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汉末边将 > 第209章 太史子义寻吕布

汉末边将 第209章 太史子义寻吕布

作者:羞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04:13 来源:书海阁

原本心灰意冷的张杨,听闻太史慈之言,心中又生起了一丝的希望,只是考虑到自己的性格,内心还是有些迟疑:

“某张杨何其幸也,能得骠骑大将军亲自点评!只是某这性格,注定无法成事,如之奈何?

若是强迫自己去做出改变,某亦是毫无头绪、不知其中分寸,如此,反而会矫枉过正,甚至会因赏罚不公,酿成更大的祸患!”

众人听闻张杨如此说,皆是眼光一亮,没想到这个张杨除了武勇,其头脑亦是十分清醒,并非是众人之前以为的:其不知军纪严明的重要性。

而是出于其仁慈之心,见不得与自己出生入死的袍泽受责罚,因此便开始从轻发落,甚至是不作出处罚,只是耐心劝导!

然而,有了第一个便会有第二个,张杨不想厚此薄彼,于是便一发不可收拾。此时,其麾下人数较少,且大部分是其乡里百姓,这些人的家人还受张杨的庇佑,因此,还没有暴露出太大的问题来。

往后人数一多,所有的问题便会爆发出来,届时,其麾下便彻底变成了不尊号令的兵痞、兵油子,整支军队不但不能形成战力,甚至会成为祸患、乱军!

既然张杨头脑足够清醒,能够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那便好办了,不知道分寸,那便到军中学分寸,之后便按照军中的规矩去执行就是了。

只要张杨不再给麾下一个心慈手软,软弱可欺的印象,一切按规矩行事,他心善的性子,便不会是隐患,反而会成为优点,更加受麾下士卒爱戴!

于是太史慈便对张扬道:

“实际上,要解决此事并不难,此前稚叔兄与麾下没有入军中,因此没有立下规矩,而此次稚叔兄、必然会率麾下进入军中,那便趁着身份的转变、现在立下规矩,以后便严格按规矩行事便可!

不过,要彻底转变,需要稚叔兄放下身段,与士卒共同遵守军法军纪!”

张杨苦笑道:

“鹰扬将军说笑了!张杨不过一介草莽,虽是被征辟为武猛从事,不过也未曾上任,又有何身段可言!张杨愿按照鹰扬将军之言行事!”

太史慈闻言,满意地点点头,虽看向了卢植:

“其余事,还请师傅定夺!”

卢植欣慰地笑着对太史慈道:

“既然子义对稚叔之事已有定计,那便一事不烦二主,稚叔便暂且交由子义去安置吧!”

太史慈应诺后,便对张杨道:

“稚叔兄!汝如今麾下有多少兵马?”

张杨惭愧地道:

“张杨麾下原本仅有两百乡勇,此次前刺史张使君的两百亲兵,因为前去帮助张杨、迁徙百姓,回来时张使君已然离去,这两百人便莫名其妙地留在了张杨麾下,故此,此时张杨麾下有四百骑兵!”

太史慈仔细琢磨了一番后,直接下令道:

“张杨听令!”

张杨立即面色一正,悍然抱拳道:

“张杨在!”

“某暂时擢升汝为军司马,汝再去军中选出六百精锐,凑齐一千人!

相信以汝张稚叔在并州的名声及武勇,不难选出一千彪悍敢战之士!此后汝便率这一千士卒,与某麾下的五千乌桓骑兵共同操练!

同时,命汝担任某麾下这只军队的右军正,于原本的军正一左一右,共同掌管军纪,而汝便主要负责行军法!”

张杨闻言大喜,当即恭敬地对太史慈行礼道:

“张杨领命!日后,张杨定然不会再犯糊涂,去因小节而失大体,还请鹰扬将军多多提点!”

太史慈点点头,随即又道:

“某麾下这五千乌桓骑兵,乃是平东将军亲自帮某训练过一段时间,期间,用的便是征北军最严苛的军纪军法。

由于乌桓人的桀骜不驯,仅半个月,便有数百人死于军法之下,不得不再从乌桓降兵之中挑选补充!此时,这五千人,虽然不及骠骑大将军麾下精锐,也已经具备了强军之势!

