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111章 新娘年迈,洞房夜不愿就寝,新郎:别害怕,我不勉强你

甘肃会宁县有父子俩,父亲人称王老汉,儿子叫王福来,这父子二人其实不是亲父子,王福来是王老汉哥哥的儿子,因为哥嫂都不在了,他就收养了王福来,不是亲父子盛似亲父子。

王家原本也是富裕的家庭,只是后来遭受横祸,一大家子人就剩下这叔侄两个,当时王老汉三十五岁,因为长相着急一直没有娶到媳妇,王福来只有五岁,是王老汉一手把他拉扯大的。

眨眼十年过去了,如今的王老汉也过了不惑之年,依然是单身一人,他对娶媳妇也不抱任何希望了,就想攒些钱给儿子王福来娶个媳妇,延续王家香火的任务就寄托在儿子身上了。

这日,王老汉正在地里除草,他的邻居就过来叫他,说土匪在村子东边的打谷场上卖肉票,让他去看看买一个回来当媳妇。

王老汉一听立刻来了兴致,就跑回家拿着自己攒下的二两银子去了打谷场,准备买个肉票给儿子当媳妇。

他来到打谷场上,这里已经围了很多人,王老汉挤进人群,就看见一个凶神恶煞的男子坐在椅子上,这个男子正是土匪头子胡五爷,他身边站着几个带刀的壮汉,他们前面还摆放着一排麻袋,有的麻袋还在动弹。

王老汉胆怯的走到前面,看着胡五爷说道:“我想买个麻袋?”

胡五爷瞟了一眼干瘦的王老汉,脸上露出一丝淫笑,说道:“想媳妇了?”

“媳妇是给我儿子的!”王老汉低声说道。

围观的众人都开始起哄,有人说道:“王老汉,你都打半辈子光棍了,给自己买一个吧!”

胡五爷听听有人这么说就来了兴致,问道:“你没有媳妇,哪来的儿子?”

王老汉如实回答,说自己没媳妇,儿子是他哥哥的孩子,胡五爷说道:“你没有媳妇,为啥不给自己弄个媳妇?”

王老汉就从兜里掏出一个布包,说道:“我就这么一点银子,只能给儿子弄一个媳妇,我就不要了!”

胡五爷听了哈哈大笑,说道:“就你这点银子能干什么?还想弄媳妇,我看你是猪八戒做梦娶媳妇吧!”众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时有几个男子也拿着钱来了,胡五爷身边的一个大汉就指着麻袋介绍价钱,这些麻袋的价钱从二两到十两不等。

王老汉看看手中的银子,看来就只能买个最便宜的了,可那两个最便宜的麻袋却不会动弹,他就很担心,怕里面装的不是活的。

就问道:“那两个麻袋怎么不会动弹?会不会……”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一个大汉打断了,那大汉怒道:“你要是买不起就走开,让别人买!”

“我买,我买……”王老汉赶紧说道,他把银子给了那个大汉,就把最边上的那个麻袋扛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王老汉就迫不及待的解开麻袋,映入眼帘的居然是一个中年妇人,这妇人闭着眼睛,一动也不动,王老汉的心一下子就凉了半截。

那二两银子可是他攒了十年的辛苦钱,本来想着给儿子娶个媳妇的,没想到却买回一个中年妇人,他不甘心,就赶紧扎住麻袋,背着就出了门。

就在这时,王福来就背着柴火回来了,见父亲背着个麻袋就很奇怪,问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王老汉就把自己买肉票的事说了,还说麻袋里的女人不但老,还昏迷不醒。

王福来说道:“爹,人都昏迷了,现在救人要紧,赶紧把人放下来!”

王老汉听儿子这样说,就说道:“这可是二两银子呀,要是再去晚了,就退不掉了!”

“爹,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赶紧把麻袋背回屋里,快点!”王福来说着就把柴火放进了院里,然后把王老汉拉进屋里。

王老汉也知道土匪肯定不会给他退的,尽管心在滴血也没有办法,只能把麻袋放下解开,父子二人把妇人放在床上,王福来就烧了热水给妇人灌下,直到天黑后妇人才醒过来。

王老汉看着面黄肌瘦的妇人,想到自己的银子就抱怨道:“我可是花了二两银子买回来的,没想到年纪这么大了,真是亏死了!”

