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288章 男子请道长为妻子治病,道长说:你根本没有妻子

明朝洪武年间,西峡县有个朱志明,他家世代为农,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到了他这一代依然是没有什么起色。

朱明志虽说是贫苦出身,但长得是一表人才,相貌堂堂,即使穿着破衣烂衫也无法遮挡住他俊朗的外表。

他不但长得俊美,而且心气高,不想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富裕的生活。

朱志明的父母是普通的农夫,靠家中的二亩薄田为生,仅够糊口,朱志明过够了这样的苦日子,于是也不下地干活,就天天和一群小混混练练拳脚,顺便琢磨怎样才能过上好日子。

父母见他这样,就说他好高骛远,劝她踏踏实实地过日子才是正道,可他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根本不把父母的话放在心上。

朱家夫妇没办法,只能长吁短叹,如今朱志明已经十八岁了,如果继续做白日梦,恐怕连媳妇也找不到。

一日,朱志明的表哥周三来他家做客,朱老爹就与他说起了朱志明的事情,说他不干活,整日就知道做白日梦,让他好好劝劝表弟。

周三听了舅舅的话说道:“如今我在城里刘财主家做事,每月都按时发工钱,如果表弟愿意去,我可以问问还要不要人。”

朱老爹一听很是高兴,说道:“你俩年纪相仿,他有啥事愿意给你说,你先问问他的想法,看他愿不愿意去再说。”

晚上,周三和朱志明同床而眠,周三就问朱志明对未来有啥打算,朱志明说道:“我以后要做大老板,挣大钱。”

周三说道:“你的想法不错,可要付诸行动才行啊!”

周三比朱志明大两岁,而且在城里做工,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因此他的话朱志明还是能听进去几句的。

朱志明说道:“表哥说说怎样付诸行动?”

周三说道:“应该从最基础的做起,比如你要想做生意,就要先到店里做学徒,掌握了做生意的门道再出来干,成功率也会高一些。

如果什么都不懂,就凭着一腔热血去干事情,多半会失败的……”

朱志明见周三说得头头是道,就对他更加佩服,也愿意听他的建议,说道:“表哥才进城两年,就能说出这样的话,弟弟佩服。

哥哥,你在城里做工,帮我问问那家店铺要招人,我想去做学徒。”

过了十来天,周三就从城里捎信给朱志明,说刘财主家的绸缎庄里需要伙计,让他过去。

朱志明听了很是开心,就打点行李去了城里,从此就和表哥周三成了同事,一起在刘财主家的绸缎庄里做学徒。

朱志明不愿意干地里活,不过在店里干活倒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受到了掌柜的夸奖,周三见表弟如此,觉得自己脸上也有光。

再说这刘财主,是城里屈指可数的富商,家里的店铺就有十来间,可刘财主家的人丁不旺,妻妾成群却只有一个独生女儿。

刘财主的女儿叫刘玉兰,刘玉兰知书达礼,温柔贤淑,而且貌美如花,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刘玉兰芳龄一十六岁,城里的青年才俊个个爱慕她的美貌,纷纷上门提亲,可刘玉兰觉得这些人都是花花公子,不可托付终身,所以婚事一直没有定下。

因为年纪还不大,刘财主夫妇也就没有催女儿,想着等等再定亲也不迟。

一日,刘玉兰和丫鬟小翠去自家的店里选布料,朱志明得知是刘家大小姐,再加上刘玉兰长的是貌若天仙,他的心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朱志明对刘玉兰是一见钟情,他想,如果自己娶了刘玉兰,不就一步登天了吗?自己的富贵梦也可以实现了。

有了想法之后,他就问表哥刘玉兰的有没有婚配,周三虽然进城时间长些,但具体情况并不了解,他劝朱志明好好干活,不要异想天开。

朱志明嘴上答应,可心里却想着刘玉兰是他改变命运的唯一捷径,他怎么可以错过呢?

