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357章 清明节寡妇上坟,帮旁边孤坟拔草,男子说你丈夫还活着

年轻女子梅氏,宋朝洛阳永宁县人氏,丈夫李文峰,是一个木匠,每天早出晚归干活,妻子在家里洗衣做饭,纺线织布,夫妻二人恩爱有加,小日子过得温馨幸福。

二人新婚不久,还没有过够二人世界,所以在一年之内不打算要孩子,李文峰每天出去做木工活,晚上回来夫妻如胶似漆,有说不完的话,做不玩的事情。

李文峰不但能干,而且把梅氏当孩子一样宠着,梅氏觉得,今生今世嫁给李文峰是她八辈子修来得福分,如果有下辈子,还要嫁给他。

小两口没有孩子,李文峰又有木匠手艺,小日子过得也比较富裕,二人打算攒些钱,来年春天怀个孩子,这个家庭就算圆满了。可天有不测风云,李文峰在一次干活途中被劫匪杀害。

梅氏抱住丈夫的尸体哭了三天三夜,可丈夫再也没有睁开眼看看她,再也不能给她说一句话,那段时间,梅氏就像神经了一样,每天就是发呆,傻笑,还会突然大哭不止,村里的人都说她脑子坏了。

李文峰在的时候,他负责挣钱,梅氏负责美貌如花,如今丈夫去世,梅氏就没有了经济来源,于是她就在家里做一些刺绣等拿到集市上去卖,换些钱买油盐酱醋。

梅氏才结婚不到一年,年轻漂亮,如今却成了寡妇,村里村外的男人都惦记着她,有事没事地总找她说话,甚至有一些光棍汉还在半夜敲她的门,梅氏胆小,总是成夜的睡不着觉。

李文峰有一个堂哥,叫李文山,已经五十多岁了,他妻子王氏是一个疯子,整日被他打骂。这个李文山早就觊觎梅氏的美貌,如今李文峰死了,他就肆无忌惮地来骚扰梅氏。

梅氏自然知道李文山的心思,就不给他好脸色,说道:“大哥,如今文峰不在了,你以后不要来我家了,免得被人说闲话。”

李文山是什么人?是个有名的二流子,没脸没皮的,他嘿嘿一笑说道:“妹子,如今我那短命的弟弟撇下你走了,你还年轻,以后的日子还长呢,没有个依靠可不行,哥哥愿意做你的依靠……”

他说着就要去扯梅氏,梅氏吓得后退几步,李文山一步步逼近,梅氏被逼到床边,已经没有退路了。李文山嬉皮笑脸说道:“你这么年轻,肯定是守不住的,不如就跟了我,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他说着就去拉梅氏,梅氏一看李文山要得逞,她急中生智,猛地摸出枕头下的一把剪刀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厉声道:“你不要过来,否则我就死给你看。”

李文山看着梅氏把剪刀抵在脖子上,怕她真的抹了脖子,就不敢在上前,笑着说道:“小美人,你别做傻事,你这么美的娘子,要是死了多可惜啊!”

梅氏说道:“你赶紧给我出去,否则我死了,你也脱不了干系。”说着手一用力,做出要自杀的样子,李文山是个无赖,他觊觎梅氏的美色,如今他还没有得手,所以不希望梅氏就这么死了。

说道:“算你狠,我走,不过我还会来的,你好好想想吧,不跟我谁也不敢娶你。”李文山说完就走了。

李文山一走,梅氏两腿发软就坐在了床上,想起昔日的恩爱夫妻,不免悲从中来,哭道:“李郎,你真是太狠心了,如今你走了,叫我如何活啊……”梅氏哭了几个时辰,直到声音都哭哑了,才和衣服倒在床上,可她却翻来覆去睡不着。

想想死去的丈夫,再想想自己如今的处境,她既担心又害怕,不知道以后怎么在这里待下去,尤其是那个李文山,今天他没有得逞,肯定不会罢休的,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一夜无眠,第二天是清明节,梅氏就做了李文峰生前最爱吃的两个小菜放在食盒里,她一手提着食盒,一只胳膊挎着装有火纸的篮子去给李文峰上坟。

