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汉末边将 > 第220章 曹勇欲定渤海郡

汉末边将 第220章 曹勇欲定渤海郡

作者:羞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04:13 来源:书海阁

曹震与麾下议定出兵之后,便由骠骑大将军主簿、新任辽东太守孙乾,拉着几车财货,由典韦率领三千虎卫护送着,出发去洛阳买官去了!

如今大汉叛乱四起、盗贼横行,自从二月份洛阳发生了火灾,洛阳南宫几乎全被烧毁。作为大汉皇宫,烧毁了自然是要重修的。

那么重修南宫的钱财哪里来?世家大族不可能出这笔钱,自然也不能动用皇帝的内帑,刘宏这些年所积攒的钱财还要留作他用,全部让张让、赵忠之流为其存了起来。

虽然可以动用国库的钱财,但是刚经历过战乱的国库也不富裕,西凉叛乱正如火如荼,还需要大笔的经费去平乱。因此,张让、赵忠便为皇帝刘宏出了个主意,那便是百姓加赋以及加大卖官力度!

百姓每亩地加赋税十文、充作修宫殿钱,十文钱看似不多,可经过层层加码之后,十文便增加到了四十文、五十文。

这也是无奈之事,收钱的从宦官到刺史、再到各地的太守,为皇帝办事总得拿些好处。可这个好处皇帝自然是不会给的,那这些人只能自己想办法!

本来连年的大旱,就已经使得大部分百姓,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再加上沉重的赋税以及徭役,使得民怨积累到了顶峰,这几十文钱看似不多,却成为了百姓暴动的导火索。

刚开始暴动还是小范围的,以那些贫困郡县居多,毕竟,不被逼急了,没人愿意去做那杀头的买卖。

可刘宏在张让、赵忠等智囊的指点下,规定了从举茂才选官到太守、刺史的任免,都要那一大笔修宫殿钱,升官的也就罢了,可以去百姓身上将这笔钱搜刮出来,可被免官了还要逼着交钱是何道理?

这就导致有些较为清廉的官被罢免后,被逼得无奈自杀了事,而且此事还不是个例。那些被升官的见此,在盘剥百姓时便多了份心思,那就是盘剥双份,将升官时花的钱财与、将来可能会免官所花的钱财,都计算在内,省得免官后,还得亏上一大笔钱财、无法找补回来!

如此,重重重压,层层盘剥之下,大汉顿时叛乱四起,无论何等的牛鬼蛇神尽数冒了出来。

如黄龙、左校、于氐根、张白骑、刘石、左髭文八、平汉大计、司隶缘城、雷公、浮云、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眭固、苦蝤之徒,不可胜数,大者二三万,小者六七千人。

这还是最大的两股贼匪、张牛角与褚飞燕被提前干掉:其中张牛角被太史慈射死,褚飞燕算是助攻,而褚飞燕自己也险些被射死,躺了数月才缓过来,如今还在平州为奴。

否则,以褚飞燕之能,定然又是各路贼匪纷纷投靠,聚众八百万乃是轻而易举之事。

大汉变成这种情况了,皇帝刘宏在做什么呢,命臣下在西园造万金堂,将司农所藏国家财物金钱,移入堂中以为私贮。历史记载灵帝为汉章帝玄孙,世袭解渎亭侯,其家素贫,为帝后务尽聚敛为私藏。

看来是世代清贫,穷怕了,当了皇帝后就想积攒一些钱财,留给后人。实际上不见的就是如此,一个皇帝要那么多钱财做什么,当然是养兵养士了!比如鸿都门学,可是花着刘宏的私财创办的。

这一切曹震目前还不打算插手,因为曹震正在调动粮草,为接下来的大军出征做准备。首先是两万海军以及两万辅兵,这四万人最起码要带够一年的粮草。

虽然倭国并不遥远,若是找对了航线,十余日便能到达,但是初次出海,难免会多漂泊上一些时日。到了倭国虽然能够就食于敌,但现在的倭国自己也没多少粮食,不能过多地依赖。

更何况,还要在倭国清理出一块地盘站住脚跟,之后还要长期驻扎,再回辽东恐怕就要明年春天了。

其余的粮草则是向着代郡以及承平囤积,虽然此次曹震不会出动太多的大军,但是平定并州不是一日之功。

且并州地广人稀,甚至还有这许多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区,人还好说,可以抢夺异族的牛羊就食,但由于是一人双马,马匹消耗的粮草可是人的十倍不止。