刘玉兰是县城里第一美女,因此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这些人都是非富即贵,闭着眼睛随便挑一家都是一桩好姻缘。

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刘财主就与妻子李氏商量,从众多提亲者当中选一个最优秀的作为女婿。

李氏也很赞同,就去对女儿说这事,刘玉兰说她不喜欢那些花花公子,她要嫁一个重情重义之人。

李氏说道:“那些来提亲的都是县里名流,不乏一些纨绔子弟,但也有忠诚可靠之人,我和你爹都打听了,温家的公子温子文就不错。他出身书香世家,饱读诗书,有朝一日考取功名,你也可以夫贵妻荣。”

刘玉兰听母亲这么说,就有些心动,可她没有见过那温家公子,也不能贸然同意啊!

刘玉兰就说道:“母亲说得这么好,我想看看他长得如何?”

李氏说道:“你一个没出阁的大姑娘,是不能见面的!

你爹爹见过那温家公子,他不但人品好,而且长的也是一表人才,你俩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你爹爹那么疼你,他的话你还不信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刘玉兰当然相信父亲的话,就同意了这门亲事。温家很快就下了聘礼,把二人的婚事就定下来了。

再说那朱志明,自从见了刘玉兰一面,心中就有了目标,发誓一定要娶刘玉兰为妻,不仅是因为刘玉兰长得漂亮,最重要的是娶了刘玉兰就可以一步登天了。

朱志明听店里的伙计议论,说刘玉兰和温家公子定了亲,心中就很不是滋味。

刘玉兰和温子文定亲之后,两家人商议把婚期定在三月之后,可就在成亲前的一个月出事了。

温子文居然睡在了翠香楼头牌的床上,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很快这件事就传得满城风雨,温子文温文尔雅的人设一下子就崩塌了。

刘玉兰最痛恨这种人,她听说之后就坚决要与温子文退亲。

在古代,一般都是男子退亲,女子要退亲很难,不过,男子犯了“奸淫”,女子是可以提出退亲的。

朱志明听说刘玉兰与温子文退了亲,心中被暂时压制的小火苗又窜了起来。其他的富家公子哥又开始去刘家提亲。

经历了这次退婚事件之后,刘玉兰自觉已经看透了那些富家公子,就没有同意任何人的提亲。

秋天的时候,天气转凉,刘玉兰就想做几套秋装,于是就去店里选布料,朱志明见刘玉兰来了就特别的殷勤,又是端茶倒水,又是介绍布料。

刘玉兰选了一些布料,就让朱志明跟着送到裁缝铺里去,朱志明就给她送过去了。

刘玉兰见他不但干活麻利,头脑机灵,而且长得唇红齿白,对他的印象就很好。

“你叫什么名字?”临走的时候刘玉兰问道。

朱志明见小姐问话,赶紧回答,刘玉兰就让丫鬟小翠给他赏钱。

“这都是小的应该做的,能为小姐服务,这是小的荣幸!”朱志明说什么也不要赏钱。

刘玉兰见他这样也就不勉强,从那以后,刘玉兰需要布料都点名要朱志明送,刘玉兰也没有小姐架子,俩人就逐渐熟悉起来,像朋友一样。

刘玉兰的婚事一直没有着落,三月三的时候,李氏就让她去庙里上“春香”,刘玉兰觉得朱志明机灵能干,就说让他也跟着去,路上有个照应,小翠就去叫朱志明,说明日小姐去庙里上香,让他跟着去。

朱志明听了喜不自胜,次日就跟着刘玉兰去了,上完香回来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走到一片林子的时候,突然就窜出来两个蒙面黑衣人拦住了刘玉兰。

说道:“你留下陪哥们玩玩……”一人指着朱志明和小翠说道:“你们两个快滚,别耽误劳资好事!”说着就去拉刘玉兰。

刘玉兰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吓得浑身颤抖,脸色发白,小翠见那人要对小姐动粗,立刻就要上去保护刘玉兰。

还没有等她上去,就听见“咔咔……”一阵拳打脚踢的声音,朱志明手脚并用,几拳就把二人打得抱头鼠窜。

小翠紧紧拉着刘玉兰的手,看着朱志明大显身手,主仆二人一下子就惊呆了,朱志明一人打跑了两个男子,简直是太厉害了,小翠不由的鼓起掌来。

惊喜道:“你会武功?”

