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290章 穷小子高价买母猪,母猪说别与妻子同房,三年后可富贵

王长贵他爹死得早,他和母亲相依为命过日子,日子虽然过得清苦,母子二人倒也平安顺遂。

他每天去地里干活,母亲李氏在家里缝缝补补,洗洗涮涮,每次回家都有可口的饭菜吃,王长贵感觉很幸福。

李氏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成家立业了,心中很是着急,她想给儿子物色一门亲事,无奈家中一贫如洗,亲事也是一直没有着落。

这天,村子里的刘媒婆来到家中,说要给王长贵说亲,是隔壁村张家的女儿,名叫张秀莲。

李氏一听很是开心,问人家姑娘有什么条件,刘媒婆说:“人家老张家都是善良之人,不要求什么条件,只要人忠实可靠就行!”

王长贵说道:“我家里贫困,也拿不出彩礼,我看还是算了吧!”

刘媒婆说道:“人家张家说了,不要彩礼,还要陪送嫁妆呢!”

事出无常必有妖,人若无常必藏刀,李氏母子觉得其中有蹊跷,就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刘媒婆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最终还是说出了原因,李氏听了就有些犹豫。

可刘媒婆却说道:“张家姑娘长得水灵清秀,能说会道,除了这点事没有一点短处,娶回来就是个宝贝,人家父母还要陪送嫁妆呢!”

李氏就与儿子商量这事,询问王长贵的意见,王长贵心地善良,听到张秀莲的遭遇,也很是同情,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张家听说王长贵答应娶秀莲就很高兴,为秀莲准备了衣柜,春凳等嫁妆。

李氏母子虽然贫困,但娶媳妇是一生中的大事,也不能太寒酸了。

李氏拿出多年的积蓄,找来泥瓦匠把房子翻修了一遍,新房里都贴上了大红喜子。

她拿出剩下的钱给王长贵,说让他买一头猪回来宰杀,成亲当日好招待客人。

离他们家二十里之外的朱楼村有一个养猪专业户,户主叫刘金生,王长贵就拿着钱去了朱楼村,找到了刘金生。

他看到猪圈里有十来头大白猪,个个长的是膘肥体壮,王长贵就问这猪多少钱一头?他想买一头回家待客。

刘金生说:“进入秋季,办喜事的越来越多,这猪是供不应求,每头没有700钱不卖!”

王长贵一听就失望了,他兜里只有300钱,还差400钱呢,家里已经没有分文了,怎么买猪?

其实,按照当时的猪价,每头猪也就值500钱左右,刘金生之所以说出这么大的虚头是有原因的。

他见王长贵穿着破旧,心想要贵点他肯定买不起,自己就实施下一步计划。

王长贵说道:“我今天没带这么多钱,就算了吧!”说着就要离开。

刘金生本想着王长贵会与他讨价还价,他就顺势给他推销那头母猪,谁知这王长贵太实在,也不还价就要走。

“唉唉,小哥哥,你先不要急着走!”

他走到王长贵身边说道:“我看你是个忠厚老实之人,我这人心地也善良,见不得别人有难处,你既然来了,我也不忍心不卖给你猪。”

王长贵说道:“谢谢你的好意,我是真买不起。”

刘金生神秘地说道:“我这里还有一头猪,很多人都想买,我就是不卖,本想着过年时自己杀了来吃,今日见你作难,就忍痛割爱卖给你。”

还没等王长贵反应过来,刘金生就拉他到了后院,指着一头瘦骨嶙峋的黑猪说道:“这头便宜,别人要我都不给,见你是实在人,才舍得卖给你的!”

王长贵看了一眼,就知道这头猪是老母猪,老母猪的肉质粗糙,咬不动,口味也不好,他是办喜事,怎么能买这样的猪待客呢?

刘金生见王长贵迟疑,就说道:“我实话告诉你吧,这头猪是母猪,不过只生了一窝猪仔,肉质没有问题,只是瘦了一点,不过它便宜呀!”

王长贵听他这么说,就问他这头猪要多少钱?

刘金生一听有戏,就说道:“别人出500钱我都没卖,400钱给你,咱俩也算交个朋友!”

王长贵一听又失望了,说兜里只有300钱,刘金生见他确实想买,就说 400钱一分不少。

王长贵见他这样说,就又要走,刘金生赶紧说道:“你先把兜里的钱留下,剩下的100钱年底还我就行。”

王长贵虽然实在, 但他也看得出这刘金生这是在忽悠他,再说了100钱也不好挣,叫他拿什么还?

