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170章 男子心善收留女乞丐,妻子不怒反喜,纳她为妾吧

宋朝末年,济宁府有一个刘知府,刘知府为官多年,一向清正廉明,他的妻子李氏也是一个大家闺秀,温柔娴淑,夫妻俩个郎才女貌,恩爱有加。

成婚一年后,李氏就为丈夫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刘承德,这孩子白白胖胖,很是讨人喜欢,夫妻两个对孩子也是疼爱有加,非常看重对孩子的教育,三岁就请来私塾先生教他读书习字。

刘承德不但长相俊俏,而且聪明伶俐,读书过目不忘,五岁就能吟诗作画,长到十六七岁的时候已经是当地出了名的大才子,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很多大家闺秀都对他爱慕不已。

刘知府有一个至交好友杨太傅,是当朝一品大员,位高权重,杨太傅有一个小女儿,叫杨婉儿,杨婉儿十六岁,生的是花容月貌,国色天香,也到了适婚年纪,但仍然待字闺中。

杨太傅听说好友刘知府的儿子刘承德才貌双全,前途不可限量,就说把女儿许配给刘承德,刘知府夫妇一听当然是求之不得,嘴上说着不敢高攀,心中却比喝了蜜都甜。

刘知府夫妇就把这事对儿子说了,刘承德一听就说道:“如今儿子还没有考取功名,等到考取功名之后再考虑婚事。”

李氏说道:“杨家小姐是大家闺秀,生得貌若天仙,又知书达理,温柔娴淑,这样的好女子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成了亲不是一样可以考取功名吗?”

刘知府说道:“杨太傅位高权重,若咱们俩家结为秦晋之好,不但你的前途光明,还可以光耀门楣,若这门亲事不成,恐怕对你我都没有好处啊!”

刘承德见父母非要撮合他和杨家小姐的亲事,就说自己有难言之隐,不愿意这么早就成亲,刘知府就问他有什么难言之隐?刘承德却不愿意说。

自古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尽管刘承德不愿意,刘知府夫妇还是为儿子定下了这门亲事。

两家人选定了良辰吉日,刘家就把杨婉儿迎娶进了家门,洞房之夜,刘承德却喝得烂醉如泥,倒在床上就睡。

次日醒来,看见杨婉儿还穿着嫁衣,头上顶着红盖头坐在那里,看来是一夜未眠。刘承德掀开她的红盖头,看到了貌美如花的新娘子,顿时两眼放光,说道:“我昨晚喝多了,对不起娘子了!”

杨婉儿并没有怪他,而是露出了甜甜的微笑,说道:“咱们梳洗一下给二老敬茶去吧!”刘知府夫妇见小夫妻一起给他们敬茶,心里乐开了花。

洞房夜没有圆房,这让杨婉儿很是不解,次日晚上,杨婉儿就问道:“相公莫不是嫌弃我?”

刘承德说道:“娘子想多了,你生的国色天香,又温柔贤惠,我怎么会嫌弃你呢!”说着就把她揽入怀中,他们如胶似漆,顺理成章地就做了夫妻。

杨婉儿对刘承德温柔体贴,对公婆十分孝敬,对下人也是和蔼可亲,可以说把大家风范演绎得淋漓尽致。

为了考取功名,刘承德时常秉烛夜读,杨婉儿就伴随左右,为他端茶倒水,摆砚研墨,这让刘承德很是感动,对妻子也更加疼爱。

后来,刘承德进京赶考,一举成名高中状元,他身穿状元服,骑着高头大马被几个侍卫护送着回济宁府。

刚到济宁府地界,就遇到一个衣着破烂,满脸灰尘的女乞丐拦住去路,“大老爷可怜可怜我吧,请大老爷赏口饭吃!”女乞丐趴在地上哀求。

刘承德中了状元,心中欢喜不已,遇到有乞丐拦路也不气恼,但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也买不到吃的,就说道:“前面不远就是客栈了,你跟着我们走,到那里就有吃得了!”

女乞丐连连道谢,就跟在了他们后面,来到客栈,刘承德就给女乞丐买了饭菜让她吃,客栈里的客人都夸赞刘状元是个大善人,刘承德被夸的飘飘欲仙。

女乞丐吃饱喝足之后,就跪在了刘承德面前,说道:“多谢状元郎赏饭,小女子无以回报,愿意做丫鬟伺候您……”

刘承德说道:“你是哪里人?为何一个人出来讨饭?”

