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282章 貌美女子不愿嫁人,却意外怀孕,道士:孩子是来报恩的

来凤山下有一个小村子,名叫凤凰村,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的人以砍柴,打猎,捕鱼为生。

村里住着一对母女,母亲李氏性情温柔,女儿翠娘貌美如花,柔情似水。

李氏的丈夫死得早,李氏为了女儿翠娘一直没有改嫁,独守空房十几年,如今女儿十八岁了,非常的懂事孝顺,李氏心中欣慰,觉得这些年的苦没白吃。

翠娘到了适婚年纪,上门说媒的人络绎不绝,李氏就想挑个条件好的,女儿嫁过去可以享福,自己的后半生也算有了依靠。

在众多的提亲者当中,有一个叫刘子阳的小伙子,不但人长得帅,而且家里做着小生意,日子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李氏就很中意。

在古代,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李氏就把这门亲事给女儿定下了。

翠娘定亲之后,那些爱慕她的小伙子都死了心,村里一个叫王三的却是心理不平衡。

王三是个铁匠,家里的日子并不比刘子阳家差,甚至比他家条件好,他想不明白,李氏为啥没有选他做女婿,而是选了邻村的刘子阳。

其实,这王三不但爱沾花惹草,还嗜酒如命,这样的人就算是家财万贯,也没有几个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王三不服气,就想办法拆散刘子阳和翠娘。

一日,翠娘去地里除草,就有几个小混混挡住了她的路,对她动手动脚,翠娘就哭着跑回了家。

这事传到隔壁村子里,众人都说翠娘不检点,得罪了人,人家要报复她。

刘家听说后就和翠娘退婚了,王三见翠娘被退婚,就特别开心,于是找媒婆上门提亲,可依然被李氏拒绝了。

王三恼羞成怒,说道:“不嫁给我王三,没有人要你。”

王三就花钱找一些长舌妇,到处造谣污蔑翠娘,说她如何如何不检点,说的是有鼻子有眼,让人不得不信。

以前很多人来李氏家里提亲,如今一个提亲的都没有,李氏心中就很发愁,如果女儿嫁不出去,这后半辈子怎么办啊?

李氏知道这一切都是王三搞的鬼,可她们孤儿寡母的也没有办法,看来女儿真的只能嫁给王三了。

于是就与翠娘商量,说让她嫁给王三,虽然王三爱嫖爱喝,嫁给他也可以不愁吃穿。

翠娘一听就不乐意,说道:“我宁愿一辈子不嫁,也不要嫁给王三。”

李氏明白女儿的心思,也就不说什么,由她去吧!

王三却不肯善罢甘休,总是有事没事的去李氏家里,没话找话说,一开始,李氏母女对他也算客气,想着乡里乡亲的也不好翻脸。

后来王三就开始说一些调戏的话语,还动手动脚的,李氏就说以后不让他来了。

王三却说道:“我王三有钱花,有饭吃,那一点不好?我能看上你家翠娘是你们的福气,别不识抬举!”

翠娘说:“这样的福气我不稀罕,赶紧走,说着就把大门关上了。”

王三大声说道:“今生今世你就是我王三的媳妇,不嫁给我你想嫁给谁?也没有人敢要你啊!”

翠娘说道:“我今生不嫁也不会嫁给你,你就不要痴心妄想了!”

一日,翠娘在地里除草,除到一半的时候,就觉得浑身没劲,特别的困乏,于是就坐在田埂处休息。

翠娘看见头顶飘着一朵云,那云雪白雪白的,就像是软软的棉花一样。

那朵白云就落在了翠娘身边,翠娘实在是太累了,就躺在软绵绵的云朵上睡着了。

当她醒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刚才是一场梦,天已经擦黑了,翠娘顾不得多想,就背着锄头回家去了。

之后的日子里,翠娘只要出门,王三就骚扰吓唬她,李氏就很担心,每次都陪女儿一起出去干活。

眨眼一个月过去了,翠娘的月事没有按时到来,她心中犯嘀咕,可也没有当回事。

翠娘的饭量越来越小,皮肤也变得蜡黄,特别的爱睡觉,李氏见女儿这个样子,就很担心,说要请郎中给她看看。

可她又发现女儿的腰好像变粗了,心中就咯噔一下,赶紧问翠娘的月事是不是没来?

