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285章 强盗打劫,女子贪淫不怒反喜,她说多谢施主美意

社湾村的刘秀才热爱读书,家里家外的活都落在了妻子李氏的肩上,光靠一个女人干活,家里的日子自然就过得很贫困。

不过李氏是个通情达理之人,她从来都没有埋怨过丈夫,而是大力支持他,相信有朝一日丈夫定能金榜题名,光耀门楣。

刘秀才见妻子如此的善解人意,就很感动,头悬梁锥刺股,更加努力读书,可是他时运不济,从十八岁开始考试,考到了四十多岁也没有考上,依然是一个穷秀才。

这年春天,他和儿子刘俊成一起进京赶考,结果儿子一考成名,可他依然是名落孙山。

刘俊成考了第二名榜眼,刘秀才见儿子考中,也算圆了他的梦,从此之后就不再考了,而是安心在村里做了一名教书先生。

原本刘家贫困,刘俊成到了适婚年纪也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如今中了榜眼,前途一片光明,上门提亲的人就络绎不绝,最终和城里的一个千金大小姐秀姑定了亲。

刘俊成被朝廷任命为南方舟山县县令,再过几日就要远去上任,因此家里就赶紧把他和秀姑的婚事办了。

二人成亲后的第三日,刘俊成打点行李,秀姑带上娘家陪嫁的金银细软,就一起去往舟山,因为路途遥远,二人需要坐船才能到达。

他们开始坐小船,再坐大船,快到的时候,他们又换了一条船,这条船上没有其他客人,只有一个刀疤脸的中年男子和三个年轻男子。

从几人的谈话中得知,这三个年轻男子分别叫刘五,王六和闫七,这几人都叫刀疤脸楚三爷。

楚三爷原名叫楚霸天,本是一个江洋大盗,因为在外地犯事被官府通缉,因此带着几个手下逃到了这里,隐姓埋名当起了船家。

本来这楚三爷已经金盆洗手多年,但看见秀姑长的水灵,就动起了邪念,心中开始不安分起来。

马上就要到舟山了,刘俊成夫妇心中欢喜,刘俊成就雅兴大发,为秀姑画了一幅牡丹图。说道:“这幅画送给娘子,喜欢吗?”

秀姑看着画,惊叹道:“相公的画功了得,画得栩栩如生,太好了。”她接过画仔细打量。

画中的牡丹五颜六色,花枝乱颤,好像真的一样,拿着这幅画,就好像置身于姹紫嫣红的牡丹园,秀姑作揖道:“谢谢相公了!”

刘俊成拉住秀姑的手说道:“今生能与娘子结为夫妻是几世的缘分,我会爱你一生一世,永远不分离!”

他揽秀姑入怀,秀姑幸福地听着丈夫的心跳,娇羞道:“嗯,我也会伺候你一辈子的,白头到老不分离!”

夫妻二人恩爱有加,说着甜蜜的情话。然后又坐下来畅饮美酒,好不快活。

在船头的楚三偷偷的瞄着船舱里的动静,已经急不可耐的要动手了。

楚三给三个手下使个眼色,意思是让他们动手,闫七却趴在他耳朵上嘀咕了一阵,楚三点点头,继续开船。

他们把船开到一处偏僻的芦苇荡处,此时的夜已经深了,正是杀人越货的最佳时间,可怜船舱中的二人正在卿卿我我,对于外面的罪恶计划毫不知情。

突然,几人闯进船舱,拿出刀子抵在二人的脖子上,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魂飞魄散,刘俊成还是强压住心中的惊恐质问几人,“你们想干什么?”秀姑也吓得瑟瑟发抖,她咬紧下唇,两行清泪顺着秀丽的脸颊流下来。

楚三哈哈大笑道:“这小娘子貌美如花,我要了!”就示意几人把秀姑绑起来。

刘俊成听了楚三的话,恼羞成怒,骂道:“你这个畜生,放开我家娘子。”刘五一脚踹在刘俊成身上,骂道:“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楚三看着秀姑说道:“只要你答应跟我,我就放了你丈夫,要不你俩都得死!”

秀姑看着刘俊成泪如雨下,刘俊成说道:“秀姑,你不要答应他。”

秀姑哭着摇摇头,然后对楚三说道:“我答应你,你要把我丈夫放了!”

楚三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秀姑,并不是杀人,因此就没有杀刘俊成,而是命人把他扔到江中。

秀姑被绑着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丈夫被扔进江中,她望着波涛汹涌的江水痛哭流涕。

幸亏刘俊成会些水性,跳入江中之后,他就拼命地往江边游去,当他游到江边时,已经累得精疲力尽,此时天已经微微亮了,他被几个渔夫拉上了岸。

那些渔夫给他一些吃的,还喂他喝了些水,刘俊成就有了精神,想到自己的妻子还在强盗手里,立刻就去当地的衙门告状。

来到当地县衙,刘俊成说自己是来舟山上任的新任县令,路上遇到强盗,那些强盗抢走了他妻子,逼他跳入江中,可他的包袱留在了船上,没有官印人家也不信他。

不过那县令听说他妻子被强盗抢了,也不敢怠慢,于是就带着众衙役去江边寻找,可什么都没有找到,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话分两头,楚三已经把船开到了几十里之外,他看着如花似玉的秀姑很是喜欢,叫几个手下去岸上买些酒菜开怀畅饮。他对秀姑说道:“如今你丈夫已经死了,咱俩今晚就成亲,成亲后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如果你不同意,我就把你扔进江中喂鱼!”

