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9章 儿子高中状元,父亲半夜偷偷溜走,男子:简直畜牲不如

中原太平县有一个柴财主,是太平县的首富,整个县城一半的店铺都是柴家的,可谓是日进斗金,家财万贯。

柴财主不是太平县人,他是从南方过来的,来的时候还带着几月大的男婴,说是他儿子,叫柴宏昌。

这孩子也够可怜的,几个月就没有了母亲,由柴员外的妹妹柴金花看管着,孩子七岁的时候,柴金花就出嫁了,柴财主既当爹又当娘的拉扯着儿子。

柴金花不放心哥哥和侄子,就为柴员外介绍了一个女子,这女子叫温淑儿,在县城开了一间绣坊。

柴金花喜欢刺绣,经常去她店里买一些刺绣制品,还跟着她学习刺绣手艺,二人就熟悉了起来,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温淑儿也是命运多舛,他三岁丧父,五岁丧母,她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几个月前,爷爷奶奶相继离世,她就来太平县投靠亲戚,经过打听才知道,亲戚在几年前就离开了这里。

温淑儿没办法,只能靠手艺挣钱养活自己,于是就在太平县开了一间绣坊,靠卖刺绣为生,也免费教别人学习刺绣手艺。

温淑儿勤劳善良,人又生的漂亮,如今也到了适婚年纪,柴金花就把她介绍给了自己的哥哥柴财主。

柴财主正有意续弦,听妹妹给自己介绍一个绣娘,他也是很乐意的,于是就假装买绣品,悄悄相看温淑儿,果然如柴金花所说,这女子不但貌美如花,还温柔娴淑,要是把她娶回家,那就是妥妥的贤妻良母。

再说温淑儿在太平县无亲无故,她也想找个合适的人嫁了,以后也有个依靠,柴金花说要把她介绍给自己的哥哥时,温淑儿也是含羞答应了。

虽然柴财主年纪比她大不少,但他成熟稳重,有男子汉气概,温淑儿也是非常满意,她也非常喜欢孩子,愿意把柴财主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

既然二人都没有意见,柴财主就选定良辰吉日,把温淑儿娶回了家,新婚夜,老夫少妻恩恩爱爱自不必说。

成亲之后,温淑儿为了照顾丈夫和孩子,就把绣坊关了,全心全意的做起了家庭主妇,家里有个女人,到处都充满欢声笑语,很是温馨。

温淑儿对丈夫体贴入微,对继子柴宏昌也很疼爱,与亲娘没有什么差别。柴宏昌对她也很依赖,跟在她身后叫娘,叫的她是热泪盈眶。

在温淑儿的呵护下,柴宏昌就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他读书非常的用功,十六岁就能写会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被誉为太平县第一才子。

柴家家财万贯,柴宏昌又是才貌双全,这样的男子在当时真的是千里挑一,自然有不少爱慕者,可他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儿女事。

柴财主却不这么认为,他对儿子说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了成亲年纪就要成亲,错过了就很难再找到如意的了,成亲之后也不会耽误你读书!”

柴宏昌说道:“爹爹,如今我只想安心读书,其他的事还是缓一缓吧,再有三年我就要进京赶考了,等回来再提亲事也不迟呀!”

柴财主说道:“张知县的女儿张兰菊与你年龄相仿,很多人都上门提亲了,你等到三年后,人家早就嫁给别人了!”

柴宏昌知道父亲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才要他娶张知县的女儿,张知县的女儿娇纵跋扈,根本不是他想要的那种。

就说道:“爹爹,我与那张兰菊不合适!”

柴财主一听就生气了,说道:“怎么就不合适了?你们两个郎才女貌,门户也是互补,要是这门亲事成了,对咱家可是只赚不赔的,你好好想想吧!”

