹药小队,每个小队4挺重机枪,共12挺,174人。

炮兵中队:25人中队部,一个观察分队,一个31人弹药小队,27人的弹药小队,两个31人的炮小队各装备2门步兵炮,122人。极少数分到20毫米反坦克枪部队,可以编成4个24人的装备2挺反坦克枪的小队。

反坦克中队:122人,包括20人的中队部,21人的弹药小队,3个33人的炮小队(各有两门37毫米反坦克炮)

通信中队:一个电话小队(4到6个电话分队,每分队3部电话,一个交换机),一个无线电小队(5到8台电台),在战斗中电话和电台配属到各大队和各直属队

步兵大队: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有大车和骡马),4个步兵中队【有的3个】,一个机枪中队【12重机枪,独立旅团和警备队8或4重机枪】,一个炮兵小队【2门70毫米步兵炮】,极少数装备一个炮兵中队。27挺轻机枪,12挺重机枪,九七式90毫米迫击炮4门,1100人

炮兵大队:3个170人的中队(山炮和步兵炮),各4门炮。

骑兵大队:二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小队。

步兵联队:单一兵种作战最大单位,54人指挥部,12-14门步兵炮,等同团级,3800人,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有大车和骡马),携带团部和直属各连一日份的给养以及可能配属师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小队携带一日份的弹药。三个步兵大队(108挺轻机枪,36挺重机枪);一个122人的炮兵中队【4门山炮】少数配364人炮兵大队,一个速射炮中队【4门37毫米速射炮】,1个联队属反坦克中队,一个通讯中队,加卫生系统【联队2医生2卫生员,大队3医生4卫生员,中队4卫生员】

炮兵联队:四单位制挽马师团下辖炮兵联队,由1个配备12门105毫米榴弹炮(早期配备的是120毫米榴弹炮)的炮兵大队和3个配备12门75毫米野战炮的炮兵大队组成。

四单位制驮马师团下辖炮兵联队,由1个配备12门75毫米野战炮的炮兵大队和3个配备12门75毫米山炮的炮兵大队组成。

三单位制挽马师团下辖炮兵联队,由1个配备12门105毫米榴弹炮的炮兵大队和2个配备12门75毫米野战炮的炮兵大队组成;

三单位制驮马师团下辖炮兵联队,由1个配备12门75毫米野战炮/105毫米山炮的炮兵大队和2个配备12门75毫米山炮的炮兵大队组成。

普通三单位制步兵师团和治安师团没有炮兵联队,只有炮兵大队。

野战重炮联队,由军级单位或者重炮旅团管辖。野战重炮联队之所以称为“野战”,是因为这类炮兵联队一般装备的是机动性较好的重型火炮,适于野战条件展开作战。野战重炮联队又分甲乙两种。

甲种联队由2个配备12门150毫米榴弹炮的炮兵大队组成,全联队一共有24门炮。甲种野战重炮联队是日本陆军炮兵最强有力的战斗单位。一方面因为150毫米榴弹炮威力巨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种联队拥有大量的机械化车辆,机动性强。

乙种联队由2个配备8门105/150毫米加农炮的炮兵大队(下辖2个炮兵中队)组成,全联队一共有16门炮。

重炮联队,由军级单位或者重炮旅团管辖。重炮联队的机动性没有野战重炮联队那么好,重炮联队装备的大都是比较笨重的大口径火炮,具体也分甲乙两种。甲种联队具备机动性,由2个配备4门240毫米榴弹炮的炮兵大队(下辖2个炮兵中队)组成,全联队共有8门240毫米榴弹炮,240毫米榴弹炮配有移动底盘,可以进行机动作战。

乙种联队只能依托固定阵地作战,由2个配备4门280/305毫米榴弹炮的炮兵大队(下辖2个炮兵中队)组成,主要用于要塞防御和海岸炮台。

独立炮兵联队,由军级单位管辖。独立炮兵联队一般由3个炮兵大队组成,但配备的火炮型号比较杂。有以下几种:

1、36门75毫米山炮编制;

2、36门120毫米榴弹炮编制;

3、12门105毫米山炮 24门75毫米山炮编制;

4、12门105毫米榴弹炮 24门75毫米山炮编制;

5、36门75毫米野战炮(90式机动型)编制。

旅团:2步兵联队,另有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各一个联队。甲级师团的旅团为7600-8000人。

师团:日军基石,最高一级固定编制单位,七七事变前有17个常设师团【近卫,除去作战不力13.15.17.18的1-20师团】,甲级师团-人,丁级人。下辖2个旅团共4个步兵联队,另有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各一个联队。

