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1章 儿子新亡,儿媳却红光满面,老汉连夜挖了儿子的坟

明朝时期,舞阳县有一户姓安的人家,一家之主安鹏没有什么大本事,就走乡串户做些小买卖,妻子王氏在家里纺线织布,然后拿到集市上卖,换些钱补贴家用。

夫妻俩虽然挣的不多,但二人非常的节省,从来不吃细粮,顿顿都是粗粮加野菜,他们的儿子安家良一月才能吃一顿细粮。

夫妻二人勤俭节约,这些年也积累了一些家产,在村里也属于非常殷实的人家,安家良头脑比较聪明,又很能干,十六岁的时候就拿着父母的积蓄在镇上做买卖,很快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他就在村里盖了大宅子,也买了土地,成为村里的首富,安家的族人们就开始眼红,总是背地里使坏,这让老实巴交的安鹏夫妇非常的头痛,安家良深知人性的丑恶,不敢对那些人怎么样。

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他与父母一商量,就卖了家中的田产和房屋,又在镇上买了一处院子,一家人在镇上生活,日子也算恢复了平静。

一日,有一个貌美女子来安家的店铺里买东西,,安家良听她是外地口音,就问她是哪里人。

女子说道:“我叫里李沫沫,十八岁,是商州人氏,我和哥哥是几个月前来这里的,就住在西山脚下!”

安家良说道:“你们要在这里长住吗?”

李沫沫说道:“本来是来投靠亲戚做些小买卖的,可买卖赔了,我们兄妹身无分文,只能在这里安家先住下来,在山上采药为生!”

安家良一听李沫沫就住在西山脚下,离这里并不远,于是就说道:“东西你先拿回去,以后再把银子送来就行!”

李沫沫赶紧道谢,说道:“那太谢谢了,明日我就把银子送来!”她说完拿着东西离开了。

次日一大早,李沫沫果真就把银子送来了,安家良心想这女子不但人美,还很讲信誉,就与她多聊了几句,从谈话中得知,这女子也是大户人家的女子,还知书达理,这样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并不多见,安家良的心里就起了波澜。

李沫沫经常来镇上卖草药,每次来都路过安家的店铺,看见安家良就会给他打招呼,还经常来他店里买东西,一来二去,两个人就越来越熟悉,相互之间也产生了爱慕之情。

安家良作为男人当然要主动一些,一日,李沫沫又来到店里买东西,此时已经是傍晚了,安家良就主动提出要送她回去。

李沫沫心里犹如小鹿乱撞,含羞点头答应,走到半路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安家良就不由自主的拉住了李沫沫的小手,说道:“娘子,我喜欢你,你愿意嫁给我为妻吗?”

李沫沫的小脸在朦胧的月光下更加娇艳动人,她低头含羞说道:“安大哥,你不嫌弃我是外地人吗?”

安家良说道:“这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相爱,哪里人都不重要,反正你是要到我们家生活的!”

李沫沫说道:“只要你不嫌弃我,我愿意一辈子伺候你……”她说着就倒在了安家良怀里,月亮也羞的躲了起来,草丛中的蟋蟀在为他们伴奏。

一直到三更,安家良才把李沫沫送到家,他返回家里已经是五更天了,但他心里有一团火,一点都不觉得困。

安家良也十九岁了,因为忙于生意至今没有成亲,父母也为他的亲事着急,如今他告诉父母自己有喜欢的人了,老两口一听非常高兴,就问是哪家姑娘。

安家良就说是西山的李沫沫,说人美心美,还知书达理,老两口一听也没有反对,很快就找媒婆去提亲了。

李沫沫的哥哥李风流二三十岁,他知道妹妹喜欢安家良,也爽快的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二人的年纪都不小了,既然是两情相悦,也没有必要再拖下去,双方商量后就选定了良辰吉日,把他们的亲事就办了。

李沫沫嫁到安家之后,对公婆非常孝顺,一日三餐都是她操持的,就让婆婆歇着,什么也不用做;她对丈夫也很体贴,一有空就到店里帮忙,给他端茶的倒水,晚上给他洗脚按摩,铺床叠被暖被窝。

安家老两口看着这么好的儿媳,是喜得合不拢嘴,安家良的心里也是如喝了蜜的一样甜,对妻子也是疼爱有加,给她买上好的布料做衣服,金银首饰也是随便买,把她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回头率百分之一百二。

家和万事兴,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安家的生意也是越来越红火,安家良就又买了一间店铺,找了一个叫李大壮的穷小子来店铺帮忙。

