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256章 穷小子娶美娇妻,岳父却悄悄尾随,回家岳母说出真相

李老汉六十多岁了,儿子李家宝才十五岁。

其实李老汉是一个光棍,一生没有娶妻,李家宝是他在地里捡来的。

李家宝虽不是李老汉亲生,但胜似亲生,他一向省吃俭用,但在儿子的吃穿上却很大方,虽说不是锦衣玉食,但也能吃饱穿暖。

李家宝也是个懂事的孩子,他知道父亲舍不得吃,把好吃的都留给了他,因此每顿饭他只吃不多就说饱了,这样李老汉也能多吃一点。

李老汉哪里不知道儿子的心思,只是不说而已,说道:“吃饱了也要再吃一些,你现在正长身体,缺乏营养可不行!”

为了不让父亲担心,他就会再吃两口,父子俩虽然清贫,但二人相互关心,相互爱护,日子也是温馨幸福。

李老汉有一个弟弟叫李发财,他弟弟的脾性和李老汉截然相反。

李老汉忠厚老实,心地善良;李发财心眼子多,欺软怕硬,见到有用的人就可劲巴结,见到不如自己的人就狠狠地踩上几脚。

李老汉的父亲临死的时候,把家中的几亩土地给兄弟二人平分了。

李老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而李发财要养活妻子儿女,为了照顾弟弟,李老汉就要了二亩最贫瘠的土地,给弟弟的都是良田。

李发财握住李老汉的手说道:“哥哥的情谊弟弟一辈子也忘不了,等你老了,就叫你侄子们为你养老送终!”

李老汉说道:“只要你日子过得好就行!”

分了家之后,李发财在肥沃的土地上种的粮食产量高,日子越过越好。

李老汉的土地贫瘠,生产出的粮食根本不够吃,春夏季的时候,他就会挖很多野菜充饥,吃不完的就晒成干菜,留着冬季吃。

李老汉时常吃不饱饭,捡了李家宝之后就更吃不饱了。

有一年天气大旱,地里的庄稼都绝收了,李老汉家里没有余粮,一日三餐只能吃野菜。

父子饿得面黄肌瘦的,李老汉尚且可以忍受,李家宝还是个孩子,长期没吃米面会影响长身体的。

李老汉很担心儿子的身体,于是就去弟弟李发财家里借粮食。

谁知李发财却说道:“我家这么多人,每天都要消耗好多粮食,家里的粮食也不多了,我想帮也帮不上啊!”

李老汉知道李发财家里粮食多,他是不愿意借给他,李老汉没说话,转身就走了。

李老汉没有借到粮食,就把家里的一头猪卖了,换了几十斤白面,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以前他还看重兄弟情义,如今他看清了弟弟的真面目,就很心寒,从此之后就不与他交往了,见了面也不打招呼。

这对于李发财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免得他哥来找他借东西。

李老汉年纪大了,很多重活干起来已经力不从心,李家宝就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家里家外的活全都包了。

李老汉心疼儿子,就要和他一起去干活,李天宝说道:“我已经长大了,地里的活都交给我吧,爹爹干了一辈子也该歇歇了。”

李老汉拗不过他,只能留在家里,农村人下了一辈子力,也闲不住,李老汉就去山上砍些荆条,回来编筐子,再拿到集市上去卖,换一点钱补贴家用。

李家宝知道后就不让他再去山里砍荆条,李老汉说道:“我天天在家里歇着,会歇出毛病的,干活可以舒展筋骨,对身体有好处。”

李家宝劝不动父亲,他干完地里活就去山上砍一捆荆条背回来,这样父亲就不用再上山了,坐在家里编筐就行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老汉的身体越来越差了,秋天凉风一吹,他就感染了风寒。

李家宝赶紧去请郎中,郎中来到家里,给李老汉开了几副药,说吃完就没事了。

可几副药吃完,李老汉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而且更加严重了。

李家宝又去请郎中,郎中依然是开几副药,就这样折腾了一个多月也不见好,家里的那一点积蓄也花完了,李天宝就要出去借钱给父亲治病。

李老汉就对儿子说道:“我这病治不好了,不要再花冤枉钱了。

爹爹没本事,这些年让你受了不少苦,临死也没有什么东西留给你的,只有那二亩薄田,以后的日子全靠你自己了……”

李老汉大口地喘着粗气,话未说完就咽气了,李天宝就扑在李老汉身上大哭。

李发财听说哥哥死了,就带着两个儿子来到李老汉家里,对李家宝说道:“你不是我们老李家的人,是我哥在地里捡的,所以老李家的财产你无权继承,你走吧!”

李家宝听了根本不信,父亲对他那么好,也从来没有说过他是捡来的,便说道:“你胡说,我不是捡的,我就是父亲亲生的!”

