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740章 女子连克三夫,前去寺庙恳求姻缘

明朝天顺年间的辽东一带,有一个非常偏僻的村庄,村庄坐落在长白山脚下,山中物产丰富其中自然不乏各种药材,简直就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药库,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此村子里面就有很多依靠采药为生的采药客。

在村子里面有一位名叫池念恩的女孩,女孩不是当地人,她的老家发生洪灾过后,父母便带着年幼的池念恩逃难到此,来到村子后不久,她的父母便相继过世。村长见年幼的池念恩孤苦无依,于是就号召村民一起抚养这个可怜的娃儿,虽然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好过,但只要每家省出一口就够孩子吃了。

淳朴至善的村民听后纷纷响应,自那以后池念恩就成为了全村人的女儿,就这样年仅七岁的她就吃着百家饭,穿着百家衣一天天长大成人,尽管如此但她还是经常会吃不饱肚子,也正因为从小缺乏营养导致她的身形要比同龄人娇小很多,但就算如此依旧不影响她的美艳动人,尤其是脸颊两侧的小酒窝,每次笑起来都是那么的甜美,令人如沐春风,世间烦恼好像都可以被她的笑容所融化一般。

当池念恩十四岁以后,她为了减轻村民的负担就跟着大家一起上山采药,然后将采好的草药带回家中晒干,最后卖到十几里外镇上的药材铺换取铜钱。

时间一晃好几年过去,这天,池念恩像往常一样背上药篓子,腰间别着小锄头便向长白山上走去,就当他路过一条山涧小河时,忽然发现河道边上趴着一个人一动不动,心地善良的她连忙跑过去查看,当她走近后才发现那人满脸是血,任凭她如何呼喊都没有任何动静,她小心翼翼将手伸到男人鼻前试探。

发现那人还有十分微弱的鼻息,救人心切的她连忙将药篓和小锄头放下,然后费力的将男人搀扶起来,此刻她才注意到那人居然是一位二十出的年轻公子。男子性命危在旦夕,于是池念恩用尽全身力气好不容易才将男子背了起来,就这样她咬着牙强撑着瘦弱的身子一步一步将男子背回家中。

到家后又小心翼翼地为男子清理伤口并且包扎好,随后还请来村里的郎中为其医治。经过郎中的一番救治后终于将男人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随后的几天,在池念恩的悉心照料下,昏迷了七天七夜的男子终于苏醒过来。

原来这个男人名叫张成德,也是一名郎中。这次前往长白山其实是为了寻找一味草药,可惜运气不好,才进山没多久就遇见了下山寻找食物的饿狼。张成德见状拼命逃跑,可惜运气不好,慌不择路下居然跑到了一处悬崖边,前有饿狼,后有十几丈的悬崖,万幸的是悬崖下面刚好有一条河流经过,为了博得一线生机他鼓足勇气朝着悬崖下面的河水中跳了下去,尽管有河水的缓冲,但他还是被摔出严重内伤,如果不是被刚好进山采药的池念恩发现,此刻他估计早已死在荒野成为了山间野兽的腹中美食。

由于张成德伤势严重卧床休养了两个月才能勉强下地,那段时间池念恩对其照顾的无微不至,随着长时间的相处二人互生情愫,也许真的有一种感情叫做心有灵犀吧!两人随便一个简单的动作,哪怕只是随意的一个眼神就会立马领会到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

当张成德的身体彻底康复之后,二人自然而然就走到了一起,在乡亲们的祝福下二人拜过天地成为正式夫妻。成亲之后,张成德发现妻子池念恩因为常年与各种药材打交道,竟然在药材的搭配上有非常独特的见解,发现这个天赋后他便在平时有意无意就会传授她一些医学上的知识,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池念恩在医术方面居然有独天独厚的一种超然天赋,只学习过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要比那些学医二三年的人还要厉害,而且很多时候她还可以举一反三甚至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所表现出的天赋令人啧啧,因此张成德便自己所有医术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

仅仅两年时间,池念恩的医术就已经到了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的地步,对此张成德非但没有感到沮丧反而十分欣慰,就这样身为‘师父’的他就退居幕后,心甘情愿地为妻子当起药童,负责抓药,采药以及处理药材等事情。

而池念恩的医术也的确更高一筹,给人看病几乎可以做到药到病除,不仅医术高明而且价格还非常公道,倘若遇见穷苦人家前来看病她还会主动提出免费治疗,甚至就连汤药也会一并赠送,因此方圆百里的村民都十分尊敬这位女郎中,称呼她为女菩萨,更有很多受过她恩惠的村民在家为其立起长生牌,日夜供奉为其求福。

