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725章 书生躲进古宅避雨,深夜跛脚女登门哀求道:帮我画只脚

故事发生在明朝正统年间,距离柳河镇十里外的地方有一间荒废多年的古宅,之前的主人是谁已经无人知晓,院子里面杂草丛生,因为年久失修如今院落已经是破败不堪,只有一间主屋还未倒塌勉勉强强可以遮风避雨。

这年的科举考试来临之际全国各地的举子们纷纷朝着京城的方向赶路,在商丘县有位名叫陆子秋的书生就是众多考生中的一员,在他途径柳河镇时天空突然狂风大作,原本晴朗的天空顿时乌云密布,随着一声惊雷炸响伴随着还有绿豆大小的雨点砸落在地面,眼瞅着暴雨将至,现在往城中赶明显是已经来不及了,幸好他发现前方不远处有间破败的院落便一路小跑赶了过去。

当他前脚刚刚踏进房屋倾盆大雨就落了下来,陆子秋将身上的雨珠拍打干净又将书箱和行李放好,因为外面乌云满天导致屋子里面有些阴暗,在屋子里面找到了半截蜡烛点燃,房间里这才明亮起来。

借着烛光陆子秋环顾四周发现房屋虽然十分陈旧,但里面的家具却一应俱全,只不过因为长时间无人打理上面已经接满蛛网和厚厚的灰尘。他在房间里面找到了一张书桌,用衣袖拂去上面的尘土打算将就着先读会书,于是便准备从书箱里面拿出笔墨纸砚来,可奇怪的是他找了半天居然没有找到墨锭,不知道何时竟然丢了。

此刻外面“呼......呼.......”的狂风夹带着雨点从残破的窗户上潲进屋内,将破旧不堪的窗户刮得“啪啪”作响,陆子秋连忙起身在房间内找了一块木板将窗户上的缺口堵上,就在这时他无意间发现墙壁上面的壁龛中放着一个墨盒,他取下墨盒打开一看,立马就被里面的东西给惊呆了,墨盒里面竟然放着一块上好的徽墨。

此墨乃是南唐时期制墨名家李廷珪所制,他做的墨取自黄山松烟在原有的工艺中掺以珍珠、犀角、藤黄、巴豆等材料,而且还改进了和胶工艺。他做的墨坚如玉、纹如犀、色如漆,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墨”,据说他的墨写字数十幅,耗墨不到一二分,研墨后的边缘如刀刃,可以裁纸,历代都是皇宫御用之物,后来流入民间的李氏墨锭都是以黄金来交易。陆子秋迫不及待地取出墨锭,顿时墨香扑鼻,他连忙取出纸笔蘸墨笔走游龙,酣畅淋漓地书就了满满一大页的字。

此刻外面电闪雷鸣,一道闪电掠过天空好似要将苍天撕开一道口子,就像一条电龙在空中盘旋。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咚咚咚!”

陆子秋将房门打开,门外站着一位身披黑色长袍的老妇人,妇人手里提着一盏灯笼,灯笼上面赫然写着一个“墨”字。门开之后老妇人径直走了进去将手中的灯笼挂在壁钩上,然后猛然转身死死地盯着陆子秋。

此刻陆子秋才看清楚,老人的黑袍上面绣着几珠栩栩如生的碧竹,老妇人虽说眼睛已经深深地陷了下去,手上也爬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血管,那饱经风霜的脸上也刻满了皱纹,但她却拥有一头青丝,乌黑且明亮的头发宛如年轻少女一般。陆子秋拱手行礼后率先开口说道:“在下姓陆名子秋乃是赴京赶考的书生,途经此地遇上了暴雨因此这里暂避一宿,想必婆婆也是来此避雨的吧?”

那老妇人眼珠一转,看了一眼陆子秋摆放在书桌上面的纸笔,说道:“老身姓墨名三娘,你这小伙子真是爱说笑,这房子明明就是老身安身立命之处,可现在却被你说成了客人。”陆子秋一听立马明白过来,原来是自己喧宾夺主住进了人家的房屋,想到刚才自己的失礼连忙朝着墨三娘作揖道歉。

认了主宾后墨三娘倒也没有赶他离去,而是转身默默地开始打扫起房屋,屋子里面确实太脏了到处都是厚厚的灰尘,墨三娘一边打扫一边喃喃厚语道:“我只是出了一趟远门,屋子里面就落了这么多讨厌的灰尘。”

经过墨三娘的一番细心打扫,那间破落不堪的房屋竟然多了几分生气,她来到书桌前看着陆子秋刚才书写的诗句,每一个字都是笔法精妙,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有如行云流水,笔锋苍劲有力如脱缰骏马又如蛟龙飞天,不禁感叹道:真是一笔好字。随后看到陆子秋放在砚台上的徽墨后若有所思地问道:“不知陆公子可否识得此墨?”

