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400章 书生进庙见神就拜,不料惹祸上身,道士说:你拜错神了

在宋朝天圣年间,淮州地区有一个村子里面住着一个书生,书生名叫范泊志,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靠那几亩薄田里的庄稼,年景好的时候可能这一年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一旦遇到个天灾**那么来年全家人就得勒紧腰带过活了。

到了范伯志这辈,范家父母不想儿子再像自己这样目不识丁,将来继续在土里刨食吃苦受罪,于是乎就想着让他将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两位老人省吃俭用,将范伯志送入了学堂让他弃农从文饱读圣贤书,期待他将来可以通过文化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他们范家将来的命运。

好在范伯志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够进入学堂读书写字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因此他在读书这件事上格外的勤奋,白天的时候除了去学堂读书,就是下地帮父母干活,到了晚上还要头悬梁锥刺股一直读到深夜才肯休息,他之所以如此努力只为有朝一日可以金榜题名,入朝为官摆脱世代为农的命运。

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世间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立马得到回报,范伯志就是如此,他的考运实在太差,再加上几次发挥失常,结果就是一连三次名落孙山,这一年又到了三年一次的大考,这次也是范伯志决定参加的最后一次,如果这次进京赶考再不中,那他也就认命了,回到县城里面老老实实当个教书先生过完此生。

范伯志从老家出发往京城方向赶路,一连四十多天日夜兼程,外加风餐露宿眼瞅着距离京城越来越近再走两天就可以赶到京城,可就在这时他发现前面不远处路边的一个大树上面挂着一张告示,上面写着:“此路不通”。

原来就在两天前这里下了一场大暴雨造成了很严重的泥石流,山上流下来的大量泥石直接就将整条路给堵死了,由于路边两侧都是悬崖峭壁,想要绕行根本就没有办法,看着考期越来越近范伯志心里那叫一个着急害怕因此延误了考试,此时他看见一个放羊的老大爷路过连忙上前询问道:“大爷好,我是进京赶考的学子,前面道路被堵不知道这里还有没有其他前往京城的道路呀?”老大爷指了指南边说道:“往南走十多里,那里有座荒山,翻过荒山后一直向前走大约再走二天就可以上官道了。”

虽然这样会平白无故多走两天的路程,但好在还是可以赶上考试,范伯志不由地松了一口气,谢过老大爷后便向南边走去,大约走了半个多时辰他便来到了那座荒山脚下,刚想进山就看见山脚下的一棵大树下面躺着一位邋遢道士。

之所以说那名道士邋遢,那是因为道士的道袍破破烂烂上面缝的全是补丁,而且还特别的脏有些地方甚至已经有些反光,道士就那么以天为被地为席躺在地上呼呼大睡,旁边还有一个啃了一半的馒头,看那个馒头的硬度应该已经放了多天了,范伯志见状就以为这位道士一定那种缺衣少食,朝不保夕的可怜人,于是乎心地善良的他就拿出钱袋清点一遍自己所带的盘缠,发现还有一些盈余后就拿出十几文钱放到了道士的旁边,放好钱后他便打算离开。

那名道士可能是听到了动静顿时睁开了眼睛,当看到范伯志放在他旁边的铜钱后,十分不悦地范伯志说道:“喂,你这书生给我钱是什么意思?”

范伯志见道士醒后转身作揖道:“钱虽然不多,但这十几文钱还是够买几个馒头吃的。”

怎料那道士听后非但没有感激范伯志的慷慨解囊,反而十分恼火地说道:“你这书生也太无礼了,你这是将道爷我当成乞丐看待了吧!告诉你,道爷我从来不受嗟来之食,把钱赶快拿走.....拿走!”

道士的态度让范伯志有些所料未及,这简直就是好心当作驴肝肺,除了有些尴尬外,更多的还是懊恼,不禁暗骂道士一句: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也怪自己吃饱了撑的,管他干什么,范伯志附身捡起地上的十几枚铜钱后便打算继续上山。

这时又听见那名道士问道:“你小子这是打算要上山吗?”

范伯志见那道士居然喊自己为小子,言语很是没有礼貌,再加上刚才的事情此时的范伯志明显有些恼怒,没好气地回道:“是又如何?”

那道士用手指抠了抠鼻屎,满脸嘲讽地说道:“道爷看着天应该马上要下雨了,好心提醒你一下, 怕你上山后被淋成落汤鸡!”范伯志抬头看了看天空,此时艳阳高照怎么可能会下雨,他冷哼一声并未理会道士,全当对方在戏耍自己。

道士见范伯志不理睬自己,他也不生气继续说道:“这山上最近一段时间可是很不太平,有不少妖魔鬼怪在此出没,贫道看你印堂发黑恐有血光之灾,只怕是有命进山,没命出呀!”

范伯志听到道士说自己会命丧荒山后顿时就怒了,对方三番五次出言戏耍自己,就算是泥菩萨那也有三分火不是,就见他怒气冲冲地对着道士说道:“你这道士可是当真可恶,我好心帮你,你不愿接受也就罢了,为何三番五次出言戏耍我,我看你就是一个忘恩负义之徒。”说完,也不等道士反应过来便转身向山上走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那名道士只是微微一愣,并没有因为范伯志的言语感到生气反而哈哈大笑道:“你这小子脾气还挺大,道爷刚才所言并非戏言,小心不听道爷言,吃亏在眼前呐!”