朱志明走到刘玉兰身边,关切地问道:“小姐没事吧?”

刘玉兰看着朱志明,眼里满是感激和崇拜,“你的身手真不错,今天真是太感谢你了。”

“小姐是慧眼识珠,要不是叫他来,后果不堪设想。”小翠说着感到后怕。

“小姐过奖了,我哪里有什么身手,只是在家的时候喜欢练几拳,没想到今天派上了用场。”

回到家后,刘玉兰就把今天的事告诉了父母,刘财主夫妇听了一阵后怕,刘玉兰说道:“要不是店里那个小伙计会点拳脚,后果真不敢想。”

李氏说道:“下次出门一定要小心,不能回来太晚了。”

刘财主说道:“明天我就叫人去找两个有功夫的,请来保护玉兰。”

刘玉兰听父亲这样说,就说道:“那个叫朱志明的小伙计机灵能干,会些拳脚,不如就把他调到家里来,以后我去哪里,有他跟着就行了。”夫妇二人听女儿这么说,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就这样,朱志明顺利地来到了刘玉兰身边,刘玉兰只要出门,小翠和朱志明就伴随左右,刘财主夫妇也放心了很多。

二人最发愁的还是刘玉兰的婚事,自从与温家退婚之后,刘玉兰就不愿意提自己的婚事,李氏认为她还没有从前一段亲事中走出来,也就不再说什么。如今已经过去一年了,刘财主夫妇就开始旧事重提。

刘玉兰说自己看透了那些富家子弟,不想提这事,后来被父母逼得没办法,就说自己有喜欢的人了,刘财主夫妇听了又惊又喜,赶紧问女儿是喜欢上了那家公子?

刘玉兰就说出了她与朱志明的事情,刘财主夫妇一听,惊喜全都变成了惊吓。

常言道:“日久生情。”,一开始,刘玉兰只是觉得朱志明看着养眼,人也聪明,而且还会拳脚,并没有其他想法,只是时间久了,心中便有了不一样的情愫。而朱志明自从第一次见到刘玉兰,他就绞尽脑汁如何接近她,自从跟随刘玉兰之后,他的机会就多了,每次出去,都把刘玉兰照顾的很好,而且净挑她喜欢的话说,他发现刘玉兰对他也有好感,就大胆的向刘玉兰表达爱意。

刘玉兰觉得那些富家子弟都是花花公子,像朱志明这样贫苦家庭出来的才最可靠,再说了,她确实对他有了不一样的情感,于是就与朱志明相恋了。

刘财主听了女儿的话,好一会才缓过神来,说道:“他就是一个穷小子,各方面都配不上你,这怎么行,我不同意!”

刘玉兰早已有了心里准备,她知道父亲会反对的,就把自己提前准备好的台词都说了出来,刘财主还是不同意,父女俩就一拍两散。

李氏见二人谁也不肯退让,只能两边周旋,劝劝丈夫,再劝劝女儿,她对丈夫说道:“玉兰这孩子脾气倔,你就不要与她较真了,再说了,婚姻是她自己的事,只要她喜欢就行,咱们做父母的不也是为了让女儿过得好,过得开心吗?

咱家又不差钱,没必要嫁个门当户对的。那些大家公子有几个不风流的?如果女儿嫁过去受气,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这朱志明虽然是贫苦出身,但小伙子聪明能干,只要他对玉兰好,比什么都强。人穷点没关系,只要心不穷就好。

咱就这一个女儿,以后家产都是她的,你还怕她会受苦吗?”