父子俩谁也不肯让步,他们的谈话不欢而散,温淑儿得知丈夫要让儿子娶知县的女儿,就说道:“咱们的儿子有大学问,将来一定大有作为,娶个一品大员的千金小姐也是绰绰有余的,要是过早成亲了,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柴财主说道:“县官不如县官,咱们在太平县还要依仗张知县,娶个一品大员的女儿又能咋样?天高皇帝远的……我想好了,近日就把这门亲事定了,张知县也有这个意思,咱不能不给人家面子……”

柴财主是柴家的当家人,家里的大事小情都由他说了算,也可以说是性格强势霸道,在柴宏昌不知情的情况下,柴财主就去张家提亲了,张知县当然也是满口答应。

直到两家人商定好了定亲日期,柴财主才把这事告诉儿子柴宏昌,柴宏昌一听很震惊,也很气愤,但在那个时候,婚姻大事都讲究父母之言,媒妁之命,他也没有办法。事已至此,也只能接受。

定亲那日,全城的达官贵人,各界名流都前来祝贺,为了助兴,柴财主还请来了城里有名的歌妓柳丝丝来唱曲助兴。

那柳丝丝柳条细腰,眉眼如画,一颦一笑都充满女性魅力,她的歌声更是婉转动听,在场的宾客无不拍手叫好。

就连从来没有想过儿女私情的柴宏昌也动了凡心,对那柳丝丝是一见钟情,从此之后,他的脑海中都是柳丝丝的影子,他茶饭不思,夜不能寐,读书也没有了心思。柴宏昌得了相思病,非常渴望去见柳丝丝,向她表达爱慕之情,可他已经与张兰菊定亲,又怕辱没自己读书人的名声,因此他只能努力压制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可越是压制火烧的越旺。

柴宏昌实在是忍无可忍,就秘密去与柳丝丝见面,柳丝丝虽是歌妓,但她很自爱,是个蕙质兰心的女子,柴宏昌对她深入了解之后,就更加爱慕她了,但他已经有婚约在身,也只能把柳丝丝当做自己的红颜知己。

柴宏昌与张兰菊定下亲事不久,柴财主就要让二人成亲,可柴宏昌根本不同意,说殿试之后再成亲,因为这事父子二人也是没少怄气,温淑儿只能劝劝丈夫,再劝劝儿子,在柴宏昌的坚持下,柴财主只能同意殿试之后成亲。

三年时间转瞬即逝,柴宏昌就要进京参加殿试,临行前几日,他与柳丝丝见了一面,二人互诉衷肠,难分难舍。

柴宏昌来到京城参加考试,几场考试都非常的顺利,他对自己的成绩也充满了信心,放榜之后,他果然以最好的成绩名列榜首。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终于有了结果,他心中也是十分的激动,但想到自己要与一个不爱的人成亲,心情一下子又跌入了低谷。

皇帝见他的文章写的好,也很认可他的治国之道,觉得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封他为监查院御史,去巡视中原各县,整治贪官污吏,盗匪贼寇。

柴宏昌怕自己刚出入官场,不能胜任,就要推辞,皇帝说道:“你拿着朝廷俸禄,就该为朝廷排忧解难,我赐你上方宝剑,查出贪官污吏,强盗贼寇可以先斩后奏……”

柴宏昌不好再推辞,只能接受皇帝的任命,带着尚方宝剑回去了,他不负皇恩,惩治了很多贪官污吏,强盗匪首,名声在当地流传开来,老百姓都称赞他是青天大老爷。

柴宏昌巡视了中原各县,最后才回到太平县,他刚到家,就有一个衣衫破烂的老汉来告状,三年前老汉的闺女被一个恶霸王三强暴,那女子觉得没脸见人,就投井自尽了。

老汉到县衙告状,可那张县令不但不为他做主,还说他是刁民,故意诬陷别人,老汉拿不出证据,也是哭天无泪。

他听说太平县的柴宏昌中了头名状元,被皇帝任命监察御史,而且杀了很多贪官污吏,他就跑来为女儿申冤了。

柴宏昌赶扶起老汉,让他说明详情,柴财主一看就把儿子叫到里屋,说道:\"那王三是皇亲国戚,谁也动不了他,再说了,你岳父张知县已经叛过了这个案子,你要是再管,不是打他的脸吗?这事你也管不了,不要引火烧身呀……”