翠娘就说月事两个月没有来了,李氏听了大吃一惊,赶紧把翠娘拉进屋里进问话。

问她有没有和男子发生亲密关系,翠娘哭着摇头,说从来没有和任何男子有关系。

李氏最了解自己的女儿,她从小就乖巧懂事,从来就不会撒谎,李氏相信她的话,可这肚子又是怎么回事呢?她百思不得其解。

当时,女子没有成婚就怀孕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李氏就悄悄地找来稳婆,稳婆一检查,翠娘果真是怀孕了。

李氏就让稳婆给想个办法,稳婆给翠姑把了脉,她一脸凝重地说道:“翠娘身体虚弱,没有办法,只能生下来!”

李氏一听如五雷轰顶,把孩子生出来,以后翠娘怎么活啊?李氏想着就泪流满面。

翠娘也是六神无主,害怕得直流眼泪,她也想不明白,为啥自己会莫名其妙地怀孕呢?事到如今,李氏只能想着把翠娘嫁出去,于是就找村里的刘媒婆说媒。

刘媒婆一听就很为难,说道:“我只能尽力而为了!”

翠娘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李氏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她就去找刘媒婆,问她有没有合适的人家?

刘媒婆说道:“好人家谁会愿意,王三不是喜欢翠娘吗?就让翠娘嫁给他做小算了,至少吃穿不愁。”

李氏听了刘媒婆的话就垂头丧气地回去了,不过她思来想去,觉得刘媒婆说的也有道理,可他又怕王三拿捏翠娘,心中就很矛盾。

王三听说翠娘怀孕了,急着要嫁人,心中就特别得意,对刘媒婆说道:“要想让我娶她,就让她亲自来向我说!”

刘媒婆就把王三的话对李氏母女说了,李氏听了直叹气,翠娘说道:“我就算死也不嫁给王三!让他死了这条心吧!”

刘媒婆就把翠娘的话给王三说了,王三气得直拍桌子,骂道:“不识抬举的东西,我看她有多大能耐!”

翠娘的肚子越来越大,村里的人看见她就指指点点,说她以前是如何乖巧善良,如今变得是如此不检点,居然连孩子都怀上了。

有些人还猜测翠娘肚子里的孩子是王三的,王三无故背上黑锅,就气得直骂娘,不过心中还是挺自豪的。

面对村民们的指指点点,翠娘心如刀割,趁李氏不注意,她就悄悄地来都河边,想一了百了。

李氏发现翠娘不见了,就赶紧出去寻找,结果在河里找到了翠娘,赶紧叫村民帮忙把翠娘弄回了家。

翠娘躺在床上,已经奄奄一息了,李氏哭得死去活来。

村民们都来劝李氏节哀,王三却在那里说风凉话。

这时就来了一个白胡子老道士,说要讨口水喝,李氏正在伤心难过,一个村民就给老道士端了一碗水。

老道士喝过水,听到屋里传来哭泣的声音,就问是怎么回事,那个村民就对老道士说了。

老道士走进屋里,看看床上躺着的翠娘,就对李氏说道:“不必悲伤,你的女儿福大命大,她还活着。”

李氏听了老道士的话半信半疑,又扑在翠娘身上哭喊。

老道士嘴里念念有词,手中的浮尘扫在翠娘的脸上。

过了一会儿,翠娘就睁开了眼睛,李氏见女儿醒来,又惊又喜,抱住她痛哭。

母女俩哭了一阵子,李氏才想起来感谢老道士,并恳求老道士给翠娘看看,她一个黄花大闺女怎么就怀孕了呢?