刘财主疼爱女儿,本来就要妥协了,听妻子这样说,他心中也就豁然开朗,于是就同意了刘玉兰和朱志明的婚事。

很快,二人就风风光光的成亲了,成亲之后,朱志明真正是土鸡变凤凰了,他对刘玉兰非常的疼爱,小夫妻如胶似漆,恩爱有加,刘财主夫妇见女儿幸福,心中自然是很欢喜。

刘财主亲自教朱志明做生意,做客的时候也带着他,朱志明聪明好学,不到一年,就熟练地掌握了经商之道,他开始从掌柜做起,后来刘财主就把家中一半的店铺都交给他管理。

朱志明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了一个有钱人,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娶了刘玉兰,因此对刘玉兰是言听计从,不敢有一点怠慢。

眨眼几年过去了,刘玉兰没有为朱志明生下一男半女,他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很不是滋味,刘玉兰也不傻,自然能猜透丈夫的心。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刘玉兰觉得自己对不住丈夫,就劝说让他纳一房小妾,也好为他生下一儿半女。

她的话说到了朱志明的心坎上,但他嘴上却说:“我爱的是你这个人,有没有孩子都无所谓,只要有你陪我白头到老,这辈子我就心满意足了。”刘玉兰听了很是感动,就更加坚定了给朱志明找小妾的决心。

为了丈夫能后继有人,刘玉兰就向父母说了自己的想法,刘财主一听就不同意,他们说决不会让自己的宝贝女儿受委屈的。

刘玉兰说道:“这事是我愿意的,我不会受委屈的,二老就放心吧,以后有了孩子,我还开心呢!”

刘财主说道:“纳小妾坚决不行,你要是想要孩子,咱们可以过继一个,长大后和亲生的一样。”刘财主的话传到了朱志明的耳朵里,他心里不舒服但也没有说什么,一如既往地对妻子好。

天有不测风云,还没有等到刘玉兰夫妇过继孩子,刘财主就在一次做客的途中被人抢劫,还丢了性命。

李氏母女哭得死去活来,刘财主这一走,天就塌下来了,幸亏有朱志明撑着,要不然剩下她们孤儿寡母可怎么办啊!

朱志明把刘财主厚葬之后,他就成了刘家的当家人,真正走上了人生巅峰。刘财主不在了,李氏每天都郁郁寡欢,很快也驾鹤西去了。

原本好好的一个家,两位亲人接连去世,刘玉兰承受不住如此重大的打击,精神开始变得恍惚,整天躲在房里不出门,好像痴傻了一样。

小翠见刘玉兰这样,也非常伤心,没少流眼泪,时常开导她,“人死不能复生,小姐一定要节哀啊,你这个样子,老爷夫人在那边也会很伤心的……”说着就泪如雨下。

一开始,朱志明对妻子还是很关心的,请来郎中给她医治,一有空就会来房里陪她,晚上也一直陪着刘玉兰,可时间一长,也就没有了耐心。

朱志明总是借口生意太忙,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即便偶尔回来也不再去刘玉兰的房里,小翠看在眼里,心里就泛起了嘀咕。

小翠觉得朱志明不正常,就悄悄地跟着他,经过多次的跟踪之后,她发现了一个重大秘密,朱志明居然在外面养了一个女人,小翠就特别的气氛,但她不敢告诉了刘玉兰。

她承受着失去父母的痛苦,如果她知道朱志明背叛她,就会更加伤心,小翠就把这事藏在了心里,而是去找朱志明的表哥周三。

如今的周三被朱志明提拔成了店里的掌柜,也娶妻生子了,他如今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刘玉兰的下嫁,因此他从内心深处是很感激刘玉兰的。周三听小翠说朱志明在外面养了女人,心中也是为刘玉兰抱不平,可如今刘家是他表弟当家,他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软声软语,拐弯抹角的劝说朱志明,意思是让他对刘玉兰好一些,人不能忘恩。

朱志明见表哥劝说,就假装答应,可依然是我行我素,后来周三再劝,他就说道:“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与刘玉兰成亲几年,她也没有为我生下一儿半女,难道要我朱家绝后吗?”

