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58章 女子成亲入洞房,行房后头痛欲裂,道士:你丈夫已去世

赵灵芝怀孕七八个月了,再有一个多月就要生产了,但她心里并没有为人母的喜悦,而是非常的忐忑,因为孩子的父亲早在半年前就离世了,肚里的孩子是遗腹子。

赵灵芝的丈夫叫沈远山,他白手起家,十六岁开始做小买卖,到了二十岁已经积累了不少财富,在村里盖了一座大宅子,还买了几十亩良田,并且娶了如花似玉的赵氏为妻,日子过的也是蜜里调油。

可意外和明天那一个先来谁也不知道,就在赵氏怀孕两个多月的时候,沈远山晚上睡觉时再也没有醒过来。

幸福生活戛然而止,赵氏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打击,抱住丈夫的尸体就晕倒过去。

再说沈远山有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沈老大和沈老二见弟弟死了,他们不但不同情赵氏,反而骂她是个扫把星,害死了弟弟。

赵氏失去丈夫,两个哥哥又把她当做仇人,她悲痛欲绝,要不是想到肚里的孩子,她就一死了之了。

赵氏心里明白,若自己生个儿子,就可以保住丈夫辛苦打拼来的家业,要是生个女儿,丈夫的两个哥哥就会吃绝户,把他家吃干抹净,她和孩子只能流落街头。

眼看就要生产了,赵氏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上,为了保住家中的房屋和良田,她每天都默默祈祷,求丈夫保佑让她生个儿子。

一日赵氏在地里干活,突然肚子一阵剧烈的疼痛,她知道自己就要生了,赶紧往家跑,可还没跑到家孩子就呱呱坠地了。

赵氏抱起孩子一看,心一下子就坠入了万丈深渊,她生的是一个女婴,可生孩子这事谁也决定不了,她只能接受这个现实,赵氏脱去外衣包住孩子,就踉踉跄跄的回家去了。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沈家两个哥哥的耳朵里,他们心中窃喜,就来到赵氏家里与她谈判,说要买下他家的房屋和土地,话说是买,其实就是抢。

赵氏一个妇道人家,如今又刚刚生产,她没有任何能力与他们抗衡,只能含泪答应,那兄弟二人给她扔下了几个铜板,说道:“按理说你没有生出儿子,我弟弟的东西都是我们的,可看在你们孤儿寡女可怜的份上,我们就给你几个铜板,赶紧拿着钱离开吧!”

赵氏心中有一万个委屈,可又能向谁诉说呢?她只能抱着刚出生的孩子走了,赵氏没有地方去,就在村子外面的破窑洞住下了。

赵氏刚生产完,身子十分的虚弱,可为了孩子有奶吃,她不得不拖着虚弱的身体去要饭,只有自己填饱肚子,孩子才不会饿死。

入秋的天气冷飕飕的,天空中飘着小雨,赵氏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走着,她的头发,衣服都被淋湿了,脸上的水不住的往下流,模糊了她的视线,她想到女儿还在窑洞里饿着肚子呢,就抹了一把脸上的水,加大步子往前走去。

突然,她眼前一黑就晕倒在地上,当她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躺在破庙里的干草堆里,她正觉得奇怪呢,就有一个破衣烂衫的小乞丐走了过来。

小乞丐脸上有很多灰尘,而且很瘦,他见赵氏醒来,干瘦的脸上露出喜悦之色,说道:“大娘,你醒了,你都睡过去几个时辰了!”

赵氏心中咯噔一下,当地经常有野狼出没,女儿自己睡在窑洞里……她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上,她赶紧起身要走,但两腿发软,根本站不起来。

小乞丐吹着手里黑乎乎的东西说道:“大娘,我给你烧了红薯,你赶紧吃了,一会我扶你回家!”

赵氏饿的前心贴后背,也顾不得黑乎乎的红薯皮,就三下五除二的把红薯吞进了肚里,顿时感觉有了力气,但站起来还是感觉浑身轻飘飘的,小乞丐就赶紧扶住了她。

此时的雨已经停了,路上很泥泞,小乞丐搀扶着赵氏,二人深一脚浅一脚朝窑洞的方向而去。

回到窑洞里,赵氏见女儿还在,她不哭不闹,睁着明亮的大眼睛看着自己,她的心一下子就放到了肚上,抱住孩子喜极而泣。

小乞丐见她这样,眼圈也红了,赵氏非常感激小乞丐,可她这么穷,也没有什么东西可招待他的,就说道:“孩子,谢谢你了,大娘也没啥好招待你的!\"说着就从草堆里拿出一个野果子给小乞丐吃。

小乞丐没有接,说道:“大娘,我不饿,吃不下,你留着吃吧!”

