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118章 女子装醉吹捧公公,公公喜形于色,从而引出一桩风月案

李翠兰幼年丧父,中年丧夫,人生的三大不幸她就占了两个,可以说是命运多舛,不过天无绝人之路,李翠兰还有一个儿子,儿子成了她唯一的希望,也是她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她儿子名叫赵青林,今年十六岁,也长成了一个翩翩少年,父亲活着的时候,父子俩一起上山砍柴,下地干活,李氏在家里做家务,一家三口的日子虽不富裕,但也其乐融融。

就在一个月前,赵青林的父亲因病离世,撇下他们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父亲不在了,赵青林就独自扛起了养家的重任,每日起早贪黑的忙碌,为的就是多挣点钱,让母亲穿好一点,吃好一点,这么朴实的愿望,在那个年代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李氏见儿子如此的辛苦,也是很心疼,为了减轻儿子的负担,她就做些针线活拿到街上去卖,换些钱补贴家用,在母子二人的共同努力下,日子倒也过得去。

赵青林见母亲日夜做针线活,为生计劳碌,心里就很不是滋味,想着自己要多挣些钱,母亲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一日,他去城里卖柴,遇见了表哥,他表哥是个小商贩,经常从南方倒腾一些小商品回来卖,也挣下了一些钱,如今在城里买了一间铺子做买卖。

表哥对赵青林说道:“真是太巧了,我正要去找你呢!”

原来,他要去南方进一批货物,这次的进货量比较大,一个人根本不行,就想找赵青林去帮忙。

赵青林听表哥想让他帮忙,他还是有些犹豫的,因为父亲刚刚离世不久,他不放心母亲一人在家,就说道:“表哥,我走了就剩下母亲一人,我真的是不放心,你就找其他人去吧!”

“你放心,半个月就回来了,姨娘在家不会有事的,我可以让我娘去陪陪姨娘!”既然表哥都这么说了,赵青林也不好再拒绝,就同意了。

回到家里,赵青林就把表哥找他帮忙的事情说了,李氏没有犹豫就答应了,说道:“你表哥找你帮忙你就去吧,不要牵挂我,我没事的!”

赵青林是个孝顺的孩子,临走时给母亲准备了一个月的米面放在家里,交代母亲一定要舍得吃,不要苦了自己。

李氏说道:“放心去吧,你路上也要小心,娘等你回来。”

赵青林走了之后,李氏的姐姐,也就是赵青林的姨娘李翠玉就来到了赵家与妹妹作伴,姐妹二人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如今见到很是亲热,有说不完的话,说到伤心处。李氏就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李翠玉赶紧拿出手帕给妹妹擦泪,说道:“妹妹,如今你还年轻,若遇到合适的人就再往前走一步吧!”

李氏说道:“姐姐,一女不嫁二夫……我是不想再嫁了……”

李翠玉说道:“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守寡的日子可不好过,再说了,你再走一步,对青林也有好处,他出去做事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李氏觉得姐姐说的有几分道理,可她丈夫尸骨未寒,她真的不愿意考虑这些事情。

李翠玉在赵家住了几天就回去了,家里又剩下了李氏一个人,村里的光棍汉就开始蠢蠢欲动,有人光明正大的上门求爱,有人故意往赵家院子里扔石头,还有的半夜来踹门,李氏又气又怕,每天晚上除了插好门栓外,还会用木头把门顶住,以防万一。

一日傍晚,李氏正要关门,就有一个男子走了过来,男子四十多岁,他衣着整洁,长的也很体面,抱拳说道:“这位娘子,我赶路经过此地,天色已晚想在此借宿,不知娘子方不方便?”

