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汉末边将 > 第215章 曹震分析吕奉先

汉末边将 第215章 曹震分析吕奉先

作者:羞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04:13 来源:书海阁

张杨在吕布挑选战马时,便早已有了目标,因此在挑选战马时,毫不犹豫地牵过一匹灰色皮毛上、遍布白花的战马,也不去降伏,强拉硬拽着、来到了赵云与吕布的比试场地。

作为武人,像赵云与吕布此等顶级战将比斗,自然是不能错过的,通过观看此等比斗,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提升机会,二人对招式的掌控、技巧的运用,都会使得旁观者受益匪浅!

此时的赵云与吕布已经战斗了百余回合,但依旧是胜负未分。虽然吕布没有向外人透露过师承,但其师傅有极大可能是、人称戟神的并州李彦。

之所以如此推断,是因为吕布的父亲吕良以及祖父吕浩,皆不善于用戟,而其祖父吕浩与李彦、乃是同一时期的并州边将。

虽然二人一个在九原一个在雁门,中间还隔着个云中郡,但是当时的边郡军队,是时常被调动去协同、配合作战的,在此等情况下,吕浩与李彦定然是极为相熟的。

因此,吕浩生前推荐自己孙儿、去好友李彦处学习戟法,也就说得过去了。可能是李彦出于某种原因,不让吕布对他人说起、二人的师徒关系,故此,吕布便遵从师命,从不提及自己的师承!

若是如此算来,吕布与赵云的关系,就跟曹震与太史慈的关系差不多,也算是同门师兄弟。因为人称戟神的并州李彦与人称枪神的蓬莱童渊,乃是同门师兄弟,二人皆是师从兵家隐士玉真子。

且吕布与赵云的武艺,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比如:二人都是剑术高手,赵云更是枪剑双绝。再比如:二人皆有一手堪称神射的箭术。这两点也能作为其师承渊源的一些佐证。

此时场中二人枪来戟往,越打越兴奋。没有对手之人,在被人崇拜仰望的同时,自己也要忍受孤独与无趣。赵云还好些,曹震麾下的诸多高手,皆能与其打得有来有回,此时正处于巅峰时期的黄忠,更是丝毫不亚于此时的赵云。

可吕布就不一样了,在整个并州能,与吕布战上数十回合的,可以说凤毛麟角,如今碰上赵云这种旗鼓相当的对手,自然要战个酣畅淋漓。

很快,两百合便过去了,卢植见二人已经是放开了手脚,完全像是在生死搏杀,唯恐稍有一个不慎便会伤到哪一个,于是没有再任由二人比斗了下去,出声喝止了比试:

“子龙、奉先吾儿,快快停手!”

赵云与吕布闻言,不甘心地又猛拼了几记,见依旧奈何不得对方,这才依言停下了比试,吕布有些气喘地哈哈笑道:

“痛快!当真是痛快,许久未曾如今日一般,畅快淋漓地大战一场了!平东将军之枪法出神入化,让吕布深感钦佩!”

赵云也是战到了额头见汗,对吕布笑道:

“奉先兄的戟法亦是神妙无双,更是有着一身神力,某亦是钦佩不已!”

随即二人相视大笑起来,大有惺惺相惜之感。笑罢二人催马来到了卢植面前。卢植也是很高兴,今日他算是见识到了二人的厉害之处,尤其是,其中一人还是他卢植的义子,使得卢植顿有老怀大慰之感,于是,哈哈大笑道:

“哈哈哈哈……好!当真是精彩绝伦的一场比斗,不过汝二人的比斗,却是早已过了两百合,正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怕是不战上个数百回合、难分高下,此次比试,就算作平手吧!”

吕布与赵云也是很满意卢植的评判,到了他们这个级别,若不真正的生死搏杀,是很难分出胜负的。只有在生死搏杀时,看到底谁先出错,而不是谁技高一筹!

卢植见二人没有异议,便大笑道:

“哈哈哈……好!今日可谓是喜事连连啊!这一喜是老夫麾下增添两员大将;二喜是老夫又得一佳儿;这三喜、四喜乃是我儿奉先与稚叔不但齐齐升为校尉,还得了难得的好马!