李发财懒得与一个毛孩子争辩,就让两个儿子把李家宝拖出了屋子,威胁他离开,否则就不客气了。

其实,李老汉家里穷得叮当响,根本没有什么家产,只有两间破草房和二亩薄田,李发财都看在了眼里,所以要赶走李家宝。李家宝哭着说道:“我不走,我要埋葬父亲,让他入土为安!”

李发财的大儿子李大强说道:“你想埋葬他可以,埋葬之后立马滚走,否则后果自负!”

李发财本来想着买口薄棺把李老汉埋了完事,谁知李家宝说要埋葬他,这正合他的心意,这样他一分钱也不用花,到时候再把李家宝赶走。

李家宝见几人走了,又跪在父亲的遗体前大哭,村民们见他可怜,就纷纷来劝他。

李家宝要埋葬父亲,可他连一个铜板都没有,怎么买棺材呢?

好心的邻居给他出了个主意,说让他去县里找王员外,因为王员外是一个大善人,肯定会帮助他的。

李家宝想不到别的办法,只能听从邻居的建议,就去县里恳求王员外帮助,说只要王员外埋葬了他父亲,他愿意在王员外家里做牛做马。

王员外二话没说就拿了几两银子给了李家宝,让他回家厚葬父亲。

李家宝买了棺材,在村民们的帮助下埋葬了李老汉。

他知道李发财肯定会赶他走的,他也不是他们的对手,就收拾了自己的破衣烂衫去了城里,说要用劳动还债。

王员外说道:“你还是回去吧,那些钱不算什么,不需要你来还!”

王员外不收留他,他只能背着包袱回去了,如今的家他已经回不去了,于是就住在了村头的破庙里。

为了生活,李家宝就开始在山坡上开垦荒地,他没有工具,好心的邻居就借给他工具,还给他了一些种子让他播种。

李家宝非常感激邻居,庄稼收获之后就几倍的偿还给了邻居。

为了让庄稼长得好一些,李家宝每天五更就起来捡拾动物的粪便,然后洒在地里。

遇到天气干旱,他就会挑水浇庄稼,付出就有回报,李家宝种的粮食产量不错,足够他糊口了。

就这样过了两年,李家宝也十七岁了,也到了适婚年纪,光靠几亩荒地仅够糊口,永远也娶不上媳妇 ,他就准备去城里找活干,挣些钱为将来做打算。

种过地的人对土地都有深厚的感情,李家宝也不例外,那二亩荒地都是他一锄头一锄头地挖出来的,是用汗水浇灌过的,所以有些舍不得。

在临走之前,他就拿着锄头来到地里,准备把地再翻一遍。

翻到地中间的时候,一锄头挖下去,就听见咣当一声脆响,好像是挖到了金属。

李家宝觉得奇怪,就在那个地方又挖了几锄,就看见一个锈迹斑斑的铜镜,他就把铜镜拿回了家里,随手就放在了桌子上。

干了一天活的李家宝感觉又累又饿,随口说道:“唉,要是有一桌子饭菜就好了。”

话刚落音,就出现了满满一桌子的饭菜,鸡鸭鱼肉俱全,还有青菜和水果。

李家宝惊呆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不敢吃桌子上的饭菜。

他突然看到桌子上的铜镜,就拿来仔细打量,上面印着八卦图,难道这是一个宝镜?

李家宝说道:“可以给我一个金元宝吗?”李家宝的手里果然出现了一个金元宝。

他这才明白,这个镜子就是一个宝贝,看着一桌子的美味佳肴,李家宝就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吃饱喝足之后,他就把那个宝镜藏在了枕头下面。

次日一早,李家宝就拿着那个金元宝来到了王员外家里,说要还他钱。

王员外看看李家宝,又看看这么大的一个金元宝,感觉不可思议,但没有说什么。

他收了金元宝,然后叫下人拿来一些散银子找给了他,李家宝拿着银子就回家去了。

如今他拥有了宝镜,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按理说可以躺平了,可李家宝知道财不外露,做人要低调的道理。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李家宝在卧房的床底下挖了一个坑,把宝镜放在里面,到了饭点就悄悄地拿出来点饭,至于金元宝他没敢再要。

李家宝家里还有王员外找的一些碎银子,要是其他人肯定会拿去挥霍了,但李家宝不敢花,依然每天下地干活,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再说王员外,他拿着那个金元宝反复地看,越看越觉得蹊跷,越看越不对劲……

中午,李家宝刚要了一桌子饭菜,正准备吃呢?突然就听到有敲门声,吓得他不知所措,赶紧把饭菜放进了锅里盖了起来。

开门一看,王员外满脸堆笑地站在门口,李家宝脸上掠过慌张的神情,赶紧请王员外进屋。

王员外说他出来办事路过此地,所以过来看看,说道:“我家里最近缺少人手,不知你可否愿意去?”