原来,这个小乞丐叫林光明,十四岁,是一个孤儿,他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就住在山脚下的破庙里,今日要饭回来,他在路上发现了晕倒的赵氏,就把她弄回了庙里。

赵氏听了孩子的身世,很是心疼他,可如今她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也不能帮上他什么忙。

林光明见赵氏母女住窑洞也是很好奇,问她们为何住在这里,赵氏就说了自己的遭遇,林光明听了攥紧拳头说道:“他们真是太恶毒了,怎么能这样子呢?早晚会得到报应的……”

林光明是个善良的孩子,他见赵氏孤女寡母的不容易,从那之后经常来到破窑洞里看望她们,把讨到的食物分给赵氏吃,哪怕是一碗汤也要给赵氏留下一大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他自己都那么可怜了,还想着她们这两个非亲非故的人,赵氏对林光明说道:“孩子,你要的东西自己留着吃吧,大娘有吃的!”

林光明说道:“大娘,我年轻有力气,一天跑好几个村子,有时还会去城里讨饭,哪些有钱人在饭馆里的剩饭剩菜我都吃不完,这些就是给你吃的……”

赵氏哪里不知道,他之所以这样说,就是为了让她收下他的东西,她眼泪花花的说道:“孩子,你帮了我们母女这么多,我也没有可报答你的……”

她又看着怀里的女婴说道:“让她长大好好报答你……”

林光明说道:“大娘,这不算什么,不用报答!”他说着就离开了。

赵氏给女儿取名沈珠儿,母女二人就一直住在破窑洞里,这一住就是十几年,眨眼间,沈珠儿就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她肌肤如玉,眉眼灵动,樱桃小口一点红,是十里八乡最俊俏的女子,走到哪里都是焦点,很多青年才俊对她是爱慕不已。

再说林光明已经快三十岁了,因为家里太穷,没有一个姑娘愿意与他结亲,如今依然是光棍一条。

赵氏母女靠着纺线织布,做鞋袜卖钱,有时还挖草药补贴家用,日子过得也越来越好了,她们在村里搭建了两间新草房,也算是有一个家了。

这些年,母女二人没少得到林光明的帮助,对他也是十分感激,赵氏总是在女儿面前说起林光明的好,沈珠儿也把他当成自己的哥哥一样对待,林光明四季的衣服和鞋袜都是她做的。

林光明身体强壮,心地善良,勤劳肯干,可如今却没有娶到妻子,赵氏心里替他着急,她有意把女儿沈珠儿嫁给他为妻,可又不知怎么对女儿说。

一日,镇上的王家突然上门提亲了,王家是镇上的大户,家中有良田百亩,牛马成群,日子很是富足。

王家公子王玉安是玉树临风,英俊潇洒,沈珠儿早就听说了,心里也早已钟情于他,可赵氏心里却犯了难,她本来想把女儿嫁给林光明的,再说这王家家大业大,她们也高攀不起呀!

就对媒婆说道:“我们小门小户的,也高攀不起呀,还请婆婆回绝了吧!”

媒婆一听就说道:“你家女儿生的标志,人家才不在乎你家穷,你要是不愿意,还有很多人排队呢!”

沈珠儿见母亲不愿意,脸上的笑容也就没有了,抹着眼泪的走进了里屋,沈氏疼爱女儿,也不想惹她伤心,又对媒婆说道:“好吧,就容我们母女商量一下再说!”

媒婆说道:“好,你们快点,王家等着回话呢,你们要是不同意,还有好多女子等着呢!”

送走媒婆,赵氏就问沈珠儿的想法,沈珠儿说道:“娘,女儿一切都听您的,可这事……”

赵氏说道:“王家家大业大,我听说那王公子生的也很俊俏,咱们家里穷,我怕你去了会受委屈,被人瞧不起……”

沈珠儿说道:“娘,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我……”沈珠儿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赵氏明白女儿的心思,可把她嫁到王家,林光明就要打一辈子光棍了,她于心不忍啊!就说道:“孩子,大家公子不可靠,要是嫁错了人,会后悔一辈子的,依我看呀,女子嫁人就要嫁一个像你光明哥那样的,善良忠厚……”

沈珠儿明白母亲的意思,可她只是把林光明当大哥哥一样看待,根本没有别的想法,说道:“娘,光明哥是个好人,可我一直把他当亲哥哥看……不过娘你放心吧,我会一直对他好的……”母女二人促膝长谈,赵氏也不能强迫女儿,就同意了王家的亲事。

王家下聘之后,就与赵氏商量婚期,说要尽快成亲,女大不中留,赵氏也就同意了,可说来也是不巧,就在成亲的前两天,赵氏突然就毫无征兆的晕倒在灶房里。

沈珠儿赶紧把母亲弄到床上,又找来郎中给她诊治,郎中把过脉后说道:“是气血拥堵,我开几服药好好调理,记住一定不要起床活动,要静养!”