原来,这个女乞丐叫苏秀娥,南方人,因为家乡遭受了十年以来最严重的洪灾,一家人都被洪水冲走,只剩下她一人苟活于世,为了活命,她就出来逃难了。

众人都说,刘状元是个大善人,干脆好事做到底,就把这姑娘带回家去,也给她一条活路,将来状元的仕途肯定蒸蒸日上的。

刘承德经不住奉承,就同意带着苏秀娥回家,苏秀娥一听赶紧跪下磕头道谢,“小女子一辈子也不会忘了状元郎的大恩大德的,我一定做牛做马伺候您!”

苏秀娥随着刘承德回家,杨婉儿得知朱秀娥也是一个小家碧玉,如今落到这种地步,就很是可怜她,赶紧叫丫鬟带她去洗澡,并找来干净衣服让她换上。洗干净的苏秀娥眉目清秀,乌发如瀑,非常的漂亮。

刘承德在济宁府待了几天,就带着妻子杨婉儿去徽州上任做了通判,苏秀娥也跟着去了。

苏秀娥不但长相清秀,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因此刘承德夫妇对她就高看一眼,从来不把她当丫鬟看。杨婉儿对丈夫说道:“苏秀娥也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子,知书达理,一辈子做下人也太可惜了,我看给她找个合适的人嫁了,咱们也算积德了。”

刘承德知道妻子心善,就同意了,说道:“这事由娘子做主吧!”

杨婉儿说道:“你的文书与秀娥年龄相仿,二人也算是郎才女貌,不知可否婚配?”

刘承德说道:“未曾婚配!”

“那敢情好,你与他说说,看他愿不愿意,若是愿意,这也是一桩好姻缘!”

夫妻二人商量了一会才睡下,次日,刘承德就把这事与他手下的文书说了,文书也见过苏秀娥,很是爱慕她的美貌,听刘承德这么一说,当然是求之不得。

另一边,杨婉儿也对苏秀娥说道:“秀娥妹子,你也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子,才貌双全,让你留在我们这里也太大材小用了!”

苏秀娥不知杨婉儿为何说这样的话,赶紧跪下说道:“夫人,若秀娥哪里做得不好你就指教,秀娥一定改正,恳求夫人千万不要赶我走啊!”

杨婉儿扶起她说道:“你想到哪里去了,像你这样的女子应该有自己的幸福生活,让你留在这里我们心里也过意不去,我和相公商量了,准备为你物色个好人家嫁出去,以后咱们依然是姐妹!”

苏秀娥听杨婉儿这样说就哭了起来,“老爷夫人对我恩重如山,我要一辈子伺候您二位,这辈子决不嫁人,请夫人以后不要再提了!”

杨婉儿没想到苏秀娥会这样说,也很感动,安慰了她一阵子,就没有再说让她嫁人的事情,从此之后也没有再提。

眨眼杨婉儿与刘承德已经成婚一年多了,杨婉儿的肚子却没有鼓起来,为了给丈夫生下孩子,她吃了不少药,可一点效果也没有。

苏秀娥就说让她去寺庙上香求子,她们就一起去了寺庙,路上遇到一个老道士,老道士说道:“夫人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是大富大贵的面相啊!只可惜……”

老道士说完就要走,却被苏秀娥叫住了,说道:“你说话也不能说一半啊,我家夫人是个有福之人,你可惜什么?”

老道士停住脚步,看向杨婉儿,有些为难地说道:“只可惜……这句不知当讲不当讲?”

杨婉儿说道:“老道长但说无妨,请讲!”

“夫人一看就是大富大贵之人,有旺夫之相,只是夫人天生阴气不足,恐怕今生没有子嗣呀!”

老道士话刚落音,苏秀娥就生气地说道:“你是哪里来的妖道?净胡说八道,我家夫人积德行善,是一个大好人,怎能没有子嗣呢?!”

老道士说道:“好吧,就当我什么都没说!”说着就要离开,杨婉儿却叫住了他,说道:“老道长不要生气,师傅说我一生没有子嗣,有没有破解方法?”

老道士撸撸白胡子,若有所思地说道:“要说破解方法只有一个,让你丈夫娶一房小妾,生下孩子你可以过继过来,这样你不就有儿子了!不过纳妾一定要纳属虎的女子!”

老道士的话让杨婉儿心乱如麻,她和丈夫如此恩爱,从内心深处是不愿意让他纳妾的,但想到自己这辈子不能生育,丈夫又是几代单传,没有孩子也是不可能的。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杨婉儿决定让丈夫纳妾,说道:“相公,我们夫妻成亲这么久,我也没有为您生下一儿半女,为妻心中很是愧疚,相公就纳一房妾吧,好为相公传宗接代,为妻心里也高兴!”

其实,杨婉儿如今还没有身孕,刘承德心里也很着急,他早已想到要纳妾,但碍于老岳父的权威,一直不敢表露心迹,如今妻子主动提出,他当然是求之不得,但嘴上却说道:“我今生今世只爱娘子一人,决不纳妾!”

