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360章 男子借宿,女子好心收留,他却说你肚里有长虫

明朝洪武年间,武当山脚下有一个刘家村,这里住着一家姓李的孤户,男子叫李贤仁,是一个郎中,妻子赵氏,还有一个儿子叫李家兴。

这一家三口不是本地人,是十几年前来到这里安家落户的,当时来的时候,夫妻二人也就二十岁左右的样子,怀里的婴儿就几个月大,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夫妇已经是中年人,当初的小婴儿也长成了一个翩翩少年。

李家兴不但相貌出众,而且聪明过人,饱读诗书,能写会画,平时除了读书,还跟着父亲学习把脉治病,夫妻二人看着自己的儿子平安长大,而且很是出色,脸上的喜悦之情不言而喻。

李贤仁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郎中,各种疑难杂症他都能够药到病除,而且还是一个大善人,对于那些看不起病的穷人,他都会免费诊治,从来都不收一分钱,因此也受到了乡邻们的爱戴,大家都亲热的称他为李大善人。

要说这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平安而幸福,夫妇俩商量着准备给李家兴说的一门亲事,可天有不测风云,在一个夏天的午后,一件事情让这个家陷入了深渊之中。

那天,有几个外乡人抬着一个老妪来看病,此老妪瘦骨嶙峋,已经病入膏肓,李贤仁给老妪把脉,然后开了几副中药,说先吃吃再来复诊,几人拿了药就抬着老妪走了。

可刚走了几个时辰,那几个人就带着官兵来到李家,说老妪喝了药之后就一命呜呼了,说是李贤仁故意谋杀,于是就带着官兵来拿人。

李贤仁医术高明,救人无数,而且心地善良,李家兴知道这些人诬陷了自己的父亲,要上前理论,但赵氏却让他出头,说人心险恶,不得不防啊!

李家兴听出母亲话里有话,他问母亲为何这样说,赵氏却岔开话题不愿意明说,李家兴怕母亲伤心,也就不再多问。

李贤仁把人给治死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他是被冤枉的,乡亲们就联名上书到县衙为他申冤,可县官说案情重大,需要报上级衙门审理。

李贤仁给人看病从来不收穷人的钱,富人来看病也只是象征性地收一些,挣的钱仅够糊口,家中也没有什么积蓄,如今他被抓走了,母子二人的日子很是艰难。

虽然李家兴也跟着父亲学了一些医术,但赵氏坚决不让儿子再行医,母子二人的日子过得很是艰难,以前受到李家恩惠的乡亲们都拿来米面,蔬菜接济,可都被赵氏拒绝了。

李贤人被带走后的一天夜里,赵氏叫醒儿子,说要去找他父亲的一个同窗好友,兴许能救他出来,于是母子二人带上换洗衣服和干粮,还有几两碎银子就离开了刘家村。

一路上,二人风餐露宿,很是艰苦,对于李家兴这样的壮小伙来说还能忍受,可赵氏生的柳条细腰,自从来到刘家庄落户就没有出过远门,一下子走这么多路她就有些吃不消,脚上都磨出了大血泡。

李家兴心疼母亲,就背着她走,可赵氏心疼儿子,宁愿忍住疼痛也不让他背自己,母子二人争执不下,于是就各退一步,李家兴背着走一段,她自己走一段,就这样跌跌撞撞的走了十来天。

由于赵氏的身体虚弱,脚上又磨出了很多血泡,所以在路上就染了风寒,李家兴就想着歇几天再走,正巧这时又天降大雨,无法在外面露宿,于是他就敲开了路边一户人家的大门。

开门的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汉,这老汉慈眉善目,一看外面的人已经淋成了落汤鸡,赶紧请他们进来。