时间一晃三年过去了,原本十分幸福美满的生活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直接打碎,这天张成德上山采药,无意间发现一处崖壁之上竟然有一株百年不遇的名贵药材,激动万分的他将绳索绑在悬崖边的一棵大树上,然后顺着绳索小心翼翼地往下爬,谁承想绳索居然被崖壁上一块凸起的石头给磨断了,失去绳索保护的他直接就从百米多高的空中直接摔了下去,这次可就没有之前那么幸运,张成德当场就被摔死,而且死状极惨几乎已经不成人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张成德这边还没有办完丧事,县城里面却又发生了非常严重的瘟疫,这场瘟疫蔓延速度超乎想象,短短几天时间就有数万人受到感染,受到感染的人起先全身上下会出现黄豆大小的红色水泡,而且还会伴随着高烧,乏力,如果救治不及时那些水泡就会慢慢溃烂,流出腥臭无比的脓水,病人就会伴随着痛苦被折磨而死。

官府为了控制瘟疫蔓延,就将受灾区域里面的所有人全部隔绝在一处山谷之内,意图让他们听天由命,自生自灭。池念恩得知消息后无法眼睁睁地看着那么多百姓无辜死去,于是不顾村民们阻拦,也顾不上将死去的丈夫入土为安便独自一人背着药箱前往山谷,至于丈夫的后事就拜托给了村民。

尽管池念恩医术高明,但是对于这种不了解的瘟疫她也是有些束手无策,为了尽快搞清楚病理她甚至不惜身染瘟疫,这样一来她就可以更好地亲自感受病灶,经过为期半个多月的努力,池念恩终于找到了治疗瘟疫的有效方法,就这样池念恩凭借一己之力救下了山谷里面百分之八十的百姓。

百姓们为了感谢她的大恩大德,自发为其建立一座功德碑,以此来铭记她的功绩。但池念恩对此却没有丝毫兴趣,当她从山谷回来后第一时间就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丈夫坟前,抚摸着冰冷的墓碑泪流不止,村民们纷纷上前安慰,劝说道:人死不能复生,逝者已逝,生者如斯,让她振作起来,日子还得继续。

张成德的突然去世对池念恩打击十分巨大,但她才刚刚二十出头还很年轻,于是村子里面的那些三姑六婆纷纷上门,想要为她再找一户好人家,毕竟往后的日子还很长,总不能一个人孤独终老吧!

起先池念恩是不同意的,但在村民们三番五次的劝说下这才慢慢想通,最终答应再找一户好人家嫁了。因为是给池念恩说媒,那些媒婆们各个都很上心,经过层层挑选最后只有一位名叫陈福的年轻后生入选,就这样两人在媒婆们的撮合下认识了对方。陈福是一位镖师,常年跟随镖局四处押镖,别看他是一位武夫,但却十分温柔体贴,因为职业的原因两人总是聚少离多,但陈福对池念恩却十分疼爱,每次押镖回来他总是会带回来很多当地特色小吃或者一些新奇的小玩意送给她。

两人感情发展的十分迅速,很快就拜堂成亲,成亲后,陈福押镖的次数越来越少,经常在家陪着妻子,同她一起上山采药,陈福背着药篓子跟在池念恩的后面,像个好学的学生一样看着那些草药不停地问东问西,出诊时,陈福就帮着她提药箱,开完药后,他就煎药,日子虽然平淡,但却十分幸福。

一年后的一天,镖局接到了一笔大买卖,陈福不得以要去押趟镖,临行前他对妻子说道:“娘子,等押完这趟镖后我就会辞去镖师的工作,然后在家随便找个活干,再也不和你分开了。”池念恩依依不舍地点头答应道:“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在家中等你回来。”可惜这次分别竟然变成了永别,陈福一去就再也无法回来。

原来陈福这次负责押送的是一批送往京城那边的生辰纲,结果来到一处山林的时候遇上了劫道土匪,土匪人数众多大概有上百号人,尽管负责押送的镖师各个身手不凡,但双拳难敌四手,猛虎也怕狼多,陈福等人拼死抵抗,但毕竟人数悬殊,最后陈福等人尽数被土匪杀害,押送的货物也被抢走,不仅如此,就连陈福等人的头颅还被那伙凶残的土匪砍下,然后挂在山寨门口向人示威,尸身则被丢弃在荒野喂了山中野狗。

当念恩听到这个消息后,两眼一黑直接就晕死了过去,清醒后她独自一人前往县衙,恳求县太爷可以出兵上山剿匪,一来是为丈夫陈福报仇,拿回丈夫的头颅,二来还给百姓一份太平。可县太爷畏惧山匪的狠辣,竟然闭门不见。