李大壮是一个孤儿,是和安家良光屁股长大的好兄弟,这人老实忠厚,安家良非常信任他,就把新店铺都交给他打理,李大壮不辜负安家良的信任,他任劳任怨,兢兢业业。

安家的日子越过越好,照这样发展下去,很快就会成为镇上的首富,可就在安家良成亲不到半年,突然在一天夜里暴毙身亡了。

安家父母见儿子突然死亡,一时间接受不了就晕了过去;李沫沫与丈夫新婚不久,二人还在蜜月期,丈夫却突然离世,她也是悲痛欲绝,扑在丈夫的遗体上是痛哭不止。安家良平时没有病,身体十分的强壮,怎么就突然离世了,镇子上的人都议论纷纷,有人就提议让安老汉去报官。

安老汉夫妇也觉得儿子死的蹊跷,就去县衙报了官,知县一听人命关天,就立刻带着仵作来验尸,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现,就说属于急病而亡。

如今儿子没了,老两口是六神无主,儿媳又年轻,这一家人的天就塌了下来,李沫沫的哥哥听说妹夫身亡,也是很悲痛,就来到安家帮忙料理后事。

再说安老汉有一个侄子,叫安柱子,二十多岁,也算是安老汉夫妇最亲的人了,他得知堂弟死亡,也赶过来帮忙料理后事。

在亲戚们的帮助下,安家就埋葬了安家良,如今儿子没了,家里的店铺没人打理,安老汉与妻子商量,就让侄子安柱子来打理,毕竟他们老两口以后还要仰仗他养老呢!

老两口商量好后,就把店铺交给了安柱子,安柱子说道:“叔,婶放心吧,我会好好经营店铺的,你们俩只管安度晚年,以后我为你们养老送终……”

安老汉两口子见他这样说,心中也很欣慰,除了店铺,他们心中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儿媳李沫沫,她这么年轻就死了丈夫,守寡的日子可不好过。

李沫沫整日躲在房里哭泣,王氏就说道:“你还年轻,如今没有了丈夫,我知道你心里苦,若你想要往前走一步,我们也不拦着……”

李沫沫握住王氏的手哭道:“婆婆,我既然嫁到了安家,活是安家的人,死是安家的鬼,我还要替相公孝敬你们二老呢……”

王氏听了儿媳的话也是非常的感动,说道:“我可怜的孩子,我们不忍心看着你受苦呀,要是遇到合适的就再往前走一步吧!”

李沫沫在安家触景生情,为了让妹妹早日从悲痛中走出来,李风流就把妹妹接回了家,李沫沫回娘家住了几日就回来了。

公婆见儿媳红光满面,心情也好了很多,他们也打心眼里高兴,李沫沫又开始操持家务,孝敬公婆。

安老汉对妻子说道:“沫沫是一个难得的好儿媳,可就是命太苦,这么早就要守寡,也真是难为她了……”

王氏说道:“这么好的儿媳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咱们的儿子也是没有福气,这么早就走了……”她说着就抹起了眼泪。

安老汉说道:“以后咱们还是要靠柱子养活,不如就让他住在家里,让他与沫沫培养感情,以后二人结为夫妻,这样我们也就不会失去这个好儿媳了!”

王氏说道:“这也行,柱子都这么大了,也该有个媳妇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她嫁给了柱子,依然是咱们的儿媳妇。”

其实安柱子就准备搬到安家大宅子里住,没想到安老汉却主动提出来了,安柱子说道:“叔,你和婶子年纪大了,我也真是不放心,就想着搬过去照顾你们的……”

安老汉说道:“那你就尽快搬过来吧,家良没了,叔婶以后就靠你了!”

很快,安柱子就搬到了安家大宅子居住,李沫沫见他搬进来,脸上却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神色。

当日半夜,安老汉尿急去上茅房,当他从茅房回房的时候,就看见一个人影从儿媳李沫沫的屋里出来,他觉得奇怪,就悄悄尾随,发现那个人影就进了安柱子的屋里,他心里已经明白是咋回事了。

安老汉回到屋里就把妻子叫醒,说道:“我发现一个秘密,柱子居然与沫沫好上了!”

王氏一听说道:“这不是好事吗,要是二人有意,咱们就让他们结为夫妻,咱们老了也就有依靠了!”

安老汉却说道:“老婆子,我觉的这事有蹊跷,他俩之前肯定有事,要不柱子才搬来第一天,二人咋就搞到一起去了……”安老汉就把自己看到的对妻子说了,安老太听了也觉得不对劲,就说道:“难道这里面会有阴谋吗?”