就说道:“我兜里只有300钱,如果你愿意卖,我就把猪赶走,如果不愿意就算了!”说着抬腿就要走。

这头老母猪下了四窝猪仔,就再也不拉窝了,养着也是浪费粮食,刘金生每天只给它喝一些泔水,所以越来越瘦,如果再卖不掉真的就剩下一把骨头了,遇到像王长贵这样的买家确实不容易,他怎么会放过呢?

刘金生一咬牙一跺脚,说道:“行,300钱成交!”

王长贵从兜里掏出一个布包递给刘金生,刘金生数了数里面的钱,正好300,一分不少。王长贵赶着老母猪就离开了,看着瘦骨嶙峋的老母猪,王长贵就有些后悔了,觉得这300钱花的不值,他被那刘金生给忽悠了,可已经买了,后悔也没有用。

他赶着猪走了二十里路,感觉有些累,就把猪拴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上,他就坐在树根处,背靠在大树上休息。

王长贵感觉眼皮沉重,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王长贵。”王长贵听见有人叫他,就吃了一惊,这荒郊野外的怎么会有人叫他呢?他四处张望也没有看见一个人影。

“王长贵,是我在给你说话。”他正在疑惑,那声音就在他身边响起。

他身边只有一头瘦猪,哪里有人?王长贵突然感到后背发凉,头皮子发麻,因为他看见那头猪的猪一张一合,声音是从猪嘴里发出来的。

王长贵一个机灵,问道:“你是猪精?”

那头猪说道:“我不是猪精,我是一头老母猪,我有一事相求,请你务必答应我!”老母猪说着,眼中似乎有了泪花。

王长贵心善,见老母猪伤心,赶紧就问它什么事,说能帮他一定会帮的。

老母猪说道:“刘金生把我卖给你,他要400钱,你只给了他300钱,我想让你再送100钱给他。”

100钱也不是个小数目,再说了,他现在兜里连一个钱都没有了,就说道:“你这么瘦,也就值300钱,你怎么还让我送钱给他!这又是何道理?”

老母猪长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个说来话长了……”

在三世之前,老母猪是一个男子,名叫王大壮,这王大壮好吃懒做,没钱花就找弟弟王小壮借钱。

王小壮看在同胞兄弟的份上就借给他一些钱,可他借的钱就从来没有还过 ,王小壮夫妇厚道,也就没提过让他还钱的事。

三年之后,王小壮家里盖房子,王小壮的妻子就向王大壮要钱,王大壮夫妇不但不还钱,还说王小壮夫妇不讲兄弟情面,就那一点钱也要,太不厚道了。

王小壮夫妇见哥嫂耍赖不还钱也就只能作罢,吃个哑巴亏。

眨眼二十年过去了,王大壮临死时欠弟弟的1000钱也没有还上。

王大壮死了之后 ,阎王就把他打入了牲畜道,他就投胎成了王小壮家的一只老母鸡,来还他前世欠下的债。

这只老母鸡特别的勤奋,每天都下蛋,春夏秋冬从不间断,两年之后,王小壮的儿媳妇生产,他儿子就把老母鸡杀了为妻子补身子。

他欠王小壮家的钱没有还完就被杀死了,阎王说上辈子的欠债一定要还完,否则就无法投胎做人。

这次,他又投胎成了王小壮家的一头母羊,母羊长大后也特别勤奋,每年至少下两窝小羊羔。

他发誓这一世一定要把钱还完,可母羊却被一个贼人偷走杀了,买了100钱。

王大壮又去阎王殿报道,恳求阎王让他投胎做人,可阎王一看账目薄,发现他还欠王小壮600钱没还,就说道:“这次你投胎成一头老母猪,一定要把剩下的欠债还完,否则下世还要托生成畜牲去还债!”

