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109章 婆婆去城里看望儿媳,亲妈看到后回了乡下

“喂,文博吗?我今日去城里看望青苗,到时候你来车站接我!”李老太拿着老年机,拨通了儿子王博文的电话。

李老太的家在豫南地区一个偏僻的小村子,李老太是十八岁嫁到这个村子的,如今已经有40年了。

李老太的丈夫叫王二狗,王二狗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庄稼汉,夫妻二人结婚一年后就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取名王文博。

后来又生了两个儿子,分别叫文豪和文化,这三个孩子只有王文博学业有成,在县城里安了家。

王文博和妻子青苗都是有正式工作的,他们的女儿已经上高中了,原本打算不再生二胎了,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王文博就与青苗商量再要一个孩子,这不,就在一个月前,青苗真的怀上了。

王文博从医院出来就给母亲李老太挂了电话报喜,尽管李老太已经有四五个孙女孙子了,但听到大儿媳怀了二胎还是挺高兴的。

自从知道大儿媳怀了二胎之后,李老太就对左邻右舍交代了一番,让人家给攒些土鸡蛋,她准备去城里看望儿媳。

李老太自己养了八只鸡,有六只母鸡,一个月也下不了多少鸡蛋,再加上左邻右舍家给攒下的鸡蛋,一共不到两百个。

李老太把这些鸡蛋装进两个纸箱子里,又把家里的两只老公鸡宰了,还榨了一壶香油,装了一袋子花生,准备去城里看望儿媳。

因为车站离儿子的家还有几里路,她拿这么多东西也不方便,就给儿子打电话让他去车站接一下。

“妈,我在市里出差,我给青苗打电话,让她去接您!”王文博在电话那头说道。

李老太一听立刻说道:“青苗有身孕,她可是大龄孕妇,一定要好好养着,不要她去接我,我自己打个三轮车吧!”

王文博知道母亲的脾气,就同意她打个三轮车过去,同时给妻子挂了电话,说母亲今日进城来看她。

李老太把手机揣进兜里,就让老头子把准备好的东西搬到三轮车上,把她送到公路边等公交车。

王家的两个小儿媳见婆婆去城里看望大嫂,都让婆婆带好。

李老太满脸堆笑,说道:“好,好,一定带到!”

她的这两个小儿媳虽然文化不高,但都很通情达理,孝顺公婆,妯娌之间也很和睦,这让李老太老两口很欣慰,逢人便夸赞儿媳好。

王文博夫妻在县城里上班,县城离乡下老家也就三十多里路,李老太坐公交几十分钟就到了车站。

下车的时候,有人见她拿的东西多,就帮她搬下了车,正好有三轮车拉人,李老太就坐了一辆三轮车去了大儿子所在的小区。

李老太把东西搬到电梯上,直接坐到儿子的家门口。

开门的是儿媳青苗的母亲,为了方便,咱们就暂且叫她刘老太,刘老太也快六十岁的人了,不过身体很健康,因为老伴走得早,她就这一个独生女儿,所以一直跟着女婿女儿一起生活。

平时,女婿女儿上班忙,洗衣做饭 都是刘老太干,也为他们减轻了不少负担,女儿女婿对她也很孝顺,刘老太的日子过得也算很顺心。

“亲家,你来就来了,咋拿这么多东西呢!”刘老太赶紧帮忙搬东西。

东西搬进家里之后,刘老太就拉着李老太坐在沙发上,端来茶水让她喝,说道:“亲家,你好好歇歇,我到市场上买些菜,一会儿咱蒸米饭吃……”

李老太赶紧起身说道:“亲家母,你不要忙活了,今个我做饭,你歇着!这个家多亏了你,给孩子们帮了大忙,我替孩子们谢谢您……”

“亲家这话可就见外了,都是咱们自己的孩子,我虽说给他们做做饭,但也没少给她们添麻烦啊!”

就在两位老太太争着要做饭的时候,青苗就从里屋走了出来,说道:“你俩不要争了,今中午的饭我来做。”

李老太看着儿媳还没凸起的肚子,说道:“青苗,你歇着,陪你母亲聊聊天,我来做饭。”

青苗说道:“婆婆大老远来了,第一顿饭怎么能让你做呢?你们两个亲家就好好唠唠,我做一顿饭累不住的。”她说着就去了厨房。

李老太起身也要去,就被刘老太拉住了,说道:“亲家,就让孩子做吧,咱姐俩好好唠唠……”

两个时辰之后,青苗就叫两位老人去餐厅吃饭,餐桌上摆了一盘豆角,茄子,青菜,花生米,还有早上的剩菜,都是素菜,没有半点荤腥。

李老太看着桌子上的菜喜得合不拢嘴,而刘老太的脸上似乎有一种怪怪的表情。

这顿饭李老太吃的很开心,毕竟是儿媳妇做的。

下午,李老太就坐着公交车回家去了,回到家,在老头子面前把大儿媳夸奖了一番,说大儿媳亲自做饭给她吃的。

老头子说道:“看把你美的!”

