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 第七百五十三章 出人意料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第七百五十三章 出人意料

作者:光荣小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23:24 来源:书海阁

袁熙一行回到寿春后,袁熙打算将手底下的幽州兵和江淮兵整合后,一起训练一段时日,以提高战力,然后等待各方消息,看哪边最需要支援,自己再行决定派兵前去。

如今他下一步要走的方向,是最为需要介入的地区,这其中除了有赵云高干联手牵制,且有杨凤后援的司隶地区不需要担心以外,主要有三处地方。

一是袁尚和曹操对峙的官渡,二是袁谭军正在骚扰的徐州,三就是庐江皖城。

其中皖城这处,是袁熙觉得最不可能打起来的,毕竟先前孙策在世的时候,他就想要放弃了,甚至想变相送给江东。

但那时候孙策遇刺,江东局势不稳,不敢和袁熙翻脸,所以直到孙策去世,也没有对皖城动手。

然而孙权一上位,就为了树立威信对皖城动手,毕竟这地方对江东来说太过重要,其在别人手中,江东根本无法图谋荆州。

袁熙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也退让了一步,发信让手下的庐江太守李术遇到江东军过来,开城投降便是,同时令九江太守刘晔加紧修筑合肥,毕竟这是袁熙最后的底线。

然而他刚一到寿春,却听到了一个极其意外的消息。

李术确实是开城投降了,但却被江东杀了!

袁熙一开始还以为是李术拼死抵抗,得罪了江东,后来得知详细情况后,却发现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事件冲突的起源,在于孙策去世前后,江东士族的大规模外逃事件。

而究其原因,是孙策死前为了给孙权开路,便以追查刺杀自己的凶手为借口,对先前就不服孙氏的江东士族动手。

彼时吴夫人还没有回到江东,孙策放飞自我,揪出了所谓以许贡门客为首的一大串所谓凶手,统统砍了脑袋。

许贡生前是吴郡太守,在孙策平定吴郡的过程中被击败,被迫逃往余杭,投奔了许绍。

因为孙策当时忙着平定江东,所以没有管许贡,许贡却不死心,向曹操发去密信,说要曹操小心孙策,同时出谋划策,建议曹操以天子名义,诏孙策去怀城,在天子身边当官。

这种釜底抽薪的计策很是恶心,孙策如果去了怀城,等于放弃了江东,所以他是绝对不会选的的。

但如果不尊天子旨意,就会被扣上图谋不贵的帽子,对孙策在江东政权的正当性是个极大的打击。

这便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麻烦之处,所以孙策和刘备虽然名义上是割据自立,还是想要尽可能将天子掌握在手中,于是他们参与衣带诏事件,也是理所当然。

而袁熙那边的情况有所不同。

袁氏自立之心全天下都看得到,袁术也做了,而且彼时二袁相争,实力占据大半天下,谁也不会在乎一个天子刘协。

而袁熙实力不够,所以需要韬光养晦,于是他迎驾了天子刘协到怀城,并领了天子讨伐袁术的诏书,起码从场面上来看,他做得让其他人都跳不出毛病,那些不喜欢的人,也只能暗戳戳说他是表里不一,但却不能否定他做过的事情。

所以通过这一连串时间,袁熙占据了道德高地,即使现在天子被挟持到许县,郭嘉也认为袁熙现在,其实并不是很怕天子对袁熙不利的诏书。

因为如果这种诏书一发,全天下明眼人都会觉得这肯定是曹操胁迫天子发的,反而对曹操更加不齿,这也是为什么曹操目前没有用这种办法针对袁熙的原因。

但孙策就不一样了,他依附的是自立为帝的袁术,打江东时打的都是汉室宗亲和汉廷任命的刺史州牧,可谓师出无名。

虽然他后来秘密会面了汉廷使节,并接受了汉廷诏书和封号,讨伐袁术,但袁术是孙策居举主,孙策又不能公开和袁术翻脸,所以只能去打荆州。

但这种举动在天下人看来,便是首鼠两端,尤其是他在袁熙攻打袁术时,想要侵占对方打下来的庐江,被天下人尤其是江东士族看在眼里,简直是丢人至极。

于是孙策才急着参与衣带诏实践证明自己,但运气不站在他那一边,事情败露,孙策没能成事,反而被刺杀,其奉迎天子的事情也被曹操定性成了谗言天子,意图反乱。

孙策想要得到天子名义,偏偏脱离不开跟随袁术作乱的嫌疑,所以许贡和曹操勾连的密信却被孙策截获时,孙策才极为愤怒,找许贡来对质,许贡推说狡辩,孙策于是命令武士将许贡绞杀。