王福来没有说什么,就去灶房煮了一碗面给妇人吃,妇人看着父子二人,已经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她也不说话,端着面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王老汉越想越气,这妇人的年纪与儿子根本不般配,可他又心疼那二两银子,心中就很纠结,于是就把王福来拉到自己的房里,给他商量该怎么办。

王福来说道:“这妇人也是个苦命人,如今她身体虚弱,就先让她在咱家养几天,等身体养好了送她回家去,让她与亲人团聚!”

王老汉一听就不乐意了,说道:“你说的倒是轻巧,她可花了我二两银子呀,那是我攒了十年才攒下的,准备给你娶媳妇用的,可现在却……哎……”

王福来知道那二两银子对父亲来说意味着什么,就不与他争辩,说道:“那就让她先住下吧,等到她身体养好了再说!”王老汉怕妇人跑走,就用锁把房门锁住了。次日,王老汉见妇人的脸色好了很多,就问起她的来历,妇人还没有开口眼泪就流了下来。

原来妇人姓郭,陕北人氏,她和丈夫育有一个儿子,儿子前脚进京赶考,后脚家里就遭受了蝗灾,地里的庄稼都成了光杆,颗粒无收,很多人没有粮食吃都活活饿死了,到处是横尸遍野的惨状。

有幸活下来的人都拖家带口来甘肃逃难了,一路上又有很多人被饿死,她的丈夫也是被活活饿死的,途中又遇到土匪,她和逃难的其她女人都被土匪抢了……

妇人恳求道:“你们花了钱把我买来,我可以为你们做饭,洗衣……只求 你们不要赶我走,给我一条活路吧!”

父子二人听了妇人的遭遇就很同情她,同情归同情,王老汉还是觉得自己亏大了。

郭氏非常勤快,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打扫,打水,做饭,把家里家外整理的井井有条,有时还会跟着父子二人下地干活。

村民们见了都开玩笑说王老汉买了一个这么勤劳的儿媳妇,王老汉嘴上不说,心里憋屈的很,想到那二两银子他肉都痛。

郭氏在王家住了半个月,身体逐渐恢复,脸色也好了很多,整个人看起来还是有几分姿色的,王老汉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让郭氏与儿子成亲。

王福来却不同意,王老汉说道:“年纪是大了些,可这样的媳妇会疼人,等郎媳不都是大媳妇吗?”

王福来说道:“我还小,现在不想娶媳妇,爹爹也不要为我操心,以后我自己挣钱娶媳妇!”

王老汉见儿子不同意,也没有勉强,他想拿回自己的钱,于是就去村里找刘媒婆,让刘媒婆给郭氏找个人家,给他二两银子就成。

刘媒婆见过郭氏,虽然瘦弱一些,但五官长的还算清秀,就说道:“既然买来了为何要卖?自己留着不香吗?”

王老汉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本来是为我福来买的,谁知背回家一看她年纪太大了,与我儿子根本不般配,我这也是没办法才想着给她找个人家的!”

刘媒婆说道:“与你儿子的年龄相差太大,你不也没有媳妇吗?留下来做你媳妇得了,为你们父子俩洗衣做饭不是很好吗?”

王老汉当然想要媳妇,可他舍不得银子,说道:“那银子是攒着给儿子娶媳妇用的,若我把她留下了,我儿子咋办?”

刘媒婆知道王老汉是个忠厚实诚之人,为了王福来他宁愿委屈自己,就说道:“那好吧,我给你操着心,有合适的我就告诉你!”

王老汉回家之后并没有把为郭氏找人家的事告诉王福来,因为他觉得这事很正常,也没有必要告诉他。

过了几日,刘媒婆果然带来了好消息,说有人愿意出二两银子把郭氏娶走,王老汉一听就喜出望外,对郭氏说道:“我托媒婆给你物色了一个好人家。”

郭氏也知道这父子俩的日子难过,二两银子对他们来说不是小数目,就说道:“谢谢你们这些天的收留,若能拿回你的银子,我心里也好受一些!”