心有不甘的池念恩就在县衙门前长跪不起,势必要见县太爷一面,不料这一跪就是三天三夜,期间滴水未进。当大家得知县衙门口跪着的女子正是之前解决瘟疫的女郎中后,城中百姓纷纷自发前往县衙门前跪下,仅仅一天时间县衙门口就来了好几百人,他们异口同声喊道:“恳求大人出兵剿匪。”

随着聚集的人群越来越多,县令终于答应出兵。事到如今如果他还执意不出兵的话,一旦百姓真的闹起事来,他也无法向上面交代,迫于无奈只能下令出兵,经过三天的浴血奋战,长白山一带的山匪全部被灭,而池念恩也找回陈福的头颅。当她看到丈夫头颅的那一刻,忽然想到他临行前对自己的承诺,心如刀绞。

经历过这件事后,大家对念恩更加崇拜和尊敬,竟然一己之力让胆小怕事的县太爷出兵剿匪,还给大家一个太平生活,她干成了很多男人都不敢干的事情。

一年之后,在村里婶婶的撮合下,念恩与一位名叫刘书洋的秀才成亲,此刻的池念恩一门心思就想着过安稳生活,想要家家相夫教子,偶尔在家给人看看病。因此她格外地想要有一个孩子,可惜天不遂人愿,他们夫妻二人已经非常努力,可两年时间过去池念恩的肚子却始终没有过动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虽说池念恩的医术了得,但对于这种情况她也表示束手无策,因为她曾仔细给自己和丈夫把过脉,结果发现两人谁也没有问题,可就是这样他们却始终要不上孩子,这让池念恩十分苦恼。

孩子的事情还没有着落,可厄运却再一次降临到她的身上。

这年刘书洋不知为何竟然患上了一种怪病,起先是左手渐渐没有力气,后来发展在半个身子,直到最后全身都无法动弹分毫,医术超群的池念恩对于这个怪病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即使她将各种医书古籍翻遍也没有找到治疗方法,看着刘书洋的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而她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心中满是愧疚,尽管她也尝试过很多方法,可半年之后刘书洋还是撒手人寰。

三十岁不到接连死了三任丈夫,百姓们都在背后对她指指点点,说池念恩是天煞孤星,天生克夫命。对于坊间的流言蜚语池念恩自然也是听说,此刻就连她自己都一度怀疑,之前的三任丈夫的死就是因为自己是个不祥之人有关,于是自那以后她将医馆也给关了,整日躲在家中闭门不出。

之前的门庭若市,如今一下子也冷清起来,而那些三姑六婆们也无人再上门说亲。心灰意冷的池念恩本来想着此后常伴青灯古佛,可就在这时一个男人突然间闯入她的生活,不仅如此,还将她早已死透的心再次点亮。

这个男人名叫李成溪,是村里的木匠,在池念恩最受非议的那段时间,他忽然就来到念恩的家里,开始照顾起池念恩,为她劈柴挑水做饭,打扫庭院,就连池念恩生病的时候,也是他在旁端水喂药,细心照顾。

期间池念恩才曾三番五次赶他离开,甚至还说,他要是再不离开自己就去衙门报官,可面对池念恩的无情逐客,李成蹊却视若无睹,厚着脸皮继续留下来我行我素。在她最无助,最彷徨的那段时日,是李成蹊一直陪伴在自己左右,默默地陪着自己,如果不是他的出现,池念恩都不敢相信自己该如熬过那段艰难的时光。

其实李成蹊早就走进了池念恩的心中,只是她不敢接受对方而已,因为她真的害怕了,害怕自己会将李成蹊也克死,就像她前面三任丈夫那样。

面对池念恩的决然拒绝,李成蹊终于向她说出了埋藏在心中的秘密。

原来,李成蹊就是当初被官府遗弃在山谷中的那批染上瘟疫的其中一名,从他见到池念恩的第一眼,就深深被这位善良的女人吸引住了,当他们获救后,他便开始四处打听池念恩的消息,当他得知对方才刚刚丧夫后,心中还有点小窃喜。

李成蹊当初也曾多次拜托媒婆帮他提亲,可媒婆却觉得他家境贫寒,一个小木匠如何配得上才貌双全的池念恩,因此就没有对池念恩提起过此事。

尽管如此李成蹊依旧没有死心,直到池念恩和第三任丈夫成亲后他才慢慢将那份爱意埋藏在心中,只是默默地关注着心中的女神,同时也在努力挣钱。

直到半年前,念恩的第三任丈夫病逝后,她也成为了街头巷尾的议论对象,大家都在后背指责她是克夫女。

李成蹊知道,这个时候池念恩肯定十分伤心无助,虽然他还没有攒下多少银子,但是却义无反顾地来过照顾对方,就算自己也会成为下一个议论对象也在所不辞。

他才不在乎池念恩是不是人们口中的克夫女,现在自己只想陪伴在对方身边照顾她,哪怕只是一天也好,起码要让对方知道有个人一直在默默地喜欢着她,哪怕第二天自己就会死于非命也无怨无悔。