寡妇门前是非多,李氏心中纠结,不知如何回答,男子说道:“要是娘子不方便,那就不打扰了!”说着就要离开。

李氏见他这样,心里倒有了一丝愧疚,想到人家出门在外不容易,能帮就帮一下,于是就叫住了男子。

男子抱拳说道:“那就多谢娘子了。”

男子说自己叫殷宝贵,家就住在十里之外的苗楼村,是一个做小买卖的,李氏得知他还没有吃晚饭,就做了饭菜给他吃,殷宝贵见家中只有李氏一人,就寻问她原因。

李氏觉得对方没有恶意,就如实说了,殷宝贵一听很同情李氏,说道:“你们母子生活不易,今日你好心留宿我,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就收下吧!”他说着从衣兜里掏出了几个铜板放在桌子上。

李氏是一个正直的女子,日子虽苦,但她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钱,就推辞了,不过殷宝贵这个举动却给她留下了好印象,吃过饭之后,她就让他睡在了儿子的房间里。

半夜,李氏刚要睡着,就听见有人踹门,她赶紧就拥着被子坐了起来,虽然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但她心中还是很害怕的。

“干什么的?”突然就有一个声音怒斥道,这声音就是殷宝贵的,看来是他听到有人踹门就起来了,李氏心中很是感激。

次日,殷宝贵临走的时候说道:“你一个女子在家,夜里一定要注意安全!”说完就告辞走了,李氏想到去世的丈夫,鼻子一酸就流下了眼泪。再说赵青林并没有如期反回,李氏就非常的担心,她正想着到姐姐家里打听一下呢,李翠玉却上门了,说儿子捎信回来,说他们很安全,不过还要再等一个月才能回转,李氏得知儿子安全也就放心了。

过了几日,殷宝贵又来到了李氏家里,这次他给李氏带来了一盒点心,一定要李氏收下,李氏盛情难却,也就收下了。

第二次见面,二人就更加熟悉了,李氏也了解到了殷宝贵的情况。

殷宝贵原本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贤惠的妻子和乖巧的儿子,可妻子突然因病离世,儿子也不知去向,如今就剩下他一人,平时做点小买卖度日,也算吃喝不愁。

李氏说道:“人生无常,我们改变不了,只能积极面对了!”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殷宝贵总是以各种借口,三天两头的来到赵家嘘寒问暖,每次来都会带吃食,还有女人们喜欢的小礼物。

李氏刚刚丧夫,正是最脆弱的时候,面对一个对自己关怀备至的男人,她心中的那点抵抗力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殷宝贵说道:“你要是不嫌弃,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

“可……我丈夫才离世……别人会怎么看我?”李氏内心还是十分纠结的。

殷宝贵说道:“日子是咱们自己的,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有自己知道,谁也无法感同身受,只要我们觉得好就行了,别人怎么看是他们的事,不要太在乎就是!”

通过这一个多月的了解,李氏觉得殷宝贵确实是个不错的人,既然人家不嫌弃自己,自己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说道:“孩子也大了,等他回来我与他说说,看看他有没有什么意见!”

赵青林回来之后,李氏就把自己与殷宝贵相识相爱的种种都说给了儿子,赵青林是个懂事的孩子,为了母亲后半生的幸福,他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很快,殷宝贵就与李氏成了亲,从此之后就住在了赵家。成亲之后,殷宝贵对李氏非常关心,对赵青林也很好,赵青林也把他当成亲爹一样孝顺。

家里多了一个男人,一家人的日子也好过了很多,殷宝贵见赵青林砍柴辛苦,就带着他做买卖,赵青林聪明勤奋,很快就上手了,赵青林就提议在镇上租个店面做买卖,这样会更有前途,殷宝贵觉得他的建议不错,就同意了。