秀姑并不怕死,不过她想到丈夫可能没死,所以自己也不能死,一定要与丈夫团聚。

她知道自己一个弱女子不是楚三的对手,于是就说道:“嫁给你可以,但我与丈夫夫妻一场,我要为他守孝七七四十九天再与你成亲。”

楚三见她楚楚可怜的小模样,不觉心头一软就答应了,说道:“好吧,守孝期满咱俩就成亲,你可不要耍什么花招,如果耍花招,我会让你死的很难看!”

秀姑站在船头,看着滚滚的江水,想到丈夫生死不明,忍不住就泪如雨下。

楚三看见,就走上前劝慰她,说道:“你不要难过了,跟了我不会让你受苦的。”秀姑就擦干了眼泪。

这天,楚三和几个手下喝酒,秀姑就给他倒酒,楚三一高兴就喝多了,那几个手下也是喝得酩酊大醉。

几人都趴在酒桌上呼呼睡着了,秀姑用手拉扯楚三的衣服,喊道:“三爷,三爷……”

秀姑见楚三没有反应,顾不得多想,就跳上岸,逃跑了。

秀姑就一边要饭一边打听丈夫的下落,可半年过去了,依然没有刘俊成的消息,秀姑想丈夫肯定是已经不在了,就心灰意冷,不免 大哭一场。

她想到昔日的夫妻恩爱,如今却阴阳相隔,就心如刀割。没有了丈夫,她也不想苟活于世,就想跳入江中去陪伴丈夫,就在这时,却听到一个声音。

“阿弥陀佛!”秀姑回头看去,就看到一个老尼姑站在她身后。

老尼姑见她满脸泪痕,就说道:“生命只有一次,施主为何如此想不开?罪过罪过!”

秀姑就向老尼姑诉说了自己的遭遇,老尼姑说道:“万事皆空,到头来都是梦一场,施主何必太在意呢?”

秀姑说道:“我与丈夫新婚不久,如今阴阳两隔,叫我如何不伤心,如今丈夫走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哪里才是我的家呢?”说着悲痛大哭。

老尼姑见秀姑放不下,又苦口婆心地劝慰一番,秀姑才止住哭泣,放弃轻生的念头,她跪在老尼姑面前,恳求她带她走,她已经砍破红尘,要出家为尼。

老尼姑见她无家可归,就把她带到了静心庵里,削发为尼,法名惠明,从此青灯古佛,寂寞相伴。

秀姑在静心庵扫地,打水,做饭,种菜养花,打坐念佛,她每天都不能让自己闲着,必须累得精疲力尽才行,夜里倒在床上就睡,这样她就没有时间去想丈夫了,因为她不敢去想,只要一想到丈夫投河,她就心如刀绞。

就这样过了一年,秀姑早已习惯了尼姑庵里的生活,在这里清心寡欲,修身养性,也算是悠闲自得,不过偶尔也会想起刘俊成,还忍不住泪如雨下。

一日,秀姑去外面化斋,在一处繁华的街区看见了一个熟悉的面孔,那人正是杀害她丈夫刘俊成的凶手楚三,秀姑就悄悄上前,一路尾随楚三。

楚三进了城里的一座大宅子,她就上前敲门,开门的正是那日在船上的闫七。

几年前,楚三在外省干了一票大买卖,他把那些金银财宝都藏了起来,为了逃避官府追查,就来到此地做船老大,风头一过,他就拿出哪些银子,在这里做了正经生意,摇身一变成了楚员外,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

闫七问她干什么的?秀姑说道:“贫尼是来化缘的,请施主结个佛缘吧!”闫七听她是来化缘的,就把她带进了大堂里。

来到大堂,秀姑看到侧墙上挂着那图画,正是当初刘俊成在船上为她画的牡丹图,这让秀姑触景生情,忍不住伤心难过,眼中有水光闪动,她强忍着不让泪水流下。

楚三拿出几两银子递给秀姑,说道:“师太来这里真是来对了,我可是这里出了名大善人,这些银子你拿回去,就算是我供奉佛祖的一些香火钱吧!”

秀姑接过银子,点头告辞,楚三却突然叫住了她,“师太请留步!”

秀姑心头一紧,停下脚步说道:“施主有何建教?”

楚三走上前,仔细打量着面前的秀姑,说道:“我看师太这么面熟,好像是在哪里见过吧?”

秀姑赶紧说道:“贫尼一直在丹山挂单,一个月前才被静心庵的院主约到此地。”

楚三若有所思,说道:“哦,师太这样说我想起来了,上次有事路过丹山,我去那座庵里进香,也许是在那里见过吧!怪不得面熟呢!”