陆子秋没有隐瞒遇到此墨的喜悦之情,就将此墨的妙处一五一十地全盘托出。墨三娘闻言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说道:“这块墨可是我家祖传之物,算你小子识货!”陆子秋说道:“墨大娘,我看您也是爱墨之人,可为何不见您家有任何字画呀!”

墨三娘长叹一声,说道:“你怎么就知道房间内没有字画呢!其实这面墙壁上就有一幅画,只不过老身出门之前担心壁画会被人破坏所以隐藏了起来。”陆子秋顺着墨三娘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是一面光秃秃的墙壁上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墨三娘不知从什么地方拿出了一根漆黑如墨的长香,取出火折点燃后放在那面墙壁下,黑色的长香点燃后散发出缕缕烟雾,奇怪的是那些烟雾竟然透着一股十分浓郁的墨香味。烟雾顺着那面墙壁缓缓攀爬,原本光秃秃的墙壁上竟然隐隐约约地显现出淡淡的墨迹,随着黑香烟雾的熏陶,一炷香后一幅完整的壁画居然奇迹般地出现在陆子秋的眼前。

陆子秋看着面前赫然出现的壁画愣愣出神,壁画中乃是一位年芳二八的妙龄女子,女子相貌清秀绝俗,一只脚踩着凌波微步,而另外一只脚却被一片荷叶给遮挡住,从壁画的结构可以看出画中的少女正在逆水而行,四周全是含苞待放的荷花,在壁画的角落处有一个落款,落款人是一位名叫刘苏阳的人。

墨三娘看着壁画上的少女陷入沉思当中,过了好一会儿,她黯然神伤地说道:“陆公子,你觉得雀儿姑娘开心吗?”陆子秋知道墨大娘说得雀儿应该就是壁画中的女子,他转头再次看向壁画说道:“画中女子嘴角含笑,应该很开心吧!”

墨三娘闻言摇头说道:“虽然表面上看雀儿姑娘嘴角含笑好似十分开心,但是她却活得并不自在。今天陆公子有幸见到此画,那就不妨请雀儿姑娘出来与公子见上一面,兴许你还可以帮她一把!”墨三娘说得话云里雾里一时间陆子秋有些无法理解,就当他想要询问清楚时话都已经到了嘴边还没开口,原本紧闭的房门突然被人从外面一脚踹开,随即就见两个凶神恶煞的魁梧汉子手提钢刀夺门而入,而且两人还挟持着一位跛脚姑娘。其中一个贼人拿刀抵着姑娘的脖子,另外一人肩上背着一个青色的包袱里面沉甸甸的不知道装的什么。

二人进屋后见到陆子秋和墨三娘面露惊讶之色,“咦!这间破宅原来已经有主了,难道他们和这小娘子是一伙的?”一个长着三角眼的汉子询问道。另外那个背包裹的汉子看了陆子秋二人一眼,恶狠狠地说道:“怕什么,大不了一刀一个全部做掉。”

原来这两位贼人是官府通缉已久的通缉犯张彪和刘麻子,他们逃到柳河镇后因为身上的钱财已经花光于是就在城里做了桩强盗买卖,在撤出柳河镇时不巧遇上暴雨,于是两人连忙寻找可以避雨的地方。就当二人来到这间破宅时,恰巧遇见正准备推门进屋的美艳姑娘,他们二人干的就是杀人越货的勾当,见到如此美人怎么可能肉到嘴边还不吃的道理。

当陆子秋看清跛脚姑娘的面容后顿时一惊,因为那姑娘正是壁画上的雀儿姑娘吗?只可惜好好的绝世美人居然跛了一只脚,走起路来一高一低实在是有损形象。雀儿姑娘一脸惊恐应该是被那两个贼人给吓坏了,陆子秋状起胆子指着贼人喊道:“你们怎么可以如此对待这位姑娘,真的是太无礼了。正所谓好男不和女斗,向你们这样英雄好汉欺负女流之辈简直令人不齿,这就是下三滥的混混行为。”

