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250章 恶婆婆赶走善良儿媳,再见面时,儿媳身份令她不寒而栗

明朝末年,武城县有一对夫妇,丈夫武大奎,身材魁梧,是一个樵夫,妻子何氏相貌出众,温柔娴淑,她做得一手好女工,时常做一些鞋袜拿到集市上售卖,换些零钱补贴家用,庄户人的日子就是这样,平淡而不失温馨。

武大奎夫妇成亲十几年了,夫妻二人很是恩爱,从来没有红过脸,可就是不曾生下一儿半女,这让武大奎的母亲王氏很不高兴,总是指桑骂槐说媳妇是不下蛋的老母鸡。

面对婆婆的百般刁难,何氏很是伤心,幸亏有丈夫私下里安慰她,要不然她真的是活不下去了。

一日吃饭的时候,王氏说道:“你来我们武家多少年了?”

何氏知道婆婆又要拿她没有生孩子说事,心中忐忑,说道:“十五年了。”

“你还知道十五年了,如今不曾为我家生下一儿半女,还有脸在这里待下去?你看看你弟妹,才进武家三年,就生了三个大胖小子,真是为我武家争光了!”

武大奎还有一个弟弟,名叫武二强,他与妻子刘氏成亲三年就生育了三个儿子,王氏总是在大儿媳面前说二儿媳的好话,目的就是要贬低大儿媳。

武大奎虽然爱护妻子,可也不敢与一向强势的母亲王氏顶嘴,低声说道:“母亲,我们一直在努力呢,一定给你生个胖孙子!您就放心吧!”

“呸,要是能生早就生了,我看她连个鸡蛋也生不出来,趁着年轻,你就把她休了,再娶个能生养的,到时候我去见了你父亲,也好给他有个交代。”王氏一边斜眼看着何氏,一边对武大奎说道。

刘氏仗着自己生了三个儿子受到婆婆的宠爱,也出来挤兑何氏,她抱着自己的小儿子说道:“哎,没办法,有些母鸡就是二混子!”

何氏被婆婆骂,又被刘氏挤兑,她感觉自己都要崩溃了,本来自己没有生育对丈夫就有愧疚之心,如今婆婆让丈夫休了自己,心中就更加愧疚。

晚上睡觉的时候,何氏对丈夫王大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大奎,这些年我没有为你生下一儿半女,心中也是十分愧疚,我看你就把我休了吧,趁着还算年轻,找个能生养的女子,也好为你传宗接代。”

王大奎作为一个男人不能保护自己的妻子,也是愧疚不已,如今妻子说出这样的话,他也是很心痛,拉起妻子的手说道:“我母亲就是那样的人,你不要生她的气,不管怎么样,我们一辈子都不分离。”

何氏能遇到一个对自己不离不弃的丈夫,也是很感动,他越是这样,她就越感觉对不起他,说道:“相公对我太好了,可我对不起你呀!”何氏说着竟然伤心地哭了起来。

王氏见大儿子不休儿媳,就召集两对夫妻说要分家,说武二强夫妇对武家有功,就把祖屋分给了老二夫妇,把家中最好的田地也给了他们,而王大奎夫妇只分得了两间破草房,还有二亩贫瘠的田地。

武大奎觉得对母亲有愧,也不争什么,他知道争也争不赢,就接受了这样的分配,夫妻两个就搬到了茅草屋居住。

武大奎说道:“娘子,让你受苦了,不过你放心,我会努力干活,将来盖几间大瓦房。”

何氏说道:“只要有相公在身边,住在哪里都不重要,我也会感到很幸福的。”

武大奎两口子单独住在茅草屋里,虽然日子清苦,但不再看王氏的脸色,夫妻二人从未有过的轻松,自在。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天,王氏又开始来找茬,她对武大奎说道:“你又没有孩子,不用那么努力干活就行,你弟弟孩子多,个个都要张嘴吃饭,你去帮他干几天活,别让地荒芜了。”

武大奎本来就是一个孝子,心眼又实诚,既然母亲让他给弟弟干活,他也只能答应。

何氏就一个人在自家地里干活,可王氏又来叫她,说道:“你弟妹管着三个孩子不容易,你赶紧去她家,把衣服洗洗,缸里的水也见底了,你赶紧去担几挑子,别耽误做午饭。”

何氏本来就被婆婆看不起,婆婆说什么她也不敢不从,于是就放下手中的活,去帮助刘氏洗衣服,她洗了两个时辰才把一大堆衣服洗完,回去晾晒的时候刘氏居然嫌弃她洗的不干净,还向婆婆告状。

王氏一听就骂道:“你能干什么?孩子生不出来,连个衣服也洗不干净,还不赶紧去再洗一遍!”