老道士掐指一算说道:“一切皆有因果!”话刚落音老道士已经不知去向。

翠娘好了之后,李氏就天天陪着她,劝她要想开些。

又过了几个月,翠娘就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因为翠娘姓刘,孩子又没父亲,翠娘就给他起名叫刘天赐。

说来也怪,别的孩子生下来就哇哇大哭,而刘天赐却哈哈大笑。

村民们听说刘天赐生下来就笑,觉得这孩子是个不详之物,于是纷纷来到李氏母女家中,说这孩子不能留。

王三还找了一个中年道人来做法,说这孩子是煞星下凡,必有不详,赶紧处置了,否则村里就会有祸事发生。

村民们一听就更害怕了,有人冲进屋里就要去抱孩子,可翠娘却把孩子抱在怀里不肯放手。

哭道:“他还是个孩子,何罪之有?求你们高抬贵手,留他一条命吧!”

李氏也跪在众人面前恳求,请这些人留下孩子。

众人见李氏母女哭得可怜,都面面相觑,不忍心再去抢孩子。

王三见众人这样,就说道:“刚才大师已经说了,留着他全村都不得安宁,会有大祸临头的!大家看着办吧!”

王三这一番话又把众人的怒火给点燃了起来,大家跟随王三涌进屋里去抢翠娘怀里的孩子。

翠娘刚生产完,身子虚弱,哪里是众人的对手,孩子就被王三抢走了。

翠娘从床上爬下来,趴在地上抱住王三的腿不让走,其他人就去拉住翠娘。

王三抱着孩子就要跑,却被追上来的李氏拉住不松手,众人又上去拉住李氏。

翠娘努力站起来,跌跌撞撞地去追王三,边追边哭,“求求你把孩子还给我,我会带着孩子离开这里的……”

李氏也恳求众人,说她和翠娘带孩子离开村子,不会连累大家的,众人一听觉得可以,但王三却抱着孩子不撒手。

那个中年道士说道:“我把这孩子带走,洗刷他身上的孽债,保大家平安无事。”说着就接过王三怀里的孩子。

不知何时,一个白胡子的老道士就站在了中年道士和王三面前。

中年道士看见老道士,脸色一变说道:“你怎么来了?”

老道士说道:“自从你离开师门之后,妖言惑众,作恶多端,师父已经给你了机会,你却不知悔改,今日我是奉师父之命来拿你的!”

中年道士一听就要逃跑,老道士手中的浮尘一挥,孩子就落在他怀了,中年道士也被绑住,动弹不得。王三一看就有些害怕,上前说道:“你是哪里来的?快把大师放了!”

老道士对着王三吹了一口气,王三就闭嘴了,老老实实地站着不动。

老道士把孩子还给翠娘,说道:“好好善待孩子,他是来报恩的!”

众人听了不可思议,对老道士的话也是半信半疑。

孩子没有父亲,自然会受到很多人的指点和白眼,翠娘怕孩子受到伤害,就一直把他关在家里不让出门。

这孩子也很乖,总是不哭不闹,在家里帮助李氏和翠娘做家务。

孩子长到七岁的时候,对翠娘说道:“娘,我已经长大了,你不能总是把我关在家里呀!”