一为山地师,驮马制,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36门75mm山炮与12门75mm野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4门75mm山炮)与一个步兵炮中队(4门50毫米步兵炮),总编制人数为人;

二为平原师,挽马制,炮兵联队有四个大队(36门75mm野炮与12门120毫米榴弹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4门75mm野炮)与一个速射炮中队(4门37毫米速射炮),总编制人数为人。

独立特种部队:骑兵旅团(辖2个骑兵联队与1个骑炮兵联队、1个装甲车队)、坦克联队、独立工兵联队、独立野炮联队(36门120毫米榴弹炮与12门75毫米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24门150毫米重榴弹炮)、野战(攻城)重炮兵联队(16门100毫米加农野炮)、独立(攻城)重炮兵大队(8门150毫米加农野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36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等。

原本17个师团,抗战后增加特设师团,为常设师团的预备役组成,番号前加100,骑兵联队改为骑兵大队,人数差不多,战斗斗志不强,年纪大,1940后陆续取消。 101-120为1-20师团的预备役,121-199为新兵等。配属特种部队和补充人员可达4万人,

后期对33制八路军和苏军不便作战,华北搞出了警备三单位制师团,即一个师团的组成包括3个步兵联队,一个野战炮兵联队,一个侦察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运输联队,通讯队。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4门步兵炮)、步兵大队无大队炮小队,炮兵联队为24门山炮或野炮,骑兵联队改为搜索队,其他如辎重、工兵等后勤部队也大为减少,编制人数为人。

独立混成旅团:下辖五个独立步兵大队及炮兵、工、通、辎重队,全旅团约8280人,配备军马1800匹、步骑枪4050支、掷弹筒120个、轻机枪120挺、重机枪30挺、平射炮10门、山炮20门、野炮12门等武器装备,是具相当野战能力的作战单位。

独立警备队:六个独立步兵大队,共有兵员5450人,配备军马420匹、步骑枪3660支、掷弹筒144个、重机枪24挺。由于这种部队没有重型武器,一般只担任后方警备任务。

独立骑兵旅团:下辖两个骑兵联队,共有兵员5600人,配备军马5668匹、步骑枪3705支、重机枪12挺、野炮36门等武器装备。

野战重炮旅团:陆军预备队炮兵,一般有官兵8000余人,配备有100毫米至240毫米的大口径榴弹炮或加农炮70余门,常用于重点攻坚任务。以上这些部队常随作战任务的变化,配属各部队作战。

战车师团:1942年6月组建第一,第二,第三战车师团。1944年国内组建第四战车师团。轻型坦克100辆、中型坦克335辆、各种汽车1272辆、加农炮36门、高射炮12门、野炮4门、速射炮12门、平射炮6门、重机枪18挺、轻机枪144挺、步骑枪2900枝等。

在日军准备“本土决战”时期,他们还陆续组建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共7个独立战车旅团。但由于日军的坦克装甲车在火力、速度、装甲防护力等方面均与欧美先进工业国有一定的差距,故在二战中对苏、对美的历次战役均显得不堪一击。

(1)甲种师团。:又称挽马师团,44制,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骑、炮、辎重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人。7630匹战马、支步骑枪、144个掷弹筒、288挺轻机枪、54挺重机枪、16门山炮和36门野炮等武器装备。近卫师团,1-12,14,16,19,20。(2)乙种师团:1938年建立,又称驮马师团,由于后期马匹不足,在甲种师团的标准上压缩了骑兵联队,改为大队(个别不设骑兵)。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炮、辎重各一联队,共7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人。2065匹战马、8940支步骑枪、216个掷弹筒、216挺轻机枪、54挺重机枪、18门平射炮和12门山炮等武器装备。 21-49,【13.15.17.18在1937年重建,建制和甲种一样】50-110,1944年后下降至1.4万人。

(3)丙种师团:1941年后建立,2旅团,没有联队,辖8个步兵大队,人,2550匹战马、6500支步骑枪、192个掷弹筒、192挺轻机枪、48挺重机枪、16门平射炮、32门迫击炮和12门野炮等武器装备。1942年50-109师团,没有炮兵和骑兵,警戒驻防等任务,没有野战能力。

(4)丁种师团:也是由混成旅团扩编,只辖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只有大队或中队编制,约人。由于机动灵活,主要用于扫荡八路军的华北根据地。

(5)独立混成旅团:与师团一样是独立的战略单位,一般有2-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的人数比丁种师团还少,大约有6000-8000人。承担辅助的战略任务。