秀姑听楚三这么说,就放下心来,若是被楚三认出她,那肯定是性命难保。

秀姑就要离开,忍不住又看了一眼墙上的牡丹图,楚三说道:“师太如果喜欢这幅画就拿去吧。”说着就把牡丹图从墙上取了下来,递到秀姑面前,“师太可以挂在庵里欣赏,反正我对这些东西也没有兴趣。”

秀姑心中欢喜,就接过画,说道:“多谢施主美意!那我就收下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她拿着画回到静心庵,就看见了师傅清心师太,清心师太见她手里拿着一副画就问她哪里来的?

秀姑就说是一个大善人送的,清心师太拿起画看了一会儿,说道:“我看这幅画不错,你就把它挂到前厅做装饰,明天吴知县要来上香,你去好好准备准备。”秀姑就把牡丹图挂到了前厅的墙上。

次日,吴知县来到静心庵上香,他就被墙上挂的牡丹图吸引了,尤其是画上的题词,他觉得不一般。

吴知县就问这幅画是谁画的,秀姑说道:“这幅画是贫尼去化缘时,本地的一个大善人送的,至于谁画的就不知道了。”

吴知县就说道:“师太可不可以把这幅画卖给我?我愿意出高价。\"

秀姑说道:“既然知县大人喜欢,就是和这幅画有缘,这幅画就送给知县大人了!也算结个善缘。”吴知县谢过秀姑,就拿着那副牡丹图走了。

走到路上的时候,吴知县的马车就撞到了一个人,吴知县命令马夫停下,他走下马车查看,就看到一个年轻人,幸亏伤得不重,只是擦破了点皮。

无巧不成书,被撞之人正是刘俊成,被马车撞到时他正在路边作画,他的画也掉在了地上,吴知县捡起地上散落的一张画看,这一看就大吃一惊,说道:“小兄弟,这画是你画的吗?”

刘俊成赶紧说是,吴知县说道:“没想到小兄弟的画如此传神,真是太妙了,我想请你到府上为我作一副画,定有重谢,不知你可否愿意?”

刘俊成说道:“大人过奖了,承蒙大人抬爱,小生受宠若惊,愿意去府上献丑。”刘俊成就跟着吴知县来到了县衙。

吴知县把刘俊成带到书房,就请他开始作画,刘俊成就提笔做了一副画,吴知县连连称赞,说他的画造诣很深,然后就从书柜里拿出一副画,说道:“小兄弟,我这里有一幅画,你看看比起你的画如何?”

刘俊成拿起画一看,大惊失色,说道:“大人是从哪里得到的这幅画?这幅画正是小生所画!上面的题词肯定是我夫人所题,她肯定已经不在了!”说着就泪流满面,就把自己去舟山上任,船上被强盗残害的事情说了一遍。

吴知县听了也是大惊,赶紧安慰他道:“你先不要悲伤,等我打听到这画的来历,你的冤情就可以申诉了!”刘俊成赶紧跪下谢恩。

吴知县听了刘俊成的诉说,觉得这画和静心庵的慧明尼姑有关系,于是就叫夫人王氏去静心庵找慧明,打听一下画的来历和画上的题词是怎么回事?

次日,王氏就来到静心庵,问院主那画到底是哪里来的?院主就说是惠明小师太从一个大善人那里化来的,当时画上没有字,可能是慧明一时兴起提上去的。

王氏说道:“我一向喜欢礼佛,想请慧明师太到我那里住几天,我好好向她请教一番。”院主就去叫来秀姑,说明王氏的来意,秀姑就爽快地答应了,跟着王氏回到府上。

王氏问秀姑那画上的题词是怎么回事,秀姑未开口却泪先流,就向王氏说了自己和丈夫坐船,强盗要霸占自己,把她丈夫逼入江中之事……她想丈夫已经不在人世了,就遁入空门做了尼姑。

王氏听了就安慰她,然后把这事告诉了吴知县。吴知县听了大惊,赶紧让刘俊成和秀姑见面,夫妻见面,悲喜交加,就忍不住抱头痛哭。

当时,刘俊成获救之后就去告官,当时的知县是吴知县的前任,苦于没有证据,那知县就不信他是舟山县令,只能作罢。

他一直在路边画画为生,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妻子,找了很久没有找到,他以为妻子已经不在人世了,没想到能在此重逢,叫他们如何不激动?

事实已经清楚,吴知县立刻派人去捉拿楚三,楚三被带上大堂受审,他看见堂下站着刘俊成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吴知县命人先打楚三五十杀威棒,杀杀他的威风,楚三被打得皮开肉绽,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他只能认罪伏法。

秀姑和刘俊成夫妻团聚,她就还了俗,在吴知县的帮助下,刘俊成上任做了舟山县令,小夫妻如胶似漆,恩爱有加。

吴知县夫妇这么多年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就认秀姑做了干女儿,秀姑对二老非常孝顺,为他们养老送终。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