李天宝想,自己如今有钱不敢花,不如就去王家干活,以后自己盖房置地,村里人也许就不会怀疑了,于是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来到王家之后,李家宝就负责干一些杂活,比如挑水,劈柴这些,王家的女眷出门,王员外就让他跟着拿东西,也就是哪里需要哪里搬。

再说王员外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王雨烟,长得清秀可人,仙气飘飘,而且知书达礼,温柔贤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王员外夫妇把王雨烟当做掌上明珠一样宠着,爱着。

王雨烟已经十六岁了,上门说亲地排成了长队,可王员外夫妇挑来选去也没有一个中意的。

一日,王员外把李家宝叫到房内,说道:“你也不小了,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婚事?”

李家宝被王员外这样问,有点难为情,说道:“如今我一无所有,有哪个姑娘愿意嫁给我呢?”

王员外说道:“一个人穷富不重要,现在穷不代表以后穷,重要的是人品,人品差的人再富有又能怎么样?跟着这样的人日子也不会好过。”

李家宝不知道王员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就不再说话,只是听王员外说,时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

王员外说道:“我从第一次见你就知道你是个重情重义之人,经过这一段的相处,我又发现你心地善良,勤劳肯干,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年轻人。

你别看那些大家公子个个都人模狗样的,其实他们满身都是臭毛病,你身上这些优秀的品质他们一点没有……”

李家宝被王员外夸成了一朵花,不过他脑子清醒的很,说道:“员外过奖了,我只是个普通人而已,没有您说的那么好!”

王员外说道:“我家女儿你觉得怎么样?”

“好!”王雨烟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女子,李家宝不知道怎么形容,只能用一个字来回答。

王员外拍拍李家宝的肩膀,笑眯眯地说道:“哪里好?”

“哪里都好!”李家宝实话实说。

王员外又说:“既然哪里都好,你愿意娶她为妻吗?”

李家宝一下子被王员外的话吓住了,好一会才缓过劲来,支支吾吾地说道:“这……我……小姐这么好……恐怕我配不上小姐……”

王员外说道:“我女儿知书达礼,贤良淑德,你忠厚善良,简直是天生绝配!”

李家宝想到王雨烟的一颦一笑都是那么的迷人,他做梦都不敢想要和她有什么关系,这幸福来的也太突然了,让他一时间不敢接受。

说道:“这……让我考虑一下……”

李家宝一夜未眠,满脑子都是王雨烟的影子,他幻想着和王雨烟成亲后的恩爱场景,不由得心跳加速。

他如今有了宝镜,肯定能给王雨烟幸福生活的,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王员外决定把女儿嫁给李家宝这事,他的妻子李氏是一百个不同意,她觉得李家宝是一个粗人,没文化,根本配不上自己的女儿,可这个家是丈夫说了算,她也没有办法。

李氏知道丈夫疼爱女儿,就对王雨烟说不让她同意,谁知王雨烟却说:“李家宝是个好人,他没有文化,也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和这样的人过日子踏实。”

李氏见女儿也愿意嫁给李家宝,她也无话可说,只能接受这个女婿。

王员外选定了良辰吉日,就给二人举办了隆重的婚礼。

李家宝掀开王雨烟的红盖头,看到如仙女下凡的新娘子,他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自己这是走上了人生巅峰。

成婚之后,小夫妻如胶似漆,恩爱有加。

王雨烟说道:“如今咱俩是夫妻了,互相之间要坦诚相待,千万不可藏着掖着!”

李家宝说道:“那是自然的,娘子就放心吧,我有什么事都如实向娘子汇报!”

李家宝也想过,要不要把自己得到宝镜的事情给妻子说,可他又怕妻子与自己不一心,所以一直在说与不说之间纠结。

王雨烟说道:“我俩都成亲几个月了,我作为儿媳妇,理应回去祭拜公婆,如果他们地下有知,会保佑咱们白头到老的!”

李家宝被妻子的通情达理所打动,于是就在清明节的时候回去祭拜了父亲,在王雨烟的要求下,二人去了他曾经生活过的破庙。

王雨烟看着里面简陋的情形,不由的流下眼泪,说道:“相公受苦了!”

李家宝拉着王雨烟的小手说道:“还好一切都过去了,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一开始,李家宝确实不敢把宝镜的事情告诉妻子,可他又觉得这样做不地道,夫妻之间就应该坦诚相待。

再说了,就这样一直瞒着,宝镜的功能也无法发挥出来,于是他就把得到宝镜一事对妻子说了。

王雨烟听了很是惊讶,说道:“想不到世上真有这样的宝贝!相公,能不能让为妻开开眼?”