当池念恩听完这些话后,眼眶不禁湿润起来,身体也在微微颤抖,李成蹊上前将其轻轻搂进怀中。池念恩深深地吸了口气,她真的很喜欢李成蹊身上的味道,但是她的内心却一直在警告自己不可以这样,因为如果在陷下去的话她会再次害死这个男人,终究池念恩还是没有迈过心中的那道坎,她哭着将李成蹊推开,不停地摇着头,哽咽地说道:“不可以,我们是不能在一起的!”

李成蹊不想认命,继续说道:“我有一个办法,明天我们就去观音寺里求个签,如果是上上签,那就代表老天爷都让我们在一起,如果是其他签,从今往后我再也不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看着面前男人,念恩眼角含泪轻轻点头答应下来,第二天清晨,二人来到观音寺,他们十分虔诚地对着观音神像磕头跪拜,恳求上天赐予他们这段姻缘。

池念恩拿起签筒一边轻轻摇晃,一边在心中默默祈祷,随着一根竹签落地,两人的心都被揪了起来,只见竹签上面赫然写着“上上签”。

此刻李成蹊开心的像个孩子,激动万分地对着观音神像连连磕头,然后对着池念恩说道:“念恩,你看到了吗?就连老天爷都让我们在一起,咱们一定可以白头偕老。”

池念恩的脸上也随即露出久违的笑容,看着手舞足蹈的李成蹊心中满是幸福。就在二人准备离开的时候,恰好有一位身披袈裟的年迈僧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僧人忽然转身对着池念恩喊道:“这位施主还请留步!”池念恩闻声停住脚步转身后疑惑不解地看着他,而对方也是一言不发地盯着池念恩上下打量,片刻过后那名僧人忽然对着池念恩双手合十,行礼道:“阿弥陀佛,原来是菩萨转世,老衲乃是这间寺庙的住持,法号普玄,见过菩萨!”

池念恩有些不知所措地指了指自己说道:“菩萨?大师您是在说我吗?”

自称普玄的高僧说道:“没错,老衲刚才见到施主身上隐隐约约有佛光乍现,必定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转世前来造福世人的。如今施主已经度过三灾九难,从今往后生活必定会幸福美满。”

一旁的李成蹊听后,激动地说道:“念恩,我就说咱们在一起一定不会有事!大师说得对,咱们将来一定会幸福美满,我一定会永远陪在你的身边,永远不和你分开。”

池念恩的心结此刻终于解开,两人很快就拜堂成亲,成亲之后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二人就离开了这个地方,云游四海,悬壶济世,一走就是二十多年。

二十年后,村子里来一家四口,这家的女主人乃是一位女神医,只不过时间过得久了,已经没有人知道她就是当年的池念恩。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又过了三十多年,就在池念恩弥留之际,已经七旬的李成蹊坐在床边颤颤巍巍地伸手抓住妻子的手,哭道:“老伴儿啊!此生只骗过你一次。”

原来当年二人前往观音寺求签的前一夜,李成蹊曾偷偷前往寺庙找到了那里的住持,拜托对方将签筒里面的竹签全部换成上上签,而在门口偶遇住持也是李成蹊提前安排好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解开池念恩的心结。

不料池念恩听后并未露出异样神色,反而挤出一丝笑容,说道:“老头子,其实我早就知道的,那天晚上其实我一直都在你的身后,我也想做和你一样的事情,当时我的心里早就装满你了,根本无法想象往后没有你的日子,于是我就做出了一个自私的决定,那怕我真的是克夫女也要和你在一起,倘若将来真的将你克死,那我也一定会随着你一起共赴黄泉,让你在黄泉路上不孤单,没想到老天爷还是可怜我的,让我后半辈子有你陪着,这些年是我一生最快乐的日子。老头子,你放心好了,我一定会在奈何桥上等你,希望下辈子咱们可以早点相遇,我想把最好的自己交给你。”话音刚落,念恩便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双手也无力地垂下去。李成蹊嚎啕大哭道:“老伴儿,你走的慢点,等我安顿好后就去追你。”

就在池念恩下葬的当天晚上,李成蹊便去世了,当孩子们发现时只见他双目紧闭,嘴角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