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242章 男子心善帮女子修床,女子留他吃饭,捅破窗户逃过一劫

明朝年间,高店镇有一个木匠,叫孙得山,单身一人生活,他的木工手艺精湛,十里八乡的人都请他做工。

孙木匠是个心地善良之人,不出去做工时就免费给左邻右舍修家具,平时谁家有困难,他也会拿出钱来接济,因此周围的人只要一提起他,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他是一个大好人。

这天傍晚,孙木匠从外面做工回来,走到一处荒坡的时候,就听见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他猛地就停住了脚步,这荒山野岭的怎么会有婴儿哭泣呢?

孙木匠四处张望,终于找到了声音的来源,于是他就顺着哭声走了过去,在一个山谷的草丛里找到了一个男婴。

男婴粉嫩嫩的一团,刚出生的样子,婴儿的嗓子都哭哑了,小嘴一张一合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似乎已经是精疲力尽了。

看来孩子是被人故意遗弃的,这里人迹罕至,白天过路的人就很少,更不要说晚上了,还经常有野狼出没,放在这里不就是等于要孩子的命吗?孙木匠想不明白,世上居然有这样狠心的父母。

孙木匠平时就喜欢助人为乐,遇到这样的事情他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他想都没想就把孩子抱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孙木匠想给孩子弄些吃的,可才出生的婴儿除了吃奶什么也不能吃,于是他就先给孩子喝了些温水,然后去村里有幼儿的家庭给孩子找奶吃,孩子吃饱之后,就躺在他怀里安静的睡着了。

孩子需要吃奶,总是去别人家找奶吃也不是长久之计,孙木匠决定去集市上买一头奶羊,专门给孩子产奶吃。

次日一早,趁着孩子还在熟睡,孙木匠就去集市上买了一头奶羊回来,他把羊拴在院子里,就赶紧去屋里看孩子,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醒了,他瞪着黑葡萄一样的眼睛看着孙木匠,不哭不闹,还冲着他咧嘴笑。

孙木匠看着可爱的孩子,他内心的那根弦被拨动,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抱起小婴儿,在他娇嫩的小脸蛋上轻轻地亲了一口。

说道:“你还没有名字吧,以后你就是我儿子了,给你取名就叫孙长顺吧!”孙木匠给孩子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孩子能长长久久,一切都顺顺利利。

孙木匠要经常出去做工,还要照顾一个小婴儿,整日忙得是焦头烂额,顾头不顾尾的。

他平时没少帮助别人,左邻右舍见他作难自然也会伸出援助之手,他出去干活的时候,邻居们就会帮他看孩子,孙长顺在大家的照顾中一天天长大。

孩子长到两三岁的时候,孙木匠就把他送到学堂里读书,可这孩子不喜欢读书,就喜欢摆弄孙木匠的工具,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耳濡目染吧!

既然孩子不喜欢读书,孙木匠也就不勉强,从小就教他木工手艺,眨眼十几年过去了,孙长顺也长成了大小伙子,木工手艺也是十分的精湛,做出的家具巧夺天工,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

孙木匠看着儿子的手艺越来越好,心中很是欣慰,自己的木工手艺总算后继有人了,他除了教儿子木工手艺外,还教他学一些不足与外人道的绝技,这些绝技都是祖师爷流传下来的,关键的时候还可以救命。

木工是手艺活,做的时间越长手艺越好,因此人们不愿意找孙长顺,有什么活还请孙木匠亲自去,孙木匠就带着儿子一起去,到了主家就让儿子做,他只是打打下手。

主家看到不放心,就会提醒孙木匠,孙木匠说:“我儿子的手艺比我都好,完工了你们就知道了。”

主家见他这么说,也只能笑着说道:“名师出高徒,虎父无犬子嘛!”家具做好,果然没有令主家失望。

就这样过了半年,孙长顺的名声就打响了,人们不再迷信孙木匠,婚丧嫁娶,盖房修屋都会请孙长顺去做。

孙木匠平时就给人家修修桌椅板凳,没事的时候就在村子里转转,给村民们聊聊天,日子过得很是惬意。村民们都说孙木匠有福气,捡个儿子这么能干,还孝顺。

孙长顺是捡来的,这事全村人都知道,孙木匠也没有瞒着孙长顺。他已经十七岁了,也到了适婚年纪,就有媒婆来给他说媒,可他却说现在还早。

孙木匠见儿子不愿意谈论婚事,就说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错过这个年龄就不好找了!”