安老汉说道:“这事我们就装作不知道,也不要撮合他们了,看他们下一步咋办?”安老汉一夜未眠,他想到儿子死的不明不白,心里也是乱哄哄的没有头绪。

祸不单行,安家良五七还没过,安家又招了贼人,家里丢失了百两银子,还有一些贵重的物品,安柱子立刻去县衙报案,知县来到安家勘察现场,发现门窗完好,怀疑是出了家贼。

安老汉夫妇当然不会偷盗自家的银子,这安柱子以后就是安家的继承人了,当然也不会监守自盗,唯一值得怀疑的就是李沫沫,于是知县就审问她,李沫沫当然也不承认。

知县觉得这李沫沫没有了丈夫,肯定是有了外心,就联合外人偷盗,然后远走高飞,他把李沫沫关进了大牢,不管如何审问,李沫沫就是不承认自己拿了银子。

安柱子告诉知县李沫沫有一个哥哥,并带着县衙的人去他家里搜查,果然在他的床底下搜到了银子和物件,如今赃物找到,李风流却不承认自己偷了银子,知县就对他用刑,他受不了最终还是承认了盗取安家财物的事。知县说道:“你与你妹妹里应外合,盗走安家财物,该当何罪你知道吗?”

李风流说道:“这是我一人所为,与我妹妹没有关系!”

知县说道:“安家门窗完好,你是怎么进入盗窃的?是不是李沫沫给你开的门?”李风流没法解释,但他坚持说这事与李沫沫无关。

知县又去审问李沫沫,李沫沫死活不承认参加了偷盗一事,哭道:“我一心一意在安家过日子,我怎么会偷盗自家东西呢?我哥哥也是被冤枉的,是有人要栽赃陷害……大老爷一定要明察啊,替我哥哥申冤……”

知县怒道:“你哥哥已经全部交代了,你俩理应外和偷盗安家财产,然后再远走高飞,事到如今,你还在狡辩?”

无论知县怎么激她,李沫沫就不承认偷银子的事情,知县没法就把她放了,李沫沫回到安家之后,安老汉夫妇还是像之前一样对她。

安柱子看到李沫沫被放回来,脸上掠过一丝不安的神色,说道:“回来就好!”

安家良无辜死亡,半夜安柱子又从李沫沫的房里出来,还有就是李风流居然偷盗了安家的财物,安老汉越想心里越怕,傍晚的时候,他就拿着祭品就去了安家良的坟地。

他把祭品摆好,说道:“儿啊!爹爹有话对你说……”他就把这几天发生的事对安家良说了。最后说道:“儿啊,你要是地下有知,就告诉爹爹,你是怎么死的,是不是被人谋害的……”

安老汉说着就老泪纵横,他靠在儿子的墓碑上,从酒壶里倒出两杯酒,说道:“儿啊,今晚咱爷俩喝一杯,一醉方休……”安老汉把一壶酒都喝完了,他感到头重脚轻,迷迷糊糊就睡着了。

突然就有一条大蛇朝他扑过来,说道:“还我孙子命来……”

安老汉一惊就躲开了,他看着大蛇说道:“你孙子在哪里?与我有什么关系?”

大蛇说道:“我孙子在你儿子肚子里……”

安老汉听了大蛇的话,心中是又气又恼,他就醒了过来,发现自己躺在儿子的坟地上,刚才只是个梦。

安老汉本来就怀疑儿子的死因,梦中大蛇告诉他,他儿子是被人害死的,他觉得这是儿子地下有知,派大蛇来告诉他真相。

安老汉顾不得多想,就连夜去了县衙,他来到县衙门口,就看见官差抬着一个死人出来,原来是李风流在牢房里服毒自尽了。

安老汉想到大蛇的话,就对着李风流踹了一脚,怒道:“你们这些畜生,我与你们无冤无仇,你们为啥要害我儿……”

他把梦中大蛇的话报告给了知县,知县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就带着人连夜去把安家良的坟墓挖开了,当场解剖验尸,果然在安家良肚子里找到一条筷子粗细的小蛇。

知县说道:“这里面果然有阴谋,赶紧去抓人……”

知县就带人跟着安老汉来到安家,直奔李沫沫的房间而去,屋里却是空无一人,他们又来到安柱子的房里,安柱子也不在了。

安老汉说道:“李沫沫兄妹俩害死了我儿子,这事与安柱子也脱不了干系!他们肯定是逃跑了……”