刘媒婆当即就拿出二两银子给了王老汉,说道:“银子给你了,人我领走了!”郭氏就跟着刘媒婆走了,要去哪里王老汉并没有问。

晚上,王福来从地里回来,发现郭氏不见了,还没等他询问,王老汉就高兴的说道:“幸亏没有砸手里,要不我辛苦挣下的二两银子就没有了,我还要用这钱给你娶媳妇呢!”

王福来已经听出来了,问道:“你把那郭氏卖了?”

王老汉说道:“我让刘媒婆给她找了个人家,这样咱的钱就拿回来了,对她也是一件好事,要不住在咱家名不正言不顺的,算咋回事呢?”

王福来问道:“郭氏勤劳善良,是一个好人,刘媒婆给她物色了什么样的人家,是个好人家还好,要是个泼皮无赖,咱这是害了人家呀!”

王老汉听儿子这么说,就说道:“什么人家都比她在外面讨饭好,你就不要多想了!”

夜里,王福来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他担心郭氏要是遇到一个坏人怎么办?一直到三更,王福来才迷迷糊糊的睡着。

他刚睡着,就感觉有人拉他,他睁开眼睛一看,果然看见一个身穿白衣的老者,这老者又高又大,他的身上好像还发着光。

老者说道:“你不要害怕,我是夜游神!”

王福来以前听父亲讲过夜游神的故事,知道夜游神是好神,专门在夜里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想到这他就不害怕了,就把自己的担心给老者说了,请老者用天眼看看郭氏嫁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家。

老者说道:“快把那郭氏带回来,日后必有好报的!”

王福来的善良是他的本能,并没想过要回报,他只是怕郭氏遇人不淑,说道:“神仙,这家人怎么样,若是好人家我就放心了!”

老者说道:“郭氏性命不保!”

王福来一听吓了一跳,赶紧请老者给指条明路,问郭氏在哪里?

老者说道:“往东走十里就到了,赶紧去,再晚就来不及了!”老者说完就消失不见了,王福来确定自己是遇到了神仙,所以老者的话他深信不疑。他顾不得多想,赶紧穿衣起床,他一路小跑的朝老者说的方向找去,跑着跑着就看到一处宅子,这座宅子又高又大,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可大门外却挂着两个白色的大灯笼,门用黑漆涂得锃亮,看起来透着诡异。

他再看看四周,到处是荒草萋萋,在这荒郊野外居然有一座大宅子,想必这里就是老者说的那个地方,于是就走到门口,想隔着门缝往里瞧,可那大门关的严丝合缝的,什么都看不见。

他想抬手敲门,可就在这时却突然感到尿急,于是就跑到宅子后面方便,当他方便完抬起头时,看见面前的宅子居然不见了,而是一座孤坟。

王福来吓得提起裤子就想跑,却听到一个女子哭泣的声音,他胆战心惊的朝那声音看去,凄凉的月光下他就看到一个熟悉的影子,那不是别人,正是郭氏。

“郭大姐……”王福来心中的恐惧就一下子消失了,他跑上前叫了一声。

郭氏抬起头看向王福来,此时的她还惊魂未定,说道:“快带我走!”

王福来就带着郭氏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家走,走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五更了,王老汉见到二人从外面回来,很是惊讶。

他指着郭氏说道:“你……你怎么把她领回来了?”

王福来就把昨晚的种种对王老汉说了,王老汉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他根本不信,说道:“你就别糊弄我了,赶紧把人送回去!”

“不信,你看看那二两银子!”王福来说道。

王老汉就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个布包,打开一看果然是一包烂树叶子,他这才相信了儿子的话。

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刘媒婆故意骗他的,于是就气哼哼的跑到刘媒婆家里,刘媒婆一听也感觉不可思议,赶紧拿出自己的银子一看,居然是一包臭虫烂虾,气的她一蹦三尺高,王老汉见刘媒婆也是被骗了,就回家去了。

郭氏回来之后,王老汉又开始念叨自己的二两银子,说这钱花的太亏了,王福来就说道:“爹,不如让她做我娘,你俩过日子!这样不就不亏了吗?”