柴宏昌说道:“父亲,难道让无辜之人枉死,让坏人逍遥法外吗?皇帝让我来就是为了惩恶除霸,我不可能不管!”张知县也来劝说柴宏昌,可他依然不为所动,决心为民除害。

柴宏昌来到县衙,就命人把那王三拿上来审问。这个王三经常欺男霸女,做了很多坏事,但他并没有隐瞒,而是全交代了,因为他觉得柴宏昌根本动不了他,所以就很嚣张。

叫嚣道:“我王三在太平县就是规矩,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管不着,不就是一个小女子吗?投井又如何……”

柴宏昌怒道,你强抢民女,导致那女子投河,你这是谋害人命你知道吗?”

王三冷笑一声说道:“谋害又如何?我表姐可是皇妃娘娘,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你敢拿我怎么样呢?你要是敢动我,你头顶上这顶乌纱帽就别想戴了……”

柴宏昌说道:“好啊,你作恶多端,欺男霸女,多少人因为你丢了性命,你不但不悔改,还大言不惭威胁朝廷命官!”

他又对官差喊道:“来人呀,把这个王三押入死牢,斩立决!”

王三一看没有吓唬住柴宏昌,就大骂柴宏昌有眼无珠,连他的事也要管,柴宏昌就亮出了尚方宝剑,这一下王三是彻底懵了,瘫软在地上求饶,可为时已晚。

柴宏昌处决了恶霸王三,城里的老百姓无不欢呼雀跃,都说柴宏昌是个好官,他的名声也是传遍了大街小巷。

柴财主见儿子考中状元,还被朝廷委以重任,心里也是无比自豪,可他总是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心里有一件压了十几年的事情,他怕这件事会败露,到时候他会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

这日,柴财主正在家里郁闷,突然就有三个大汉来见他,柴财主赶紧把几人带到书房,怒道:“谁让你们来的?”

为首的一个大汉说道:“听说大侄子考上了状元,还被朝廷任命为监察御史,这么大的喜事,我们做叔叔的自然要来庆祝呀!”

另一个男子取下身上的包袱说道:“大哥,这是兄弟几个的贺礼,还请您笑纳!”

柴财主眉头紧锁说道:“我早已金盆洗手,以后你们不要再来找我,这些东西你们也拿走,我不要!

还有,我告诉你们,谁要是把当年的事情说出去,我决不饶他……”第三个男子说道:“大哥,你放心吧,我们今天来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告诉你……”他凑近柴财主的耳朵嘀咕一番,柴财主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

说道:“我知道了,你们赶紧离开!”几个人见他不高兴,就离开了。

晚上,柴宏昌与父亲促膝长谈,感谢他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一直到三更才分开回房睡觉。

柴宏昌巡视中原各县,吃不好睡不好,身体非常的疲劳,躺在床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可他刚睡着,就有一个黑影溜进他房内,黑影用手推推他,说道:“宏昌—”

一连叫了几声,柴宏昌才醒过来,屋里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柴宏昌正要质问黑影,黑影却说话了,“宏昌,是我!”

柴宏昌一听是继母温淑儿的声音,很是惊讶,这三更半夜的,继母来到他房里干什么?“娘!”他一边就要去点灯。

温淑儿却焦急的说道:“有人要行凶,走,要是再晚就来不及了!”柴宏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他没时间多想,就跟着继母出了门。

半山腰,一个黑衣蒙面人行色匆匆,他来到林子深处的一座庙宇前,很轻松就把房门拨开了,他蹑手蹑脚的走进屋里,屋里的人呼吸均匀,她睡得正香,蒙面男子抽刀就朝床上看去。

说时迟那时快,柴宏昌就带着一群官差冲进了屋里,他们拿着火把,把屋里照的亮如白昼,黑衣蒙面人看到此情形就要逃跑,官差就上去拦截,于是双方就打了起来。

这个黑衣人身手敏捷,武功高强,可他突然就浑身无力瘫坐在地上,最终还是被官差抓住,柴宏昌就命人扯下那人脸上的蒙面布,当他看清那人的脸时,吓得两腿直发软,差一点瘫坐在地上。

柴宏昌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黑衣蒙面人竟然是自己的父亲柴财主,他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柴财主却是一脸淡然,说道:“你们怎么来了?”