来到坟前,梅氏把酒菜摆好,又给丈夫烧了纸钱,想想曾经的恩爱夫妻,如今却阴阳两隔,不由得悲从中来,扑在坟前大哭一场。

哭过之后,梅氏起身正要离开,突然发现距离丈夫坟头不远处的地方,有一个很小的坟头,坟头上长满了杂草,应该好久没有人来清理过了,更没有人来祭拜,看着十分凄凉。

梅氏心善,就走过去,把坟头的杂草都拔掉了,然后又从篮子里拿出一叠纸钱放在坟前烧了,说道:“过节了,我给你送些钱,你在那边也买些好吃的!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你和我丈夫是邻居,你俩在那边要相互照应着点。”

村子里的赵老汉和他儿子去给先人上坟路过这里,看见梅氏在给孤坟烧纸,还把坟头的杂草都拔干净了,赵老汉说道:“这个孤坟没有人来烧过纸,梅姑娘,也就你心善,以后会有好报的。”

梅氏心中苦笑,自己的丈夫年纪轻轻地就去了,以后还会有什么好报!再说了,她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得到好报,说道:“只是举手之劳而已,不值一提。”

梅氏从坟地回到家里,天已经黑了,她想到昨天晚上的遭遇,赶紧把门插上,又把桌子和椅子顶在门上,这才有了一点安心。也许是今天上坟跑的路太多,梅氏感到很疲劳,倒在床上就睡着了。夜里,突然一个年轻男子站在了她的床头。

那男子一身青布长衫,慈眉善目,看起来像是一个读书人,梅氏也不害怕,说道:“你是何人,怎么会在这里?”

男子说道:“我是你丈夫的邻居,我来是为了感谢你给我清理院子,并给我送钱花。”

梅氏一听,就知道这人是那座孤坟的主人,说道:“你不必客气,我去给丈夫上坟,只是顺便帮你清理一下杂草。”

男子说道:“你丈夫还活着,他就在县衙等你。”

梅氏震惊地看着面前的青衣男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的丈夫是被歹徒害死的,她是亲眼看着丈夫下葬的,这人怎么说她的丈夫还活着呢?

梅氏说道:“这不可能,我丈夫确实已经死了,你这样说就是为了安慰我吧!谢谢你的好意。”

男子从袖筒里拿出一根锈迹斑斑的铁钉,这根铁钉足足有十公分那么长,说道:“你拿着这个钉子,你的丈夫见到钉子就会和你相认的。”,男子说完就消失不见了。

梅氏惊醒,原来刚才只是一场梦而已,她起身把屋内的马灯点亮,屋里的一切如常,她想自己刚才之所以做那个奇怪的梦,是因为自己太思念丈夫的缘故。

当她的目光落到桌子上时,突然感觉脊背发凉,头皮子发麻,桌子上居然有一根锈迹斑斑的钉子,和梦中男子手里的一模一样。

梅氏小心翼翼地走到桌子旁,拿起那根长钉,梦中的场景又在她脑子里回放了一边,她确定这根钉子就是梦中男子给她的钉子。

梅氏不敢相信自己会遇到这么离奇的事情,更令她难以置信的是自己的丈夫明明已经死了一年多了,那人居然说他还活着?

此时的梅氏没有了一点睡意,她反复地看着手中的钉子,意识到刚才不是在做梦,那孤坟的主人刚才是真的来过,既然是真的,他的话应该有可信度,梅氏就想着明天去县衙看看。

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梅氏就早早地起床,连饭都没有吃一口就往县城而去,当她走到一条山间小路时,突然有人从身后抱住了她。

原来昨天晚上,李文山去找梅氏,发现她的门关得死死的,怎么也打不开,于是他就在梅氏家门口的柴火堆里躲了起来,想等梅氏夜里上厕所时溜进她的屋子里,可梅氏一夜都没有上厕所,他就在柴火堆里睡了一夜。

一大早,就看见梅氏急匆匆地走出家门,他就悄悄尾随,到了这人迹罕至的山路上就快步跑到梅氏身后把她抱住了。

梅氏听见是李文山的声音,又怕又恼,说道:“放开我,你再不放开我就不客气了!”

在这荒郊野外,李文山就更加肆无忌惮,说道:“你怎么不客气?我很想见识见识,用剪子还是用刀子?”

