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 第54章 绝望的崇祯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第54章 绝望的崇祯

作者:贾家庄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2:59:15 来源:书海阁

对这一天的到来,崇祯帝应该是有预感的,不过,当预感以如此之快的速度,真的要变成现实的时候,崇祯仍是感到突然,甚至有点难以接受。

崇祯对时局的估计,一直就抱有幻想和侥幸,但是也正是这些幻想和侥幸,才使他落到了此时进退无路的地步。

当初在李自成的军队刚杀过黄河的时候,崇祯和他的大臣们就在商讨应对之策。

除了前边所说的李建泰奉命督师的闹剧之外,其实当时还真是提出来了两个对策:一是调辽东总兵吴三桂部进关守卫京畿,抵挡李自成;一是南迁,退守东南半壁江山。

关于征调吴三桂进关,其实崇祯早在一个月前就在召对群臣时候提出来了,崇祯想抽调五千精兵随吴三桂入关,并认为关外余兵尚多,调走五千仍可支撑局面。

崇祯是一个优柔寡断而且还不愿负责任的人,他还擅长诿过于大臣。

所以他并没有直接下达调兵命令,而是要求大臣们商议后再决定是否实行。

崇祯把皮球踢给了大臣们,而早已深知他的德行的大臣们,则又把皮球踢了回来。

首辅陈演坚决反对调吴三桂入关,兵部尚书张缙彦也持此态度。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担心吴三桂率精兵一撤,不仅宁远等地不保,就连山海关能否守住也成了问题。

如此重大之事,哪里是大臣们能负得了责的,因此还得请皇帝圣裁。

最后锅还是由崇祯自己背了起来,下诏决定放弃宁远,调吴三桂进关。

不过,陈演等人并没有立即去执行此策,他们一议再议,不断扯皮,千方百计地想推卸责任。

一直到了半个月前,蓟辽总督王永吉、巡抚杨鹗、吏科给事中吴麟征,再次奏请放弃关外宁远等地,调吴三桂入关屯卫京师。

崇祯对陈演等人的拖延也已十分不满,便将此疏让陈演及大学士魏藻德阅读,两人不敢应对。

说到底还是陈演等人,害怕负责任而不敢决策。

他们先是请崇祯召见吴三桂之父吴襄,询问吴襄的意见。

在得到吴襄肯定答复后,他们竟又请崇祯下令派人赴关外询问吴三桂的意见。

这样的一来一往,便到了月底。

六月二十二日,李自成兵锋已经直指北京了,实在是不能再等了!

崇祯这才下定决心,于是诏封吴三桂为平西伯,蓟镇总兵唐通为定西伯,挂平贼将军印、援剿总兵左良玉为宁南伯,凤庐总兵黄得功为靖南伯。

不久又补封山东总兵刘泽清为平东伯。

六月十八日,崇祯帝下令放弃宁远,命蓟辽总督王永吉、宁远总兵吴三桂入卫京师,同时檄调蓟镇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率部勤王。

这几路勤王的人马,吴三桂是根本没有赶到北京,而山东总兵刘泽清则谎称有伤,在大掠济南后率兵南逃。

唐通倒是及时赶到,但是就是他把居庸关,拱手让给了李自成。

至于南迁之议,早在二月初,左中允李明睿就曾经向崇祯提出,却被崇祯严词拒绝。

但是随着形势的急剧恶化,驸马巩永固、督师李建泰、左都御史李邦华等人也纷纷提出南迁之议。

南迁之议一共有两个方案,一种方案主张崇祯赴南京,太子留守北京;而另一种方案则是主张太子先赴南京,崇祯本人则留守北京。

崇祯的意思,当然是愿意自己赴南京,而把太子留在北京。

但是出于照顾面子,他又希望大臣们能出面固请,并以亲征之类的名义出京南赴。

可是以陈演为首的内阁,却不肯出面承担责任,而且还有不少大臣反对此举。

到了后来,崇祯看到支持太子南下监军的大臣越来越多,就担心生出事端来,就下决心都留在北京,谁也不去南京。

为此他还有着一番漂亮的说辞:“祖宗辛苦百战,定鼎此土,贼至而去,何以责乡绅士民之城守者?何以谢失事诸臣之得罪者?且朕一人独去,如宗庙社稷何?如十二陵寝何?如京师百万生灵何?”

他对于建议太子南下监军的主张更是不满。

他斥责道:“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且如此不济,孩子家又能做什么?”

崇祯对时局仍抱有幻想和侥幸,他仍然寄希望于李建泰的督师,还幻想着吴三桂等部的入卫勤王。

他甚至认为即使李自成兵临城下,也未必就能攻破北京城。

事实证明,他的这些想法可以说是痴人说梦了。

六月二十七日,,李自成率领的大军进抵北京城下,同日开始攻城。

当时京城的防守,外则由襄城伯李国桢主持,内则由提督太监王承恩负责。

李邦华整理京营连一年的时间都没有,连老幼病残的杂兵都没清理完,最可怕的是崇祯到现在一分钱都没拿出来!

京营连最基本的武备都没有,李邦华只能修理一下老旧兵甲,组织了五六万人还算壮年的兵士守城!

京畿之地除了京营,还有李国桢的“三大营“驻扎在城外。

当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率部掩杀而来时,“三大营“基本上未作抵抗,便已瓦解、投降。

三大营是明帝国京畿卫戍部队中最为精锐的部队,配备有火炮、鸟枪等火器。

而这些装备精良的火器,此时成了大顺军的利器,转而被用作攻城。

城外“三大营“瓦解后,守城的重任就部全由太监负责了。

当时登陴守御的兵卒只有五六万而已,外加数千小太监,根本难挡攻城之势。

更为让崇祯没有想到的是,那些他素为他所亲信,危难之时被他委以重任,主持守城的宦官们,此时已经起了投降之心,准备献城。

六月二十七日晚上,已降于李自成的原宣府监军太监杜勋射书城中,与守城太监曹化淳联系。

六月二十八日上午,大太监曹化淳打开彰仪门,向大顺军投降,外城被占领。

而城内的崇祯居然对此事毫无所知!

他还在白痴的下着人生的最后一次“罪己诏“,痴人说梦般地宣布只追究李自成一人之罪,其余的人都可获赦。

喜欢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