赵氏母子就进了屋,老汉赶紧生了一堆火,让两个人把衣服烤干,老汉说去煮了面给二人吃,赵氏母子赶紧阻止,说雨停了就要走,不麻烦了。

这时,从房间里走出一个清瘦的年轻女子,这女子年纪也就十五六岁,可看着她高高隆起的肚子好像是怀孕六七个月的样子。

女子说道:“爹,你歇着,我来煮面。”,说着就去了厨房。赵氏看着女子赶紧说道:“姑娘身子重,就不要麻烦了。”,可那女子并没有说话,就去了厨房。

老汉看着女子的背影,眼泪就流了下来,长叹一口气说道:“这孩子命苦,半年前突然得了一种怪病,饭量是一天比一天的大,可除了肚子越来越大外,其他地方都瘦的皮包骨头了。”

赵氏一听就明白了,原来姑娘不是怀孕了,而是得了怪病,就说道:“没有找郎中看吗?”

老汉说:“十里八乡的郎中都看了,也吃了很多药,就是不见好转……”,老汉说着,不由地哽咽起来。

原来,这个老汉名叫王全福,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妻子早年离世,他一个人把儿子拉扯长大,儿子学了木匠手艺,又娶了秀莲为妻,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一年前,王老汉从地里干活回来,路上遇到了一个头部受伤的姑娘,这个姑娘就是娇娘,他见娇娘可怜,就把她带回了家,并请来医生给娇娘治伤。

娇娘的伤治好之后,王老汉就让儿子王大壮送她回家,可娇娘脑子受了刺激,只知道自己名字,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了,于是就住了下来,娇娘和王大壮以兄妹相称,王老汉也把娇娘当成亲生女儿一样,对她也十分疼爱,可不知为何,半年前,娇娘突然得了怪病。娇娘的病久治不愈,老汉的媳妇秀莲和村里人都开始议论,说她是招惹了不干净的东西,会给村里带来霉运的,要王老汉把她赶走,可王老汉不信邪,坚持把娇娘留下。

可就在一个月前,他的儿子王大壮突然消失不见了,儿媳妇秀莲把这一切都归结到了娇娘的身上,天天骂娇娘克死了她丈夫,还骂王老汉害死了王大壮。

娇娘不想连累王老汉,也想离开这里,可王老汉担心她一个生病的女娃出去就没有了活路,就不让她走,娇娘怕老汉伤心,也就留了下来。

赵氏母子听了老汉的话很是同情,劝慰了一番,老汉才止住眼泪,说道:“娇娘这孩子心地善良,可老天爷为啥就要这样折磨她呢?”

李家兴跟着父亲学医,也治好过不少病人,于是就想给娇娘把把脉,说道:“老伯如果相信我,我愿意给令爱把把脉。”

赵氏虽然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再给人看病,但她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再说老汉一家也是好人,她就更不会见死不救了,就对儿子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老汉一听李家兴要给娇娘看病,虽然心中感激,但并没有抱太大希望,说道:“公子是个郎中?那就请你给小女儿看看吧。”

很快,娇娘就端来两碗热气腾腾的汤面,赵氏母子谢过娇娘就开始吃面,吃完面后,李家兴就给娇娘把脉,这是他把过最奇怪的脉相,和喜脉很像但又不是喜脉,以前他听父亲说过,这样的脉相多是长虫作怪。

这时,老汉的儿媳秀莲从里屋出来,哭着说道:“她就是个丧门星,爹,是她害死了你的儿子,害得我年纪轻轻成了寡妇,你要是不赶她走,我走。”,秀莲装作要出门走的样子,老汉赶紧劝阻说道:“秀莲,大壮失踪了我心里也很难受,可这和娇娘有何关系呢?”

那秀莲一听就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说道:“事到如今你还护着她,早晚把我也克死你心里就舒服了……”,赵氏赶紧上前去劝秀莲,可秀莲哪里啃罢休,指着赵氏说道:“你们是哪里来的骗子,还要给这个丧门星治病,你们想让她把我们都克死吗……”

秀莲的话越说越难听,李家兴听着火冒三丈,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这娇娘只是生了不常见的病,怎么就把她说成丧门星呢?她丈夫失踪肯定是另有原因,怎么和娇娘有关系呢?