杨婉儿说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相公几代单传,没有孩子可是大不孝,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呢……”在杨婉儿的一番劝说下,刘承德才勉强同意。

老道士说刘承德必须要娶一个属虎的女子做妾,杨婉儿就想到了苏秀娥,苏秀娥正好属虎,也跟着他们这么久了,彼此之间感情深厚,就对刘承德说已经为他物色了一个女子。

刘承德一听妻子让她纳苏秀娥为妾,也是求之不得,苏秀娥才貌双全,很符合他的要求,假装推辞一番也就同意了。苏秀娥得知刘承德要纳她为妾,心里也是说不出的欢喜。

既然二人都愿意,刘承德就选定了良辰吉日,二人就拜堂入了洞房,刘承德掀开苏秀娥的红盖头,看着娇羞的新娘子,心中也是波涛汹涌,就迫不及待的宽衣解带。苏秀娥猛地从怀里掏出一把尖刀,朝刘承德的胸口刺去。

刘承德正沉浸在美好之中,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苏秀娥刺了一刀,他大惊失色,痛得大叫一声,倒在床上不能动弹。

外面守夜的下人听到新房里传出一声惨叫,就赶紧跑去告诉杨婉儿,杨婉儿就带着下人来到了新房里,看见刘承德倒在床上,胸口处有血流出,苏秀娥手里拿着一把带血的尖刀。苏秀娥见有人来了,就要把尖刀往自己的脖子刺去,说时迟那时快,围上来的家丁一把夺走了她手中的刀子。

“你……你为何要杀我?”刘承德痛苦地问道。

苏秀娥冷笑一声,从脸上揭下一张面皮,说道:“恶有恶报……你这个负心汉……”

刘承德看到苏秀娥的真面目,惊得瞪大了眼睛,“你……原来是你……”一段恩怨情仇由此浮出水面。

一年多前,刘知府为了让儿子远离那些狐朋狗友,就把他送到了苏州府静心读书。

一日三更,刘承德正在挑灯夜读,却突然听到隔壁的宅子里传出一阵悠扬的琴声,意境优美,还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他判断这琴声必定出自一个妙龄少女,刘承德一时心神不宁,便匆匆放下书简,翻越墙头,想一睹少女芳容,再与她谈论曲谱。

隔壁住着的是当地县令,弹奏琵琶的正是县令家的小姐王思雨,王思雨年方二八,生的唇红齿白,很是可爱,她正坐在楼台上弹奏琵琶,突然看到一个年轻男子翻墙而来,也是吓了一跳,质问他是何人?

刘承德见她吓得花容失色,赶紧作揖说道:“小姐不必惊慌,我是听到这优美的琴声才来的。”

丫鬟小青赶紧上前问他姓甚名谁,刘承德说道:“我叫刘承德,乃是济宁府知府之子,我就寄居在隔壁读书,今夜闻小姐琴音而来,又一睹小姐芳容,真是三生有幸!”

王思雨见他出身世家,又彬彬有礼,心中就放下了防备,刘承德又说道:“小生也略通音律,我想弹奏一首,请小姐指教!”

王思雨听他也通音律,就点头答应了,刘承德的琴声铮铮,柔中带刚,王思雨看着他娴熟的样子,心中很是敬佩,就芳心暗许。

从此之后,刘承德时常夜间来到王思雨的闺房,二人郎情妾意就私定了终身,一个月之后,刘承德对王思雨说要回济宁府,王思雨一听泪如雨下,说道:“早知道你要离去,当初就不该与你……”

刘承德赶紧安慰她说道:“我与小姐情投意合,决不辜负!等我回到家乡,定会把咱们的事与父母相告,派人前来提亲,结为百年之好……”二人互诉衷肠,抱头痛哭,难分难舍。

刘承德刚走不久,王思雨就呕吐不止,父母发现不对就请来郎中诊治,没想到郎中却说道:“恭贺老爷夫人,小姐这是有喜了!”

王知县夫妇听了如五雷轰顶,一个未出阁的大闺女怎么会有喜了,这不是败坏门风吗?当即王知县就逼问女儿,到底是谁的?

王思雨死活不肯说,只等着刘承德上门提亲,等了几个月也没有等到,可肚子里的孩子不能等,王知县怕事情败露,就与妻子商量,把女儿送到她姨妈家里住一段时间,等孩子生了寄养在那里,把女儿接回来。

事到如今,王思雨只能同意去舅妈家里,王知县亲自坐着马车送王思雨去,走到半路的时候,王知县就把马车停下,让女儿下车说有事交代。

王思雨就跟着父亲来到江边,王知县说道:“你从小娇生惯养,父母把你养这么大,你可知恩?”