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周三觉得朱志明说的也有道理,就说道:“你养外宅也可以,不过你要对刘小姐好一些,毕竟你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刘家给的,不要让外人说闲话才是。”

如今的朱志明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以说是春分得意,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硬伤,最忌讳别人说他的一切都是刘家给的,听周三这么说,就很生气,说道:“我这些年在刘家付出了这么多,这一切都是我应该得的!”

周三见他生气,也就不再说什么,只是说道:“做人要凭良心,事情不要做得太绝了。”说完就走了。

再说刘玉兰只是伤心过度才不愿意出门,不愿意说话的,朱志明的变化她心里明镜似的,过了几个月,刘玉兰逐渐从失去亲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开始正常的生活了。

朱志明见刘玉兰好了,就把自己在外纳妾的事告诉了她,刘玉兰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不过听到自己深爱的丈夫亲口出来,心中依然不是滋味。

不过刘玉兰是个通情达理,大度的女人,她也曾经劝过丈夫纳妾,就说道:“你做的对,到时候她给你生个一男半女的,我也安心了。”

朱志明见刘玉兰这么说,就说道:“我就知道你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你放心吧,虽说我有了小妾,你还是我这一辈子最爱的女人。”他嘴上这样说,心里却不是这么想的。

刘玉兰说道:“既然这样,你就应该把妹妹接回来,一家人住在一起也热闹些,我们姐妹俩也可以说说话。”

朱志明纳的小妾名叫刘水儿,一十六岁,她父亲是一个屠夫,不过这刘水儿并没有遗传父亲的粗狂基因,虽然没有刘玉兰漂亮,但长得柳条细腰,柔情似水,而且特别的会撒娇。

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朱志明对她非常的疼爱,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对她是百依百顺,她说什么他都会照做。

其实,刘水儿早就想去刘家老宅了,她要在刘玉兰面前显摆自己的本事,要刘玉兰知道,朱志明爱的人是她刘水儿,让刘玉兰知难而退。

朱志明把刘水儿接到刘家老宅之后,刘玉兰就把她当成亲妹妹一样看待,二人姐妹相称,刘水儿表面上姐长姐短地叫着刘玉兰,心里却对她不屑一顾。

朱志明每天晚上都在刘水儿房里过夜,这让她很是得意,白天的时候就在刘玉兰面前显摆,刘玉兰并不与她计较,可小翠却看不惯她那嚣张的样子,就说道:“有些人不要太嚣张了,小心闪着腰!”

刘水儿听了小翠的话,就装无辜说道:“你怎么能这样说话呢?我一直劝相公去姐姐房里歇息,可相公他不听,我也没有办法啊!”说着偷偷地看向刘玉兰,眼里满是得意之色。

等到晚上的时候,刘水儿就在朱志明跟前哭诉,说刘玉兰的丫鬟小翠欺负她,说欺负她就是看不起朱志明,说要把小翠赶走。

小翠从小就跟着刘玉兰,二人亲如姐妹,朱志明知道赶走小翠并不容易,就哄刘水儿,说有机会一定把她赶走。

刘水儿在刘家作威作福,对下人很是苛刻,这些下人本来都是刘家的老人,对刘水儿的所作所为就很看不惯,有时候就不听她的指使,她就向朱志明告状,说要给这些下人立规矩,一朝皇帝一朝臣,朱志明也早有此意。

一日,一个丫鬟给刘水儿端洗脸水,刘水儿故意把水盆子打翻,然后哭着向朱志明告状,说这些下人根本不把她看在眼里,要造反了,朱志明就趁机把那个丫鬟赶走了,还给其他人立下了规矩,叫所有人都小心的伺候刘水儿。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尽管下人们都兢兢业业地做事,但还是被刘水儿鸡蛋里头挑骨头,只要刘水儿说哪个下人不好,朱志明就会把人赶走,刘玉兰看不下去,就去找朱志明说,朱志明如今翅膀硬了,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