某已经征得师傅同意,此后,并州军便慢慢推行征北军、军法军纪,等稚叔见识到了、军纪严明的军队是如何的强大,便不会再继续无底线地心慈手软下去了!

待稚叔能够严格按照军法军纪行事之后,师傅也就敢于放心大胆地对稚叔委以重任矣!想必,骠骑大将军也会对稚叔赞赏不已!”

张杨闻言,顿时一脸决绝地抱拳道:

“张杨必定不让使君与鹰扬将军失望,亦不会辜负骠骑大将军的期望!”

众人皆是很满意张杨的反应,均是赞赏地对其点了点头。随即,太史慈便问张杨:

“稚叔,汝那好友,吕布吕奉先,现在身在何处?”

张杨闻言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卢植刚刚接任并州州牧之职,鹰扬将军更是刚到并州,对于并州军中的将领还不熟识也是正常。

更何况,此时的吕布,不过是一个军侯,手下亦不过区区两百骑兵,即便其麾下战力如何强悍,也因为其毫无背景,又是刚从五原郡来到晋阳,也难以有什么出头的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吕布也是出身将门,其祖父以及其父亲,皆是驻守五原的边将,可惜,五原郡边军早已撤销,留在了五原的吕布一家,便再也无官无职。

因此,吕布初从军时,便成为了家乡五原郡的郡兵,以吕布的武勇,在军中亦是威名赫赫,只可惜,并不为五原郡太守所看重。

五原郡太守,乃是大太监王甫的弟弟王智。王甫可是与曹节一时的人物,先帝时期便与曹节搅风搅雨、不可一世,虽然早已被酷吏阳球整死,连尸体都被剁成了一块块,但是其留下的势力,依然不可小觑!

而其弟弟王智,自然会得益于王甫留下的势力的照拂,出任了五原郡的太守。也就因为此人担任五原郡太守,使得五原郡虽然早已被匈奴、鲜卑等异族侵占,驻守在此的边军也早已撤销,但名义上还在朝廷控制之下。

原本这是件好事,可是王智并不懂军事,在五原也不是为了守土戍边、造福百姓,而是一边拿着朝廷的供用,一边变着法地搜刮那仅剩的、不到三万汉人百姓的民脂民膏。

当然,王智也会派兵与劫掠汉人的异族战斗,不过,王智的本意并不是为了护佑那仅存的百姓,而是觉得这些百姓是他王智的私产,需要这些百姓为他创造财富。

而与异族劫掠汉人百姓,自然是触碰到了王智的底线,因此,才会派兵征讨或者是抵抗!

吕布在如此太守麾下从军,即便再勇武,也是难有出头之日。因为去年黄巾叛乱,朝廷断了五原郡的供应。

王智见此,觉得仅靠些穷苦百姓,没有了多少油水可捞,还有花钱养着军队,且在这异族的环伺之下,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得不偿失,于是便带着亲信离开了五原……

太守府的郡兵,除却王智的那些亲信被其带走,其余的也就纷纷各谋出路了。而吕布,则是带着麾下的两百部曲,来到了太原继续投军。

吕布也是不走运,前并州刺史张懿,能够征辟张杨为武猛从事,自然想过征辟吕布,但是那时吕布是王智的麾下,张懿自然不敢冒着得罪王智的风险去征辟吕布。

而吕布自己前来投军之时,恰巧张懿被免去了并州刺史之职,因此,吕布只能是按部就班地被安排到了军中,并未得到任何晋升。

张杨与吕布能够相识,还是在张杨十七岁游历五原郡时,听闻九原县有位名叫吕布、吕奉先之人,极其骁勇。张杨正是年轻气盛之时,自然要去找吕布比试一番。

且不说吕布要比张杨大三岁,即便是没有年龄的差距,张杨也远非吕布对手,不到十合便被吕布击败。

张杨也不气馁,所幸张家坞堡与九原相距不远,于是便时常去找吕布切磋武艺。吕布同样极其喜欢张杨的直爽、豪放,见张杨屡败屡战,也不厌烦,反而是对张杨耐心地指点。

一来二去,二人倒是结成了挚友,一有闲暇,不是你来便是我往,十分亲近!