李氏拿出家中仅有的一点积蓄给儿子,殷宝贵也拿出了自己的钱,很快,买卖就开张了。

眼看赵家的日子有了盼头,村里的王媒婆就上门给赵青林说媒,说邻村有一个叫王月娥的女子,这女子不但貌美如花,而且温柔贤淑,是一个难得的好姑娘。

李氏一听非常高兴,就同意了这门婚事,亲事定下一个多月,赵青林和王月娥就拜堂成亲了。

成亲后,小夫妻恩爱有加,对母亲和继父也很孝顺,一家人和和睦睦,羡煞旁人。

平时,殷宝贵和赵青林一起在店铺里忙活,货物快卖完的时候,赵青林就去进货,殷宝贵看店,李氏婆媳有时候也会来店铺里帮忙,但殷宝贵说他一个人就行,不让她们帮忙,她们就在家里做家务,给一家人做鞋袜。

赵家的生意很好,一年之后,他们又租了一间店铺,准备扩大经营,赵青林就去南方进货了。

他刚走没几日,李氏在一场秋雨之后就病倒了,王月娥赶紧请来郎中给婆婆医治,郎中说是感染了风寒,就开了几服药给她吃。

李氏在床上躺了一个月,王月娥每天给她端吃端喝,照顾的无微不至,可王氏的病就是不见好,殷宝贵和王月娥都非常担心,盼望赵青林快点回来。

可还没有等到他回来,李氏就不治身亡了,王月娥扑在婆婆身上痛哭不止,殷宝贵也是伤心欲绝,可人死不能复生,活着的人还要好好活着。

王月娥给公公商议,说等赵青林回来再把婆婆下葬,可殷宝贵却说道:“死者为大,人死了就要入土为安,否则就是对死者的大不敬……”殷宝贵是长辈,又是婆婆的丈夫,他坚持要入土为安,王月娥作为晚辈也只能听从他的安排。

李氏下葬后几天,赵青林才从南方回来,他满心欢喜的想见到自己的母亲,谁知却听到母亲去世的噩耗,他脑子一片空白,一下子就瘫软在地上。

王月娥做了婆婆生前最爱吃的饭菜,带上祭品陪丈夫一起来到李氏的坟前祭拜,夫妻二人免不了痛哭一场。

如今他们在镇上有两个店铺,殷宝贵在原来的老店里,赵清林在新店铺里,王月娥负责做饭,洗衣,操持家务。

王月娥发现,自从婆婆离世之后,公公晚上很少回家里住了,很多时候就是睡在店铺里,她不放心,就让丈夫去叫他回家,可殷宝贵说道:“家里有你娘的气息,我看到就会忍不住伤心……”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赵青林见继父这样,也不想让他触景生情,就没有勉强,安慰他一番便离开了。王月娥见公公不回家吃饭,就把饭送到他的店铺里,这天,她包了水饺,晚饭时就提着食盒子来到店铺,却看见店铺的门虚掩着,她就敲了敲门。

殷宝贵过来开门的时候,脸上的笑有些不自然,说道:“又麻烦你给我送饭,以后天冷了,不要再来回跑了,附近都有饭馆,我随便吃碗面就行了!”

王月娥说道:“今天我包了饺子,刚煮好就给你送来了,爹爹赶紧趁热吃吧!”

殷宝贵没有让王月娥进屋,他接过饺子说道:“好,你赶紧回去吧,天黑透了路不好走!”

平时她来送饭,殷宝贵都会让她进屋坐,他吃完之后把食盒交给她让她带走,可今天的举动却有些反常,王月娥回到家里,并没有把自己的猜测说给丈夫。

次日,殷宝贵就把食盒送回了家里,并对王月娥说以后就不要送饭了,这样太辛苦,他心里过意不去。

王月娥说道:“那爹爹在外面一定要吃好喝好,我就暂时不给您送饭了,您要是在外面吃腻了,想吃家里的饭就给我说一声,我给您做。”

从此之后,王月娥就不给殷宝贵送饭了,殷宝贵每天的饭都是隔壁面馆里送的,开面馆的是一个年轻女子,名叫如花,不但长的貌美如花,而且热情泼辣,很多来吃面的男顾客都是冲着如花来的,为的就是一睹芳容。