何氏累的腰酸背痛,已经洗的很干净了,婆婆和刘氏二人是鸡蛋里面挑骨头,故意与她找茬,心中委屈但也不能辩解,只能端着衣服去河边重洗。

她刚走出大门又被王氏叫住了,说道:“等等,你先去挑一缸水,我还等着做饭呢!”

何氏只好放下衣服,拿起扁担去挑水,她本来身体瘦弱,挑水对她来说真是一个考验,一挑水要歇四五次才能到家,一连挑了四五挑子才把水缸倒满,她已经累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此时的王氏已经做好了午饭,王二强一家正在大口小口地吃着饭,对她理都不理,王氏挑着三角眼说道:“赶紧把衣服重新洗一遍,明天还等着穿呢!”何氏想想自己的遭遇,心中很是委屈,她端着衣服一路流泪到了河边……

话分两头,王氏让武大奎把那块地除完再回家,武大奎已经被母亲骂怕了,因此他顶着酷暑把那块地除完才敢回家。

武大奎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朝河边走去,他想先洗个澡再回家去,谁知走到河边,就看见一个女子漂浮在河里,他顾不得多想就纵身跳了下去。

武大奎游到女子身边,一看是自己的妻子何氏,他托起她就来到了岸上,此时的何氏紧闭着双眼,气若游丝。

武大奎看着妻子心痛不已,一边呼唤何氏一边给她按压胸部,希望能救活她。这时,王氏就骂骂咧咧地来到了河边。

“没有用的东西,干啥啥不行,真是气死我了!”王氏一边走一边骂着何氏,当她走到河边时,看见眼前的一幕并没有担心,而是心中窃喜,对武大奎说道:“这样没有用的女人,死了就埋她,省的她站着茅坑不拉屎,以后娘给你物色一个大姑娘,也给你生个大胖小子。”

武大奎看着奄奄一息的妻子,又听母亲这么说,就忍不住崩溃大哭,武大奎的哭声引来了邻居们,大家一看赶紧上去帮忙,把何氏搭在牛背上,拉着牛转圈,何氏胃里的水终于流了出来,何氏也醒了过来。

武大奎把何氏背回家,精心地伺候她,说道:“以后可不许再做傻事了,你要是走了,我还怎么活啊!”何氏看着丈夫憔悴的样子,她的心在滴血,也不说话,只是默默地流泪。

王氏听说何氏又被救活了,心中就很是郁闷,心想着如何才能拆散这夫妻两个。

一日,王氏破天荒地端来一碗鸡肉,说是给何氏补补身体,还说自己对不住何氏,说以后再也不骂她了,也不让儿子休她了,何氏受宠若惊,被婆婆的一番话感动得稀里哗啦。

王氏说道:“我今天专门杀了一只老母鸡,为你补补身子,你快点好起来,和大奎好好过日子。”

何氏说道:“谢谢娘,你年纪大了,还是您吃吧,我不吃就行。”

王氏说道:“我身体好着呢,还是你吃,把身体养得棒棒的,我也放心了。”

王氏临走时再三嘱咐何氏一定要把鸡汤喝完,说营养都在汤里,武大奎对母亲的变化即吃惊又感动,他把王氏送出家门,说道:“谢谢娘,等她好了让她好好孝敬您老人家。”

王氏说道:“赶紧让她吃了那碗鸡肉,好好补补就好得快。”

送走王氏,武大奎就喂妻子吃鸡肉,何氏见婆婆的态度改变,心中高兴就吃了不少,她心疼丈夫,就让他一起吃,可武大奎不吃,一定要让妻子吃完。

何氏说:“你不吃我也不吃了。”

武大奎为了让妻子把鸡肉吃完,就说道:“营养都在汤里呢,你把鸡肉吃完,我喝汤就行。”

何氏就又吃了几块,剩下几块和碗里的鸡汤都让武大奎解决了,夫妻二人的心情都特别好,商量着以后如何孝敬王氏。

突然,武大奎捂住肚子大喊肚子痛,何氏也感觉到有一些恶心,但肚子不痛,她抱住丈夫哭喊着,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去找郎中……”何氏放开武大奎就要走,却被武大奎拉住,“娘子……我不行了……我死了之后……你就走吧……不要在这里了……”他话还没有说完就咽气了。