33制师团和独立混成旅团属于守备用途,小规模野战能力。

军衔:大将【派遣军或方面军司令官】,中将【师团长】,少将【旅团长】,大佐【联队长】,中佐【联队长】,少佐【大队长】,大尉【大队长】,中尉【中队长】,少尉【小队长】,准尉,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明治【1868.1.25-1912.7.30】大正【1912.7.30-1926.12.25】昭和【1926.12.25-1989.1.7】昭和13年为1938年

标准步兵联队(以1937年侵华战争开始时第三师团为例)编制:3个1091人的步兵大队,加上联队直属速射炮中队、通信队、运输队等,全联队共计3747人,马526匹。 [1]

炮兵联队:有师团属炮兵联队、重炮兵旅团属炮兵联队、独立炮兵联队几种。通常辖2-3个688人的炮兵大队,24-48门山野炮或榴弹炮,加上联队司令部、观测小队、联队运输队,共2000-3700人。 [1]

骑兵联队之下没有大队编制,直辖4个骑兵中队与1个机枪中队,1400人。“三单位制”师团骑兵联队改为搜索联队,也称搜索队,人员、马匹都减少了,下辖1个骑兵中队、1个装甲车中队,队长为中佐或少佐。 [1]

工兵联队,无大队编制,联队本部加上2-3个工兵中队,编制700-1000人。 [1]

辎重联队,在平时编制为2个中队。到了战时,则扩充为挽马中队6个,或者驮马中队7个,人员3461人,马2612匹。联队长通常为中佐。 [1]

战车联队1070人左右,战车60-70辆,编有中战车3个中队,轻战车1个中队,炮战车(自行火炮)1个中队,1个维修中队。

战车师团指挥部:119人,2辆轻型坦克,10辆中型坦克,20辆小汽车

战车旅团指挥部(每个战车师团2个):每个战车旅团指挥部11人

战车联队(每个战车旅团2个):每个战车联队1071人,78辆履带车辆,21辆轮式车辆

战车联队指挥部:每个战车联队指挥部90人,2辆轻型坦克,1辆中型坦克

轻型战车中队:每个轻型战车中队110人,10辆轻型坦克

中型战车中队(每个战车联队3个):每个中型战车中队145人,2辆轻型坦克,10辆中型坦克

炮战车中队:145人,2辆轻型坦克,10辆炮战车

和日本陆军地面精锐师团一样,日本航空兵编制也是较为规范和统一。

飞行中队:飞行中队是日本陆航最基础的作战单位,按照机种类型来划分,一个战斗机飞行中队可划为12架战斗机和9架轰炸机。

飞行战队:飞行战队是日本陆航出击的基本战术单位,执行战术任务,一个飞行战队通常有2-5个飞行中队组成,飞机大概为24-36架,有意思的是不知道是不是资源分配不同的原因,往往海军的飞行战队战机数量要超过陆军。

飞行团:等同地面部队联队编制,作为合成化(含战斗机和轰炸机)作战单位执行作战任务,日本在战争期间先后成了将近30个飞行团。

飞行师团:飞行师团会下辖数个不等的飞行团,飞行师团下面还会有相应的后勤、地勤和防空等部队,可以进行独立作战,在日本投降前合计有13个飞行师团,飞行师团和陆军师团比率为1:15(在二战参战国中算中等水平)不过日本陆航除了常规的航空部队编制之外,还效法二战中的其他国家成立自己的空降部队(空降部队并非日本陆航特有,日本海军的空降部队属于陆战队编制),日本陆航空降部队成立较晚,40年日本陆军在滨松陆航基地开始进行空降作战授课,41年12月份组建了陆航第一支空降部队——第一挺进团,受制于战术和飞机数量原因,陆航空降兵的数量并不算大,到投降时才有一个飞行挺进集团(师团级)。

骑兵中队:人员144,马134;

骑兵大队:辖2个骑兵中队与1个机枪小队,340人;

骑兵联队:辖4个骑兵中队与1个机枪中队,1400人;