他就来到王小壮家里,发现王小壮已经去世了,并投胎到了一家养猪的人家,王小壮就成了刘金生,他本来想着立刻投胎还债的,谁知鬼差告诉他,要等到刘金生当家之后才能投胎。

他这一等就等了二十多年,刘金生的父亲去世的刘金生当家做主之后,王大壮才投胎成了一头母猪,这头母猪身体强健,它产下了两窝猪仔,这两窝猪仔买了200钱,王大壮算着,再下4窝猪仔自己就可以无债一身轻了。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俩窝之后它就再也不拉窝了,如今还欠下400钱没还,王大壮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买主身上,如果买主能掏400钱买下它,下辈子他就可以投胎做人了。

今天王长贵只出了300钱,这样他还要受轮回之苦还债,于是就让王长贵再给刘金生送去100钱。

王长贵听了它的诉说,十分同情,可他实在是没有钱啊,想帮忙却无能为力。

母猪见王长贵犹豫,就说道:“你上辈子就是那偷羊的贼人,这100钱是你欠我的,如果现在不还,下辈子做牛做马也是要还的,所以你最好还是给刘金生送去100钱,下辈子你就不用做牲畜还债了。”

王长贵听母猪这么说,就有些害怕,问它说的可是真的吗?

母猪说道:“句句属实,我之所以被你买走,就是因为你欠我100钱,无论任何人,欠债总是要还的,今生不还来世也躲不掉!”

母猪又说道:“其实你上辈子是一个大孝子,你偷盗母羊卖钱是为了给母亲看病,只要你还了这债,以后就可以富贵了!”

王长贵心想,这100钱看来是躲不过去了,可到哪里去弄钱呢?他心中着急,这一急就醒了过来,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场梦。

醒来后看见那头母猪就卧在他旁边,刚才的梦景还历历在目,王长贵觉得蹊跷,就赶着母猪回家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回到家里,王长贵就把自己的梦告诉了母亲李氏,李氏一听也觉得这梦有蹊跷,说道:“这100钱必须要出!”于是王长贵就去亲戚家借了100钱给刘金生送去了。

刘金生见王长贵来到家里,还以为他是来找后账的,谁知王长贵却从兜里掏出100钱,说道:“你不是要400钱吗?这100钱我就给你送来了。”

刘金生是个精明的生意人,见过的傻人多了,可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傻到家的人,明明已经把猪卖给他了,怎么还要多给钱呢?

王长贵见刘金生不解,就说了自己的梦,刘金生听了不可思议,也就心安理得地收下了钱。

回到家里,王长贵就找来屠夫把那头母猪杀了,夜里,王长贵做了一个梦,那头母猪站在他的床前说道:“我前世欠下的债已经还完了,我也该去投胎做人了,谢谢你。

不过,有件事我要提醒你,不要与你妻子同房,三年后可富贵!”说完就不见了。

王长贵从梦中惊醒,对母猪的话百思不得其解,他娶个妻子不容易,为啥不能同房呢?这也太没有天理了吧!

很快,吉日到来,王长贵就把张秀莲迎娶到了家里,洞房花烛夜,王长贵掀开盖头的一刹那简直惊呆了,这张秀莲貌若天仙,美的不可方物。

良辰一刻值千金,王长贵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妻子,心中是波涛汹涌,拉着她就要圆房,可张秀莲却突然给他跪下了。

说道:“王大哥,求你放过我吧!我不能与你圆房。”说着泪如雨下。

其实这张秀莲之所以倒贴嫁给王长贵,是因为她已经身怀有孕,一个没出阁的大姑娘怀孕,在那个年代就是大逆不道,会被人戳脊梁骨的,因此张家父母就想让女儿快点嫁出去,可家庭条件好的男子谁也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于是他们就选中了条件不好的王长贵。

其实刘媒婆也没有隐瞒这事,李氏和王长贵都知道张秀莲已经有了身孕,一方面母子二人同情秀莲,一方面是因为找媳妇不易,所以就同意了。

王长贵想,只要秀莲与他踏实过日子,他会把她肚子里的孩子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的,以后再与秀莲生个属于他们的孩子,这样就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可他没有想到秀莲居然说不能与他圆房。

“今日我俩拜堂成亲了,你我就成了夫妻,你以前做过的事我都不会介意的,新婚夜哪有不圆房的道理?”王长贵伸手要扶起秀莲,可秀莲不愿意起来。

三个月之前,张秀莲去山上采药救了一个受伤的男子,她就悄悄的把那个男子藏在了一个破窑洞里,每天给男子熬药,送吃送喝,一个月之后,男子的伤好了,二人也产生了感情,于是就偷吃了禁果。

一天夜里,男子告诉张秀莲他要回家去了,让张秀莲等着他,他一定会来娶她的,男子走后不久,秀莲一个多月没来月事,她还以为自己生病了,于是就告诉了母亲刘氏,刘氏一听大惊,盘问她是不是和男子有那种事情?