此话一出刘麻子顿时还沾有血渍的钢刀抵住了他的胸口,锋利的刀尖已经刺破了他的衣服,陆子秋一介书生哪里见过这般架势顿时被吓得脸色煞白,双腿忍不住地颤抖起来。一旁看热闹的张彪见陆子秋已经被吓破了胆,便上前将其提溜起来,嘲笑道:“就你这样的孬种,就算真的金榜题名又能如何?到头来还不是多了一个欺软怕硬的贪官污吏,倒不如现在一刀砍省得将来在祸害百姓!”说着就要抽刀砍人。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墨三娘突然开口劝道:“这位好汉刀下留人,这位陆公子是老身请来为小女绘画存影的,好汉就算要杀,好歹也让他画完再杀也不迟。倘若好汉也想留下英姿,也可以让他效劳。”

两位贼人听到此话也想消遣,而且面前三人手无缚鸡之力就算想耍花样他们也不怕,思索片刻后就相信了墨三娘的话。墨三娘向雀儿姑娘使了一个眼色,雀儿会意连忙去研墨,而墨三娘却悄悄凑到陆子秋的耳边低声细语一番。

陆子秋听后仍有些怀疑,但他还是提笔蘸墨开始在宣纸上疾飞劲走,只是简单几笔就将张彪和刘麻子的轮廓勾勒出来,随着毛笔在宣纸上不停游走,渐渐地二人的神态相貌就出现在了画中,就在画像完成的最后一刻,陆子秋按照墨三娘所说得画了一条粗粗的绳索将画中二人牢牢捆住。

这时,墨三娘突然吹灭墙壁上的灯笼,古宅顿时下入一片漆黑当中,等雀儿姑娘再次将灯笼点亮时就见房屋的墙角处,张彪和刘麻子不知为何竟然已经被五花大绑摔倒在地,而且最巴里面还被塞上了破布,绳子捆的十分结实将二人绑得动弹不得。再看陆子秋刚才所画的贼人,果然嘴巴里也被塞上了破布,现实和画中竟然完全一样,陆子秋不禁被吓出一身冷汗,因为刚才发生的事情实在太过诡异了。

将两个通缉犯制服后,墨三娘朝着一脸懵逼的陆子秋招了招手,笑道:“老身果然没有看错,你小子笔力不俗没有让我失望,不知公子可不可以再帮老身一个忙呀?”陆子秋连忙点头道:“墨大娘,您这话说得可就见外了,刚才要是不您出手相救,我现在早就成了刀下亡魂。你有什么事尽管说,只要在下能办到的一定不留余力。”

墨三娘将陆子秋拉到那幅壁画跟前,叹息一声后说道:“当年这位刘公子赶考路过此地留下了这幅壁画,只可惜雀儿的一只脚还没有画完他就匆匆离去了,导致雀儿这孩子成为了残疾。”陆子秋看向壁画果然画中的雀儿姑娘一只脚被一处荷叶给遮挡住了,他遗憾地说道:“墨大娘,你也看到了,此处已经被荷叶遮挡,我就是想画也无处下笔,请恕在下爱莫能助!”

墨三娘笑道:“这个好办!”只见她将黑袍往壁画中荷叶的位置一遮,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只见那处荷叶竟然化成丝丝黑线朝着黑袍涌去,眨眼的功夫荷叶就消失不见留下了一块空白的地方。

陆子秋见状没有多言立马拿笔蘸墨开始顺着之前刘苏阳的笔法开始继续画起,不一会儿功夫就将画中残缺的部分补齐了。再看现实中的雀儿走起路来竟然和正常人一般无二。雀儿姑娘兴奋在房间不停地来回踱步,围着墨三娘欢快地打转。只见她来到陆子秋的跟前,作揖感谢道:“感谢公子的再造之恩。”

“姑娘言重了,就是举手之劳姑娘不必在意。”陆子秋回道。

一旁的墨三娘也开口说道:“想必公子已经猜到老身和雀儿并非常人,实不相瞒这些年,老身和雀儿天天守在这古宅当中,就是期盼有朝一日能有位像你这般的书生前来借宿,没想到一等就是七八年,这些年前来借宿的不是无家可归的乞丐,就是无所事事的懒汉,还有一些就像今天遇到的这种江洋大盗。雀儿乃是用老身的墨汁所画,算起来也算是我的半个女儿,老身实在不愿看到如此美丽的女子就这样颓废在墙上,于是便用法术隐藏了墨迹不让世间那些污浊之人看到。