其实,孙长顺不愿意说亲是另有原因的,他早已有喜欢的人了,可这个人的身份让他有些难以开口。

几个月前的一日中午,他从外面干活回来,走的是又渴又饿,就坐在路边休息。

“小哥哥,我是我在山上采摘的野果子,你吃一个吧!”一个好听的少女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孙长顺惊得抬头看去,就看见一个眉眼清秀的小尼姑,正拿着一只红彤彤的果子递过来。

他正要开口拒绝,小尼姑就把果子塞进他手里,“吃吧,解渴又解饿!”盛情难却,孙长顺只能拿着果子,说道:“多谢了。”

小尼姑坐在他身边,抬头看着他吃,吃完又递一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孙长顺说道:“多谢姑娘好意,我不吃了,你吃吧!”可小尼姑硬往他手里塞。

从那以后,孙长顺总是在路上和小尼姑不期而遇,二人就慢慢地熟悉了。

小尼姑也是个苦命的女子,她从小就是个孤儿,靠要饭活命。一日,在一个村里要饭的时候,就被一条恶狗咬伤了,是一个化缘的尼姑救了她。

尼姑带她去医馆看伤,然后把她带回尼姑庵,精心的照料她,她腿上的伤好了之后就留在了尼姑庵里,做了一个小尼姑,法名妙玉。

孙长顺听了妙玉的身世,很是同情她,说道:“你不要难过了,一切都过去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尼姑庵里太没有意思,我不想在那里呆了,我要还俗做一个正常的女人。”妙玉拉着孙长顺的手说道。

孙长顺当然明白妙玉的意思,说道:“这事你要三思而后行才是。”

“我已经思考好久了,我要还俗,我要嫁给你为妻。”妙玉有些害羞地低头抠着手指甲。

妙玉是个善良单纯的女孩子,孙长顺也喜欢她,但妙玉是一个尼姑,还俗还要经过她师父允许才行,他心中没有底。

“妙玉,我也愿意娶你为妻,可你师父会不会同意你还俗呢?”

妙玉两眼放光地说道:“只要你愿意就行,你去给师父说,她肯定会同意的!

不过我师父这一段时间化缘去了,等她回来我就带你去见她。”二人相拥在一起,又说了一些悄悄话才分开。

妙玉的师父清心师太出去化缘已经半个月了,她掐着指头算日子,希望师父早日回来。

又过了半个月,清心师太终于化缘回来了,妙玉就迫不及待地把她和孙长顺的事情说了。

清心师太说道:“既然这样,你就把他带来让我看看,如果他是个可靠之人,为师就同意你还俗。”

妙玉一听高兴的差点跳起来,说道:“谢谢师父,你真是我的好师父,他人善良,忠诚,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妙玉恨不得把所有赞美的词都用在孙长顺身上。

清心师太开玩笑说道:“我看你这丫头是彻底没救了,八字还没一撇呢,这就夸得像一朵花似的!”

妙玉也不辩解,说道:“师父,你等着,我这就去找他。”说着就跑出了尼姑庵。

妙玉在老地方等孙长顺,没有到天黑就等到了,孙长顺告诉他,今天活少,回来得就早一些。

妙玉兴奋不已,就把孙长顺带回了尼姑庵让师父过目。

清心师太见到孙长顺就问了他一些家庭情况,孙长顺就如实说了,清心师太说道:“从小就没有见过亲娘,也是个苦命的孩子。

妙玉虽然不是我的女儿,但我一直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看待的,我希望她能够幸福。”

孙长顺赶紧说道:“师父放心,我会好好对待妙玉的。”

“恋爱的时候,眼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一旦皆为夫妻就要面对很多现实问题,很对人的爱情都败给了现实,所以婚姻大事不可儿戏,你一定要考虑好了再决定。”

他与妙玉的事情还没有告诉父亲,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想法,孙长顺就坡下驴,说道:“好吧,我听师父的。”

妙玉听了就撅起小嘴说道:“你不是已经考虑好了吗?难道你要反悔了?”