王思雨说道:“父母的恩情女儿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王知县又说道:“既然知道父母对你有恩,为何做出如此不耻之事,让王家蒙羞?”

王思雨用手绢捂脸哭泣,说道:“对不起父亲,都是女儿不孝,让父亲为女儿的事烦心……”

“不要哭了,你如今做出这等丑事,天理难容,这滚滚江水就是你的葬身之地,赶紧去吧!”王知县含泪说道。

王思雨一听赶紧给父亲跪下,哭道:“恳求父亲饶女儿一命,女儿好好伺候爹娘,报答养育之恩!”

王知县转过脸去不看她,说道:“一切都晚了,自己了结了吧!若有来世,你一定不要再做出这样得糊涂事了!”

王思雨见父亲已经下定决心不留她,她就跪地磕了三个响头,纵身一跃跳入滚滚江水之中。

没想到她命大,被一个捕鱼的老翁救下,老翁把她带回家去,老翁夫妇得知她的遭遇后很是同情,就把她留在了家里,随后生下一个男孩。

满月之后,王思雨就抱着孩子来到了济宁府,打听刘承德的情况,这一打听让她心灰意冷,刘承德已经与杨婉儿成亲了。

王思雨痛不欲生,准备离开济宁,谁知遇到了丫鬟小青,原来小青无意间听见了王知县夫妇的对话,得知王思雨已经投河自尽,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刘承德造成的,于是就长途跋涉来到济宁府,准备找到刘承德质问他为何不去迎娶她家小姐,谁知就在这里遇到了王思雨,主仆二人抱头痛哭。

小青说道:“小姐如今生下孩子,家已经回不去了,你和孩子如何生活?我去找刘承德,让他把小姐接回去,你们有情人终成眷属!”

王思雨说道:“别傻了,刘承德就是个负心汉,他已经娶妻子了!”

“小姐,即便这样,他也要为你们母子负责,要不就没有活路了!”经过打听,小青就找到了刘承德,把王思雨的事情告诉了他,刘承德一听是痛不欲生,就随小青一起去了,在一座破庙里见到了母子二人。

刘承德说自己娶杨婉儿是迫不得已,还说很快就把母子二人接到府里,会一辈子对他们好,可就在当天晚上,刘承德来到破庙要杀害他们母子,小青抱住刘承德的腿,王思雨母子才得以逃脱,而小青被刘承德杀死了。

王思雨是彻底看透了刘承德,就抱着孩子匆匆逃走了,她没有地方可去,就去到了救她的老渔夫家里,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就听说刘承德考上了状元。

于是王思雨就上山找到精通易容的道姑,把她易容成另外一副面孔,取名苏秀娥,扮成乞丐在刘承德的必经之路上拦住他,也就有了后来跟他回家的事情。

王思雨对刘承德是恨之入骨,想要与他同归于尽,但她内心深处一直想做刘承德的新娘,因此没有立刻动手。

为了能与刘承德拜堂成亲,二人再一起去死,她就在杨婉儿的熏香里做了手脚,杨婉儿才一直未孕。

后来,二人一起遇到的老道士,也是王思雨花钱雇佣的,老道士的一番话让她如愿以偿的嫁给了刘承德。

王思雨与刘承德拜了天地,入了洞房,就完成了她的心愿,于是在洞房里抽出尖刀刺杀刘承德,她想把刘承德杀死之后再自杀,二人一起到阴间做夫妻,谁知她还没有来得及自杀,家丁就夺走了她手中的尖刀。

杨婉儿听了王思雨的讲述,心中是五味杂陈,想不到她深爱着的丈夫不但是一个负心汉,还是一个心狠手辣的杀人凶手。

杨婉儿看在夫妻一场的份上,找来郎中给刘承德治伤,她也并没有为难王思雨,而是给了她一张银票,说道:“这些钱你拿着,足够你们母子生活一辈子的!”

王思雨想到自己的孩子,也放弃了自杀的念头,跪在地上给杨婉儿磕头,说道:“是我不好,害的你不能生育,你报官把我抓走吧,我决无半句怨言!”

杨婉儿说道:“这不怪你,这一切都是刘承德始乱终弃造成了,你放心,恶人会得到惩罚的!”王思雨谢过杨婉儿,就连夜离开了。

刘承德的刀伤并不深,经过治疗抱住了一条命,他好了之后,杨婉儿就把他的所作所为告诉了父亲杨太傅,让父亲秉公办案。

杨太傅虽然心疼女儿,但对于这样十恶不赦之人也决不姑息,于是把刘承德打入死牢,秋后问斩。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