秀莲坐在屋子里哭了一阵,这时,外面的雨已经停了,她就跑到院子里边哭边叫,:“这日子没法过了呀,要是不把这个丧门星赶走,全村的人都会被她克死的……”

秀莲这么一闹,左邻右舍的人们都跑到了王家的院子里,人越聚越多,大家都对娇娘指指点点,要王老汉把她赶走,要不然村子里真的要倒霉了,众人大声嚷着,就要冲进屋子去赶走娇娘。

李家兴赶紧大声说道:“大家稍等!”

村民们不解地看着他,李家兴接着说道:“娇娘是生病了,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由于这个病很古怪,所以久治不愈,只要找到病因,一定是可以治好的。”

李家兴又看向娇娘问道:“半年前姑娘可曾在地里睡过觉?”

娇娘擦干眼泪,若有所思,说道:“半年前我和嫂嫂一起去地里拔草,中午的时候在地头歇息,不知怎么就睡着了。”

原来半年前,娇娘和秀莲去地里拔草,在地头睡了一觉,自从那之后,她吃得越来越多,肚子越来越大,身体却越来越瘦,村里人都议论她这是鬼上身了,说她是不祥之人,要把她赶走。

李家兴没有说话,而是无意间扫过秀莲的脸,秀莲的脸上掠过一丝慌张,然后又大哭了起来,“我那可怜的官人呢,你死得好惨啊,都是这个丧门星把你给克死了……”

李家兴心中已经有数,就大声说道:“娇娘肚子里是进了长虫,请架起一口大锅,烧一锅热油,油锅上面搭一个三米高你能躺上一个人的架子。”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感到不可思议,但看着李家兴一脸认真的样子也想看个究竟,大家就立刻在院子里支起一口大锅,锅里倒满了油,又在大锅上搭了一个架子。

李家兴低声对母亲吩咐了几句,然后对众人说道:“妇女们可以留在院子里,其他人都跟着我出去,半个时辰后再见分晓。”

众人不知道李家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乖乖地按照他说的做了,大家之所以要赶走娇娘只是害怕受到牵连,如果有人能治好她,大家也是很乐意的。

此时,男人们都跟着李家兴到了大门外面,院子里都是清一色的妇女,赵氏按照儿子说的做,让一个妇女烧火,准备开始给娇娘治病。

秀莲见状就冷冷说道:“连郎中都治不好,你们这些歪门邪道能治好吗?我看还是省省吧!”,说着就要拉那烧火的妇女,这次妇女们没有听她的,她们都很好奇娇娘肚子里到底是不是有长虫,为了不让秀莲阻挠,几个妇女就把秀莲推出了院子,然后插上大门。赵氏又让娇娘把下衣全部脱去,娇娘是一个没经过世事的黄花大姑娘,听赵氏让她把下面的衣服全脱掉就很害羞,迟疑了一会,还是就咬牙把下身的衣服全脱了,然后爬上架子,按照赵氏的吩咐两腿岔开坐在架子上。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锅里的油就开始冒泡,油烟滚滚往上而去,娇娘就坐在架子上,任凭油烟把她包围住。

院子里的油烟越来越大,娇娘感觉肚子里有东西在拼命地挣扎,好像要钻出来似的,她又惊又怕,胃里也是一阵恶心,很快就晕了过去。

油温越来越高,一会儿,一条一条的长虫就从娇娘的下身钻了出来,直接落进沸腾的油锅里,很快,油锅里已经落进了十来条长虫,众妇女看的是触目惊心,脊背发凉,个个都变了脸色。

直到再没有长虫爬出,赵氏才让人熄灭火,爬到架子上给娇娘把衣服穿好,然后就叫来外面的众人进来,让他们把娇娘抬到床上去。

王老汉一看娇娘的肚子小了,心中很是感激,又看看油锅里的长虫,头皮子发麻,一阵后怕,原来祸害娇娘的真是长虫。众人看到此情形也是连连称奇,都说李家兴是个神医。

秀莲看着油锅里的长虫,脸色发青,就悄悄溜进了自己的房间,今天秀莲的表现,李家兴都看在了眼里。

娇娘的病治好了,王老汉和娇娘都对赵氏母子感激不尽,赶紧准备好酒好菜招待,要他们母子在此留宿,明日再走,村子里的众人也都围在王家,请李家兴给他们看看陈年旧疾,李家兴不好推辞,就给众人一一把脉开药。