温淑儿说道:“柴武奎,你太恶毒了,还要赶尽杀绝!事到如今,你就老老实实把你做的丑事都说出来吧!”

柴财主看着温淑儿,好像不认识似的“你……你到底是谁…… 你在胡说什么……我听不懂……”

温淑儿说道:“我就是你十九年前追杀的丫鬟小翠……你杀害我家老爷,还放火烧死了家里的几十口人……”

原来柴财主的真名叫柴武奎,年轻时是一个江洋大盗。温淑儿的真名叫做小翠,十九年前在江南李家做丫鬟,那时她才十五岁。

十九年前,江南有个李员外,李员外是做珠宝生意的,是当地的首富,李员外娶妻徐氏,夫妻二人很是恩爱,一年后就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李志远,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是甜甜蜜蜜,美满幸福。

可天有不测风云,李志远刚满月的那日半夜,柴武奎一伙强盗闯进李家老宅,他们不但掠走了所有钱财,还杀死了李员外。当日徐氏回了娘家才逃过一劫。

丫鬟小翠抱着李志远趁乱逃走,可跑到一座大山上时,柴武奎他们就追了上来,她没有办法,只能把孩子放在草丛中,自己跳下悬崖。

小翠命大,她没有死,只是受了重伤,被一个采药人救了,她伤好之后,就去寻找徐氏。

再说徐氏从娘家回到家里,看见自家的宅子已经被烧成了灰烬,全家都葬身火海,她悲痛欲绝,就去官府报案,可那群强盗已经无影无踪。

徐氏万念俱灰,就出家做了尼姑,小翠找到徐氏,二人也是抱头痛哭,小翠告诉徐氏,李志远可能还活着,徐氏心中就有了希望。

徐氏和小翠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强盗柴武奎和儿子李志远,终于在七年之后,她们就打听到柴武奎已经逃到了太平县,在那里做起了大财主,还得知柴武奎的儿子柴宏昌就是李志远。

主仆二人知道她们不是柴武奎的对手,只能把报仇的希望只能寄托到李志远身上,二人一起来到太平县,徐氏隐姓埋名藏在一个尼姑庵里。

小翠就扮成一个绣娘,改名温淑儿来到太平县城,她打听到柴武奎的妹妹柴金花喜欢刺绣,为了接近柴金花,她就在太平县城开了一间绣坊。

柴金花经常来买绣品,二人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后,小翠就在柴金花面前说自己想嫁个成熟,可靠的男子,柴金花就把她介绍给了哥哥柴武奎。

小翠嫁给柴武奎之后,对柴宏昌是疼爱有加,并建议柴财主让他读书,将来好考取功名,其实她这样做就是为了让柴武奎出人头地之后为父报仇。

柴武奎没有辜负继母的期望,就考上了新科状元,而且被皇帝封为监察御史,还拿着皇帝赐予的尚方宝剑斩恶除霸,小翠非常高兴,她就准备去找徐氏来,让她写状子来告柴武奎,没想到柴武奎却得知了徐氏的下落,想要杀人灭口。

原来,柴武奎为了杜绝后患,他一直在打听徐氏的下落,但一直没有打听到,直到今日那几个大汉来告诉他,说徐氏在一个庵里做尼姑,他心里就很不安,于是就亲自来到尼姑庵想要杀死徐氏,却被小翠发现端倪,临睡觉时让他喝了一杯下药的养生茶。她本来想着夜里药性发作,柴武奎就会取消行动,谁知这药性太慢,在家里没有发作,柴武奎前脚出门,小翠立刻就跑到柴宏昌的屋里叫他,他们又去县衙带上一群人,就匆匆朝尼姑庵赶来了。

