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 第六百五十章 砥砺锋芒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第六百五十章 砥砺锋芒

作者:光荣小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23:24 来源:书海阁

见黄月英还在坚持,诸葛亮叹息一声,出声道:“不瞒夫人,我预感这次中原会有大战。”

“这也是可能是这些年来,也可能是很多年后,规模最大,牵连最广的大战。”

“这场大战的结局,可能会直接改变天下的走向,”

“如果没看到,可能就会错过很多东西。”

黄月英出声道:“夫君说的是邺城之战?”

“那有可能波及到冀州幽州青州并州四州,确实算的上大战了。”

诸葛亮回道:“不止,不仅牵涉到四州,还有可能把兖州,司隶,豫州,徐州都卷进去。”

“甚至扬州,荆州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黄月英有些惊讶,“那除了益州,岂不是天下所有的势力都会参与?”

诸葛亮沉声道:“刘璋且不论,若战火扩大,汉中的张鲁,怕是也会起意。”

黄月英听了,笑道:“如此好戏,确实应该找个前排位置,才能看得清楚呢。”

“只怕如今争夺的关键,一是邺城,二就是天子车驾所在的怀城了吧?”

诸葛亮面露欣赏之色,“夫人果然聪明,所以我刚刚想到,张绣这方势力很有意思,倒是可以借力一用。”

“我准备答应张绣派来的将领,以客卿的身份,暂时投身张绣,大不了随口出两个平庸主意好了。”

“这样我也不会受其重视,万一事情不谐,还能及时抽身。”

黄月英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夫君早有了主意,利用张绣的实力保护自身安全,借做其幕僚的身份,了解中原诸方势力的动向?”

“这倒是个妙计,我原先担心夫君独身一人,无法在战乱中护得周全,如今看来,倒是妾想多了。”

“而且张绣此人虽然出身西凉,但这一年来在南阳所为,算是不扰民生,其名声反倒是比张济好的多。”

“以夫君的才智,在其手下,起码不会被为难吧?”

诸葛亮点头道:“正是如此。”

“虽然张绣此人并无大志,但是他手下有个我很在意的人。”

“贾诩贾文和。”

“我想借着暂时投靠张绣的机会,亲眼看看这个祸乱了汉家天下的人,到底心里是怎么想的?”

黄月英听了,面上现出一丝忧色,“那可是毒士,心肠坏的很,夫君何必招惹他?”

“不行,妾也要跟着,多少能帮夫君些忙!”

诸葛亮见说来说去,黄月英又饶了回去,不由失笑道:“那边可不安全,你就真不怕死?”

黄月英见诸葛亮口风松动,说道:“妾相信夫君的观星之术呢。”

“要是此行有危险,夫君也不会出门吧?”

诸葛亮没想到黄月英拿观星挤兑自己,不禁摇了摇头,起身道:“观星观的事天下大势,能不能看到个人命数,起码我现在是做不到的。”

“所以遇到危急时刻,最后能决定命数的关键,其实是手里的剑。”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旁边的藤箱里面,抽出了一把带鞘的环首刀来。

黄月英见此刀虽然保养的不错,但制作有些粗劣,不禁惊讶道:“妾听闻夫君出声于琅琊王氏,也是当地望族,但好像夫君这把剑,并不是太好啊。”

诸葛亮点头道:“没错,这是一把普通兵士所用的环首刀。”

黄月英知道这其中必有缘故,当下凝神静听。

诸葛亮抚着刀身,缓缓道:“这是当年徐州被屠,我随叔父逃难,想要南下徐州,结果在路上,和护送曹嵩的徐州军张闿在费县遭遇了。”

“那张闿意图不轨,想要在费县城内将曹嵩杀死,同时一并将逃难的上千琅琊百姓灭口。”

“逃难的路线是我的主意,却因我学艺不精,没有算到张闿这支军的变数,将家中诸人陷之于绝境,当时我死的心都有了。”

黄月英听了,恍然道:“怪不得后来夫君对观星这么执着,但天下之大,变数太多,又有谁能料到所有人的动向?”

“妾觉得夫君对自己过于苛责了。”

诸葛亮微微摇头,“失算就是失算,我也一直拿此事鞭策自己,以为警醒。”

黄月英好奇道:“夫君最后如何转危为安的?”

诸葛葛亮道:“是凶虎。”

“他如未卜先知一般,从冀州出发,带数百军马,准确的找到了费县,而且他正是为曹嵩而来。”

黄月英听了,惊讶道:“从冀州出发?”