骑兵旅团:一般下辖2个骑兵联队,1个骑炮兵联队,1个装甲车队,共有兵员5600人,配备军马5668匹、步骑枪3705支、重机枪12挺、野炮36门等武器装备。

九七式20MM反坦克枪,60、5K精锐联队的反坦克中队6门-400

九四式37MM速射炮,327、2.8K战车1.2K,30MM/500M-3700

一式37MM速射炮,335、1.3K战车6.3最远,60MM/500M-2300

一式47MM速射炮,800、1.5战车6.9最远,75MM/500M,50MM/1200M-2300

九零式75MM速射炮,1600、6.5、最远14K,破中型坦克

十一年式70MM曲射步兵炮,迫击炮63、2.5、1.5K,大队追加2门

三式81MM海军迫击炮,22、3.3、2.8K

九七式81MM曲射步兵炮,迫击炮70、3.3、2.8K大队追加2门

九九式81MM曲射步兵炮,短迫击炮23、3.3、2K伞兵或轻渗透部队

九四式90MM迫击炮,160、5.2、3.8K联队4-6野战步联4-6

九七式90MM迫击炮,170、5.2、3.8K联队4-6,1938年开始慢慢取代九二式步兵炮,小钢炮

二式120MM迫击炮,260、13、4.2K-1942迫击炮联队

九六式150MM迫击炮,720、25、3.9K迫击炮联队

九七式150MM短迫击炮,230、24、3.2K-1941年迫击炮联队

九二式70MM步兵炮,200、3.8、2.8K大队标准2门-3000

四一式75MM山炮,540、5.7、6.3K轮,精锐大队或野战师团联队4-6

九四式75MM山炮,530、6.3、8.3K轮拆,三山炮之一,野旅团或野师团山派兵部队,可坦。

九零式75MM野炮,1600、6.5、14K炮兵部队喜欢,产量高,战区不喜欢,太重,穿透强可改战车炮-800

九五式75MM野炮,1100、6.5、10.7K野炮兵部队-200

三十八式75毫米野炮,950、6.4、8.3K轮,精锐联队或野战旅团或野战师团的炮兵联队,大量生产-2000

明治41年式75骑兵野炮,900、6.4、8.3K骑兵联队或机动步兵联队

九一式105MM榴弹炮,1500、15.7、11K精锐旅团炮兵部队-1200

九二式105MM加农炮,3700、15.8、18K苏联或东南亚,左右射角小,炮管长

九九式105MM榴弹炮,800、12、7.5K轮拆,三山炮之一,野师山炮联

大正14年式105野战加农袍,3100、15.7、15K重火炮之一,野战重炮兵旅团,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的远射程野战加农炮

改上一个,1130、6.4、11.5K增加仰角,成本高生产少。

明治38年式105野炮,2600、18、11K过时,少量独立野炮部队。

明治38年式120野战榴弹炮,1250、5.6K过时,威力小后期凑数

加式120加农炮,海军大正10年式与大正3年式120mm舰炮与高射炮改装,重型穿甲榴弹对海有效射程16公里,在这个距离上可以有效攻击驱逐舰以及大部分巡洋舰,用于地面压制作战与反炮兵作战时发射榴弹射程23公里。

明治38年式150野战榴弹炮,2100、36、5.9K过时很少,师团野炮兵部队和独立野炮兵联队,威力大,停产还使用。

明治45年式150加农炮,固定23吨,射程22公里。移动26吨,射程20公里。非常难移动,拆卸底盘后安装炮台发射,弹重40公斤,重炮兵联队,最大射角30度-80

大正四年式150野战榴弹炮,2800、36、8.8K步兵师团野炮兵部队与独立野战重炮兵旅团配备的野战榴弹炮,性能比38式150毫米野炮好,开战时停产,但一直使用-280九六式150野战榴弹炮,4100、31、12K精度高射程远150产量最大,精锐师团炮兵部队和野战重炮兵旅团的野战榴弹炮1943成本高而停产-450

九六式150加农炮,带底盘和护盾24吨,射角35度,弹重50公斤,射程26公里。只在本土用过一次

**式150野战加农炮,、46、18K独立重炮部队,共150门

明治45年式240榴弹炮,独立重炮兵大队或攻城独立重炮兵大队,带护盾33吨重,最高射角65度,弹重200公斤,射程10公里。

九六式240榴弹炮,带底盘和护盾重37吨,弹重185公斤,射角65度,射程16公里,本土用过两次。

九六式305迫击炮,重20吨,射角45-75,射程5公里,没有使用记录。

九八式320毫米臼炮,各个战场很少使用,含弹重1200公斤,弹重300公斤,最大射程1100米。

4式203重火箭,发射管含弹230公斤,射角40-65,弹重84公斤,射程2400,可随意发射,本土使用。

4式400重火箭,发射器220公斤,弹重500公斤,射程3700,本土使用。

5式150多管火箭炮,20管,射程4000米,出现太晚,本土使用。

喜欢开局就当少帅,做大做强再创辉煌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开局就当少帅,做大做强再创辉煌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