范伯志顺着山路前行了大约一个多时辰,突然天色骤变,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被乌云笼罩,随着天边一道长龙似的闪电撕裂天空,“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塌了天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泻下来,雨点连在一起像就好像要将天地缝合在一起似的,此时的范伯志不由地想起了当初上山时那名邋遢道士的话,没想到竟然应验了,突然他又想起当初道士可是说过这座山上最近一段时间有妖魔鬼怪出没,心里不禁忐忑不安,后悔当时没有听道士的话执意上山。

突如其来的雨下的实在太大,虽然山上有不少树木,可依旧没有办法避雨,范伯志心想:与其站在树下淋雨,倒不如冒雨继续前行说不定前面会有什么避雨的地方。打定主意后范伯志便冒雨前行,走了没一会儿身上的衣服就被雨水淋透,山上的气温本来就比较低再加上衣服被雨水淋透,此时的范伯志被冻得牙齿直打颤。

就在范伯志被冻得脸色发白,双眼直犯迷糊的时候就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间破庙,庙门上面的牌匾因为常年风吹雨淋早已模糊的看不清名字,里面也不知道供奉着那尊神仙,范伯志上前轻轻推开庙门,只见里面杂乱不堪,到处是厚厚的灰尘,神像也因无人打理上面挂满了蜘蛛网,由此可见这里应该很久没有人来过了。

正对庙门的方向有一尊神像,由于残破不全已经看不出是谁的法身,范伯志心想: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管是谁,拜一拜总没错吧!于是他便非常虔诚地跪倒在地,对着不知名的神像三拜九叩,祈求自己这次可以大考中金榜题名,并且承诺这次大考如果自己真的能够中榜,到时必定会回来还愿。

赶了一天的路,范伯志早已累的要死,拜完神像后便靠在墙角睡了过去,就在他半睡半醒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位白须老翁缓缓向自己走来,那白须老翁面容慈孝地说道:“我乃是此间寺庙供奉的山神,刚才见你心诚祈祷,因此特意现身帮你实现愿望。”说完白须老翁就递给他一个纸卷,范伯志接过打开一看,顿时双目圆瞪纸卷上面竟然是这次大考的考题。

白须老翁继续说道:“这乃是本次科举考试的考题,你只需细细记下,融会贯通之后金榜题名自然不成问题。”范伯志内心激动万分,连忙将那些考题一字一句仔细读了一遍,正要感谢老者时,却发现那位白须老翁已经不知所踪,当他低头再看时,发现手中的纸卷也消失不见,范伯志猛然惊醒,原来刚才发生的一切只是个梦罢了。

虽然认为那只是一个梦,但他还是将那些考题全部记了下来,尽管心里十分怀疑那些考题是否有用,但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范伯志还是将那些考题融会贯通,研读透彻,又过了约有一个时辰左右,大雨这才渐渐停了下来,范伯志不敢停留便继续赶路,五天后,他终于来到了京城。

在京城里面的客栈只待了两天,大考就开始了,当范伯志看到考题之后顿时被惊掉下巴,因为试卷上面的考题竟然真的和自己那日在梦中记下来的考题一模一样,这次大考中范伯志笔翰如流未尝壅滞,只用了别人一半的时间就早早地写完了所有考题。

几日后贡院门口贴出皇榜,范伯志这次果然如愿以偿,不仅榜上有名而且还进入了这次科举考试的前三甲,真可谓是十年寒窗苦,一朝人上人。范伯志因为成绩优异顺利被皇上钦点为探花并且封了官,走马上任,正式踏入官场后他才知道官门的水有多深,这里面官官相护,贪污受贿都是家常便饭,更有的还会颠倒黑白,为虎作伥。

刚开始的时候,由于范伯志是新官上任,倒也能禁得住各种诱惑保持为官的初心,可随着为官的时间越来越久,他也慢慢地被各种糖衣炮弹给腐蚀了,按照他的说法:现在官场人人都是如此,为什么自己还要故作清高,这样不仅捞不到任何好处反而还会被其他同僚疏远和排挤,倒不如随波逐流,起码这样自己还能得到不少好处!

就这样范伯志也彻底沦为成了一名贪官,可好日子没过几年,当今圣上便决心要清理官场中的不正之风,罢黜一批贪官污吏,按律惩处,昔日的探花郎范伯志自然也在其中,按罪当斩,可皇上却恩赐他三尺白绫令其自我了断。

范伯志此时涕泪横流,悔不当初,他颤颤巍巍地将三尺白绫系在房梁上,正要悬梁自尽之时,就听见门外传来一阵嘈杂声音,紧接着就见一位身穿破衣烂衫的邋遢道士闯入房间,来人正是当初进京赶考时在荒山脚下遇到的那名道士,道士见到范伯志后暗暗松了一口气道:“终于找到你了,赶快醒醒!”