就在这时,店铺的伙计李大壮就跑来了,说道:“刚才安掌柜把店铺的银子都拿走了……”

李大壮晚上在店里睡觉,就在刚才,安柱子去店铺要银子,说他有急用,李大壮就把柜上的银子给了他,但这三更半夜的,他心里就泛起了嘀咕,于是来到安家告诉安老汉。

知县说道:“他们是拿着银子跑路了……赶紧去追……”

众人就朝码头跑去,他们来到码头上,看见安柱子和李沫沫在一艘船上,船已经划到了河中央,安柱子正把李沫沫往河里推。

众人赶紧跳上河边停放的几艘船,火速朝河中央划去,此时的李沫沫已经被推下水,她在水里拼命挣扎。

众人把李沫沫拉上船,安柱子一看来人救了李沫沫,就非常害怕,纵身跳进河里想要逃跑,几个官兵赶紧跳进河里,把安柱子拖到了船上。

知县连夜对二人进行了审问,李沫沫一开始并不交代,当她得知李风流死了之后就崩溃大哭,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这李风流和李沫沫并不是兄妹,而是夫妻,因为二人懒惰,李沫沫又生的美艳,他们就想到一个挣钱的办法,就是用李沫沫来骗婚,拿到聘礼后二人就离开。

他们来到舞阳县,就结识了安柱子,安柱子见安家良生意做得好,挣到了不少钱,他就想得到他家的财产,于是就让李风流和李沫沫帮忙害死安家良,他就可以继承安家的财产,事成之后给他们一百两,让他们离开。

这二人就同意了,李沫沫故意来安家的铺子里买东西,并与安家良相识相爱,成功嫁到安家。

她的目的不是在安家做儿媳,而是要害死安家良,那日半夜,李风流和李沫沫一起,把一条很小的毒蛇放到了安家良的肚子里,安家良就死了,仵作验尸根本验不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安家良死了,按照当时的风俗,安家的财产的继承人就是安柱子,他目的达到了,就按照当时谈好的给这二人一百两银子,让他们赶紧离开,这二人知道了安家的底细,就狮子大开口,他们要分安家一半的财产,但安柱子不愿意给他们,他们就赖在这里不走,为的就是拿到更多的钱。

李沫沫说道:“我丈夫是被安柱子陷害的,他把我骗出去又要害我,大老爷一定要为我申冤呀……”

知县说道:“安柱子,你如实招来,你是怎么陷害李风流的……”

安柱子却死不交代,知县就命人大刑伺候,安柱子一看到刑具也是吓得屁滚尿流,但还是硬撑着不说,知县就命人用刑,他一看要动真格的,就磕头如捣蒜,老老实实的交代了。

原来,安柱子见李风流和李沫沫不愿离开,就害怕事情会败露,于是就拿了安家的财物,偷偷放在李风流的床底下,制造出李风流和李沫沫里应外合偷盗的假象。

知县把二人关进牢房之后,安柱子就买了毒药,然后买通狱卒,让狱卒用毒药害死这二人,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谁知道李沫沫不交代,就被知县放了,而李流风被狱卒毒死。

李沫沫只要活着,安柱子就睡不好觉,于是他就从店铺里拿了银子,说连夜送李沫沫离开,其实是为了杀人灭口。

其实李沫沫也知道李风流是被安柱子陷害的,但她为了活命,并没有说出真相,安柱子要送她走,李沫沫就信了他的话,没想到安柱子是要把她推进河里淹死。

二人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了,这是一场彻彻底底的阴谋,安老汉在大堂上已经是泣不成声,原来儿子是被这几个无耻之徒所害。

说道:“知县大老爷,我儿死的冤枉啊,你一定要为我做主啊……”

知县说道:“你们谋害人命,罪该万死,押到大牢,秋后问斩!”

李风流死了,安柱子和李沫沫被处死刑,那个下毒的狱卒也被判了刑,坏人都被绳之以法,安老汉老两口来到儿子坟前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安老汉夫妇觉得李大壮为人老实,忠厚,就把两间铺子都交给他管理,李大壮不辜负他们的信任,把铺子经营的有声有色,他把赚到的银子都交给了老两口,自己只拿工钱。

安老汉夫妇身体不好,他还经常来家里照顾,经过一年多的相处,夫妇俩觉得他是一个可靠之人,就认他做了义子,并为他娶了一个温柔善良的妻子。

李大壮夫妇很孝敬安老汉夫妇,虽不是亲儿子但盛似亲儿子,老两口老有所依,也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