翠娘看着儿子渴望的小眼神,也很是心酸,于是每次出去干活,都会带着小天赐。

村民们见了就在背后议论,这孩子长得唇红齿白,眉眼如画,虽然很俊美,但和翠娘没有什么相似之处。

以前人们都以为是王三轻薄翠娘才生下了孩子,如今看来,这孩子的长相和王三更不搭边,大家这才觉得,孩子肯定不是王三的种。

到底谁才是刘天赐他爹,大家猜不到,其实就连翠娘也不知道。

王三本来想把孩子处置了,再把翠娘弄回家做小,可这一切被那个老道士搅黄了。

刘天赐一直留在村里,而且茁壮成长,王三心里就不舒服。

一天,翠娘在家里烧饭,王三看见刘天赐一人来菜园子摘菜,就在地里挖了几颗圆果子给王天赐吃。

王天赐说道:“谢谢叔叔,我娘不让我吃别人的东西!”说完拿着菜就要走。

王三哪里肯善罢甘休,他看看四下无人,就抓住王天赐,把果子往他嘴里塞。

其实这是一种植物的块状根,有剧毒,王三想毒死刘天赐,以解心头之恨。

谁知刘天赐牙关紧咬,就是不吃,还在挣扎中咬了王三一口。

王三痛的哎吆一声,就松开了手,王天赐就趁机跑回家了。

王三的手臂被王天赐咬了一口,他赶紧回家找郎中涂了些药面,想着很快就能好,谁知过了两天,伤口却溃烂了,流出黄色的液体。

王三就又去找郎中,可郎中却束手无策,王三的手臂就一直没好,还发出阵阵恶臭,众人见了都绕道走,最后连他的家人都容不下他了,把他关进一间柴房里,不让他出来,后来他全身溃烂,就死在了柴房里。

一年之后,当地大旱,民不聊生,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众人设坛求雨,刘天赐却对大伙说道:“大家这些年砍伐无度,狩猎严重,河里的鱼也快被捞光了,这次劫难是天意。

如果想要天降甘霖,大家就要改正过错。”

众人听了刘天赐的话,感觉有些难以置信,但想到老道士的话,还是决定按照他说的做,不再上山砍伐木头,也不再打猎扑鱼,过了一个月,终于天降大雨。

人们在雨中欢呼着,大家这才相信老道士的话,刘天赐并不是灾星,而是一颗福星。

为了表示感谢,大家纷纷拿着东西送到李氏家里,刘天赐说道:“大家不必感谢,这只是顺应天意而已。”

刘天赐长到十八岁的时候,突热有一天,他对母亲翠娘说道:“我出来这么久,也该回去了……”

翠娘一听抱住他大哭,说道:“这里就是你的家,你要去哪里?”

刘天赐说道:“母亲不要难过,我还会回来接你的。”

翠娘就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刘天赐说等她百年之后,翠娘一听,又是痛哭不止。

夜里,翠娘做了一个梦,梦见儿子踩着云彩走了,她赶紧去追,却没有追上,就伤心痛哭,李氏听到哭声,就把她叫醒了。

翠娘赶紧去儿子的房间看,见床上的被褥叠的整整齐齐,人已经不知去向,她免不了又是大哭一场。

王天赐走后,因为天灾**,大家都没有饭吃,饿的都快不行了,翠娘就突然想起儿子临走时说的话,如果没吃的,就让她打开床头的箱子。

这个箱子通体漆黑,是刘天赐从外面捡回来的,翠娘打开柜子看,原来空空如也的柜子里居然堆满了米面。

翠娘心地善良,就从箱子里拿出米面分给大家,众人才度过难关。

后来,李氏年纪大了,无疾而终。

李氏去世之后,就剩下翠娘一人度日,她天天在家里吃斋念佛,还经常从柜子里拿出东西接济贫困。

一日,有人从翠娘家门口路过,感觉心里不安,就走进翠娘屋里查看,结果就看见翠娘躺在床上,已经去世了,她表情安详,嘴角还有微笑。

村民们感激翠娘的帮助,就给她准备后事,这时就有一个年轻人来了,说是翠娘的儿子,大家这才想起这个年轻人就是刘天赐。

刘天赐为翠娘办了后事,然后向村民们告辞。

村民们就看到刘天赐和翠娘站在一片雪白的云彩上,那片云彩带着他们飞上了天。

众人这才明白,原来刘天赐不是人,大家赶紧下跪。

这时,那个白胡子老道士又出现了,把真相告诉了众人。

原来翠娘的前世是一个奇丑无比的女子,叫盐女,但她心地善良,帮助了很多人。

一次,她在山间采药,看见一个小男孩被蛇咬,她就救下了那个小男孩,还把小男孩带回了家。

盐女一直没有嫁出去,小男孩就说等他长大就娶她为妻,可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孩子就消失不见了。

其实那个孩子就是玉帝,为了报恩,这一世玉帝就让翠娘怀了自己的孩子。

翠娘死后,玉帝就让儿子来接母亲,一家三口在天庭团聚。

村民们听了老道士的话,觉得不可思议,众人就把翠娘生前住的屋子供奉了起来,她的故事也流传千古。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