即便幽平二州现在不缺粮草,也不能不计后果地消耗粮草,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幽平二州不会出现自然灾害。

如今大汉各地,在经历了连年大旱之后,又是连年蝗灾肆虐,即便幽平二州做出了防备,田间地头,皆是修起了鸭舍鸡窝,也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曹震此次出征的军队,是根据还剩多少陈年旧粮决定的,将旧粮消耗掉,新粮囤积起来,免得坏掉造成浪费。

大军出征被曹震定在了六月,因为今年天气较为暖和,五月份便能够完成农耕,农耕过后,曹震便可征调大批的民夫,随军出征,运输粮草辎重。

幽平二州征调民夫可不像其余地方一样,这些百姓跟着军队征战,拿的可是辅兵的军饷,因此,每次大军征调民夫,二州的百姓可是要争抢着报名参加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就在曹震忙碌之时,曹震派出去的几人都没闲着,程普、严纲、张亮、毛成四人还好,都是在富庶之地,四人也不是为了钱财去搜刮百姓之人,因此,境内并没有多大的暴乱。

只是有些其他郡县的乱匪流民窜入,也被四人仅派出郡兵便平定。四人现在还没有开始大动作,只是在梳理郡兵,捋清世家脉络,招揽人才,站住跟脚再图其他。

而曹勇便没有这四人舒服了,曹勇率军到达渤海南皮之后,却是发现南皮军营中,竟然是伤兵满营,仔细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是有股近两万人的盗匪,袭击了南皮、打破了太守府,抢走了大批的粮草辎重。

剩下的粮草辎重,还是几位军司马带领剩下的三千郡兵,拼死保全下来的。此战,渤海郡的五千郡兵战死半数,仅剩两千余人,据说仅剩的三位军司马也险些被杀。

得知此消息,曹勇与乐进以及夏侯兰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是大喜。有反贼好啊,有反贼自己便有了出兵的借口。至于反贼来自哪里,不用想也知道是受了高家袁家指使。

南皮郡守府内,曹勇看着前来拜见的三员年轻将领,其中还有两人居然面貌极为相似,便好奇地问道:

“汝等便是仅剩的三位司马?”

三人相视一眼,由那位年龄较长的回道:

“启禀将军,末将蒋义渠,乃是渤海前军司马!”

后面两员极为相像的小将紧接着道:

“启禀将军,末将、吕旷、吕翔,乃是渤海左军司马、右军司马!”

看着曹勇好奇地打量自己二人,二人当即解释道:

“末将二人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某吕旷乃是兄长,这是某二弟吕翔!”

曹勇闻言,了然地点了点头道:

“说说当日的情况,是何等的贼匪,居然敢于攻打郡府!”

三人之中蒋义渠资格较老,威望较高,因此还是由其出言道:

“启禀将军,这些贼人显然是早有预谋、且有内应!否则怎能轻易攻入南皮,根本没有遭遇到像样的抵抗,也没有去其他地方,直奔府库而去。

吾等接到警讯之后,便快速赶到了郡守府库,结果还是晚了一步,府库中的粮食已经被其运走大半。

不过,渤海乃是大郡,南皮作为渤海郡治,粮草辎重颇多,怎么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被运走大半,更可疑的是,这些贼人居然连账簿都烧毁了,官吏府库的官吏也尽数被杀死!

那些贼人也不似寻常流寇,其铠甲兵器与吾等郡兵一般无二,领先两员将领,悍勇难当,吾三人险些被其中使大刀的一人,独自杀死!

幸亏一员刚辞去军职不久的小将,冒死将吾等救下,又与吾等三人合战力,与那两人连战数十回合,那贼人估计是见、一时杀不死吾等,生怕拖延太长时间出现变故,这才匆匆撤走。

那小将应该是看出了一些端倪,被另一员使枪之人突然回身一箭、正中胸口。贼人见小将胸口中箭,倒地吐血,方才放心离去,显然是欲行灭口之举!

可惜那小将如今还在昏迷当中,如今已经过去三日,怕是难以生还矣,否则,定能从其口中,问出一些贼人的消息!”

曹勇闻言,当即问道:

“那小将如今人在何处?”

“就在军营之中,由军中医者照料着!”

曹勇连忙对夏侯兰身后的一位背着药箱之人道:

“速去看看,此人是否还能救活!”

