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190章 男子好心留宿尼姑,尼姑却说:此屋不能久住,赶紧搬家

南方大山下有一个偏僻的小村子,村子前面有一条河沟,传说这条河沟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这个村子也因此得名清水沟。

清水沟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大家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只有一对母子是外来户,母亲叫刘翠,儿子刘家祥,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是清贫。

他们是几年前来到这个村子的,刚来的时候刘翠也就十**岁,她怀里抱着一个刚出生的男婴,这个男婴就是刘翠的儿子刘家祥。

村里人都好奇这母子俩的身份,可刘翠并不愿意多说,当地的民风淳朴,见她一个年轻女子独自带着个孩子也很可怜,就帮忙盖了两间茅草屋,还拿一些粮食接济。

刘翠不会干农活,就给村里王财主家洗衣挣钱糊口。如今几年过去了,刘家祥已经四五岁了,刘翠出去洗衣时已经不用背着他了,他跟在母亲身后像个小尾巴,还会帮忙拿东西,刘翠看着可爱的儿子,心中很欣慰。

有好心的邻居见刘翠辛苦,就劝她找个男子一起过日子,其实她自己也想过,可怕委屈了儿子,所以一直没找。

再说村子里有一个叫王大牛的男子,是一个孤儿,父母去世的时候只给他留下了一间老屋,还有一把锄头,王大牛靠种二亩薄田为生,因为家里太穷,二十多岁了还没有娶到媳妇。

这王大牛健壮如牛,是个热心肠的人,村里谁家有什么重活,只要招呼一声,他都会去帮忙,他见刘翠母子生活不易,地里种的瓜果也会给他们送去一些。

刘翠知道王大牛是个实诚人,既然拿来了她也不好推辞,就收下了,但她不会白要人家的东西,就给王大牛做一双鞋子作为回报。

一日半夜,天空还下着大雨,刘家祥浑身发烫,刘翠赶紧找来酒精给他擦拭全身,可无济于事,孩子小脸通红,开始说胡话,这可把刘翠吓坏了,她实在没有办法,就敲开了王大牛的家门。

王大牛一听刘家祥病了,二话没说就背起孩子,冒雨送到镇上的医馆,郎中说幸亏送来及时,要是再晚一会,孩子性命难保,刘翠听着郎中的话,也是一阵后怕。

这件事情之后,刘翠觉得家里没有个男人真的不行,她也对忠厚善良的王大牛产生了好感,但作为一个女子,却不好意思主动挑明。

其实,王大牛也喜欢善良坚强的刘翠,但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给不了母子俩好生活,所以一直不敢向她表白,只是一如既往的帮助他们。

一日,邻居李婆婆来到王大牛家里,说道:“大牛啊,你有喜事了!”

王大牛一愣,不知道喜从何来,以为李婆婆在给他开玩笑,说道:“李婆婆,我能有啥喜事?”

李婆婆说道:“你觉得刘翠这姑娘咋样?她一个人带着个孩子生活也不容易,你二十多岁了也没有娶妻子,不如你俩家就合成一家,二人也可以相互帮衬,你不动一刀一枪还白捡个大儿子,这不是喜事是啥?”

王大牛一听心情激动,可他却说道:“李婆婆,我家里这么穷,可拿不出彩礼,人家会愿意吗?”

李婆婆说道:“刘翠看上你了,可你这个榆木脑袋就不知道主动,人家一个姑娘家也不好意思明说,就叫我过来说了,她什么都不要,就是看重了你的善良忠厚,到时候能对他们娘俩好。”

王大牛听了李婆婆的话,心中是波涛汹涌,挠挠头傻笑说道:“我也是怕人家不答应,所以才没敢说!”

二人郎情妾意,很快就走到了一起,成亲后,王大牛下地干活,刘翠打理家务,空闲时间就去给财主家洗衣,在二人的共同努力下,生活也有了起色,小日子越过越好。

王大牛对刘家祥视如己出,他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把细粮留给母子俩吃,他只吃粗粮和野菜,刘翠见丈夫这样,感动之余就是心疼,她就把细粮分给他一起吃,王大牛不吃她也不吃,王大牛没法,只能吃了。

王大牛和刘翠十分恩爱,可是成亲几年都没有孩子,刘翠觉得对不起丈夫,王大牛却说道:“咱们已经有一个儿子了,我这辈子也知足了,你就不要多想了,只要咱一家三口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重要!”

