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 第四百七十六章 关系决裂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第四百七十六章 关系决裂

作者:光荣小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23:24 来源:书海阁

听了孙策的话,周瑜也很是无语。

桥蕤替天子下诏,说动了孙策,事后孙策暗地给汉廷上书,同意投靠汉廷,刘协接到孙策的信后大喜,便派人在宗室中择一适龄女子,嫁与孙策。

但孙策也算是颇讲义气,出于种种顾虑,还是写了一封信给袁术,劝说袁术不要自立。

当然,孙策写这封信,不单为了袁术着想,也是为了自身立场考虑,毕竟他现在和袁术的关系,并不简单。

孙坚当初依附于袁术,两人类似于曹操和袁绍的关系,而孙策继承了孙坚的遗产,继续投靠袁术,其实很类似于袁术的义子。

当然,这个义子的处境很是尴尬,袁术自有儿子女婿,孙策永远融不进核心圈子,白白给袁术打下了不少地盘,但实际的好处却没有多少。

而且孙策越是能干,袁术越是要防备于他,免得尾大不掉。

所以由不得孙策心生不满,如今他终于趁机夺去了江东,让袁熙再也无法辖制于他。

但孙策脱离袁术,和其划清关系,必须还要有个光明正大的借口,如今这个好机会已经摆在了他的前面。

袁术自立,汉廷拉拢。

这对于孙策来说,简直是打瞌睡送枕头,但为了不落人口实,孙策还是让令张纮给袁术写了一封书信。

张纮,字子纲,徐州广陵人,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曾被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司空荀爽辟为掾属,皆不就,避难江东。

孙策平定江东前,亲自多次登门邀请,张纮感其意,便出仕为官。

孙策早有自立之意,他向张纮请教时,就提出要“收合流散,东据吴会,报雠雪耻,为朝廷外藩”,张纮根据孙策的想法,提出了跨有荆、扬,全据长江防线的战略,这也是后世东吴一以贯之奉行的战略。

对天下各方诸侯来说,荆州这个地方异常重要的,谁也想将其据为己有。

只是刘表依靠蔡氏等当地大族,将荆州经营得极好,且荆州本身就是易守难攻之地,袁术攻打也是屡次受挫,孙坚还因此阵亡。

孙策给袁术的这封信,是手下谋士的主意,这这样既维护了自己维护袁术的名望,又表达了忠于汉室的态度,可以算是仁至义尽了。

这封信写出后,桥蕤却是自告奋勇前去送信,孙策周瑜劝道:“桥公,袁术本来就准备拿你立威,如今回去,岂不是自投罗网?”

桥蕤听了叹道:“我当然也知道,但消息传来,袁术已经准备拿我家眷开刀,我若不回去,只怕袁术会下死手啊。”

周瑜摇头道:“恕我直言,桥公回去,只会和家眷一起失陷。”

“我记得桥公夫人早亡,家里只有两个女儿,尚无男丁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桥公家眷只怕已经是凶多吉少,但有桥公在,桥家便有希望。”

“如今桥公回去,万一全家一起被害,岂不是全完了?”

桥蕤听了,由于良久,最后还是咬牙道:“确实只有两个女儿,但却是夫人临终托付给我的。”

“我若放弃她们,如何对的起夫人?”

“所以我思来想去,准备回到寿春后,找机会将其送到皖城避难便是。”

孙策见其意已决,说道:“既如此,若桥公遇害,将来我为公报仇。”

桥蕤听了拜谢,起身去了。

等桥蕤走后,周瑜叹息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桥公只怕凶多吉少。”

孙策却是神色复杂,他不知怎么,却想起了自己失踪的生母吴夫人,怔怔道:“人各有志,我倒是能理解。”

“他若是遇害,之后也只能找个机会,救出他的家眷便是。”

之后桥蕤回到寿春,将孙策的信件带到,袁术看了大怒,加上有人指摘桥蕤被俘大有问题,所以当即袁术便将桥蕤下狱。

本来袁术要将桥蕤杀死,以儆效尤,但多有大臣苦劝,说此时袁术自立,杀人不祥,而且桥蕤身为袁术大将,这些年来立功颇多,若是其被杀死,只怕也会寒了众人的心。

并且桥蕤这次是代孙策送信,假如严惩于他,这不是更加逼得孙策翻脸?

最后多方考虑之下,桥蕤被放回了家,但宅邸却是被兵士围了起来,形同圈禁,和囚犯无异。

孙策听到这个消息后,暂时也是无能为力,毕竟现在袁术势大,光凭孙策自己,也无法和袁术公然撕破脸。

但如今孙策就收到了汉廷诏书,里面竟然公然让曹操孙策等人讨伐袁术!

孙策在大骂汉廷不地道的同时,也明白这对于他,其实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和袁术大本营接近的,除了下邳的刘备,就是身在吴郡的孙策,这意味着,他更方便夺取袁术手中的地盘,作为将来称霸的基业!

