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贺平安 > 第145章 国战,大梁等不起了

贺平安 第145章 国战,大梁等不起了

作者:贺平安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2:57:13 来源:书海阁

“将军前两日在三司,极力推荐平陵作为伐楚的突破口,这似乎与我大梁兵法大家所推崇的武关道,那是南辕北辙啊。“

“启禀大王,若是要南下伐楚,以我大梁擅长骑兵大规模推进之风格,当然首选武关道,我大梁如今镇守武关道西北出口蓝关,背靠关中,楚军若是自此攻梁,那是自寻死路。我梁军若是不计代价,拿下武关道中间的中枢武关,也不是不可能。出武关后,一路畅通,我梁军就可进入一望无际无险可守的宛城平原,拿下宛城,这就可以挥师南下,直抵荆楚。“

“然后呢?“

“成也武关,败也武关,这秦岭余脉的武关道,虽说大军可通行,但粮草辎重却非易事。近八百里的武关道,成为我大梁唯一的后勤生命线。而我梁军所要面对的是水网密集,后勤几乎无限的楚军。更可怕的是,我梁军南攻的时候,中原北方的魏会做何反应?“

“故,武关道,对梁攻楚,亦或楚攻梁,在今日天下大势中,都是下下之选。“

“将军继续!“

“第二条道,就是从雍州开始,沿着商水,绕开宛城,直奔襄樊,然后进入云梦泽。此方案最大优势是,我梁军居高临下,借商水之东南流,无论兵锋,还是后勤,皆有优势。可最大的劣势就是千里崇山峻岭,没有一个可以依托的中转歇息之地。而楚军水军实力要远胜于我梁,那就是在这千里商水上,我们要面临无尽的骚扰,有来自楚水师的,也有关键隘口楚步军在两侧高山上给我峡谷中行进的战舟使绊子。“

“那将军觉得走平陵,有何不同?“

“回大王,平陵关,只是上述两个方案实在难以执行之下的……险中求胜的无奈之举。其实,末将还是认为北定东洲中原后,再南下伐楚方为上策。“

“唔……将军啊,不妨把思路再打开些,除了北定中原,或者平陵伐楚。大梁若要是一统东洲,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这,回大王,我梁军将士威震东洲,说以一当十固然有些夸张,但以梁城一域扩张成今日之帝国,虎狼之师,名至实归!可惜就是人口……“

“这常年用兵啊,青壮年死伤确实有点重,寡人登基后,修生养息,今已近七载不曾对外用兵,人口恢复喜人啊。“

“大王英明,梁并商后,所辖领土,过去最高峰时人口近5000万,一场大战下来,十不存三,大王体恤万民,励精图治,休养生息,人口已经逐步恢复到正常时的6成。固然相较北方的魏、赵,大梁是日渐占据上风,但南边的蜀、楚、滇,却在快速甩开咱们了。“

“我记得,三司的报告里,你说过楚国人口已经超四千万,这是哪来的数字?“

“回大王,这是估算,楚国采取的是均田制,故人口和田亩容易统计。去年秋天,楚各地开始征收田税并重新进行田亩划分,我们的细作拿到了一份楚武陵郡的奏报,总体来看,武陵郡辖境内男丁30万,妇女35万,统计了死亡人口两万五千人,未统计到出生人口,因为均田制对死去的人口授田要收回,而对8岁以下孩童是不予授田,当年是有三万新增授田人口就是说有三万年满8岁的孩童加入了授田的序列。这就意味着,楚的人口是在稳定且高速增长。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楚、蜀等国都是以水稻为主粮作物,同样面积的田亩,水稻可养活人口比北方的粟米小麦高出一倍。“

“国战,拼的就是人口、粮草和银钱,大梁,等不起了……“

喜欢贺平安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贺平安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