刘翠听了丈夫的话,心里很感激,她就把儿子改为姓王,叫王家祥,眨眼间,王家祥就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他仪表堂堂,清新俊逸,妥妥的一个美男子。

王大牛两口子为了儿子以后能过上好日子,就拿出家中积蓄,让他去拜师学习木工手艺,王家祥聪明好学,三年学成出师就可以独挡一面了。

王家祥不仅传承了师傅的手艺,还做了很多创新,他做出来的家具很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因此当地嫁女儿,娶媳妇都会请他去做家具。

城里有一个姓侯的大户人家,家中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两个女儿个个貌美如花,侯家大小姐出嫁的时候,就点名请王家祥去给她做嫁妆。

王家祥就带着工具来到了侯家,侯家深宅大院很是气派,管家就把他领到后院,后院放了很多上好的木材,管家说道:“这些木料都是老爷花高价买的,你一定要好好做,尽量不要浪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王家祥在侯家做家具,一两天根本做不完,他只能在侯家住下,侯家的二小姐叫候宝钗,年龄与王家祥相仿,长得唇红齿白,眉眼如画,她没事的时候就会来看王家祥做家具。

王家祥看见如花似玉的侯小姐就装作没看见,继续埋头苦干,候宝钗也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心中就很满足。

哪个少男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二人虽然没有说话,但彼此的心却越靠越近,不过王家祥知道,他和候宝钗之间是不可能的,而侯宝钗却不这么认为,她心中已经打定主意,非王家祥不嫁。

眼看家具就要做好了,候宝钗心中很着急,如果再不表白,恐怕以后机会渺茫,于是她就把一块绣有鸳鸯戏水的手帕塞给了王家祥,娇羞的说道:“你回家之后就来我家提亲!”说完就跑走了。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王家祥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他赶紧把手帕塞进了衣服兜里,生怕被侯家人看见惹出麻烦。

侯家财大气粗,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与候宝钗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王家祥虽然很喜欢候宝钗,但他并没有打算去侯家提亲,因为他知道候员外不会把女儿嫁给一个穷小子。

王家祥回到家里,拿出候宝钗给他的手帕,想到她可爱的俏模样,就有些飘飘然,但回过神来后却倍感失落。

再说候宝钗,自从王家祥走了之后,她就魂不守舍,茶饭不思,满心期待地等着他来提亲,可一个多月过去了,没有他的一点音讯。

候宝钗是个敢爱敢恨的女孩,不见王家祥来提亲,她就自己去找他,王大牛和刘翠见一个身穿绫罗绸缎的女子来找儿子,以为她是要做家具,赶紧把她让进屋里。

刘翠说道:“小姐要做家具吗?你留个地址,等家祥回来了我再告诉他,让他过去。”

候宝钗说道:“我找他有点事情,请大娘给他捎个信,明日上午让他去城西的城隍庙,我在那里等他。”

刘翠听了候宝钗的话,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说道:“姑娘放心,等他回来我就给他说,请问姑娘贵姓?”

候宝钗说道:“我姓候,叫候宝钗,大娘一说他就知道了。”

刘翠一听她的姓名,心里就“咯噔”一下,等王家祥回来,刘翠就把候宝钗找他的事说了。

并说道:“家祥,你长大了,是不是与候姑娘在相好?婚姻大事向来讲究门当户对,那候姑娘是大户人家,咱们家可高攀不起呀!”

王家祥欲言又止,耳根有些泛红说道:“娘,你放心吧,我和她之间是清白的!”

次日,王家祥就带着那个手帕去了城西的城隍庙,他看到候宝钗已经到了,正翘首以盼呢!

候宝钗看见她日思夜想的人儿来了,脸上泛起了红晕,说道:“我父母要为我张罗亲事,我一着急就去了你家,你不会怪我吧?”

王家祥看着面若桃花的候宝钗,到了嘴边的话又不忍心说出口,他犹豫了一下才说道:“……候小姐,您是大家闺秀,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配不上你……”

候宝钗一听,大眼睛里就溢出了泪花,说道:“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见到你了,没想到你竟然说出这样的话……”说着眼泪就啪嗒啪嗒地掉了下来。

王家祥见她这样,就不忍心把手帕还给她,劝说道:“候小姐,你不要哭了,你这么漂亮,什么样的青年才俊找不到呢?我只是一个木匠,你父母也不会同意啊!”

“我现在只想问你同不同意?我父母那边我会去说的,这个你不用担心……”

王家祥也是喜欢候宝钗的,但想到母亲的话,他还是忍痛说道:“我俩不合适,还是算了吧!”他掏出怀里的手帕塞给候宝钗就大步离开了。

候宝钗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就蹲在地上,伤心地哭出了声。她回到家里就病倒了,候财主和她母亲梅氏见她这样,就赶紧请了郎中医治,可不见好转。

候宝钗拉着梅氏的手说道:“娘,以后不要让郎中来了,他们治不好我的病!”