沈珠儿听了郎中的话很是担心,也很是为难,两天后她就要嫁人了,谁来照顾卧床的母亲呢?她考虑再三,就去找媒婆说了情况,希望她给王家说说,把成亲的日子往后推推。

媒婆一听不可思议,说道:“婚姻大事怎么能说推迟就推迟呢?王家可不像我们这些普通人家,王家家大业大,亲戚朋友也都是有脸面的人,如今请柬都送出去了,推迟婚期,不是让王家难看吗……”

沈珠儿听了媒婆的一番话,觉得也有道理,王家不会轻易改变婚期的,她思来想去,就想着去找林光明商量一下,让他帮忙照顾母亲,可她又觉得不好意思再麻烦他。

她一脸愁容的回到家里,却看到林光明正在喂赵氏喝药,地上还放着一只大木箱子。

林光明见沈珠儿回来,起身说道:“珠儿妹妹,听说你要出嫁了,我也没有什么好送你的,就弄了一些木头,请木匠给你做了一个大板箱。”沈珠儿看看林光明,又看看大板箱,突然鼻子一酸,眼泪就流了下来,说道:“谢谢光明哥!”

林光明说道:“谢什么,不要客气,你就放心的嫁人吧,大娘我会照顾的!”

沈珠儿还没有开口,林光明就主动说出来了,这让她更是感激涕零,说道:“光明哥,太感谢你了,我……我以后好好报答你……”她说着就跑回了自己的屋子,捂住嘴低声抽泣。

很快,吉日到来,王家的大红花轿就把沈珠儿娶走了,宴席上高朋满座,名流如云,好不气派!

洞房里,沈珠儿心情激动的坐在床头,等待着自己的新郎,从此开启美好的生活。

夜幕降临,宾客陆续散去,新郎姗姗来迟,他走到沈珠儿面前,就一把扯下她的红盖头。

沈珠儿羞涩的抬起头,看到了传说中的翩翩公子,果然是赛过宋玉,胜过潘安,简直是太诱人了。

王玉安伸手捏住沈珠儿娇嫩小巧的下巴,说道:“果然是名不虚传,好一个沉鱼落雁,闭花羞月的美人呀!”

沈珠儿被他你捏痛,说道:\"相公,你轻点……”

王玉安放开她,从桌子上端起两杯酒就递给她一杯,说道:“娘子,天也不早了,咱们就喝了交杯酒吧!早点歇息。”

沈珠儿心中的小鹿乱撞,就含羞的喝下了合卺酒,然后二人宽衣解带……风卷残云,事后,沈珠儿头痛欲裂,迷迷糊糊就睡着了,次日醒来,头就不痛了,沈珠儿也就没有当回事。

成亲第二日晚上,夫妻亲热之后,沈珠儿依然是在头痛的情况下进入梦乡了,次日一早就恢复正常了。

女子出嫁三日要回门,王玉安和沈珠儿就带着礼品回去看望赵氏,此时的赵氏依然躺在床上,林光明正在给赵氏熬药,一个老道士坐在赵氏床前把脉。

原来这个老道士今日云游至此,来到赵氏家里讨水喝,赵氏就让林光明给他端了水,还给他做了饭菜果腹,老道士很是感动,就要给赵氏把脉诊病。

原来这个老道士是一个高人,沈珠儿说道:“多谢老道长为我娘诊病,请问我娘的病……”

老道长抬头看看沈珠儿,又看看王玉安,眉头突然拧了一个大疙瘩,沈珠儿看他的表情很是担心,正要说话,老道士看看赵氏,说道:“你母亲她……你出来一下,我细细说给你听!”

沈珠儿的心一下子被揪的生痛,她就跟着老道士出了屋子,来到外面,沈珠儿赶紧就打听母亲的病情。

老道士说道:“你母亲没病,你才有病!”