李家宝说道:“宝镜不在这里,等两天我去取回来,以后就交给娘子保管,可是这件事最好先不要告诉岳父岳母他们,以后有了合适的机会再给他们说。”

王雨烟说道:“相公你就放心吧,这事只有咱们夫妻知道,决不让第三个人知道!”

这天一大早,李家宝就离开了县城,朝村子里的破庙而去。

他来到破庙里,从床底下挖出了那个宝镜,然后用布包了起来,踹进了怀里。

刚走出村子,迎头就走过来一个老道人,老道人头发胡子眉毛全白了,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一看就是一个世外高人,老道人说道:“你死期临近而不自知!”李家宝大惊,赶紧问老道人怎么回事,为何要这样说?

老道士没有多说,只是说道:“你身上的东西是个祸害,赶紧找个山洞把它扔了,否则今天就是你的死期!”说完就飘然而去了。

李家宝脊背发凉,就大步的离开了村子,他虽然很不舍得宝镜,但老道士的话他也不敢不信,于是就一路小跑的来到村子后面的山上,找了隐蔽的山洞把宝镜藏在了里面。

他刚走出山洞,就有一个黑衣蒙面人拿着刀子拦住了他的路,李家宝吓得后退一步。

说道:“你是什么人?”

黑衣人把刀子抵在他的脖子上说道:“把宝镜交出来!”

就在不远处的草丛里,还趴着三个人,他们是李家宝的叔叔李发财和他的两个儿子。

原来,李家宝进破庙的时候被李发财的小儿子看到了,他就悄悄跟踪过去,发现李家宝从床底下挖出一个铜镜踹进了怀里,他赶紧回去给李发财说了这事。

李发财一听,觉得那铜镜不一般,就带着两个儿子尾随李家宝来到到山上,正要动手的时候,树林里却窜出一个黑衣大汉,手里还有刀,他们就吓得藏进了草丛里,观察二人的动静。

李家宝想到自己的妻子,想到如今的幸福生活,觉得钱财乃身外之物。

他就指着那个山洞说道:“宝镜就在山洞里!”

黑衣男子根本不信,就搜了李家宝的全身,结果没有发现任何东西,他拿出绳子把李家宝绑了,威胁道:“老实点,要是找不到宝镜,我让你碎尸万段!”

黑衣男子放开李家宝,就朝山洞跑去。

草丛中的李发财父子三人听到山洞里有宝镜,就尾随着黑衣人进了山洞。

他们想杀死黑衣人,得到宝镜,谁知几人刚走进山洞,山洞就塌了下来,几人谁也没有出来,被埋在了山洞里,李家宝看得是目瞪口呆。

他被黑衣人捆着动弹不得,一直过了两个时辰,才被一个樵夫看见解开了绳子。

李家宝惊魂未定,赶紧朝县城而去,回到王家,他看见李氏正愁眉不展的在门口来回踱步。

李氏看到李家宝回来,很是惊喜,这时,王雨烟也过来了。

如今铜镜没了,也就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了,他就把自己拿宝镜的前前后后对李氏母女烟讲了个详细 。

李氏面无表情的说道:“这也许是最好的结局!”

原来,王员外年轻时是一个江洋大盗,他和他的同伙刘青山一起盗跑了国宝青铜宝镜。

二人都想独吞宝镜就相互残杀,王员外就杀死了刘青山,本来王员外就觊觎刘青山妻子的美色,他杀死王青山之后就霸占了他的妻子,当时他妻子已经有孕在身。

李氏就是刘青山的妻子,王雨烟其实是刘雨烟。

王员外这些年一直在找那只铜镜,当他看到李家宝送来的元宝时,就认出了是那个铜镜所生。

为了得到铜镜,他就把王雨烟嫁给了李家宝,让王雨烟问出铜镜的下落,王雨烟只知道父亲想得到铜镜,并不知道他要杀害李家宝。

王雨烟就把李家宝回破庙拿铜镜的事通知了父亲,王员外就扮成黑衣人在李家宝回来的路上等着,想杀了李家宝,自己得到铜镜。

李家宝和王雨烟听了李氏的讲述都惊呆了了,原来这一切都是王员外的圈套。

他没有想到,自己周密的计划居然被一个老道士搅黄了,不但没有得到铜镜,自己还丢了性命。

王雨烟万万没有想到,从小对自己疼爱有加的父亲竟然是自己的杀父仇人。

李氏说道:“不能再让铜镜害人了!也是物归原主的时候了 。”她让李家宝去了开封府,把铜镜的事情上报给了包青天大人。

后来,朝廷派人来挖掘,挖出了四具尸体,也找到了丢失已久的国宝。

李加宝上报国宝有功,被朝廷封为县令,多年后官生四品,夫妻二人一生孕育四子一女,生活幸福美满。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