“这就有些意思了,要不是其事先知道风声,或者此事就是其谋划,妾真的想不通,他是如何千里奔袭,找的如此之准的。”

诸葛亮点头道:“没错,我至今也没有想通。”

“只能用其手下有观星高人来解释。”

“一番交战,他杀死了张闿,救出曹嵩,然后送还给随后赶到的曹军,免去了曹军再次屠城的借口,也救下了在场数千百姓。”

“我欠了他一份情,也感激他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他拎着环首刀,走出屋外,黄月英见状也跟着走了出去,好奇道:“什么道理?”诸葛亮转身道:“这把刀,是我在费县死去兵士身旁找到带回来的,作为对自己的警示。”

“人难胜天,但在命数面前,谁都会想要反抗的。””

“叫天不灵,叫地不应,那能依靠的,只有手里的刀了。”

“乱世之中,更是如此。”

“所以这些年间,我不仅研习文韬武略,更是时时刻刻亲身种地,强健身体。”

“又日日吐纳呼吸,长啸通神,毕竟这是最后的自保手段。”

黄月英听了,恍然道:“怪不得夫君时常做虎啸龙吟之声!”

诸葛亮哈哈一笑,“琅琊郡自古属于鲁国,那可是出过孔子的地方。”

“其足蹑郊兔,力招城关,乃是吾辈文人楷模呢。”

《吕氏春秋》记载“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淮南子》中载孔子“足蹑郊兔,力招城关”,是说孔子不仅比兔子跑得快,力气大到能举起城门的门闩。

城关,就是诸侯国都城的门闩,据记载有八百多斤,人能举起来,显然是有些夸张,毕竟秦武王举的鼎才五百斤。

但考虑到孔子父亲是鲁国三虎将之一的叔梁纥,其身高就有十尺,不仅文武双全、勇猛强悍,更是天下闻名的大力士,曾有过举起千金闸的记载。

而《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六寸,俗谓长人而异之”,在那个时代,这对父子不一定比寻常武将差了。

而且按照《礼记射义》记载,孔子箭法精准,能射天上飞鸟,每次公开射箭,围观者众,甚至会阻塞道路,除此之外,孔子会驾战车,亲身上阵击败过公山不狃的叛乱,所以其倡君子六艺,也是理所当然,毕竟这都是他亲力亲为实践过的。

这春秋战国的尚武习气,从秦到汉传承下来,开始深深镌刻到华夏的骨血之中,华夏人从来就不是软懦疲弱的民族,相反其基因里面,镌刻着崇武的天性。

华夏人尚礼,只不过是君子知义,先礼后兵而已,任何看错了这一点的人,都迟早会碰的头破血流。

诸葛亮缓缓举起了手中的环首刀,对准了院中的大石。

他猛然低喝一声,环首刀闪电般刺出,迅捷无比地扎中大石中心,顿时火花四射,随着一阵刺耳的撕拉声,环首刀竟然刺入大石半尺有余!

黄月不仅咋舌,虽然南阳石头质地松软,不想一般青石结实,但好歹也是石头,这一刺怕不是有数百斤力气!

南朝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载:“诸葛亮定黔中,从青石祠过,遂抽刀刺山,投刀不拔而去,行人莫测!”

诸葛亮缓缓将刀抽出,见刀尖已经磨损,顿时脸色一苦,这刀只是寻常兵士所用,这下又要磨刀了。

黄月英见了,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夫君真是让妾开了眼,要不要妾找阿父,要一副好的刀剑来?”

诸葛亮哈哈一笑,“这倒不用麻烦妇翁了,这刀虽然一般,但是只要天天磨,迟早也能磨锋利的。”

“就像这次我出山入世,用天下兵锋战火不断砥砺自己,迟早也会像磨刀一样,领悟到天下的至理,磨出属于我自己的锋芒!”

黄月听了,也是心情激荡不已,“夫君之志,妾看到了,妾想一直跟随夫君,看清夫君的路!”

诸葛亮豪气顿生,笑道:“好!”

“凭我们两个智计,有刀在手,我不信就走不出一条路来!”

蓟城之中,一份份急信如同雪片一般,发向城守府邸。

郭嘉面前摊开了十几个竹简,他拿着笔轮番在上面思考斟酌,最后站起身,重重的叹了口气。

形势虽然很多如他预料一般发生了,但如今情报摆在他面前时,他的心中还是有些歉疚。

其中有些已经发生的事情,如果自己能够提前做好准备,说不定情况会好得多,也不至于死这么多人。

郭嘉明白,其中有很多人,本来可以不死,但因为自己什么都没有说,所以他们都失去了性命。

然而如果让郭嘉再选择一次的话,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做出同样的选择。

因为当前虽然形势看似对袁熙不利,但由于曹操的所作所为,已经将自己置于了很多人的对立面,这其实对于袁熙这方来说,是个极好的机会。

而导向如今局面的,便是郭嘉的沉默。

他终于是以自己的方式,见袁熙推上了最有利于今后发展的道路上。

然而郭嘉也在犹豫,因为这情报中,孙策的遇刺,以及吕布的战死,是和袁熙女眷有所关联的。

而且也是可以进一步利用的。

郭嘉产生了一瞬间的犹豫。

自己要告知她们真相,推动事态发展吗?

本章完

喜欢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