直到刚才药性才发作,不过也正是时候,要不官差是很难抓住柴武奎的。柴武奎万万没有想到,妻子居然是李家的丫鬟小翠,还带着柴宏昌来抓他。

徐氏说道:“柴武奎,你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你的报应终于来了……”

柴宏昌根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在他的印象中,父亲对他很好,他从来也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身世,如今父亲居然变成了杀父仇人,让他怎么接受?

面对徐氏这个母亲他也是又悲又喜,母子二人抱头痛哭,徐氏说道:“儿啊,是这个畜生害的我们家破人亡,骨肉分离,你一定要为你父报仇啊!”

柴武奎知道自己是逃不掉了,就哭着说道:“宏昌,你虽不是我的亲生儿子,可我养你十九年,对你是有养育之恩的,你不能忘恩负义呀……”

柴宏昌说道:“我也不想做忘恩负义之人,可你做了那样的事情,简直畜牲不如……”

柴宏昌想到柴武奎对他的好,也是非常的纠结,徐氏对柴宏昌说道:“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多说无益,一定要把这个恶魔绳之以法,告慰你父亲和李家几十口无辜之人的在天之灵!”

尽管柴宏昌不愿意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但他还是要面对现实,就把柴武奎带到了县衙大堂,张知县一看吓得脸色苍白,因为这些年他与柴武奎狼狈为奸,没少霸占人家的财产。

柴武奎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他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于是就把他和张知县狼狈为奸的事都交代了,二人一起被押进死牢,秋后问斩。

柴金花听说哥哥被押进死牢,就很吃惊,她立刻来找柴宏昌,问他到底是咋回事?柴宏昌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柴金花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哥哥竟然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强盗,而且柴宏昌不是自己的亲侄子。

柴金花的父亲是一个樵夫,二十多岁就离世了,柴武奎被叔叔收养,而柴金花跟着母亲改嫁他乡,后来母亲离世,她在继父家的日子是苦不堪言。

二十年前,哥哥柴武奎突然找到她,并把她接到了太平县,从此她就跟着哥哥过上了吃喝不愁的日子,柴武奎告诉她,说她嫂子离世了,柴宏昌是她的侄子。

如今得知真相,她就一下子瘫坐在地上,柴宏昌赶紧把她扶起来,说道:“姑姑,你对我有恩情,可这件事我……”

柴金花说道:“他做了那么多恶事,应该受到惩罚,姑姑不怪你……”

如今张知县被打入死牢,张家的家眷也搬离了太平县,柴宏昌和张兰菊的婚事也就自动解除了。他喜欢的人是柳丝丝,当他去找柳丝丝的时候,人已经走了,只给他留了一封信。

柳丝丝得知柴宏昌高中状元,心里是喜忧参半,她知道自己的身份配不上柴宏昌,为了柴宏昌的前途,她只能默默离开。

柴宏昌拿着信忍不住眼圈泛红,事已至此,他只能把对柳丝丝的一腔热情埋藏心里,只能多为老百姓做些事实,不辜负柳丝丝对他的一片真情。

柴宏昌巡查中原,惩治了很多贪官污吏,捉拿了当地的盗匪贼寇,受到皇帝的嘉奖,官职连升三级,皇帝牵线把一品大员的女儿嫁给了他。

柴宏昌向皇帝上报了自己的身世,皇帝听了是震惊不已,允许他改回原来的名字李志远,他回到家乡为父亲修坟立碑,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徐氏还俗后,就和小翠跟着儿子一起到京城生活,李志远对两位母亲都很孝顺,为他们养老送终。每年还会抽空回太平县看望姑姑柴金花。

李志远一心为民,清正廉明,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一个忠义两全之人,美名流传千古。

喜欢故事在民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故事在民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