刘家的老人都被朱志明和刘水儿逼走了,从管家到丫鬟都换成了刘水儿的人,从此之后她在刘家就是老大了,谁也不放在眼里,对刘玉兰也开始说三道四起来。

小翠见她欺负自家小姐,就气不过,与刘水儿理论,朱志明回到家里,不顾忌与刘玉兰的夫妻情面,把小翠也赶走了,从此之后,刘家就剩下刘玉兰这个孤家寡人了。

周三听说朱志明和刘水儿的所作所为后就去劝朱志明,朱志明早就烦他了,说道:“你做好自己的事情得了,不要管那么多,人轻言微的道理你都不懂?”周三听朱志明这样说,也就不客气了,说道:“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做人要凭良心,坏良心的人是没有好结果的!”说完就辞职不干了。

刘水儿看着刘玉兰不顺眼,就天天地挤兑她,连家里的下人们都不把刘玉兰放在眼里,刘玉兰想到离世的父母,想到被赶走的小翠和其他人,就万分悲痛,可也无能为力,于是就出家做了尼姑。

即便这样,朱志明和刘水儿还是不肯放过她,于是就把她骗出寺庙,然后推下悬崖,从此之后,朱志明和刘水儿就没有了后患,日子过得舒畅极了。

过了几个月,刘水儿怀孕了,这让朱志明兴奋不已,心想,自己终于要喜当爹了,真是老天有眼啊!

自从刘水儿怀孕之后,朱志明更是把她当成无价之宝一样疼爱,对她是千依千顺,尽管如此,刘水儿还是生病了,身上起了很多脓疮,请了好多郎中都看不好,最后只能去峨眉山请净虚道长,说让他去给自己的妻子看病。

净虚道长听了大吃一惊,说道:“你根本没有妻子,你这不是来骗我吗?”

朱志明听了很是不解,就说道:“我妻子不知去向,可我还有一个小妾呀,如今已经扶正,你怎么说我没有妻子呢?”

“听不懂人话是吧?还不赶紧滚!”一个小道士端了一盆水泼过来,溅了朱志明一身,气的他直骂娘,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朱志明没有请到净虚道长,郎中对刘水儿的病也是束手无策,她只能忍受着脓疮的折磨,因为她全身脓疮溃烂,就天天躲在屋里不敢出门,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一不顺心就打骂下人,砸东西。

朱志明见她全身脓疮,也感到恶心,对她不闻不问,要不是见她有孕在身,早就把她赶走了,如今把她关在柴房里,吃喝拉撒都在里面,而他找了一个通房丫鬟。

一日,朱志明正在房中与丫鬟缠绵,县衙里的捕头就带人闯进了屋子,不由分说就把朱志明绑了。

朱志明做了亏心事,心中很是害怕,但故作镇定的问道:“你们这是干什么?”

捕头说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说着就要带他走,朱志明心想,现在自己有的是钱,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他懂,也就不害怕了,准备跟着衙役们走。

铺头又说道:“你妻子刘水儿在哪里?把她也带走!”说着就示意人去搜,就在柴房里找到了人不人鬼不鬼的刘水儿,一并带到了县衙。

来到县衙之后,朱志明就看见自己的表哥周三和另外几个男子,顿时就吓得两腿发软,知县一声大喝,二人都吓得跪在了地上。

知县大人命人把他们拉出去先打二十大板再说,原来是周三和这几个男子把朱志明告了,告他犯了抢劫罪,杀人罪。

当初朱志明为了获得刘玉兰的芳心,就让这两个同乡扮演成的强盗拦截刘玉兰,他再来个英雄救美,这一招很管用,他就顺利的来到了刘玉兰的身边,为他后来成为刘家的女婿奠定了基础。