况且现在袁术被五方人马共讨,对孙策来说,压力无疑小了许多,而且有了天子诏令这个名正言顺的借口,他便能和袁术名正言顺翻脸了!

他正和周瑜商议时,却见鲁肃走了进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为当地豪强地主,因为乐善好施,广受好评。

周瑜任居巢长时,曾来鲁肃家中借粮,鲁肃直接将家中半存粮三千斛米送出,自此两人结为好友,之后周瑜投奔孙策,举荐了鲁肃,孙策便召其为掾属。

鲁肃匆匆进来,拜了两人,说道:“汉廷又有急信。”

孙策接过鲁肃手中竹简,展开一看,笑道:“这却是来的好。”说完递给周瑜,周瑜打眼一看,却是汉廷派出议郎王誧,带汉献帝的册封诏书过来。

周瑜看了,也笑道:“汉廷来的这么急,显然是有求于伯符。”

“既如此,便能好好和他谈谈条件了。”

孙策大笑道:“正当如此!”

幽州蓟城。

袁熙府里,已经紧锣密鼓张罗起来,因为随着汉廷诏令传到幽州,众人都知道,袁熙又要离开了。

城内如此,城外的军营也是如此,一顶营帐里面,张放正在给其他四人讲解此行任务。

虽然他们五人一伍,组成的是最小编制单,但谁也不敢轻视他们。

不仅是因为他们皆是袁熙亲卫,而且还立下了不少战功,只因五人不愿分开,才一直坚持不升军职,仍旧是一起上阵杀敌。

张放手里拿了一张简易的麻布地图,蹲在地上,手里拿了根树枝,在面前的土地上写写画画。

他在写到广陵二字时,把陵字不小心写错了,他反应过来,连忙擦掉重写,其他四人见了,蓦然间爆发出一阵大笑,“老大,这字你错了好几次了!”

张放涨红了脸,“你们就知道揪住我不放!”

“过会我将行军路线和地点说完,你们一个个跟着写出来!”

“要是写的不好,接下来几天默写的字数加倍!”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叫苦不迭,“头儿,这也太狠了!”

张放却是不管他们,对着众人讲解起来,从行军目标地点,到可能的几条路线,以及花费的时间,已经出现意外,重新集结的地点,都一一解释明白。

这是幽州军出发前的重要环节,只要不是秘密行动,出兵的一切计划,事无巨细,都要落实到行伍这最低一级的单位上,让每个士兵都能知道要做什么。

最初是一军将领和谋士,将所有行长伍长以上的人集合起来,集中解释下达领命,行长伍长回去之后,在向所在行伍传达,务必让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出兵的目标和意图。

这也是袁熙提出来的创举之一,最初沮授陆逊等人,都颇为不解,认为这毫无必要,士兵只要上战场听令,便算是合格了,做这些多此一举的事情干什么?

袁熙也没有过多解释,而是在随后的实地演练中,让实力不相上下的两方,一方是得知战术布置的,一方是毫不知情的,在不同地形和意外情况下,展开对抗。

沮授和陆逊惊讶的发现,若是战场正面搏杀,两边确实差不多,但一遇到偷袭,计划变更,临时改变作战目的等意外状况,后者的情况,要远远强于后者。

他们不仅能在被打散后努力聚集起来,继续向目标行军,还能针对性想出解决办法,或躲避敌军,或更改更快捷的路线,以求完成最终的目标。

而后者则因为无法理解作战计划的细节,只能如无头苍蝇般乱窜,即使能聚集在一起,也会产生很多分歧,导致战力大大降低。

沮授和陆逊惊叹的同时,也明白这种做法,其实对于每个士兵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

首先是人人都具备最基本的战术素养,其次是人人都能识字,光这两点,就极难做到。

但袁熙的兵士,在两年间不断地有目的的引导下,竟然几乎都能做到,里面随便拉出一个人,在别的诸侯麾下,都至少具备百夫长以上的资格!

沮授和陆逊这才明白,为什么袁熙将手下精锐士兵控制在几千人了,人再多,幽州也做不到。

即使如此,两人也明白这种做法的可怕了,要是袁熙能拉出一支数万人的队伍,这几千兵士便能马上充任中级军官,短时间内便能形成不俗的战力!

而且这种练兵法也能够维持军纪,平日不打仗时,兵士晚上可以和家人团聚,但需白天入营操练点卯,然后学习文字战术,战时则是白天练兵,晚上对谈,根本没有给兵士留下闹事的时间。

沮授和陆逊在完善练兵法的同时,渐渐明白了其中的博大精深,对于能开创此法的袁熙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此次出兵,袁熙带上了沮授和陆逊,把长于政略的郭嘉,留在了幽州。

此时郭嘉却是和田豫去了北新城,检验这小半年来,黑山军战俘的劳动教化情况。

本章完

喜欢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