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389章 丈夫被人捉奸在床,她的做法竟令丈夫回心转意,人人夸

明朝嘉靖年间,贺州府的第一富商李瀚文刚刚成亲还不到一年时间就不幸感染上了非常严重的肺病,为了治病他不惜花费巨资四处寻医问药,各种草药吃了都快有好几马车,可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日益严重,最后在一个深秋的夜晚不治而亡。

李瀚文是家中的独子,而且成亲的这一年里因为身体抱恙也没有留下一儿半女,他病逝后家中就剩下了年迈的父母和如花似玉的娇妻冯小翠,那一年,年仅只有十八岁的冯小翠便成了寡妇。

自从李瀚文死后,李氏家族里面的那些族人们立马将眼睛齐刷刷地盯到了李瀚文遗留下的万贯家财,为此他们纷纷以“延续李瀚文这一脉的香火”为由,争先恐后地想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冯小翠。冯小翠虽然年轻,但并不代表她不清楚这些人的目的,于是面对族里长辈们的‘好意’全部被她婉转地拒绝了。

这天,冯小翠将族里的长辈们聚集在一块,然后郑重其事地说道:“各位叔叔婶婶你们的好意翠儿心领了,只不过我现在才年仅十八就不幸成了寡妇,你们要是过继一个年幼的孩子给我,可是我却没有一点抚养孩子的经验,万一孩子因我照顾不周再有个三长两短,到时候可就不好了。可要是过继一个年纪稍大的过来,到时候又会难免有人在背后说一些不干不净的话。所以,在过二十年等我变成了老妇,到时候我一定唯命是从。”族里的那些长辈虽然心里十万个不情愿,可是冯小翠刚才说的话却是合情合理,纵使那些人心里再不乐意,但他们对此也无可奈何,最后过继孩子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虽说从那以后李氏族人们谁也没有再找冯小翠提起‘过继孩子’的事情,但是面对近在咫尺的‘鸭子’那些人怎么可能就此善罢甘休,于是那些人又聚集在一起商议,说是冯小翠现在还如此年轻就独身寡居,而且人还长得那么漂亮,俗话说:那个少女不怀春,那个男人不多情。短时间内她兴许可能会安守本分,可日子一旦久了,寂寞难耐的她怎么可能独守空房一辈子?于是乎,这些人就花钱买通了冯小翠身边的一个贴身丫鬟,命令她时时刻刻监视着冯小翠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她有不轨的行为,立刻向他们汇报。

你还别说,果然如那些族人们料想的一样,只是过了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冯小翠这边就出问题了。李瀚文在世的时候,曾聘请了一位名叫范宝关的远房表哥当家里的账房先生,范宝关是嘉靖七年的秀才,长得是一表人才,如今也才刚到而立之年,家中还有一位非常贤惠的妻子。自从李瀚文死后,这家里顿时就没有了主事的人,但凡家里生意上遇到点什么问题,作为表哥的范宝关自然而然地就会帮他的这位表弟媳出谋划策,平时家里的一些大小事务在范宝关的管理下也是井井有条。

范宝关和冯小翠,一个是风流倜傥的儒雅青年,一个是年轻漂亮的俊俏寡妇,两人在同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不知不觉中就相互产生了情感。

最开始的时候两人还比较小心谨慎,范宝关也只是在白天的时候偷偷和冯小翠眉来眼去偷偷幽会,可慢慢地两人的胆子就越来越大,到最后范宝关竟然开始留宿在李府彻夜不归,与冯小翠明铺暗盖。

冯小翠和范宝关以为他们的事情做的非常隐瞒根本无人知道,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冯小翠身边的贴身丫鬟早就被李氏族人给收买了,小丫鬟也不辱使命早已经将二人的奸情全部告诉了族人。这天晚上,在丫鬟的提前告知下,李氏族内的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地直接闯入冯小翠的房间,二话不说就直接将赤身**的二人用被褥包裹起来,三下五除二就捆绑的结结实实,最后由几个身强力壮的青年一路抬着就送到了县衙。

当时因为已是深夜,县衙早已关闭,负责巡街的官差见是捉奸的,就将被捆绑成粽子一样的两人安排在了衙门里面的一间馆舍里,门口由两名衙役负责看守,而其他族人则被安排在了另外一间馆舍里面休息,等待天亮以后向县太爷告状。

当时由于范宝关和冯小翠被李氏族人浩浩荡荡地抬出村子的,导致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件事,范宝关的妻子春花自然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当她在家中听到这个消息后,整个人犹如晴天霹雳,顿时感到天转地旋,过了好久她才“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就算是她哭的撕心裂肺可也改变不了什么。她慢慢地让自己冷静下来,过了许久她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春花连夜来到同村的王秀才家里,王秀才是镇子上有名的状师,她恳求王状师一定要想办法救救她的丈夫。王状师听后不可思议地笑了笑说道:“你丈夫背着你在外面沾花惹草,另寻新欢,难道你不恨他吗?现在他被人捉奸在床那是他罪有应得,可你为什么要求我救他呢?”

春花用衣袖擦去眼角的泪水,哽咽地说道:“我知道相公他肯定是一时糊涂才犯下这等龌龊之事,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想他经历过这次教训,以后一定会痛改前非。再说了不管他做过什么对不起我的事,但他毕竟还是我的丈夫,孩子的父亲,没有他,你让我们孤儿寡母以后可怎么活?”说着便‘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对着王状师连连磕头哀求。王状师见状立马将春花连忙扶起,此时的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丝恻隐之心,他的确被面前的这个女人的大度与不计前嫌一心救夫的行为给感动了,他思索片刻后,面露难色地说道:“俗话说:捉贼须捉赃,捉奸得捉双,今日你丈夫可是被人家一伙人当场捉奸在床,人赃俱获,事到如今你让我怎么办?”