虽然娇娘的病好了,但李家兴心中的疑虑并没有解开,他想不明白,长虫是怎么进入娇娘肚子的,吃过晚饭,他就把心中的怀疑说了出来。

王老汉和娇娘一听大惊失色,他们一向与人为善,从来没有得罪过什么人,怎么会有人故意害她的,害她的人又是什么目的?

李家兴又问娇娘,“半年前你在地里睡觉时身边有没有其他人?”娇娘就把半年前自己在地里睡觉的前因后果说了出来。

原来,就在半年之前,她嫂嫂秀莲叫她一起去地里拔草,拔了一会儿,秀莲就把带去的水壶递给她,让她喝点水休息一下,她就喝了几口水,就感觉到了困意,秀莲就把她扶到地头休息,她很快就睡着了。

李家兴一听就证实了自己的怀疑,这事和秀莲脱不了干系,可他不知道秀莲为啥要害娇娘,就说道:“平时你们姑嫂的关系怎样?”

娇娘犹豫了一下,以前她没有把这事说出来,是怕影响家庭关系,事到如今,她不得不实话实说了,说道:“很好啊,就是……就是有一次,我看到嫂嫂和同村的刘三……干那种事情。”,秀莲吞吞吐吐说道。

王老汉一听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早就发现自己的儿媳不对劲,有一次他看见儿媳从刘三家里出来,可他不愿意把人往坏处想,也就没有告诉自己的儿子,如今听娇娘这么一说,就细思极恐,难道自己的儿子失踪也和秀莲有关?

王老汉也把自己的心里的疑虑说了出来,李家兴就断定娇娘的病和王大壮的失踪都和秀莲有关,如果不揭穿她的阴谋,娇娘和王老汉会很危险,但是要把她送官是需要证据的。

李家兴想了一会儿,就说出了自己的计划,王老汉和娇娘听了就很赞同。

第二日,李家兴和赵氏告辞,王老汉和娇娘相送,一直把他们送到五里之外的一个亲戚家里,然后王老汉和娇娘就赶回来了家,秀莲见二人已经被送走,心中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傍晚的时候,李家兴就往王老汉家赶去,快要走到村子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突然听到路边的小树林里有一男一女说话的声音。

女的说:“娇娘肚子里的长虫已经出来了,这下还怎么把她赶走,她要是把咱们的事说出去,可是要沉塘的。”,这个声音李家兴一听就是秀莲。

“我今天又带来一条毒蛇,不用放进他的肚子,只要咬她一口,就没命了,还有那个老头子,也不能放过。”,这个男人的声音应该就是那个叫刘三的人。

秀莲又说道:“王大壮掉进山崖,不知道有没有死?”

刘三说道:“放心吧,他又不是神仙,必死无疑,咱们要尽快把娇娘和老汉弄死,王家的财产就是咱俩的了,咱们也可以光明正大在一起了。”

李家兴的判断果然没错,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秀莲和那个刘三。

他屏住呼吸悄悄靠近,突然,一声凄厉的猫头鹰叫声划破夜空,树林中的二人朝这边看来,就看家这边的李家兴,两个影子就朝李家兴这边跑来,李家兴身体强健,对付一个刘三不是问题,但他知道刘三手里有毒蛇,就转身要跑。

这时,从树林里窜出十来个男子,把他们三人围了起来,很快,这几个男子就把刘三和秀莲绑了起来。

有一个男人问李家兴是何人,李家兴就如实说了,那人赶紧给李家兴行礼说道:“谢谢你治好了我妹妹的病。”李家兴疑惑地问道:“你是王大壮吗?”,那人点头,把自己的遭遇说了出来。

