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汉末边将 > 第83章 虽九死其犹未悔

汉末边将 第83章 虽九死其犹未悔

作者:羞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04:13 来源:书海阁

陈宫与孙乾、糜竺三人见曹震面对世家阶层带来的庞大压力,只是沉思了片刻便又是斗志昂扬,皆是大感欣慰!一个雄主的基本条件便是胜不骄、败不馁,坚韧不拔,敢于迎难而上!

曹震以如此年纪,不但在行军打仗上算无遗策、战无不胜、如今方十九岁已是功勋卓着。于政治斗争的嗅觉方面亦是极其敏锐,且对于治国方略上亦是有独到的见解,让他们这些才智高绝之士亦是感叹:莫非真有生而知之者?

而此时的曹震其实内心并不紧张,虽然其已经贵为襄平侯,军职亦是破鲜卑中郎将之高位,官职更是一郡太守,然而这一切都不会被世家放在眼中,世家此时的大敌、乃是代表皇权的宦官之流!

由于以世家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把持朝政、操纵舆论、争权夺利、弟子、朋党之风盛行,而太学以及此时的察举制度、已经成为了世家大族向朝廷输送弟子拦权的工具,位高权重的士大夫阶层与手下的太学弟子以及被察举之人便形成了关系牢固的利益共同体。

此举已经不是在为国选材,而是为士大夫阶层培养忠实的拥趸,之后这些拥趸成长起来后、又成为了新的士大夫阶层,如此往复,朝政将被士大夫阶层、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如此、皇权将被死死地限制住、围困于樊笼之中,而皇帝将彻底成为一个傀儡,朝廷的一切决策都将以士大夫的利益与意愿为主,而不再是以国家利益优先。

不得已、皇帝才授意宦官设立鸿都门学,用以制衡士大夫阶层的太学与察举制度,默许宦官通过鸿都门学、培植一部分自己支持自己的势力、来对抗士大夫阶层的围堵,同时亦是引进一部分忠于自己的势力来强大自身,挽救朝政!

此举彻底动摇了士大夫阶层的根基,使得士大夫阶层与代表皇权的宦官集团已是势同水火,因此士大夫阶层目前迫在眉睫的便是解决掉宦官集团,将皇权重新牢牢掌控在手中。

相较于宦官集团带来的危害,曹震对于士大夫阶层目前不过是藓疾之患,不会成为其首要目标。虽然将来危害亦是极大,但是此时曹震只不过是偏远之地、人口不过二十余万的边郡太守。

军职虽然是破鲜卑中郎将,貌似权力极大,然而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一切便是空中楼阁,仅是粮草一项便能死死卡住曹震的脖子。

因此,世家大族见曹震此时声望正隆,便不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对付曹震,反正有的是办法将曹震灭掉,不必急于一时!

这便是曹震此时并不着急的理由,此时士大夫阶层对付自己的手段、也就是粮草辎重与人才。粮草方面自己有糜家的支持,并且曹震已经让糜竺刻意囤积粮草。

此时大汉还未经大面积战乱,粮草辎重价格并未虚高,且此时的大汉并不缺粮,前几年甚至还连续大丰收。虽然粮食大都在世家大族手中,然世家大族还未开始对自己进行封锁,此时趁机囤积粮草亦是轻而易举之事!

至于人才,曹震亦没指望世家大族之人能够看得上自己,陈宫、田丰等人的追随已经是意外之喜,自己的老师及师兄弟中的一部分能够支持自己便已经足够。即使不够,亦总有一些寒门有识之士能够投效自己。

自己此时便依附皇权、发展辽东、慢慢蚕食草原,同时稳固后方、广施仁政、吸纳流民。待到自己兵强马壮,人口众多之时,且看是何人先瑟瑟发抖!

此时曹震见孙乾与陈宫虽然对自己面露欣慰之色,却是又有一丝欲言又止的神态,唯有糜竺依旧是一脸的崇敬狂热之色,转念一想便已经心中明了:

“自己此时虽未与世家展开争斗,然双方将来必然会形成对立之势。二人及自己麾下诸多文武亦是世家大族之人,以自己对待敌人的狠辣果决、以及所展现出来的能力,二人不认为世家能在自己手中讨到好处。

届时他们这帮人将如何自处?其夹在家族与自己中间,即使是忠心辅佐,亦是恐自己对其不再信任重用!”