孙长顺说道:“你放心吧,我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孙长顺要娶一个小尼姑,他感觉这事没法向父亲说,主要是怕他不同意。

吃过晚饭之后,他还是鼓起勇气向孙木匠说了妙玉的身世,以及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

孙木匠听了没有反对,居然爽快地答应了,说道:“你小子真是长大了,我尊重你的选择,只有相爱的两个人才能走得长远!”

孙长顺听父亲这么说,就很开心,想象着和妙玉成亲后的美好生活。

一天,孙长顺去城里做工,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他就快步朝家里走去,走到一处山脚下的时候,突然听见有人叫他。

他心头一紧没有回答,加快了步子往前走,他听父亲说过,走夜路有人叫你不要理会,也不要回头。

他刚走出去几步,那声音就又响了起来,“长顺哥,等一等,我师父的床坏了,想麻烦你去修一修。”

这次孙长顺听清楚了,是妙玉的声音,于是停住了脚步回头看,就看见一个纤弱的身影提着灯笼朝他走了过来。

走近他才看清,来人正是自己深爱的人妙玉,妙玉说道:“长顺哥,我师父的床坏了,让我去找你给修修,没想到这么巧,在路上碰到你了。”

孙长顺看天色不早了,他怕父亲在家里担心他,就说道:“今天太晚了,明天再去修吧!”

妙玉说道:“这怎么行?今晚师父就没有地方睡,麻烦你现在就去修吧!你要是不去,我也没法给师父交差啊!”孙长顺也不好再说什么,就跟着她去了。

尼姑庵在半山腰,山路十分崎岖难走,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朝山上走去,走了一个多时辰才来到尼姑庵。尼姑庵里很是冷清,似乎笼罩着一股阴森的气息,清心师太见孙长顺来了,说道:“这么晚了还麻烦你跑一趟,太感谢了。”

孙长顺说道:“师父客气了。”

她又对妙玉说道:“你带着他去我房里,把床修一下吧。”

妙玉就带着孙长顺来到师父的卧房,孙长顺检查了一下木床,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就开始拿出工具修理。

妙玉说道:“你忙着,我给你倒杯茶去。”

一会儿,妙玉端着茶进了卧房,说道:“长顺哥,你喝杯茶……”

妙玉的话还没有说完,清心师太就进来了,说道:“我煮了一碗养生粥,妙玉把粥端来让让孙师父喝!别喝茶了。”

孙长顺说道:“不用端了,我不喝。”

清心师太说道:“还要修床呢,喝一碗提神。”

妙玉站在一边并没有挪动步子,清心师太说道:“快去端去,磨蹭什么。”一股寒气扫在妙玉的脸上,妙玉感觉不寒而栗,她就去灶房端了一碗粥过来。

“孙师傅,赶紧把粥喝了,修好床今晚就别走了,明天清早再走。”

孙长顺盛情难却,就接过粥碗,清心师太见他接过碗,就放心地走出了卧房,站在院里听动静,脸上露出诡异的笑。

“哐啷!”一声脆响,把清心师太吓了一跳,他赶紧跑进卧房去看,看见盛粥的碗摔碎在地上,米粥流了一地,孙长顺和妙玉却不见了。

清心师太看到房间后窗户纸被捅破,心中大喊不好,就翻窗去追,可她刚爬到窗台,就被一根线牢牢地缠住手脚,一下子就从窗台上摔了下来。

孙长顺从床底下爬了出来,他手里拿着墨盒,缠住清心师太的线就来自他手中的墨盒,清心师太怒道:“赶紧把我放了!你这样对我,还想娶妙玉?”

孙长顺说道:“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要害我?”

清心师太没有理会孙长顺,而是大声说道:“妙玉,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当初我就不该救你,早知道你吃里扒外,就让野狼把你叼去了。”

妙玉躲在床底下吓得浑身发抖,他满脸泪痕地从床下爬了出来,一下子跪在清心师太面前,哭道:“师父,是我对不起你,可你为何要在粥里下药,加害长顺哥?”