一个月前的一天下午,王大壮没有出去干活,秀莲就要他陪她去集市上转转,走到半山腰时,刘三就突然从树林里窜了出来,二人不由分说,就把王大壮推下了山崖。

王大壮命大,滚下山崖之后居然没有死,被山脚下的一个寡妇救下了,他在寡妇家养好伤之后,就去找平时和自己一起干活的朋友们,今天晚上就悄悄的回来捉奸,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这一对奸夫淫妇。

众人把刘三和秀莲连夜送到了县衙,此时人证物证俱全,二人不得不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秀莲不但谋害娇娘,还有谋杀亲夫,根据当地的法律,判处奸夫淫妇沉塘而死。

坏人被绳之以法,李家兴就要告辞,准备和母亲一起去找父亲的朋友,早日把父亲救出来,王老汉一家送他出门,这时突然出现一群官兵挡住了他的去路。

众人不知为何,这时就从轿子里走出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此人一身官服,红光满面,十分贵气。

这人走到王老汉身边作揖行礼,老汉受宠若惊,不知是怎么回事,那人说道:“是您救了小女,请受甘某一拜。”

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见那人拉着娇娘的手,眼泪就流了下来,“娇娘,我的女儿,让你受苦了。”

娇娘眼泪汪汪,突然就想到了什么,一头扑进那人的怀里就哭了起来。

原来,此人是御史大人,正是娇娘的父亲,由于他为官清廉,得罪了不少人,那些人为了报复,就把她女儿掠走了。

后来哪些坏人被他查出都绳之以法了,可一直没有女儿娇娘的下落,他派人暗中查防了一年,才查出女儿在王老汉家里,于是就找来了。

甘御史看着瘦骨嶙峋的女儿很是心疼,就问她为何如此消瘦,王老汉就把娇娘曾经被人陷害的事说了,并说是李家兴治好了娇娘。

甘御史一听感觉不可思议,用这种奇怪方法治病的人只有自己的好友李贤仁,当年李贤仁在皇宫当御医,被人陷害被皇帝罢免了,后来他们一家三口就离开了京城,不知道去哪里了。

他看看面前的小伙子,和李贤仁真的有几分像似,就问道:“李贤仁是你的什么人?”

李家兴想到自己的母亲就是要带着他去找一个姓甘的御史,难道眼前之人就是他们要找的人吗?就说道:“李贤仁是我父亲。”

甘御史一听,拉住他的手问道:“你怎么会在这里?你的父母可好?”

李家兴已经猜到这个人就是他和母亲要找的人,于是就把父亲被人陷害,他和母亲一起去找父亲的朋友这事都全说了。

甘御史说道:“贤侄,我就是你要找的人啊!”,众人听了之后,都惊叹不已。

甘御史把赵氏和李家兴接到府上,告诉他们,这些年他一直在收集李贤仁被人陷害的证据,如今证据齐全,于是就把哪些陷害他的坏人都抓了起来细细审问,在证据面前,哪些人都招了,幕后指使是宫中的二品大员,也被抓了起来。

皇帝也是爱才之人,得知李贤仁是受人诬陷,又重新启用他,让他去宫里做了御医首领。

李家三口又团聚了,这些都归功于甘御史,李家对甘御史是十分感激,而甘娇娘的病是李家兴治好的,甘御史对李家也很感激,本来李贤仁和甘御史就是同窗好友,如今关系就更加亲密了,于是两家商量,就成了儿女亲家。

李家兴和娇娘成亲之后,夫妻恩爱,如胶似漆,一年之后就生下一个大胖小子。

甘御史为了报答王老汉父子,就给他们买了十几亩良田,得知王大壮和山脚下的寡妇有了感情,就把那寡妇娶到了王家,李家兴夫妇也把王老汉一家当做亲人,经常会去看他们。

三个家庭你来我往,感情深厚,成了世交,他们的故事也称为美谈。

各位看官:李家兴一家和王老汉父子都是好人,最后得到了好报,而秀莲和刘三落了个被沉塘的悲惨下场,因此做人一定要安分守己,多做善事,才能得到好报。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