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科幻 > 黑科技从钢铁战衣开始 > 第206章 无题(防盗总结)

黑科技从钢铁战衣开始 第206章 无题(防盗总结)

作者:我是天界人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13 23:14:47 来源:书海阁

接机的仪式不是很隆重,没有簇拥的迎宾人员,也没有大张旗鼓以及看起来气势十足的一字形排开的车队,除了几位所长和一名会长之外,只有两名随行的司机。

根据博尔特教授的介绍,这两位都是马普学会电化学的博士,兼职司机,之所以出现在这里,除了因为有在马普学会有挂职行政工作之外,至于另外一个更大的理由,便是久仰他的大名:作为深化材材四大天坑之一的化学,牛逼的王峰这种份儿上,几乎已经是天花板了。

虽然这种大佬还没有拿到诺贝尔化学奖,但是他有钱呐!

身价上万亿,你以为是开玩笑的?

然而,如果这几个人包含了两位诺奖大佬和一位菲尔茨奖大佬在这里,那么这一场本身不算隆重的接机,也变得意义非凡了起来。不过,身为一名实用主义者,王峰其实不怎么在意这些繁文缛节。

众所周知,王峰是个实在人。

当时去京城领奖的时候,他下了飞机之后还是想要试一试自己一个人乘坐地铁,一路观光过去的,以便好好体验一下京城的风土人情。

这次来柏林,王峰早已经没有那种幼稚的想法了,这个世界恶意很大,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挤地铁这种事情,想一想就可以了,这辈子他估计是没有机会经历了。

“你简直是个天才,你是怎么想出那些公式的?”在门口坐上了马普所派来的专车,博尔特教授刚刚系上安全带,便忍不住问道。这是一个老学究,对于这些东西的兴趣远大于其他的。

王峰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在我办公室的床上,我在研究人类行为学的时候,薛定谔先生的经理给我带来了很大启发。”

“wtf?”

威尔哈哈笑道:“这没什么不可信的,HF方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多少都从量子力学中借鉴过灵感。”

王峰:我觉得你可能没明白。

很明显不想听这家伙吹嘘,博尔特教授轻咳了一声,继续问道。“我看过你的论文,虽然里面部分理论我看的不是很懂,但关于我了解的部分,我有不少地方都存在疑惑。

你是如何将多体基态的解准确地简化为基态密度分布之解的?如果是通过量子力学的话,你的理论在结果上又和第一原理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

第一原理计算方法是现代计算化学的核心方法,而其核心理论的来源便是量子力学中的量子力学。这种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然而问题也很大。

首先它的变量数目达到了3N(N为粒子总数)这个天文数字,再一个他的结算结果往往存在较大的争议。因为不只是变量数目大得惊人,为了让结论变得“好看一点”,添加在里面的经验参数也多到令人发指。

“是,但并不完全是”

王峰笑了笑,继续说道,“我在研究基态密度分布问题室引入了部分泛函密度理论的概念,比如取原子中指定芯区的半径为ra,称之为截断半径,在截断半径之外的赝波函数和真实价电子波函数ψv相同,从而得到……”

“专业的问题留到几天后后再去讨论好了,”已经开始感到头大,斯特拉曼会长干咳了一声,转移了这个话题,看着王峰继续问道:“这几天你打算怎么安排?”

手边没有黑板,接下来的部分确实不太好继续讲下去。王峰对博尔特教授做了个无奈的表情,思考了片刻之后,继续说道:“在报告会开始之前,我想先熟悉下这里的环境,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可以推荐给我吗?”

一听到这个话题,威尔教授顿时来了兴致,绘声绘色地说道:“有趣的地方?在整个柏林,没有什么地方比马普实验室更有趣了,要我带你参观下吗?”王峰眼睛一亮,立刻说道:“请务必带我观摩一下。”

比起什么勃兰登堡门和国会大厦这些地标景点,果然还是实验室更让他感兴趣。尤其是马普学会的实验室,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可是赫赫有名的存在。由一位诺贝尔奖大佬充当导游,这样的机会王峰不会放过。

这里是理论学家研究的圣殿,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是和国内的高校相比,这些地方无疑少了很多功利性,多了一些宽容和纯粹。

经过了半个小时的车程,很快抵达了目的地。在伯尼茨酒店的门口下了车,王峰从汽车的后备箱里取出了行李。就在他正准备与几位学者告别之时,王峰忽然间想起了一件令他困惑许久的事情。

“对了,其实我一直想问一个问题。”

威尔教授和颜悦色道:“如果我能解答的话。”

王峰笑了笑:“这个问题可能有些无理,只是出于我个人的好奇心。为什么你会在报纸上发布那样不理智的消息。就和你最近的交往来看,尤其是从你的态度上来看,这应该不符合你的风格。”

“哦?最近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为什么你说的话,我好像不太听得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最新的《太阳报》和《华盛顿邮报》,你有看到吗?”

“那种无聊的报纸,我早不看他啦。尤其是《太阳报》这个报纸,我们已经好多年没有订阅过了,也没有人去看他。”

“原来是这样吗?那你们最好去看一看,因为已经出大事儿了。”

“什么!”几个老教授顿时一惊。

马普学会的前身是1911年成立的威廉皇家学会,时任德皇威廉二世相信科学技术的兴趣能够增强国家实力,便以自己的名字建立了该学会,由皇室出资支持科研,以增强德意志的技术能力。

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评价,这一项决定在当时无疑是相当富有远见的。由于国家资本的支持,一大批优秀的学者和科研项目不断涌现,令德国的科技技术在三十年之内,都维持在世界前列的水准。