春花听后顿时又要下跪,王状师连忙伸手拦了下来说道:“不是我不想帮你,我是真的无能为力。”春花泪流满面地苦苦哀求道:“王先生你一定要想办法救救我相公,孩子还那么小,他不能没有父亲呀!只要你肯出手,一定能够想到办法救他的。”王状师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试试吧!”

第二天,县太爷升堂问案,李氏族人率先来到大堂将一张状纸呈上,状告范宝关和冯小翠二人通奸一事。县太爷是一位非常看重礼法之人,一听到是这等伤风败俗的事情立马火冒三丈,他命人将几件衣服送到馆舍让范宝关和冯小翠穿上,然后率先传唤范宝关上堂问罪。

范宝关被衙役带到大堂,县太爷将惊堂木重重地往案桌上一拍,厉声怒喝道:“堂下之人可是范宝关?”

“正是学生!”

“枉你还是一位饱读圣贤书的读书人,你怎么能够做出此等伤风败俗的事情呢?”范宝关听后一脸不服,理直气壮地回答道:“学生不明白大人此言何意,学生与夫人同居一室,这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怎么就成伤风败俗的事情了。都是李家的那些族人一心想要霸占李瀚文留下来的家产因此故意迁怒学生,就在昨天晚上他们无端闯入房间将我和夫人捆绑到了县衙,让我们夫妻二人蒙受奇耻大辱,还望大人为学生主持公道还我们夫妻清白。“

县太爷狐疑地看着堂下的范宝关,见他刚才说的如此气定神闲,神情异常冷静,完全不像是被人捉奸在床后应该有的表现,于是好奇地问道:“你与冯氏何时成为夫妻的?为何李氏族人无人知晓。”

范宝关见县太爷误会连忙解释道:“大人误会了,我说的妻子并非李家的冯氏,而是学生的贱内春花。”

“原来如此,可是你们夫妻二人为何会一起住在李家?”县太爷提出了心中的疑惑。

范宝关解释道:“他和李瀚文乃是远房表兄弟,早在几年前他就一直在李家负责账房里面的大小事务,自从李瀚文病故之后,因为账目的问题他需要经常和表弟媳接触。因为自古以来这寡妇门前是非就多,所以他就和妻子春花一同住进了李家,这样一来就可以不用担心外面的那些闲言碎语。”范宝关的这番说辞说得那叫一个铿锵有力,振振有词。李家的那些族人听后顿时大怒,叫嚷这刚才范宝关所言的都是一派胡言,一时间大堂上乱成了一团。

县太爷一拍惊叹木厉声喝道:“这里是公堂都给本官闭嘴,你们到底谁在说谎只需将馆舍里面关押的女人带上来,到时候真相自然会水落石出。”说罢便命人将前往馆舍将那个女人带到大堂上。

也就过去一炷香的时间,刚刚离开的两名衙役就带着一位女子回来,李家众人回头一看,顿时被眼前的女人惊得是目瞪口呆,跪在堂下的女人哪里还是冯小翠,分明就是范宝关的结发妻子春花!众人面面相觑,脸上都是一副见了鬼的神情,昨天晚上他们明明亲手将冯小翠和范宝关捆绑在一起的,可现在怎么突然就变了人呢?虽然他们心里清楚这里面一定有诈,但却苦于没有证据,无奈之下只能咬碎了牙往肚里咽。

县太爷见带上堂的女人果然是范宝关的妻子春花无疑之后,感觉自己是被李家族人给戏弄了顿时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诬告他人的李家众人各大三十大板以示惩戒,一时间县衙里面响起了杀猪般的嚎叫声,李家族人无论男女各个被打的屁股开花,哭爹喊娘的哭成一片。事后,县太爷又好好安抚了范宝关夫妇一番,当堂就释放二人回家了。

原来这一切都是王状师一手策划的调包计。王状师心里十分清楚,如今这种状况想要救出范宝关的唯一办法就是‘狸猫换太子’,他事先让春花将头发弄乱,这样正好可以遮挡住面目,然后他亲自带着她来到关押范宝关和冯小翠的馆舍。

王状师和负责看押的衙役说道:“被关押的男人是自己表妹的丈夫,她听信传言,说他丈夫因为与人通奸已经被那户人家的族人给乱棍打死了,我和她好说歹说可她偏偏不相信,非要亲眼看过丈夫还活着方可罢休,我也是真的没有办法了这才带她过来看看,麻烦两位兄弟行个方便。”说话间王状师从袖袋里面掏出了两锭五两的银子分别塞给了二人,这些衙役们平时就和王状师的关系比较熟络,常言道:吃人嘴软那人手软,如今拿到人家的银子,自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就这样,王状师让春花独自一人进去馆舍,而他自己则留在门外与负责看押的衙役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目的就是为了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春花进入房间后,立马将冯小翠放开让她穿上自己的衣服,之后又让冯小翠将她和范宝关再次捆绑到一块,最后又嘱咐了她一些事情,前前后后做完一切也就用了不到一袋烟的功夫。

范宝关被释放回家后的当天便辞去了李家账房先生的职务,他心里十分感激妻子春花的贤惠和大度,他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全心全意地与春花好好过日子,从那以后范宝关果然信守承诺再也没有对任何女人有过非分之想。而冯小翠经历过这次惊吓之后,也变得安分了许多,之后的很多年再也没有越雷池半步。

但是很多年以后,据说她放弃了李家的全部家产与一位情投意合的男子离开了贺州府,具体最后二人去了那里就没有人知道。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