当年刘公子因为一时疏忽落了一笔,导致她在画中落下了脚疾,老身实在不忍,今日终于借公子贵笔帮她弥补遗憾治好了她的跛足之症,老身此生也算没有遗憾了。”

经过此番波折已经是后半夜了,屋外狂风不止,滂沱的暴雨依旧无情地肆虐,漫天的雨柱像成千上万支利箭射向大地,势不可挡,威力无穷,那两名通缉犯被绑在一起挣扎了一会儿见无法挣脱索性就睡了过去,陆子秋听完墨三娘讲述的故事后依靠在桌子上陷入了沉思,不知不觉中也睡了过去。

就这样有惊无险地过了一宿,随着一声鸡鸣声响起,天边渐渐泛起了鱼肚白,暴雨过后的天空总是异常晴朗,当陆子秋睡醒后发现墨三娘和雀儿姑娘已经不知所踪。

此刻正好有一队官兵路过古宅时发现房门外放着两柄钢刀,于是料定这间荒废许久的古宅里面肯定有问题,带队的官老爷命令几名官差撞门而入,不一会儿就见一名官差慌慌张张地从古宅里面跑出来,向官老爷禀报道:“刘大人,那两名逃犯果然就在破屋里面,不过他们二人已经被一名书生给制服了,只是这件事有些诡异!”

那位刘大人眉头微微一皱问道:“有何诡异?”

“用来捆绑刘麻子二人的并非是真正的麻绳,而是一条画在他们衣服上的墨绳,就是简简单单的一条墨线就将二人捆绑的无法动弹分毫。地上还有个包裹,我们已经打开确认过了,就是昨天晚上陈员外家丢失的脏物。”

原来带队的官老爷正是柳河县刚刚上任不久的县太爷刘苏阳,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刘苏阳上任后第一件要办的大事就是整顿柳河县境内的风气,不管大小案件都是他亲自带兵出马,就在昨天晚上两名通缉要犯流窜到柳河县境内,而且还趁着夜色潜入陈员外家府邸抢劫,府内的一名管家当场被杀,刘苏阳接到报案第一时间就带领官兵出城追凶,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两名通缉要犯,而且没费一兵一卒。

刘苏阳走进古宅,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幅精美绝伦的壁画,笔墨如新不禁有些吃惊,此处不正是当年自己短暂借住时一时兴起所画的壁画吗?愣神片刻他转头看向了已经被官兵团团围住的两名通缉要犯,二人的衣服上果然有一条条的墨痕,惊讶之余不禁握住陆子秋的手说道:“果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没想到这位公子竟然可以用笔墨擒贼真是叫刘某大开眼界!”

这时,刘苏阳的目光突然被书桌上的那块徽墨给吸引住了,墨身上雕刻着几株翠竹一瞬间过往的事情历历在目,不禁欣慰一笑道:“没想到这块墨竟然被我遗落在此,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它了呢!”

陆子秋见状说道:“难道这块墨是大人遗失的?”

刘苏阳点了点头,笑道:“这事说起来已经过去七八年了,当年我在赴京赶考的路上无意间救了一位道士,当时那位道长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就将这块墨送给我,并且告诉我这块墨已经孕育出了墨魂,用此墨书写可以保我高中榜首。当时我也没有在意那位道士的话,粗心大意就将此墨给遗落在此。虽说当年墨丢了,但也借了那位道长的吉言,榜上有名,没想到时隔多年竟然让我再次遇见此墨。”

陆子秋上前将徽墨装入盒中递给了刘苏阳,说道:“既然这墨是大人之物,那今日正好物归原主。”

刘苏阳并没有伸手去接,而是拍了拍陆子秋的肩膀说道:“当年已经被我遗落那就说明此物与我无缘,今天有幸被小兄弟所得足以说明你们的缘分不浅,既然天意如此那这块墨你就收下吧,用它好好考试,祝你金榜题名。”

陆子秋谢过刘苏阳后满心欢喜地收下了。

当年陆子秋果然金榜题名考中了探花,几年之后他与一位名叫雀儿的姑娘结为了夫妇。而那块刻有翠竹的徽墨则被他当成了传家宝,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