二战结束之后,虽然威廉皇家学会被解散,不过却在英国的支持下,以马普学会的形式保留了下来。当然,那些愚蠢的英国人也没有安什么好心。所以双方也一直不太对付。

对于更加注重事实的科学家来说,歪曲捏造事实对于他们来说是无法容忍的。但是《太阳报》却偏偏乐此不疲。

这份历史遗产带来的影响,直到今天也可以清晰看见。虽然自从冷战之后世界学术中心的位置一直在漂洋过海地向西迁移,但因为马普学会的造血能力,德国在工程技术、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依旧保持着世界前列的水准。

从这一点来看,比起丢掉世界数学中心地位的法国人来说,德国人无疑幸运得多。

在酒店里住下之后,王峰休整了一天的时间,第二天便在威尔教授的邀请下,前往了位于柏林的马普实验室。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座马普实验室也是威廉皇家学会的遗产之一,只不过经过了现代化的改造之后,这里几乎已经看不见它原来的风貌。

“……马普学会的实验室分布在德国的各个城市,这里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大概是最大的一个,不少物理、化学方向的研究所在这里都有相当数量的研究课题。这里就像一座反应堆,将各领域的知识点燃,并释放它的能量。”

王峰想了想,问道:“所以这里的研究,是以研究所为单位展开的?”威尔教授用闲聊的口吻回答:“那倒不是,准确的来说,这里的项目大多以研究组为单位展开,组与组之间的区别很大。对于没有在这里工作过的人来说,这个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总之你可以理解为,是与美国研究机构截然不同的研究方式。”

走在通往凝聚态物理实验室的林荫小道上,威尔教授一边和王峰说着马普学会的构成,一边和他闲聊着这里的各种趣闻。在路过一个造型独特的扁圆形建筑时,王峰向那边投去了好奇的视线。“那边是什么?”威尔教授笑着说道:“那边是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产业‘,你可以猜猜那里面装得是什么,我敢打赌,你绝对猜不到。”

“难不成是一台对撞机?”王峰开玩笑道。“哈哈,那倒不是,这可是个比对撞机更科幻的玩意儿,”哈哈笑了笑,威尔教授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你应该听说过吧,可控核聚变这个有趣的话题。”

“你们说的那个是号称永远的50年吗?”王峰开玩笑道。

“嘿,朋友,别这么说,虽然我们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但是总体来说,我们依然是稳中有进。”

骗鬼呢吧?

这种话你跟那些管着经费的外行白扯白扯还行。对于自己这种圈内人士还,还是不要瞎说了吧?

1958年,艾贡·拉尔森(EgonLarsen)写了一本书,书名是《原子能:一个外行人的核时代指南》(AtomicEnergy:ALayman'sGuidetotheNuclearAge)。这本书详细描述了核电站的设计,甚至还有未来的原子飞机和核动力汽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拉尔森和他同时代的人所强烈表现出的对核能的那种热情可能已经明显减弱了。

尽管如此,至少有一种形式的核运输正在运行之中,铀动力潜艇现在经常在我们的海洋上巡逻。如今,一些国家,尤其是法国,也在利用核能发电。事实上,截至2011月世界上共有442个运行中的核电站,另有65个正在建设之中。

尽管目前核工业的规模如此之大,但总的来说,它在新闻报道中的声誉并不好。这点也可以理解,2011年的福岛核泄漏事故、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1979年的三里岛核事故,都导致公众和政界对该行业的安全和远景产生怀疑。

自从这些核灾难发生以来,人们对可能的核泄漏、核废料的再处理和长期储存感到非常担忧。这些担忧并非无足轻重。然而,面对气候变化和化石燃料供应的减少,一些绿色运动的成员也在鼓吹核能是最可取的生产更多电力的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资深环保人士斯图尔特·布兰德现在正在推广核能的利用,因为它不会排放任何温室气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未来,与核电站有关的危险也会大大减少。今天,所有的核电站的建造都是基于核裂变过程。然而,转换到另一个被称为核聚变过程的潜在可能性是存在的。这恰好推动了向太阳索取能量的机制,这种机制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更安全核能的来源。

鉴于核裂变产生的放射性废物的水平和毒性,几十年来,核物理学家一直致力于建立核聚变发电厂以减少核污染。由于铀的储量不太可能持续到21世纪末,核聚变电站的另一个潜在吸引力在于减少我们对相对稀缺的核燃料的依赖。

目前,核聚变电站最有可能的燃料是两种同位素或被称作「重形式」的氢,即氘和氚。在核裂变中,燃料的原子被分开以释放能量,而在核聚变中,两种燃料则是在原子单位上融合在一起而释放能量。因此,尽管核聚变释放出原子能,但它不会直接产生核废料。相反,由氘和氚所驱动的核聚变反应所产生的结果都是氦和中子。

因此,核聚变比核裂变更安全。核聚变反应堆的某些环节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放射性,因此最终必须进行安全处理。然而,这种间接核废料的长期放射性毒性要比目前核裂变发电站的副产物少得多。

太阳是从不断的核聚变反应中获取动力的,而这些反应是由巨大的引力引起的。然而,这种条件不能在地球上创造出来。因此,要在反应堆中产生聚变,就需要使用燃料来加热到极高的温度。

在实践中,这意味着将它们加热到超过1亿摄氏度或者比太阳热很多倍的温度。这种异常炽热的等离子体必须保持足够的密度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点火」和自我维持的核聚变。你会惊讶地发现,所有这些都是难以实现的。

最起码以现有的材料与工程条件,是无法完成这一种试剂工程的。但是如果他没有前景的话,委员会就不会继续在这一项工程上投钱。

如果他们不在这上面投钱的话,那这一项工程就永远永远不可能完成。所以说大家就编制了一个美丽的,关于50年的谎言。

久而久之,核聚变工程也就变成了50年工程,号称永远的50年!

喜欢黑科技从钢铁战衣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黑科技从钢铁战衣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