自从丈夫死了之后,晚上梅氏就把剪刀放在枕头下,白天就带在身上,一是为了给自己壮胆,二是万一遇到流氓可以用得上,毕竟她是个年轻漂亮的寡妇,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惦记,可今天走的太急,就忘了带剪刀,没想到李文山这个畜生居然在这里对她下手。

梅氏拼命地挣扎,可她哪里是李文山的对手,梅氏突然想到自己兜里的东西,她迅速的摸出那根长钉子,使劲的朝李文山的后脑勺刺去。

那根钉子好像被人施了魔法似的,很轻松地就刺进了李文山的脑袋里,他翻了个白眼就放开了梅氏,身子滚到旁边的地上。

梅氏赶紧从地上爬起来,一看李文山一动不动地侧卧着,不知是晕倒了,还是死了,她害怕极了,发疯似地跑了很远才停下,一下子瘫软在路边。

她要拿着那根钉子去找自己的丈夫,可如今她居然把钉子插在了李文山的脑袋里,如果李文山死了,她是要坐牢的,此时的梅氏六神无主,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在路边坐很久,决定先去投案自首,梅氏一路跌跌撞撞地来到县衙,在县衙的大门外击鼓,很快官兵把他带到大堂之上。

知县大人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男子,才上任不到一个月,梅氏是他上任以来第一个来县衙告状的人,看着她失魂落魄的样子,心想她是受到了什么冤屈。

知县大人道:“堂下何人?”

梅氏道:“小女梅氏。”

知县大人问道:“你有何冤屈?如实招来!”

梅氏哭道:“小女子是有冤屈,我走在路上,被人轻薄,为了脱身,失手杀了那人,我是来投案自首的!”

知县大人一听,仔细打量堂下的女子,这女子也就十**岁的样子,长得肤白貌美,柔柔弱弱,要不是亲耳所闻,真的没法把她和杀人犯联系在一起。

知县大人命令衙役把梅氏绑了起来,然后让她带路去查看杀人现场,可到了地方之后,居然不见李文山的尸体。

知县问梅氏所杀之人她是否认识,梅氏就如实说了,说那人是自己丈夫的堂哥,知县大人就让梅氏带着她去李文山家里去看看。衙役押着梅氏来到村子里,径直朝李文山的家走去,村子里的人看到都议论纷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知县命令衙役去屋子里看看,发现李文山居然躺在屋里的炕上,头上还缠着布,李文山一看有官兵来,还以为官兵是来抓他的,一下子从床上跳了下来,说道:“官爷,我只是和那梅寡妇闹着玩的,并没有碰到她,她还把我的头给扎了,差一点没命。”

原来,那根钉子插得并不深,李文山根本没有死,而是晕倒了,醒来之后就悄悄地回到家里包扎了,他怕村里人知道这事,就躲在屋子里睡觉,想伤好了之后再收拾梅氏,没想到梅氏已经被县衙抓住了。

李文山看看手被铁链子锁着的梅氏,说道,“她就是梅寡妇,这女人太狠毒了,没想到她下手这么狠,居然用钉子杀人,大人英明,把她抓起来就对了,要不世上又会多一个被钉死的男人。”

李文山突然感觉自己说错了话,就赶紧闭住了嘴,知县大人命令衙役把他们二人带到县衙好好审问。

来到县衙,知县问道:“那钉子现在在何处?”,梅氏的说当时就插在李文山的头上了。

李文山赶紧说道,可能是掉在山上了,那是梅氏作案的凶器,恳请大老爷把钉子找到,治梅氏的罪。

衙役们就押着李文山去那个山间小路上寻找那根钉子,几个时辰之后,终于找到了那个锈迹斑斑的钉子。

知县大人拿着那根钉子反复观看,于是命人把李文山先押入大牢,明日再审,又命令所有的衙役都退出去,此时大堂内就只有知县和梅氏。

知县大人走到梅氏身边,亲手解开她手上的铁锁,说道:“梅小姐,让你受苦了。”

梅氏听知县大人这么称呼自己,一下子就懵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她吃惊地看着他,还没等她开口,知县大人便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着的红纸,递给梅氏。

梅氏是越来越懵了,她不敢看面前的人,赶紧展开那张纸一看,居然是一张婚书,上面写着两个名字,一个是白子阳,一个就是她梅花。

白子阳是他父亲一个朋友的儿子,从小定下了娃娃亲,可后来白家发生变故,白子阳的父亲失踪,母亲改嫁,后来白子阳也失踪了,她父亲也寻找过白子阳,后来听人说淹死了,这门婚事没有了指望,父母就把她嫁给了李文峰。

梅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她抬头吃惊地看向面前之人,难道白子阳没死?面前的人是?