如此多的大喜之事,岂能无酒乎?也是汝等有口福,子义为老夫带来了,骠骑大将军珍藏的美酒!”

“走!随老夫去饮酒,今日喝个痛快、不醉无归!明日奉先我儿再与稚叔、各凑齐一千精锐骑兵,去子义麾下合练!哈哈哈哈……”

……

当曹震收到赵云的传书,得知吕布竟然拜了卢植为义父,顿时惊得瞪大了双眼,不由地想起后世的一个顺口溜: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方天画戟、专捅义父。

想及此,曹震的眉头不禁皱作了一团。心中甚至怀疑,自己这个师叔是不是活拧巴了,自己明明让太史慈告诉了卢植,吕布虽勇,可其性格极其容易反复,毫无忠诚可言,乃是极度危险之人,可卢植还是置若罔闻,反而将吕布收作了义子。

可随着他观看赵云传来的书信,其中有些赵云以及太史慈对吕布的看法,以及事后卢植对他们的解释,眉头慢慢舒展了开来。

书信中,赵云与太史慈对吕布的感观居然还不错,二人皆觉得吕布很真实、很热血,也很坦诚,毫不掩饰自己对权力、钱财以及美色的渴望。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最大的缺点便是容易冲动。见到二人对吕布的评价,曹震不禁怀疑起后世之人对吕布的评价,毕竟赵云与太史慈二人、对自己无比的忠诚,肯定会中肯地去评价吕布,不会因为一些原因便去为吕布遮掩。

世人对于贪恋权力、钱财、美色,皆是遮遮掩掩,吕布能够直接将自己的贪念说出来,并且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获得这一切,亦不失为一个坦坦荡荡的性情中人。

吕布的那句:“以怨报德之事,某不屑于去做,以德报怨之事,某亦做不到!”曹震还是很认同的。连儒家至圣先师孔子都说:若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唯有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方是君子所为。

后世之人对吕布的评价,主要根源就在于吕布杀丁原与董卓。

先说这丁原,其出任并州刺史不到一年,便被何进招去了京师,充作了大将军何进对抗宦官的急先锋,因此,丁原与并州诸将不可能建立深厚的感情。

非但如此,曹震认为丁原还与并州诸将,有着极深的矛盾。这点从吕布杀死丁原后,并州一系的武将,无一人站出来为丁原报仇,反而跟着吕布投降了董卓,便可以看出。

究其原因便是,丁原在并州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是将并州一系的武将派了出去,然后再将吕布变成文官,其目的不言而喻,自然是为了快速掌控军队。

比如,将上任刺史张懿所征辟的从事张杨、张辽二人,派往京师任职,如此之下,二人麾下的军队便尽归丁原所有。

丁原之所以对吕布颇为亲待,怕是为了安抚住吕布而已,毕竟以吕布的勇武,在并州军中威望极高,若是吕布不要配合,丁原掌控并州军队的举措便很难实现!

于是,丁原便将吕布变成文官,夺其兵权,让其远离军队,整日埋首于案牍之间,逐步削弱其在军队中的影响力。

如此,丁原便快速地掌控了整个并州所有的军队。所以说,丁原对吕布颇为亲厚的说法,也是有待商榷的!就拿战马来说,并州乃是大汉重要的产马之地,即便再缺乏好马,也不至于一匹宝马也没有。

作为并州将领中,无论统兵能力还是个人战力,皆是无人能比的吕布,且不说骑乘宝马,居然连一匹顶级良驹也没有。

以吕布的庞大身躯,即便是骑乘着顶级良驹,也不能长久作战,更何况只是一匹普通战马。可见吕布心中是何等地憋闷!

由此可见,丁原的亲厚,只是做了些表面文章,安抚住吕布而已!