与刘玉兰成婚之后,他想摆脱刘员外的束缚,就在刘员外做客的路上,又让这几个同乡去杀死了刘员外。

原本这些人是打算把这些事隐瞒一辈子的,可看到朱志明做得太过分了,他们就有了良心发现,于是就去找到周三,把朱志明所做的亏心事说了。

周三一听简直不敢相信,他这个表弟简直就是个畜生,当初要不是他介绍朱志明来到刘家做事,刘家也不会这样惨,周三感觉十分愧疚,于是就劝说这几人来投案自首,把幕后黑手朱志明供出来。

大堂的一边还站着一个男子,他是来状告自己的妻子刘水儿的,原来这个男子叫王大奎,是刘水儿的丈夫,当初刘水儿对他说,她是为了骗朱志明的钱,把钱弄到手之后就会回来与他过日子,谁知刘水儿却不回来了,他没有得到钱,妻子也不回来了,一气之下就把刘水儿告了。

朱明志和刘水儿被打得皮开肉绽的,然后被衙役拖进堂上,如今人证都在,二人也不敢抵赖,就招认了,其实刘水儿并没有怀孕,只是想牢牢抓住朱志明才说自己怀孕了。

知县正要给二人定罪,突然一个年轻女子来到大堂上,说要为小姐申冤,这个女子就是小翠,小翠说刘玉兰的失踪也是他们二人所为,二人见是小翠,恨得牙根痒痒,他们根本不承认与刘玉兰的失踪有关,说小翠是诬告。

这时,外面的侍卫来报,说是知府大人到了,知县一听赶紧出去迎接,来人正是温家公子温子文。

温子文考上了头名状元,如今是知府大人,知县赶紧把他请到堂上坐下,温子文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女子,朱志明和刘水儿看到女子都吓得脸色苍白。

这个女子不是别人,正是被他们推下悬崖的刘玉兰,她被推下悬崖后并没有死,而是被云游的净虚道长救了。

净虚道长和温子文有交集,知道温子文钟情于刘玉兰,就给刘玉兰说了当年的真相,当年温子文与刘玉兰定了亲,遭到了其他富家公子的嫉妒,于是他们就请温子文喝酒,在酒里下了药,然后又把他弄到了花柳巷里,他就在那里睡了一夜,其实什么都没有做。刘玉兰与他退亲之后,他一直对她念念不忘,至今没有娶妻,刘玉兰知道真相后就非常的愧疚,可自己已经是残花败柳了,哪里配得上知府大人,可温子文并不嫌弃她,把她接到了府上居住。

刘玉兰的伤养好之后,温子文就带着她来县衙告状,巧的是朱志明和刘水儿已经被抓进了县衙。

刘玉兰向知县大人控诉了二人的罪行,这二人真是作恶多端,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天理难容。

朱志明从一开始就在预谋得到刘家的财产,得到财产之后又害得刘家家破人亡,其险恶程度令人发指,由于他罪孽深重,知县判处他凌迟处死,然后五马分尸。

刘水儿已经嫁为人妻,为了钱又与朱志明勾搭在一起,同时参加了陷害刘玉兰的犯罪,也被判处死刑,秋后问斩。

王大奎为了钱,和刘水儿狼狈为奸,间接的害了刘玉兰,被打五十大板,然后再坐一年大牢。

朱志明的那几个同乡为了钱做了朱志明的帮凶,杀死刘财主,理应当斩,不过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投案自首,而且供出幕后指使,知县就判除几人十年有期徒刑,让他们好好反省。

坏人都被绳之以法,刘玉兰和小翠又回到了刘家老宅,刘玉兰感激周三替她家申冤,就让周三做了店铺的总管。

温子文重新向刘玉兰提亲,二人成婚之后,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夫唱妇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二人一生孕育四子一女,儿子非富即贵,女儿贵为娘娘,孩子们非常孝顺,二人活到九十多岁无疾而终。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