李老太从城里回来才几天,儿子王文博和媳妇青苗就开车回家来了,李老太见儿子儿媳回来很高兴,去集市上买了猪肉和鱼,做了一大桌子菜,有荤有素,很是丰盛。原来,李老太从城里回来的第二天,刘老太也回乡下老家去了,原因是与自己的女儿吵架了。

李老太想不明白,刘老太这么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为了什么事与女儿吵架?还离开回乡下去了。

“你岳母为啥突然就走了,是不是你在哪里做的不好?惹她老人家生气了?”李老太审视的看着儿子。

王文博在母亲的追问下才说道:“我们就是为这事来的,那日您去城里,青苗下厨做饭,就是因为那一桌子饭菜的事,我岳母才一气之下就离开了。”

李老太越听越糊涂了,说道:“那饭菜有啥问题?”

王文博说道:“我岳母嫌青苗做的菜太寒酸,没有好好招待您,说她不孝……”

那日,李老太去城里,青苗主动做饭刘老太很高兴,可她没有想到女儿竟然给婆婆做了几个素菜,还有也凑上了,一点荤腥也没有,她觉得女儿不应该这样对待婆婆,太过分了。

李老太走了之后,刘老太就批评了女儿。

可青苗却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说自己没错,婆婆来她家有饭吃就不错了,还想要吃山珍海味吗?

刘老太说道:“也许你婆婆并不在乎吃什么饭菜,但你作为儿媳怎么可以这样做,她可是文博的母亲,若文博这样对我,你又会怎么想?难道不寒心吗?”

青苗说道:“我家买房子,她才拿了两万,你拿了十二万,还有,你一直在这里照顾我们,她照顾过这个家吗?能相提并论吗?”

他们买房子时,刘老太村子正赶上拆迁,她得了十二万拆迁款全部给了女儿,所以才能拿出那么多钱。

再说王家有三个儿子,王老汉从年轻时身体就不好,不能干重活,这个家全靠李老太支撑着,可她一个妇女种几亩薄田,挣钱实在太不容易,又要供应王文博上大学,家里几乎没有积蓄。

王文博毕业之后在县城里工作,在工作中结识了青苗,两个年轻人就相爱了。

结婚的时候,青苗要求王文博在县城里买房,李老太手里没钱,到处借也借不到。

她的两个小儿子在外打工,就东拼西凑弄了两万块钱给了李老太,让她把钱给大哥买房。

青苗觉得婆婆拿的太少,一直耿耿于怀,她认为公公婆婆向着两个小儿子,把钱都给他们了,殊不知,那两万块钱就是两个弟弟给的。

其实,李老太的两个小儿子学习也很不错,但家里条件不好,他们为了让哥哥上学,就早早辍学打工了,又凑钱给哥哥买房,李老太觉得对不住两个小儿子,因此在家里帮助照顾孩子,没有去城里照顾大儿子一家,这就更引起大儿媳的不满,因此婆婆来了就用剩菜招待她。

将心比心,青苗的母亲刘老太就看不惯女儿的做法,等李老太走了之后就教训女儿,青苗就鼻涕一把泪一把说出了自己的委屈。

刘老太不认可女儿的想法,母女二人就吵了起来,她一气之下就回到了乡下。

王文博知道岳母这么多年付出了很多也不容易,就开车去乡下看她,给她送去很多生活用品,说让她在乡下歇歇,清净几天,什么时候想他们了就打电话,他来接她回去。

刘老太却表示,青苗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她就什么时候回去。

青苗也从丈夫嘴里得知,两个弟弟为了哥哥放弃学业,还有那两万块钱也是两个弟弟给凑的,心里很是感动,也觉得愧对婆婆,就和丈夫一起来乡下给婆婆赔礼道歉了。

李老太得知儿子儿媳的来意后,也是感动的眼圈泛红,说道:“没事,没事,妈很多地方都做的不好,这么多年,亲家母付出的太多了,你们一定要好好孝敬你妈……”

李老太又给刘老太挂了电话,说了儿媳青苗一大堆好话。

刘老太得知女儿去给婆婆道歉了,心里也很高兴,说过几天就去城里,还说让李老太也去玩几天,老姊妹好好说说话。

李老太说道:“好,我一定去,这辈子能与你做亲家真是我们老王家的福气……”

从那之后,青苗对待婆婆就如同对待母亲一样,和两个弟弟弟媳之间的走动也越来越密切了,一大家子人和和睦睦,羡煞旁人。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