沈珠儿一听大吃一惊,说道:“老道长这是怎么说的?我母亲没病?我有病?您开玩笑吧?”

老道士严肃的说道:“贫道没有与你开玩笑,我看你印堂发黑,脸上有灰土气,你命不久矣!”

沈珠儿见他不像是开玩笑,赶紧说道:“请道长明示!”

老道长说道:“你这两日晚上头痛欲裂对不对?你生病了,如不及时止损,性命不保!”

沈珠儿差一点吓哭,她本来没有当回事,谁知这么严重,就恳求老道长救救自己。

老道长从袖筒里掏出一只黄符,说道:“晚上休息的时候,悄悄贴在你丈夫的背上!”

沈珠儿瞪大了眼睛,不解的问道:“为什么,我这病与我丈夫有关吗?”

“对,你按我说的做就行!”

沈珠儿心中有很多疑问,她正要再问,王玉安就走了过来,老道士从袖筒里掏出一张纸,说道:“去药店买这上面的药给你母亲服下,也许有效!”老道士说完就离开了。

沈珠儿没有久留,立刻就与王玉安一起回到了家里,她在镇上买了药,让家丁给赵氏送去了。

这一天,沈珠儿的心里都很忐忑,吃过晚饭,小夫妻就来到卧房休息,沈珠儿已经提前把那张黄符放在了枕头底下,缠绵的时候就悄悄拿出来贴在了王玉安的背上。

说时迟那时快,黄符刚贴上,王玉安就惨叫一声滚落在地上,他两眼发红的看着沈珠儿,“你……你这个贱人,居然害我……”

他说着就从嘴里吐出一团火,喊道:“采阴火……”

那团火就朝沈珠儿飞去,沈珠儿吓得面色苍白,突然老道士就出现在房里,他一口气就熄灭了那团伙。

王玉安看见老道士大吃一惊,“原来是你!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要害我?”

老道士说道:“你做出伤天害理之事,我不能不管……”他又对沈珠儿说道:“你丈夫已经去世多日,他根本不是你丈夫!”

王财主夫妇听到响声,也跑了进来,听到道士的话也感到不可思议,王财主怒道:“老道,他是我儿子,你怎么这样说话?难道沈珠儿还有其他丈夫不成?”

老道士没有回答,而是吐出一口黄水,喷在了王玉安的脸上,王玉安的脸慢慢变化,就表成了一个相貌丑陋的中年男子。

众人看到都瞪大眼睛,王夫人怒道:“你这妖道,怎么把我儿子变成了这个样子?”老道士说道:“你儿子早不在人世了……”

他又对男子说道:“你说说这是怎么回事?”男子知道自己不是老道士的对手,就如实交代了。

男子叫朱连清,只因他相貌奇丑无比,一直没有娶到妻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一个邪道,他就请那邪道帮他变俊,邪道就教了他偷阴补阳术,不但可以变俊,还能延年益寿。

朱连清太丑,根本没有机会,他见王玉安长相英俊,玉树临风,就暗害了他,自己易容成他的样子来到王家,他见沈珠儿貌若天仙,就叫王财主去提亲,成亲后就对她使用了偷阴术,她才会头痛欲裂的。

那日,老道士一眼就看出了玄机,于是就给了沈珠儿一张符,在他使用偷阴术的时候贴在他身上,才能破坏他术法,偷走的阴气也会回到沈珠儿的身上。

王财主夫妇听了,抄起棍棒就把朱连清打的头破血流,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已经被朱连清害死,他们把他送到县衙,朱连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沈珠儿本来想嫁给王玉安的,没想到居然会是这样的结果,她痛不欲生,就要收拾衣服离开王家,回家照顾母亲。

再说沈老大与沈老二当年分赃不均结下了仇恨,他们又因为一些新的矛盾就打了起来,结果沈老大被沈老二家的两个儿子打死。

沈老大的妻子和女儿就到县衙报官,并说出了十几年前沈老二为了得到沈远山的财产,设计害死他的事情,沈老大只是帮凶。

知县听了震惊不已,就提审沈老二,沈老二见两个儿子犯了死罪,他也生无可恋,就全招了。

知县判处沈老二父子三人死刑,秋后问斩,并没收他们的家产还给了沈珠儿母女,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赵氏母女就去祭拜亡灵,沈远山也可以瞑目了。

在赵氏的撮合下,沈珠儿就嫁给了三十岁的林光明,夫妻二人很恩爱,一起孝敬赵氏。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