王老汉一听就怒道:“我都活了半辈子了,攒下那点钱就是为你娶媳妇,让她与我过日子,你咋办?”

“爹,我还小呢,以后我自己挣钱娶媳妇,现在我就想要一个娘!”

王老汉不耐烦的说道:“不要说了,我一会儿就去镇上打听一下,看谁家要媳妇,不管咋样,我的银子不能白花……”

王福来说道:“给我做娘怎么算白花银子呢?”

“我一个老头子娶媳妇就是浪费银子,坚决不行!”他说着就要出门,王福来赶紧说道:“爹,我答应你,我愿意娶郭大姐为妻!你就让她留下吧!”

王老汉惊讶的看着儿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说道:“你……你俩也不合适呀!”

王福来说道:“郭大姐勤劳善良,我觉得挺合适的……”

郭氏也就三十七八岁,相貌也不差,这个年纪还能生育孩子,再说了,那二两银子要想娶个黄花大姑娘真不容易,像他家这样的条件,只要能传宗接代就行了,王老汉想到这里,就说道:“行,你愿意就行!今晚上你俩就入洞房!”

在那个饥荒的年代,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再说了,郭氏的命是这父子俩救的,她的一切都由他们说了算,听见父子二人的对话她也没有说什么,就是默认了。

儿子要成亲,王老汉非常高兴,就赶紧到集市上买了几张红纸,找邻居家的婆婆帮忙剪了几个喜字,贴在王福来的房里。

穷人家娶媳妇没有那么多讲究,晚上王老汉做证婚人,让二人拜了天地,就算是成亲了。

洞房夜,郭氏心中很是不安,她觉得自己配不上王福来,坐在那里不肯上床休息,王福来看出了郭氏的心思,说道:“郭大姐,你不要怕,我不会勉强你的……”

其实,王福来并不是真的要与郭氏成亲,他是怕父亲再把郭氏卖了才这样做的,郭氏得知真相后很是感动,说道:“小兄弟,可没有银子你咋娶媳妇?”

王福来说道:“我自己会挣钱娶媳妇的!郭大姐放心吧,您只管在这里住下……”

郭氏和王福来白天是夫妻,晚上就是姐弟,就这样瞒住了王老汉,眨眼一年过去了,王老汉发现郭氏的肚子没有动静,就有些后悔了。

这日,王家父子去地里干活,家里只有郭氏一人,就有一个穿着讲究的年轻人来到王家,看见郭氏就跪下了。

郭氏看着来人,好像痴傻了一样,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突然她又跑到来人跟前,二人抱头痛哭。

原来,来人正是她进京赶考的儿子李志德。一年前,李志德进京赶考,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他满心欢喜的回到家乡,才知道家乡遭灾,村里的人死的死,逃的逃。

看着一片凄凉的景象,李志德心如刀割,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死是活,经过多方打听才得知母亲的下落,就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

郭氏把儿领进屋里,就把这一年来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告诉了李志德,说道:“王家父子是好人,要不是他们,你就见不到你娘了……”

李志德说道:“母亲放心,儿子会报答他们的……”

王老汉父子回到家里,李志德就跪在他们面前谢恩,他们得知李志德就是郭氏的儿子时震惊不已。

王老汉想到自己差一点害死郭氏,并让郭氏嫁给自己的儿子,心中就很是愧疚,说道:“我也做了不该做的事情……”

郭氏很理解穷人挣钱的不易,她也能体会王老汉为儿子娶妻的心情,就打断他的话说道:“这不怪你,况且我与福来之间……”王老汉听了郭氏的话才知道自己被蒙在鼓里,不过他很庆幸儿子的善良。

如今的李志德就在临县做知县,他就把郭氏接走了,同时接走的还有王老汉父子,村里人都说王老汉这二两银子赚大发了。

在李志德的撮合下,王老汉就与郭氏结为了夫妻,李志德和王福来也成了异姓兄弟,王福来就留在李志德身边做事。

王福来聪明上进,他一边做事,一边读书,也学到了不少知识,后来,在李志德的牵线下,他就娶了一个富商的女儿为妻,过上了甜蜜幸福的生活。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