刚才妙玉给孙长顺倒水的时候,无意间看见清心把一包白色的粉末倒入那碗粥里,孙长顺要喝粥的时候,她慌乱之下,就把他手里的碗打落在地摔碎了。

孙长顺早觉察到了清心师太的异样,又见妙玉故意打破粥碗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赶紧捅破窗子,并布下机关,然后拉着妙玉躲进了床底下。

清心师太跑到屋里看到眼前的一幕,以为孙长顺带着妙玉翻窗逃跑了,就翻窗去追,谁知却落入了圈套。

清心师太看着痛哭流涕的妙玉,突然就换了一副嘴脸,说道:“妙玉,我一直把你当亲生女儿一样看待,我刚才说的都是气话,你也不要哭了,你问我为啥要害他,我是怕他把你带走,我舍不得你啊!”清心师太说着也是潸然泪下。

妙玉听了就哭得更伤心了,她抱住清心师太说道:“师父,我就算嫁给了长顺哥,也会经常回来看你的……”

清心师太说道:“你们走吧,我成全你们,记得以后多回来看看师父就行……”她已经泣不成声。

妙玉泪眼汪汪地看着孙长顺,哀求道:“长顺哥,求你把我师父放了吧!”

孙长顺觉得清心要害他的原因没有那么简单,就说道:“妙玉,你不要相信她的话,她害我肯定是另有原因。”

清心师太对妙玉说道:“你和他走吧,不要管我,就让我在这里自生自灭吧!”她越是这样说,妙玉就越难受,越是心疼她,她走到孙长顺面前哀求,要他把清心师太放了,孙长顺看着深爱的女人如此伤心于心不忍,就收回了墨线。

清心师太的手脚刚被放开,她就一把搂住妙玉的脖子,从腰间抽出一把尖刀抵在她的脖子上,吼道:“孙长顺,你不死就让她替你去死!”

孙长顺吓得脸色泛白,说道:“你不要胡来,你把她放了,我可以任由你处置……”说着就一步步地向清心师太。

清心师太吼道:“你不要过来,你把自己绑起来,我就放了她。”

“不要,长顺哥不要管我,你赶紧走吧!”妙玉哭的是撕心裂肺。

正在这时,突然一个声音响起,“放开她,妙玉是你的亲生女儿!”

几人都朝声音看去,来人居然是孙木匠,孙长顺惊讶地看着父亲,不知他为何口出此言。

“你胡说,是你害死了我的女儿,你这个杀人犯……”清心师太瞪着血红的眼睛,歇斯底里地大叫。

原来,清心师太的名字叫李蕊心,是孙木匠的妻子,当年他们的女儿刚生下来就被孙木匠的师弟偷走了,为的就是要他交出那本秘籍,孙木匠拿着秘籍去找他师弟换女儿的时候,他师弟因为给人下咒受到反噬死了,孩子也不知所踪。孩子没了,李蕊心就感到生活也没有了意义,在一天晚上也消失不见了。这么多年来,孙木匠一直在寻找母女俩,可一直没有找到。

不久前的一天,他看见一个化缘的尼姑,觉得特别眼熟,就偷偷跟在她身后来到了这个尼姑庵里,发现这个尼姑就是自己的妻子,那个小尼姑眉心有一颗红痣,就是自己失踪的女儿红秀。

孙木匠激动万分,想与二人相认,可他觉得这样太突然,会吓着他们,于是就没有立刻相认,而是在找合适的机会。

一日,孙长顺告诉孙木匠要娶小尼姑为妻,孙木匠知道儿子说的就是红秀,就毫不犹豫大的答应了,他决定在二人成亲的时候与母女相认。

今晚,孙木匠发现儿子这么晚了还没有回来,心里就莫名的烦躁,坐卧不安,他觉得要出事,就跑出来寻找,谁知就看到了这一幕。

“妙玉就是咱们的女儿,刚生下来的时候,她的眉心就有一颗红痣,我记得很清楚,我当时就给她取名叫红秀。

当时你睡着了,我把她放在你的身边,去给你做饭,再回来的时候,孩子就不见了……”孙木匠说着泪流满面。

孙长顺和妙玉都惊呆了,清心师太手中的尖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她瘫软在地上嚎啕大哭,妙玉也抱住她哭。