想到此,曹震亦是觉得自己该对自己麾下阐述一下自己对世家的态度,以安其心了,便开口道:

“二位先生可是觉得某与世家必定势同水火,担忧将来夹在某与家族之间左右为难?”

陈宫、孙乾听闻此言均是一愣,旋即苦笑连连。正如那左丰之前所言,曹震的洞察力与智慧、简直太恐怖了!如此雄主之资、不由得二人更为家族担忧!

二人对视一眼后,由陈宫开口问道:

“中郎将……”

陈宫刚一开口便被曹震抬手打断:

“此地并非军中,亦非正式场合,公台先生年少时便是海内知名之士,与某老师亦是平辈论交。公佑不但是某之师兄,论及亲戚关系、更是某之表兄。子仲与某更是意气相投之人。

吾等互称表字即可,某称三位公台、公佑,子仲,三位直接称呼某定国便可!”

三人皆是爽快之人,略一犹豫便点头应下!陈宫继续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定国当真是慧眼如炬、直指人心,某与公佑所忧虑之事正是如此。况且定国麾下并不乏世家大族之人,亦是要表明态度,以安众人之心。

此时能追随定国者、皆是有识之士,并非为了家族便放弃效忠之人,只是应该早早说明、以便众人早做打算,莫要于紧要关头心生犹豫,坏了大事!”

待到陈宫说完,孙乾连忙点头表示认同。糜竺作为豪商巨贾、丝毫没有此等烦恼,正乐呵呵地看众人热闹。

曹震思虑片刻,便侃侃而谈:

“某曹家世代从军,为国戍边,战死沙场者、不知凡几。十六岁时,家中遭逢大难、父亲叔伯三人同时战死,某便毅然从军,誓要杀尽鲜卑,亡其族、灭其种,已报国仇家恨!

从军征战三年有余,屡见边郡百姓因异族侵犯而流离失所、妻离子散,此更坚定了某杀尽异族之心。

然经过段氏进犯渔阳之战后,某便意识到,如此漫无目的、被动等待敌军上门,想要实现目标、几无可能,而等待过程中,边郡百姓必将死伤惨重!

因某便决定、择一地为根基,慢慢蚕食草原,让鲜卑不得不前来与某争夺生存空间,如此某便能化被动为主动,大量杀死鲜卑狗贼,虽九死其犹未悔!

之后于公输子美处得知了匠人之艰难,某便想,吾等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匠人,为何匠人生活却如此艰难、遭人歧视?依赖匠人过上优渥便利之生活,却是反而歧视匠人,此举岂不是忘恩负义?

从匠人处,某想到了士农工商各有其用且又相辅相成,因此某才发出《匠人亦能强国,士农工商并重方是治国之正途》之呼声!

自此,某除了杀尽鲜卑,又多了一项使命,那就是推行士农工商并重之治国方略,使得国家强盛,百姓富足!

彼时某年不过十八岁,官职不过别部司马,然位卑未敢忘忧国,某曹定国,无愧于大汉朝廷,无愧于大汉百姓!

不曾想,某还是太天真了,疏忽了世家大族多是只顾个人利益、而罔顾国家荣辱与百姓生死之辈!

既如此,某又何惧之有?某便于这世家掌控薄弱之地慢慢发展,如对付那强大的鲜卑一般,逐步蚕食世家的生存空间,心存正义且不与某为敌者,某可放其一条生路,只削弱其权柄,与某为敌者,某便无所不用其极,竭尽所能,让其彻底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将来某之治下、士农工商皆会是一视同仁,某亦会如此时皇帝的鸿都门学一般,努力推动改革朝廷取士之道,实现百家争鸣!如此大汉方能长治久安,不至于在内部权力争斗中空耗国力!”

听闻曹震曹震此言,三人深深地被曹震为国为民之无私情怀所感染!陈宫长出一口气,对曹震道:

“定国选的此条道路着实艰难!然吾等既然跟随了定国,又岂是怕事之人,那便让吾等随定国一起,还大汉一片清明,虽九死其犹未悔!”

孙乾与糜竺亦是道:

“虽九死其犹未悔!”

随即众人一起发出豪迈的大笑之声……

喜欢汉末边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汉末边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