何氏抱住丈夫嚎啕大哭,左邻右舍听到哭声就跑过来看,就看见武大奎已经气绝身亡了。

王氏听说大儿子死了,就嚎啕着来到家里,扑在儿子尸体上大哭,她看到盛鸡肉的碗干干净净的,就明白了怎么回事,武大奎肯定是喝鸡汤中毒了。

此时的何氏也是脸色苍白,冷汗直冒,邻居赶紧去找郎中,郎中来了一看说是中毒了,他赶紧给何氏吃了解药。

原来王氏为了陷害何氏,在鸡汤里下了毒,她没有想到,何氏只吃了鸡肉,没有喝汤,鸡汤被武大奎喝了,何氏只是轻微的中毒,而武大奎却毒发而死。

众人都知道武大奎两口子被王氏压迫,日子过得憋屈,猜测他们是故意服毒的,何氏已经脱离的生命危险,可身体很虚,邻居们也不好询问。

王氏心中忐忑,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就把碗揣在怀里拿出去扔了,她怕有人发现端倪,就立刻叫二儿子去买了一口薄棺,把武大奎草草的下葬了。

王氏本来就恼恨何氏,如今自己的儿子又死了,她更是把何氏当做眼中钉,肉中刺,以除之而后快。

“你这个丧门星,克死我儿子,赶紧滚出我武家,这一辈子都别让我看见你……”王氏大骂着把何氏的东西都扔出屋子。

王氏的做法在何氏的意料之中,她收拾了东西,背着包袱就离开了,何氏没有地方去,就漫无目的地向前走,她来到县城边上天已经黑了,就在一座破庙里住下了。

夜里,何氏看到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那老者手中拿着浮尘,浮尘在她眼前晃动了一下,何氏顿时感到神清气爽,眼睛也明亮了,心里通透的很,好像一下子聪明了很多。次日醒来,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何氏睁开眼睛,感觉这个世界是如此的明亮,如此的美好,她想起昨晚的梦境,觉得不可思议。

何氏如今一无所有,她只能以要饭为生,于是就走出破庙去城里要饭去了,刚走出庙门,就看见一个受伤的男子倒在地上,“救救我……”男子声音微弱,说着就不省人事了。

何氏赶紧把男子扶进庙里,让他躺在干草堆上,又出去拔了一些止血的野草敷在男子的伤口上。她对男子说道:“你在这里等着,我去给你弄些吃的!”

何氏来到城里的包子铺门口,这里有很多排队买包子的人,她没有排队,径直走到老板身边,说道:“老板行行好吧,我已经一天没有吃饭了……”

那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男子,一大早就遇到讨饭的就很生气,说道:“走开,你没吃饭我还没吃饭呢!”

何氏突然看见老板身后有一个黑影,正张扬舞爪地冲着她笑,何氏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也不害怕。

何氏没有要到包子,只能垂头丧气的走出包子铺,刚走出来,那包子铺就莫名其妙的突然倒塌了,包子铺的老板被砸在了里面,何氏看到是一阵后怕。

何氏走在街上,看见了一处高宅大院,她就开始敲门,开门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老汉说道:“你有事吗?”

何氏赶紧说明来意,说自己想要些吃的,老汉就把她请进屋里,指着桌子上的饭菜说道:“吃吧!”

何氏看着一桌子没有动过的饭菜,有些疑惑,老汉说道:“我儿子去战场上杀贼寇已经凯旋归来,说好昨天晚上到家的,如今还没有回来,这些饭菜原本是为他准备的……”

何氏看着老汉逐渐暗淡的眼睛,似乎有些湿润,就说了几句安慰的话语,然后拿了几个点心,谢过老汉就走了。

她来到破庙里,男子已经醒了过来,何氏赶紧拿出点心让他吃,男子吃过点心,眼睛里好像有了光,说道:“多谢娘子,我有一事相求,不知您愿不愿意帮我?”

何氏说道:“什么事?你说,只要能帮我一定会帮助你的。”

男子说道:“我看你不是一般人,你有窥阴眼!”

何氏一听就大吃一惊,“你怎么知道的?”何氏半信半疑。

男子说道:“因为我是个阴魂,你居然能看见我。”

何氏看着男子,听他这么说就吓了一跳,男子说道:“你放心,我不会害你的……”

原来男子叫刘嘉亮,是带兵打仗的一名武将,他才从西域战场上凯旋而归,皇帝赏赐他黄金千两和一把尚方宝剑。

刘嘉亮就带着黄金和上方宝剑回家看望父亲,谁知路上被人追杀,他就死于非命,阴魂就回来了,希望能见老父亲一眼,可还没有到家就晕倒了,幸亏何氏救了他的阴魂,要不然就魂飞魄散了。

何氏听了刘嘉亮的话很是同情,她想起给她点心的老汉,那老汉的儿子也是去西域打仗了,也是昨天回来,难道刘嘉亮就是那个老汉的儿子?

何氏并没有把老汉的事告诉刘嘉亮,而是说道:“你让我怎么帮你?”