她一个未经世事的大姑娘听母亲这样问,就吓坏了,于是就向母亲全盘托出了她和男子的事情。

刘氏知道后把她打骂一顿,并质问她男子是谁,秀莲只说姓黄,她也不知道男子名字,刘氏一听就更加生气,自己的傻女儿是被人骗了。

张秀莲已经怀孕,刘氏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于是就与丈夫商量把女儿赶紧嫁出去,这样就可以不被外人发现了,就这样,张秀莲就嫁给了王长贵。

张秀莲觉得那个黄公子一定会回来找她的,她嫁给王长贵也是迫不得已,所以她恳求王长贵不要与她圆房,因为她一直爱着那个黄公子。

此时,王长贵觉得自己连个接盘侠都不是,顶多是一个冤大头,心中就很郁闷,不过他心地善良,既然人家张秀莲不喜欢他,他也就不会勉强,他又想到老母猪在梦里说的话,心想,这也许就是天意吧。

村里的男子们都特别羡慕王长贵娶到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妻子,还得到了那么多的陪嫁,其实,心中的苦楚只有王长贵自己知道。

白天,王长贵和张秀莲是一对恩爱夫妻,可晚上的时候却各睡各的,完全是一对陌生人,他们的秘密连李氏也不知道。

眨眼八个月过去了,张秀莲生下一个大胖小子,虽然李氏母子喜得合不拢嘴,但细心的村民都在议论,说这孩子不够月份就生了,肯定不是王长贵的,这张秀莲和王长贵成亲之前已经怀孕,村民们终于明白,张秀莲为何要倒贴嫁给王长贵了。

有一些多舌的村妇就在王长贵面前半真半假地说闲话,说孩子不是他的,王长贵说道:“你怎么知道孩子不是我的,以后谁要是再胡说,我就给她急!”从此之后,就没有人敢明目张胆地说这事了。

三年后的一天,王长贵正在地里干活,就有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英俊男子从他身边路过,那男子看见他就下马说道:“这位哥哥,我向你打听个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王长贵是个热心肠,就问他打听什么人,那男子就说道:“这村里有没有叫王长贵的?”王长贵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根本不认识这人啊!

男子说道:“王长贵是我的恩人,我是来报恩的,”王长贵听他这么说就更懵了,说道:“王长贵就是一个粗人,没学问,怎么就是你的恩人呢?”

男子说道:“他替我养了儿子!”王长贵看着男子惊呆了,好一会才说道:“你,你就是黄公子?”

男子一愣,说道:“是的,我就是黄子明啊!你怎么知道的?”王长贵就把自己的身份对那男子说了,男子握住王长贵的手表示感谢。

原来,面前的男子叫黄子明,是一个将军,当年被人追杀受了伤,幸亏秀莲相救,要不然他就没命了。

伤好了之后,他有要事就离开了,本想着办完事就回来娶张秀莲,没想到外域进犯中原,这仗就打了三年,把外域贼寇赶走之后,黄子明凯旋而归,他保卫边疆有功,官升二品。

他就马不停蹄地来找秀莲,经过打听,黄子明得知,他刚走秀莲就嫁给了邻村的王长贵,而且秀莲成亲后八个月就生下一个孩子,黄子明掐指一算,知道那孩子就是他的,于是就来找孩子。

黄子明说道:“多谢恩人替我养了孩子,既然秀莲已经嫁给了你,那你们就好好过日子,我只希望你能让我把孩子带走!”

王长贵得知面前之人就是秀莲等的人,也就是孩子的亲生父亲时,心中一下子就亮堂了,说道:“你误会了,我和秀莲虽然已经成亲,但没有夫妻之实,她一直等你回来,如今你终于回来了,你们一家三口也可以团聚了。”

黄子明听了王长贵的话,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世上居然有如此的真男人?黄子明就激动地跪在王长贵面前,千恩万谢。

王长贵把黄子明带回家中和张秀莲相见,二人抱头痛哭,李氏这才知道真相,虽然委屈了自己的儿子,但也为他们一家三口感到高兴。

为了表示对李氏母子的感谢,黄子明花钱在京城里买了几间铺子,让王长贵在那里做生意,又给他买了一处大宅子居住,并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王长贵,二人成了郎舅关系,从此经常往来。

王长贵成亲之后,夫妻俩如胶似漆,恩爱有加,对李氏也非常孝顺,二人孕育了一子一女,儿子长大成了商人,女儿嫁到了富贵之家。

王长贵一直记住母猪的话,一辈子都不曾欠别人一针一线,而是行善积德,做了很多好事。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