梅氏听了女儿的话觉得奇怪,在她的再三追问下,候宝钗终于说出了实情,原来她是得了相思病。

梅氏很心疼女儿,但她喜欢上一个小木匠,这事恐怕不好办,她知道候员外是不会同意的。不过还是安慰道:“孩子,这事我与你爹爹商量一下,你放心吧!”

候宝钗说道:“我这辈子非王家祥不嫁,若爹爹不同意,我就去做尼姑!”

梅氏说道:“傻孩子,说什么呢,你爹爹那么疼爱你,肯定会同意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你赶快好起来,要不到时候做新娘就不漂亮了!”候宝钗听了母亲的话,心情就好多了。

梅氏虽觉得一个小木匠配不上自己的女儿,但为了女儿的健康,她还是向候财主说了,希望候财主能同意女儿的事。

候财主很疼爱这个小女儿,考虑再三还是答应了,于是就放下面子找媒婆去王家提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候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王家居然拒绝了他们,候财主火冒三丈,说道:“真是不识抬举,这样的人家不嫁也罢!”候宝钗听到提亲被拒,就悲痛万分,病情又严重了。

其实,拒绝候家的是刘翠,她说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不能长久,王大牛听妻子的,刘翠说什么他都认可。

王家祥喜欢候宝钗,可他是一个孝子,母亲不同意他也没有坚持,其实心里也很难受,只是不表现出来罢了。

一日傍晚,突然有人敲响了王家的大门,王家祥打开门,就看见一个尼姑站在门口。

尼姑说道:“贫尼下山化缘,天色已晚,想在此借宿一晚,不知施主可否方便?”

王家祥心地善良,说道:“师傅快请进。”就把尼姑领进了屋里。刘翠见来了个尼姑,就赶紧去灶房准备斋饭。

尼姑吃过饭,说道:“此屋不能久住,赶紧搬家吧,否则你们将性命不保!”三人一听面面相觑,不知道这尼姑为啥说出这样的话。

刘翠道:“我们一家在此住了十几年了,一直都是平平安安的,不知师傅为何说出这样的话?”王大牛和王家祥也疑惑地看着尼姑,等待她回答。

尼姑说道:“你们不要多问,若是相信我,现在就跟我走!”

他们与这个尼姑萍水相逢,一时间也不敢相信她的话,几个人心中都很纠结,刘翠说道:“师傅请明说!”

尼姑说道:“这事与候家有关!”

刘翠一听心就提到了嗓子眼上,说道:“好,我们现在跟你走!”

王大牛和王家祥却是有些难以置信,难道就是因为他们拒绝了候家的亲事,候家就要报复吗?想想真是不可思议。

一家人收拾行囊就连夜跟着尼姑走了,次日一早,村里人起床的时候,发现王家已经烧成了废墟,看来是昨夜走水了。

村民们赶紧拿来锄头,铁锹翻找一家三口的尸骨,可什么都没有找到。

此时,县衙里正在审理一起纵火杀人案,堂下站在王大牛一家三口,还有一个中年男子和候财主夫妇。

那个中年男子就是放火烧王家的人,他说这一切都是梅氏指使的。梅氏一开始死不承认,说自己与王家无冤无仇,根本没有纵火的理由。

候财主也不相信妻子会因为女儿的亲事去纵火杀人,说道:“知县大人,要说我家与王家有什么愁怨,那就是小女的婚事,可我妻子绝不会因为这事去杀人啊,还请大人明察!”

事到如今,刘翠只能说出当年的实情,她走到候财主面前说道:“候老爷,十几年过去了,你还好吗?”

候财主看向刘翠,他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是你?小青?”原来刘翠的真名叫小青,十几年前她在候府做丫鬟。

当年,候财主有一个妻子李氏,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就是候财主的大女儿候玉钗。

李氏生下大女儿之后三年没有怀孕,候财主又纳了一房小妾,就是梅氏。梅氏来到候家一个月就怀孕了,候财主对她疼爱有加,希望她能为自己生个儿子。

梅氏怀孕两个月后,李氏居然也怀孕了,郎中给李氏把脉,说她左脉跳动有力,可能是个公子,候财主听了非常高兴,天天陪着妻子,就冷落了梅氏。

梅氏见候财主这样,心里就对李氏产生了嫉恨,她想法要害李氏的孩子,可阴差阳错没有得逞。

后来,梅氏就生下了女儿候宝钗,她害怕李氏生下儿子后,她们母女在候家就没有了立足之地,于是就收买稳婆,把李氏的孩子换成了一个剥了皮的狸猫。

另一边,让丫鬟小青把孩子抱走,扔到一个没有人发现的地方,让他自生自灭。

刘财主看到妻子李氏居然生出一个怪物,就大发雷霆,梅氏火上浇油,说李氏不检点,肯定是与妖怪有奸情,就让刘财主把她处置了。

刘财主就带着几个家丁把李氏带走了,说要到荒郊野外点天灯。

再说小青抱着李氏生的男婴离开候家,她不忍心把孩子扔了,就抱着孩子来到偏僻的清水沟,隐姓埋名把孩子养大了,这个孩子就是王家祥。

因为王家祥是候财主的儿子,候宝钗是王家祥同父异母的姐姐,所以她就拒绝了候家的提亲。

众人听了刘翠的话,都震惊不已,尤其是候财主,更是气的脸色苍白,他满眼戾气的看向梅氏,骂道:“你这个恶毒的女人,没想到你居然干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