原来刘嘉亮从小就没有见过母亲,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如今他死了,就剩下父亲孤零零地留在这个世上,很是放心不下,她希望何氏去伺候刘老汉。

“黄金和尚方宝剑都在五里之外的西风山上,够你过一辈子锦衣玉食的生活,只希望你能为我老父养老送终。”

何氏心地善良,她不忍心拒绝刘嘉亮,再说了,她如今没有一个亲人,也没有家,她也渴望有一个家,于是就答应了。

说道:“你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你父亲的,把他当亲生父亲一样照顾。”何氏停了一下说道:“你家门前是不是一条大路,房子右边是一个池塘,左边是菜园子?”

刘嘉亮吃惊地看着何氏,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何氏就把自己要点心的事对刘嘉亮说了,刘嘉亮说道:“那人正是我的老父亲……”说着已经是泪如雨下。

他又说道:“我早就应该去地府报道了,所以不便久留,如今我把父亲托付给你也放心了,我也该走了!”还没有等何氏反应过来,刘嘉亮就起身走出了庙门,很快就不见了。

刘嘉亮走后,何氏就只身去了西风山,当她走到山脚下的时候,就看见迎面走来两个男子,那两男子的服饰跟世人不同,都是清一色的灰色长袍,而且脚不沾地,何氏心中有些害怕,但还是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恩人!”何氏听到熟悉的声音,心中一惊就抬头看去,这一看她吓得不轻,这二人一个是刘嘉亮,一个居然是自己的丈夫武大奎。

“相公。”何氏上前要去拉武大奎,可她什么也没有拉住,明明人就在她面前。

武大奎说道:“娘子,如今我与你阴阳两隔,希望你早些把我忘了,好好生活……”

武大奎生前是一个好人,死得又很冤,阎王就让他做了阴间的还阳官,若是哪个阴魂阳寿未到,他就会把那个阴魂送回人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何氏哭着说道:“我怎么能忘的了呢?”

武大奎说道:“娘子一定要忘了我,要不我在那边也不好过,知道吗……”

刘嘉亮被震惊到了,他对武大奎说道:“你的妻子是一个好人,如果你相信我,我愿意一辈子照顾她。”

武大奎说道:“那我就放心了,赶紧走吧,时辰不早了。”二人说着就继续往前走,何氏看着丈夫的背影心如刀割,就跟在了二人后面。

他们走到一处旱渠边上,就看见一个男子躺在渠里面,刘嘉亮的阴魂飘到男子身边,那个男子就站起来了,刘嘉亮居然真的活了。

当何氏再看向武大奎时,早已不见了踪影。

刘嘉亮说道:“多谢恩人救了我的阴魂,要不然我就没有办法还阳了,如果你愿意,我愿意用一生来回报你。”

何氏并没有立刻答应刘嘉亮,而是继续在破庙里生活,而刘嘉亮并没有放弃,他对何氏很是关心,经常嘘寒问暖,可何氏想到丈夫就无法接受其他男人。

一天夜里,何氏做了一个梦,武大奎说道:“娘子,我要去重新做人了,我希望你也要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何氏醒来的时候,脸上依然挂着泪珠。

后来,何氏被刘嘉亮的诚心所打动,就与他结为了夫妻,王氏听说何氏改嫁了,而且嫁给了一个将军,心中就很不是滋味,她要让何氏的日子不好过,于是就扮成一个卖苹果的老太太。

她来到刘家门口叫卖,何氏见到她衣衫破旧,就很可怜她,于是就说买下她所有的苹果,王氏就挑了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递给何氏,说道:“这个苹果又香又甜,娘子尝一尝……”

何氏接过苹果,说道:“谢谢大娘。”说着就要吃,可不知为何,苹果却掉在地上摔成了两半,里面的苹果肉居然是黑色的。

何氏吃惊地看向老太太,只见老太太神色慌张,赶紧跑走了,何氏看见有两个黑影跟在她后面,当天晚上,王氏就在家里暴毙而亡了。

一个月后,知县大人的儿子过百日宴,刘嘉亮夫妇也去庆祝。知县中年得子,很是高兴,就抱着儿子让客人们看,那孩子长得白白胖胖的,很是可爱,可不知为何,看见人就哭。

何氏看见那个孩子感觉很是亲切,就说要抱抱孩子,孩子一到她怀里居然就不哭了,还冲着她笑,她看到怀里的孩子就是自己的丈夫武大奎,心中很是欣慰。

武二强两口子虽然继承了武家所有的家产,可他们的儿子没有一个成器的,一个是土匪,一个是二流子,好吃懒做,还有一个因为杀人被判了刑,两口子没过五十都郁郁而终了。

刘嘉亮与何氏一生恩爱幸福,他们孕育了三子一女,子女们都是非富即贵,二人活到八十多岁才无疾而终。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