每日如花都会把饭菜送到殷宝贵的店铺里,而且一进去就是一个时辰。

一日,王月娥去镇里亲戚家吃酒席,散席之后天已经黑了,她路过殷宝贵的店铺门口时,看见房门虚掩着,没有敲门就直接推门进去了。

“口好渴呀,爹爹,我讨碗水喝……”她说着就坐在了椅子上,眯着眼一副醉醺醺的样子。

如花正在往殷宝贵嘴里送菜,看到王月娥突然进来,如花赶紧躲在了货柜后面。

殷宝贵给她倒了一碗水放在桌子上,说道:“怎么喝这么多酒?”

王月娥端起水一饮而尽,说道:“爹爹,我昨夜梦见我娘了……她说不放心你……就恳求我给你物色个合适的……好照顾你的生活……

我对我娘说……像爹爹这样的好人,长相英俊,气度不凡,根本就不用我操心……想嫁给爹爹的女子多着呢……”

殷宝贵被王月娥夸的飘飘然起来,他满面笑容,说道:“儿媳过奖了!”

王月娥说道:“爹爹……你一个人也挺孤单的……我和相公都支持你再成个家…如花姐姐就不错……”王月娥絮絮叨叨说着。

殷宝贵一听很欢喜,说道:“如花爱说爱笑,确实是一个好人!不过,就算我愿意,人家如花还不一定愿意呢!”

王月娥说道:“我看如花也挺好的……不但漂亮还能干……你俩郎才女貌……”

“没错,儿媳慧眼!”殷宝贵说道。

王月娥心里已经有底了,就一步三摇晃的离开了。

再说殷宝贵,他原本还不敢光明正大的与如花在一起,如今听王月娥这么说,心就放进了肚子里。

一日半夜,殷宝贵悄悄的敲开了如花的房门,赵青林却带着衙役闯进了屋子,殷宝贵吓得脸色煞白,如花躲在被子下面直筛糠。

他们被带到大堂上审问,二人只承认,但不承认害死李氏,这时,王月娥就带着一个木匠进来了。

这个木匠姓钱,人称钱木匠,面对钱木匠的证言,殷宝贵无法抵赖,只能交代了他的犯罪事实。

原来,殷宝贵在镇上开店之后,就与如花好上了,谁知二人的事被李氏发现,李氏就让他与如花断了,殷宝贵嘴上答应,可他对如花却没有一点抵抗力。

为了长期与如花好,他就找到钱木匠害李氏,李氏就生病了,最后不治身亡。

李氏死后,殷宝贵就借口住在店里,与如花来往,殷宝贵准备在等一段时间就带如花离开,谁知他们还没有离开,就被抓住了,这一切与钱木匠有关。

那日,王月娥去地里拔菜,看见一个孩子在河水里挣扎,马上就要被河水吞没,她顾不得多想就跳下河把孩子拖到河边,孩子就抓着水草爬了上来,而她已经是精疲力尽,要不是有两个过路男子把她拉上来,恐怕她已经不在人世了。

钱木匠对王月娥感激不尽,他想到李氏的死就心生愧疚,于是就把真相告诉了王月娥,王月娥听了气愤不已,但她并没有打草惊蛇。

她装醉进入到殷宝贵的店铺,就是为了套殷宝贵的话,她确定殷宝贵真的与如花有关系后才去县衙报官的。

如今事情真相大白,殷宝贵数罪并罚,被判处绞刑,如花也被判处死刑,秋后问斩;钱木匠是殷宝贵的帮凶,但念及他主动揭发殷宝贵的罪行,知县就免他一死,但活罪难逃。

赵青林和王月娥来到李氏的坟上,告诉她坏人已经被绳之以法,李氏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夫妻二人不想再留在这个伤心的地方,就在城里租了店铺,到城里做买卖去了,几年之后,他们买了宅子和店铺,日子过得是红红火火。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