孙木匠走到二人身边,说道:“是我不好,没有保护好你们母女,以后我会加倍补偿回来的。”一家三口抱在一起痛哭,而此时的孙长顺却成了一个外人。

突然,一群衙役冲进屋里,不由分说就抓住了清心师太,几人看着衙役,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家三口刚刚团聚,清心师太就要被带走,孙木匠赶紧问铺头这是怎么回事?

铺头说道:“怎么回事只能问她。”说着就把清心师太带走了,几人也跟着来到了县衙。

县衙的大堂上站着一对中年夫妇,看见清心师太被带上大堂,眼神怨恨的看着她,那妇人说道:“你这个恶毒的女人,把我儿子还我……”说着上去就是两个大耳光。

男子说道:“当年我们好心收留你,没想到你竟然是蛇蝎心肠的女人……”

当年,清心师太(李蕊心)刚生下女儿,还没有看一眼就被人偷走了,丈夫去找也没有找到,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孙木匠的错,于是就离家出走了,她来带县城里,晕倒在了王员外的家门口,王员外夫妇就好心收留了她。

过了几天,王员外的妻子生下一个儿子,李蕊心就在王家当奶妈,当她看到怀里的孩子时就会想到自己的女儿,心理也变得扭曲,她自己得不到的幸福,为啥别人就能得到?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她就偷走了王家的孩子,把他扔在了荒坡里,隔了两日,她以为那孩子早已成了野狼的食物,谁知到那里一看没有一点血迹,她就知道孩子是被人捡走了。

为了躲避王家人的追踪,她就来到这个破庙里做了尼姑,这些年她一直在找那个孩子,当她看到孙长顺时,就觉得他与王员外很像,又从妙玉哪里得知他的身世,李蕊心就断定孙长顺就是王员外的孩子。

她对自己当年的罪行没有一点悔意,而且不达目的不罢休,一定要害死孙长顺,于是就让妙玉夜里找他修床,然后在粥里下药把他毒死……她又拿妙玉来威胁孙长顺,谁知妙玉就是她失踪多年的女儿。

清心师太面对王员外夫妇的质问,冷笑一声说道:“我得不到的幸福,凭什么你们就能得到?”

知县大人命人把清心师太拉下去打板子,妙玉就抱住她痛哭,恳求知县不要打她母亲,知县说道:“李蕊心,你如实交代,王家的那个孩子到底在哪里?”

她看着痛哭流涕的女儿也心软了,于是就全部交代了,“他们的孩子就在大堂上.\"说着就看向了一旁孙长顺,王员外夫妇这才注意到站在一边的年轻男子,长的和王员外年轻时一模一样,

夫妻二人再也控制不住,跑上去就抱住孙长顺痛哭不止,一家三口团聚,皆大欢喜。

李蕊心偷走孩子扔到荒坡上,目的就是为了要了他的命,后来发现孩子没死,找到后又处心积虑地要害他,虽然最终没有得逞,但像李蕊心这样恶毒的女人是罪不可赦,知县要判处她死刑。

孙长顺突然跪在王员外夫妇脚下,恳求他们原谅李蕊心,毕竟自己没死,还活着这个世上,王员外夫妇也是知恩图报之人,虽说李蕊心害得他们那么苦,可李蕊心的丈夫帮他们养活了孩子,他们一家人刚刚团聚,也不忍心拆散,就原谅了李蕊心。

知县大人被王家夫妇的宽宏大量所感动,说道:“李蕊心罪恶深重,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判处她坐三年大牢,好好反省!”

孙长顺和王员外夫妇相认,妙玉与孙木匠相认,二人成婚之后,两家人就成了一家人,小夫妻对三个父母都很孝顺。

三年后,李蕊心从大牢中出来,自觉无脸面对家人,依然去做了尼姑,孤灯枯佛相伴一生。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