再者,丁原只做了不到一年并州刺史,董卓却是在张懿之前便在并州,从雁门的广武县令一直做到并州刺史,在并州刺史任上就是数年,基于这些原因,吕布杀死丁原,率众投入董卓麾下,诸将没有一人站出来反对,也就说得通了。

再说董卓,那只能是说两个好色如命之徒、碰到了一起,各自还在疯狂地触碰、乃至打破对方的底线。王允先将貂蝉许给吕布,紧接着便请董卓前来,在明知董卓乃是色中饿鬼的前提下,还让貂蝉献舞,导致董卓当晚就带走了貂蝉、成就了好事。

连环计施展之初,董卓不知内情还情有可原,可事后吕布去找董卓讨要貂蝉之时,董卓就应该明白了事情的缘由。可董卓不舍得啊,李儒去劝都没用,为了一个女子,自己顺着离间计演了下去。

将一出他人的离间计,生生变成了夺妻之恨,他不死谁死,是个男人都受不了此事,更何况冲动易怒的吕布!

如此想来,丁原董卓二人,皆有取死之道,吕布又是个冲动的性子,加之又有人不断煽风点火,一怒将二人杀死,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今吕布遇上了卢植这位谦谦君子,身边也都是正义之士,慢慢耳濡目染之下,或许不会让吕布走上岔路、也未可知。

就如卢植事后对太史慈与赵云所言,看到如此良才,却因其可能会变坏、而不加引导,眼睁睁地看着其走上岔路,实在于心不忍。

不如将其收下,对其多加管教引导,让其多多读书明智,以缓解其冲动的脾性,让其慢慢心怀忠义。若实在事不可为,再另行处置也是为时未晚,毕竟还有曹震在背后支撑着!

曹震得知卢植所言之后,彻底放下心来!看来这个师叔是又起了惜才爱才之心,心中也是有了计较,以卢植那谦谦君子的性子,必然不会碰触到吕布的底线,或许能将吕布真地改造好!

再者说,有一点卢植说得不错,有自己在,吕布还能反上天去。想及此,曹震便不再去考虑此事。

此时的骠骑大将军府内,一众文武正在商讨接下来的计划,如今幽州得到了袁家与众世家的接济,可以不用担忧粮草问题。

虽然在去年,幽州、平州总共多了百余万黄巾俘虏以及数十万乌桓俘虏,再加上青州的流民,总共增加了两百余万人口,可以说是人口暴涨。

随之而来的便是粮食的消耗问题,好在前几年幽州储存了大量的粮食,那些奴隶也没必要消耗太多的粮草,因此,增加的这些人口,幽州还负担得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再经过今年的屯田,二州在粮食上,定然能够快速达到自给自足,非但如此,还会有大量的盈余。

毕竟,各族加起来有百余万的奴隶、在不停地劳作,即便仅能种植一季粮食,在拥有着大面积肥沃土地的平州,所能产出的粮食,也是个极为惊人的数字。

既然温饱了,那便不能停下发展的脚步,军队暂时不用增加,若是在紧要关头,那数十万乌桓人随时可以抽调出数万大军,至于汉人,就没必要再去流血牺牲了。

因为追随太史慈的那五千乌桓骑兵,他们的家人得到了很好的待遇,由闫柔出面说服他们,彻底舍弃了胡人的身份,如曾经的苏仆延部落一般,融入汉人百姓当中。

原本同为奴隶的其余乌桓人,见这些人得到了如此好的待遇,顿时羡慕、嫉妒得发狂,可是名额只有五千人,也就只有五千个家庭才有如此好的待遇,他们也无可奈何。

若是稍微表达一番不满,那后果可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将会面临着全族处死的刑罚。

曹震随即颁布了法令,以后每隔一段时间,便会评估出对汉人做出贡献最大者,允许其家中一人从军,赦免其奴隶身份,允许其搬到汉人的区域去居住。

顿时间,无论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无论是乌桓人、高句丽人还是扶余人,劳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就连不在赦免范围的鲜卑人,也在积极卖力地劳作,企图让汉人能够改变一些对待他们的政策!

曹震当然不是想要全部赦免这些异族,只是赦免一小部分,给他们个盼头,让他们不至于看不到希望而暴动,引起祸端而已!

最终大部分的异族,除了那些真心想着融入汉人当中的,其余将会慢慢被榨干最后一丝价值,然后在繁重的劳作中死去。

喜欢汉末边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汉末边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