“你是?”梅氏问道。知县说道:“我就是白子阳。”,梅氏一听,差一点晕过去,梦中的青衣男子说她丈夫没死,难道说的就是白子阳?

白子阳把梅氏扶在一边的椅子上坐下,给她讲了发生的一切。

原来白子阳的家住在苏州,十九年前,他的父亲白桦去京城赶考,走到洛阳永宁县,被几个劫匪抢走了盘缠,他坐在路边不知如何是好,这时走过来一个男子,这人就是梅氏的父亲梅大牛。

梅大牛是一个善良之人,见白桦愁眉不展就问他原因,白桦就给他说了自己的遭遇,梅大牛很是同情,把白桦带到家里吃了一顿饭,然后又把家里仅有的一点钱给了白桦,白桦非常感激,说以后一定把钱还上。

那一年,白桦并没有考中,不过还是千里迢迢来到洛阳把钱还给了梅大牛,二人也成了好朋友,那个时候白桦的儿子白子阳两岁,梅花刚出生,二人就给两个孩子定下了娃娃亲。

次年,苏州遭遇水灾,白桦夫妇就带着白子阳来到这里投靠梅大牛,一家三口就在这里安了家,两个月后,白桦就失踪了,后来白子阳被人贩子卖给了一个员外,员外病死后,白子阳就被员外的家人赶了出来,他要饭为生,后来被一个好心的樵夫收留,供他读书。

就在两个月之前,白子阳突然梦到了自己的父亲,父亲告诉他,他当年是被他母亲和奸夫用钉子插在头上而死,要他一定抓住那奸夫,绳之以法。

白子阳为了查清父亲被害案,放弃高官厚禄,主动要求来到安宁县做县令,到任一个月来,他一直在秘密调查此事。

就在清明节的那天夜里,白子阳又梦到父亲,父亲告诉他,梅花是一个善良的姑娘,他把头上那根铁钉交给了梅花,让她拿着铁钉去找他,要他和梅花成亲。

梅花不可思议地看着白子阳,世上居然有这么巧的事,那座孤坟居然就是白子阳的父亲白桦的坟墓,其实还有一件更巧的事,更是梅花没有想到的。

次日,白子阳提审李文山,喝道:“李文山,十八年前你逼迫王桂花谋杀亲夫,你可知罪?”

这件事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突然被人提起,李文山心中也是一惊,不过随即就镇定了下来,说道:“大老爷,冤枉啊,我根本没有做过这样的事。”

当年他为了霸占美貌的王桂花,就逼迫她趁着白桦睡着之后,把钉子钉在他的头上。然后连夜把白桦的尸体埋在了村子后面的山上,大家都以为白桦失踪了,所以这件事一直没有人知道,今天他更不会承认。白子阳命人把王桂花带上堂来,李文山知道王桂花疯了,她也说不出什么,心中就很得意,谁知被带上堂的王桂花简直是换了一个人,穿的干干净净,根本就是个正常人。

王桂花说了当年李文山逼迫她杀死白桦的前因后果,王桂花是被他用药物控制了精神,才对白桦下手的,白桦死后,白子阳也失踪了,王桂花为了摆脱李文山对她的精神控制,就装疯卖傻了十几年。

李文山千算万算,居然没有算到王桂花是装疯的,事到如今,他也只能如实招了,当年他不但指使王桂花杀了白桦,他还把白子阳卖给了人贩子。

常言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李文山苟活了十几年,最终被斩首示众。

白子阳和梅花成了亲,做了一对恩爱夫妻,白子阳给父亲的坟填土,立碑,每次去扫墓,祭拜,连旁边李文峰的坟墓也一起清理,祭拜。

王桂花被白子阳接去和他们同住,但她无法原谅自己当年的杀夫行为,就去五台山出家做了尼姑,白子阳把自己的养父接到了身边,孝敬终老。

白子阳的仕途一直很顺利,做到宫中二品大员,梅花也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他们的两个儿子也是三品官员,女儿嫁给了当朝宰相。几十年后,夫妻二人无疾而终。

各位看官:本故事与迷信无关,主要讲的是一个善良的寡妇梅花,清明节给丈夫上坟,随手帮旁边的孤坟拔草,又烧纸钱,最终成就一对美好姻缘,而作恶多端的李文山被斩首示众,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个故事只要是教人向善,做一个善良的人,最终会得到好报。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