那中年医者乃是华佗弟子中的佼佼者,名叫孙方,已尽得华佗与张仲景的真传,曹震为了防止叔父曹勇出现意外,特意将其派来跟随曹勇。

曹勇吩咐完后,对三人道:

“此乃神医华佗的高徒孙方,尤善治疗战场创伤,在征北军中便活人无数,已经累功至校尉,连必死之人亦有不少被其救活,汝等派出一人,带孙校尉去看看,能否将其救活!”

蒋义渠回身看了一眼,年龄最小的吕翔当即道:

“某去!”

说罢便向孙方恭敬地道:

“吕翔见过孙校尉!还请孙校尉施展妙手,救活吾等恩公!”

态度十分得恳切,看来这三人亦是懂得感恩之人,非常感激这位突然杀出的小将!

孙方自信一笑道:

“吕司马不必多礼!救死扶伤乃是医者本分,但凡有一口气在,某必定全力以赴!”

吕翔闻言当即大喜道:

“谢孙校尉!孙校尉请!”

“请!”

看着二人远去的背影,蒋义渠与吕旷目光中,充满了担忧与希冀之色,看得曹勇连连点头,不由在心中暗道:这三人倒是懂得知恩图报,是个可用之人,稍后让暗骑查查,这三人是否与其他势力有往来,若是身家清白,自己不介意将其收为部将!

随后,曹勇又问道:

“可知贼人去向?”

蒋义渠羞愧地道:

“末将惭愧,贼人势大,又有内应,末将没有查探出贼人去向!”

曹勇点点头,站起来度了几步,才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无妨!某自有办法引得贼人再来!”

随即话锋一转又道:

“南皮的官吏遵从袁家与高家的命令,皆是抛下了南皮的政务离去,想给某留下个烂摊子,汝等为何不走?”

蒋义渠与吕旷相视一眼,不由苦笑道:

“不瞒将军!高家乃至袁家皆是派人拉拢过吾等,有意让吾等加入袁氏门下,随高家与袁氏之人撤离。

只是吾等已经守护渤海数年,此时撒手不管、任由渤海生乱,实在是于心不忍,因此,暂时没有答应投入袁氏门下!”

曹勇闻言,眉毛不由地一挑,没想到此二人还是念旧之人。心中暗自决定:待查明此三人身家清白,定要将此三人收为己用!想及此,曹勇不由得赞赏地道:

“汝三人能够心系百姓,很不错!”

吕旷有些羞赧地道:

“不敢欺瞒将军,吾兄弟二人乃是去年在此投军,若说对渤海郡有多深厚的感情,连某自己都不信。

全是因为与蒋司马交好,且蒋司马对吾兄弟二人又有举荐之恩,因此,见蒋司马没答应,吾兄弟二人不忍弃他而去,才滞留此地!

吾兄弟二人这军司马,便是因蒋司马举荐,才被破格提拔的,否则,以吾二人的年纪,即便吾兄弟觉得自己有些勇力,也不敢奢望、能如此快速便做了军司马!”

曹勇闻言一愣,没想到还有如此实诚之人,随即哈哈大笑道:

“好!哈哈哈哈哈,好!没想到居然遇上、似汝这般实诚之人,很好!”

笑罢,曹勇又道:

“有志不在年高,只要汝等有能力,将来在某麾下定然能够大放异彩!”

蒋义渠与吕旷闻言,相互对视一眼后,当即道:

“吾等早就仰慕平北将军威名,蒋义渠、吕旷,愿听从平北将军差遣!”

曹勇点点头,随即摆手道:

“很好!不过,某一直在对外作战,能听过某曹勇之名的怕是也不多,何来威名之说!往后在某麾下,汝等只要勇于任事,严格遵守军法军纪便可,不用刻意奉承于某!”

曹勇话音刚落,吕旷便道:

“将军怕是还不知道,将军勇武之名,怕是丝毫不亚于骠骑大将军。这不仅是因为将军能于万军之中、斩杀鲜卑大单于‘和连’,还因骠骑大将军的兵法武艺,皆是将军所传授!

这是将军一直驻扎在边塞,否则,想拜将军为师,学习武艺兵法者,不知凡几!”

曹勇被吕旷说得一愣,随即苦笑道:

“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骠骑大将军的武艺兵法,起初是某传授不假,可后来其集合百家之长,独创出了更强的武艺兵法,反倒是传给了某这个叔父!”

随即,曹勇面色一正道:

“汝等以后若是立下军功,某不介意将兵法武艺,亦传于尔等!”

蒋义渠与吕旷闻言,顿时大喜过望,两忙拜谢道:

“多谢平东将军!吾等必定不让将军失望!”

喜欢汉末边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汉末边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