此次张杨来到晋中,二人还在吕布休沐之时相聚了几次,自然是互相倾诉、各自的辛酸苦楚。

如今,张杨听闻太史慈问起吕布,便知道,自己的好友终于迎来了机遇,便对太史慈道:

“将军有所不知,奉先兄因为五原郡兵被解散,在张杨之前,便已率领两百部曲、来到晋中投军,此时就在晋阳大营之中!”

太史慈闻言,与赵云相视一眼,皆是暗道好巧,因为曹震只是说并州有吕布这么个人,也没说明白吕布到底在何处,只说找到张杨自然便能找到吕布,没想到吕布就在晋阳大营当中。

此时的晋阳大营有四千骑兵五千步卒,这还是并州的治所晋阳,其余的也就雁门有如此多的军队,上党则是仅有两千骑兵三千郡兵,西河则仅有一千骑兵两千步卒,这还是因为西河郡的匈奴各部时常作乱,战事频繁的原因。

并州作为大汉的一个州,仅有不到三万步骑,其中,骑兵仅有一万出头。这可不是并州没有足够的战马,虽然肥美的草场,已经尽数被异族占据着,可剩余的草场也能产出不少战马。

只是并州穷啊,养不起那么多的骑兵,若是平时放牧还好些,战马仅靠吃草也能吃得膘肥体壮,可若是战马用于征战,战马就必须要吃粮食与大量的盐,甚至还要吃昂贵的豆类以及鸡蛋、来补充体力。

非但如此,一匹战马每天吃的粮食,要抵得上五名士兵的消耗,养一万骑兵便需要五万大军的粮草。这也就是幽州这几年在不断囤积粮草的原因,因为消耗太大了。

若不如此,战马一旦掉膘,其速度还不如一匹驽马跑得快,而且再也难以驮动骑兵的身体。

此次太史慈带来的五千乌桓骑兵,便打算以战养战。虽不能说自给自足,但也不能全靠着并州去养活,否则,并州会被突然多出来的五千骑兵给吃穷了。

当卢植带着赵云、太史慈、张杨来到大营之后,卢植挥退了前来拜见的诸位将领,便来到了骑兵校场。因为通过那些将领得知,新来的吕布正在校场带领麾下部曲操练。刚到校场,便见到远处有一位身形高大,体态匀称的大汉,手持着一杆硕大的方天画戟,带领两百部曲,在一些标靶之间来回驰骋,所过之处,所有标靶纷纷被这些骑兵挑得粉碎,中间甚至还会加杂上一轮轮的骑射。

卢植几人看着这些人的操练,禁不住纷纷点头,皆是看得出,这支小规模的骑兵战力,怕是要冠绝并州,不愧是在异族夹缝中捶打出来的军队。

张杨在卢植的示意下,打马便跑进了校场,对着吕布大喝:

“奉先兄……奉先兄……奉先兄……”

吕布本来在快意地驰骋着,发泄这心中的压抑,自入军营以来,虽然吕布凭借着强大的武力,得到了军中大部分人的尊重与认可,却也只是认可而已,并没有得到任何重用。

这与吕布起初的设想截然不同,吕布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武勇,定能够在晋阳获得重用!可实际上,他依然只是个、掌管两百骑的小小军侯。

心里的落差感,让吕布憋闷得难受,因此,隔三差五便在校场发泄一番,要不是战马承受不住,吕布怕是会日日如此。

吕家自吕布祖父便是驻守驻扎在九原的边军校尉,其祖父病逝后,便由吕布的父亲接替其祖父,继续担任边军校尉,两代人的经营,使得吕家在九原扎下了根基。

吕布幼时,其父吕良还是边军校尉,虽然麾下仅有千余骑兵,那也是堂堂的边军校尉,战时可以统帅一路大军,自主权极高,因此,吕家在五原郡威望颇高。

可自从五原边军被撤销后,吕家的境况便日益衰退。非但没有了往日的威风,甚至是但凡有些权势之人,都敢于对吕家盘剥一番。

因此,吕布极度地渴望权势!吕布认为,只要自己有了权势,吕家才能改变现状,不但能够恢复之前的风光,甚至会变得更好,届时,便无人再敢于对吕家肆意盘剥欺压!

来晋阳之前,吕布曾发下了重誓,一定要用尽手段,来达成此目的,无论做出何种的牺牲,他吕布都心甘情愿!

喜欢汉末边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汉末边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