范伯志一头雾水,不明白道士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那道士掏出一张黄符放在手中,随后将手指咬破后在黄纸上龙飞凤舞地画上一些符咒,然后右手一甩黄符直接朝着范伯志的额头飞去,就当黄符贴在额头的一瞬间,范伯志突然感觉灵台一片清明,周围的场景就如同窗户上的冰霜一样慢慢消散,范伯志用力地晃了晃头,当他再次睁眼看向四周时顿时被眼前的景象吓得魂飞魄散,只见自己依旧身处山林之中,而自己面前竟然是一棵不知道存活了几百年的老槐树,参天古槐独木成林,最让人感到恐惧的是大树的树冠上面挂满了干尸,皆是被绳子吊颈而死。而他自己手里正拿着系在树枝上的绳圈在往自己的头上套,那道士此时就站在自己的身旁,邋遢道士见范伯志清醒过来,阴阳怪气地笑着说道:“小子,我说什么来着, 你印堂发黑恐有血光之灾你还不信,现在可以相信了吧?”

范伯志直到现在还没有搞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被吓得呆愣在原地,久久无法言语。

“喂,小子,你该不会是被吓傻了吧!”邋遢道士取笑道。

“我......”范伯志刚想说话,忽然就见那棵参天古槐的树叶竟然无风自动起来,数以万计的树叶飒飒作响,正在树下的范伯志顿时感到背后一阵发凉,就在眨眼的一瞬间周围的景象突然一变,范伯志仿佛来到地府之中,身边全是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脚下则是翻腾不止的炙热岩浆,那些鬼怪齐刷刷地看向自己猛地向这边扑了过来,范伯志见状心中大咳,吓得几乎马上就要昏死过去。

这时就见那道士一把将范伯志拉到自己身后,然后对着古槐怒喝道:“雕虫小技也敢在你道爷面前班门弄斧。”说着就从背后抽出一把桃木剑朝着那棵古槐树身就刺了过去,看似粗壮坚硬的树干,在桃木剑下居然如刀切豆腐一般刺了进去,一股鲜红如血的腥臭粘液体顺着桃木剑的伤口处流出,道士抽出桃木剑,古槐树身一震,遮天闭月的枝叶瞬间变黄枯萎,漫天的树叶纷纷落下,道士拿出一道黄符写上符咒后往大树上一甩,顷刻间黄符爆燃将大槐树瞬间点燃,参天古槐在大火中烧的噼啪作响,隐约中还能听到撕心裂肺的嚎叫。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范伯志心有余悸地问向道士。

“哎呦.....看来还没有吓傻!”道士嬉笑着说道,然后向范伯志讲述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原来范伯志进京赶考,在庙中避雨,之后迷迷糊糊睡着,其实他根本就没有醒来过,之后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槐树妖制作出来的幻境,而那槐树妖本来就是山神庙后面的一棵古槐修炼成精的,成精后它则占据了废弃的山神庙,引诱入庙之人吊死,等人死后它就吸取那些人的幽魂以助修炼。

因为最近一年多的时间有很多人在荒山中莫名其妙地失踪,所以才引起了道士的注意,他猜测山中肯定出现了害人的妖邪,于是便前往荒山一探究竟,没想到恰好遇上了进京赶考的范伯志,道士见他心地善良,有心出手相救,但奈何自己秉性使然,言语颇为粗俗,结果却适得其反,范伯志非但没有被劝退,反而执意上山,道士索性就将计就计偷偷跟随范伯志一起上山,没想到还真的遇到妖邪作祟想要加害范伯志,便出手相救。

范伯志听罢,连忙朝着道士拱手作揖,连连感谢道士的救命之恩,不料道士却随意地摆摆手道:“别来这种虚头巴脑的,赶紧拿钱呀!”

听到这话范伯志微微一愣,愕然地将之前赠给道士的十几文钱重新递给道士,疑惑不解地问道:“学生先前赠与道长,那时道长为何不要,现在却又主动讨要这是为什么呀?”

道士对着范伯志翻了一个白眼道:“道爷只说不要嗟来之食,又从来没有说过不要辛苦费呀!怎么就这么点呀?”说着颠了颠手里的十几枚铜钱。

范伯志面红耳赤地说道:“我就只有这些了,剩下的是我路上要用的盘缠。”

道士叹了口气道:“真倒霉,竟然救了一个穷光蛋。”说完便一把抢过范伯志的书箱在里面翻找起来,找到一些干粮后二话不说就揣进了自己怀里,然后将一张画有符咒的黄符递给了范伯志后说道:“你放心,道爷我这个人最公平不会让你吃亏的,这张符咒可以驱邪避灾,只要佩戴在身上可以保你一次平安。”

范伯志连连向道士道歉,然后便下山了。

几日后,范伯志赶到京城参加了科举大考,几日后终于出榜,这次范伯志终于榜上有名,虽说没有进入三甲,但也被封了一个七品县令的官,因为有了之前的前车之鉴,为官后的范伯志一生清正廉洁,不敢有丝毫的贪污枉法,处处心系百姓,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