梅氏却哭道:“老爷,她胡说,你不要相信她的话,这一切都是她瞎编的……”

就在这时,那个尼姑和一个白发老太走了进来,白发老太跪在地上哭诉了当年的事情。

这个白发老太就是当年为李氏接生的稳婆,梅氏用二十两银子收买了她,她就用一个剥了皮的狸猫换走了李氏生的孩子。

梅氏看见稳婆也是大吃一惊,但她依然不承认自己当年犯下的罪恶,歇斯底里道:“诬陷,你们都是诬陷!”

站在后面一直没说话的尼姑说道:“梅兰花,你死到临头了还在狡辩,你这个女人太恶毒了,当年你陷害我们母子,十几年过去了,你依然不肯放过我的儿子……”众人都惊讶的看向尼姑,原来她就是当年被点天灯的李氏。

梅氏看到李氏大惊失色,“你……你没死?”

李氏冷笑一声说道:“让你失望了,我一直都活着!”

当年候财主念及夫妻情分,没有把李氏点天灯,而是把她送到了尼姑庵做了尼姑。李氏在一次化缘的时候意外救了当年的稳婆,稳婆良心发现就把实情告诉了她。

这十几年来,李氏走遍当地方圆几百里,终于在一个小山村找到了自己的儿子,但她为了儿子安全,并没有与他相认,而是一直默默关注着他。

再说梅氏得知女儿喜欢王家祥后,她就去打听王家的情况,意外得知刘翠就是当年的丫鬟小青,王家祥就是李氏生的孩子,梅氏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就雇人去放火,想烧死刘翠一家,她没想到,她做的这一切李氏已经了如指掌。

李氏得知梅氏要在三更纵火,就把刘翠几人带走了,同时去县衙报案,等纵火之人点了房子之后,去找梅氏拿佣金的时候,县衙的人就把二人抓住了。

尽管梅氏百般抵赖,但面对这么多的证人,她只能承认了自己所有的罪行,知县大人怒道“梅兰花,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害人,罪大恶极,立刻处斩!”

梅氏听到宣判,一下子就疯了,又哭又笑,说道:“候常贵……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宝钗不是你女儿……她是……她爹是一个穷书生……”大家都以为梅氏说的是疯话,候财主心中却惴惴不安。

候财主与王家祥父子相认,王家祥也认了母亲李氏,候财主跪在李氏面前痛哭流涕,向妻子忏悔,希望她能回家一起过日子,李氏说道:“我们之间的缘分早已经尽了。”

她对王家祥说道:“儿子,不要怪母亲不能陪你!”她又看看王大牛和刘翠说道:“你一定要好好孝顺你爹娘,要不是他们,你也不会长这么大!”

王家祥没有挽留母亲,说道:“母亲放心吧,我会好好孝顺爹娘的,我也会经常去看您的!”

候财主在城里为刘翠一家买了大宅子,他尊重儿子的意愿,同意他与王大牛和刘翠一起生活。

候财主也相信了梅兰花的疯话,他正准备去她娘家打听关于穷书生的事情时,却有一个中年人找上门来,说候宝钗是他的女儿。

这个中年人叫朱正,如今在京城做官,当年他与梅兰花私定终身,梅兰花就怀孕了,梅家嫌弃他太穷,就把梅兰花嫁给了候财主做小。

他本来打算功成名就之后就来找梅兰花母女的,可他一直时运不济,人到中年才考中状元。

考中之后就在京城做了官,然后就回来准备与她们母女相认,可回到家乡后,他听说梅兰花因为犯罪已经被处死了,悲痛之余他想到还有女儿,于是就来到候家认亲。

事情已经过去十几年了,梅兰花也死了,候员外也不想追究当年的事情,就同样女儿与他亲生父亲相认。

候宝钗与朱正相认之后并没有跟他一起走,而是留在了候家,朱正也同意了女儿的选择。

候宝钗并不是候员外的亲生女儿,王家祥和候宝钗也没有血缘关系,两个有情人就成亲了做了夫妻,成亲后,小夫妻如胶似漆,恩爱有加,对几位老人也很孝顺。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