许贡的事情,也标志着孙策对招纳江东士族本就不多的耐心被消磨殆尽,同时因为吴夫人失踪,自此孙策开始一改先前的容忍作风,开始大肆杀戮和自己不对付的人。

许贡出身汝南,是暗地依附过袁术的,和吴会大族也有矛盾,孙策却趁机将此事波及到整个江东,开始压制对不服从自己的江东士族。

尤其是孙策遇刺之后,借口参与图谋的,不止有许贡门客,还有其他江东士族,于是他掀起了大规模的清洗行动,目的便是曹操和袁术等势力留在江东的暗棋。其从动机上来看,孙策出于稳固自己政权原因,借着这个良机扫除异己,确实是有其独到眼光,但孙策自忖将死,手段不免有些粗暴急躁,江东士族们在看到几个家主都被孙策冠上罪名杀掉之后,人心惶惶,开始想办法出逃。

吴郡的士族只要北渡长江,便能直接进如袁熙控制的广陵郡,江东也知道这点,于是封锁了北上的江面,即使是过往商船也要严格盘查,更何况拖家带口的逃难船只。

于是江东士族迫不得已之下,走了一个折中路线,他们先从吴郡走陆路进入豫章郡,然后寻找船只北上渡河,进入庐江。

庐江治所皖城有便利的码头皖口,这样一来成为了江东人逃难的首选,于是很多人纷纷逃入皖城避难

身为庐江太守的李术倒是乐见其成,毕竟这些人都是和孙策作对的,自己收留他们,一方面可以挖孙策墙角,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机为自己家族攀上关系,毕竟这些江东士族背后底蕴深厚,李家将来未必不能更进一步。

李术算盘打得倒是很响,但他没有算到江东趁着袁熙攻打曹操时,突然对皖城用兵,眼看大军逼近,皖城马上就要被围住,他被迫要做出选择。

是将逃难的士族交给江东,还是送其逃走?

李术思虑之下,做出了一个选择,将皖城之内的避难士族,全部北上送到寿春。

因为如果皖城被孙权军打下,他将逃难士族都交出去的话,固然能讨好江东,但无疑是害了所有逃难士族的性命,他的名声就臭了。

而且他是以袁熙部下做这种事情的,无疑会将此事牵连到袁熙,到时候得罪了袁熙,自己送到幽州的儿子将来还能过的好么?

所以李术思量之下,让自己另外的一个儿子护送避难士族紧急离开皖城,然后自己留下来开城投降。

平心而论,李术这种做法虽有私心,但堪称左右逢源,两边都不得罪,一边他为袁熙保全了江东士族,日后很多士族便会承袁熙面子,一边他不抵抗地将皖城交给了江东,减少了孙权军的损失。

他想的倒是很挺好,偏偏遇到了不按常理出牌的孙权。

带兵攻打皖城的是周瑜,他发信给孙权问如何处置李术,得到的回信只有一个字。

杀。

孙权出于什么心理,并不得而知,也许是因为他刚掌江东,需要杀人立威,也许他觉得孙策在皖城遇刺,李术也逃不了关系,也许他觉得李术放走了大量士族,让孙权算盘落空,但无论如何结果便是,身为降将的李术被稀里糊涂杀了。

孙权这么做,不仅袁熙没有想到,郭嘉陆逊等人也没有想到,连刚加入的诸葛亮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有些瞠目结舌,杀降可是极为忌讳的事情,袁熙虽然极为讨厌贾诩,最后也没有动手,孙权到底是怎么想的?

如今众人都坐在寿春官邸中,屋子里谋士官员济济一堂。

除了跟随袁熙过来的郭嘉诸葛亮,都督寿春的陆逊外,九江太守刘晔也到了,他的身边是其引荐的刘基。

刘基,原扬州刺史刘繇之子,刘繇被孙策攻灭后,刘基和几个弟弟一起逃到豫章避难,隐居在乡里,生活很是困苦。

后世刘基以相貌姿质出众闻名,加上诸葛亮和陆逊都是相貌出类拔萃之辈,袁熙手下会不会有以貌取人的想法且不说,诸葛亮身后扮做书童的黄月英已经是乐坏了,脑中正疯狂编织刘备文中。

彼时刘晔在豫章和孙策军交战时,得知了刘基的消息,见其颇多艰难,但彼时刘晔自身难保,便暂且记在心里。

后来刘晔通过李术,接受了袁熙的任命,成了九江太守,想起了刘基素有才能,便派人去招揽刘基。

刘基本来是不愿意出仕,但后来听说刘晔如今投靠的是袁熙,而先前袁熙曾派太史慈帮助过刘繇,所以刘基思虑过后,便渡江来到寿春,成了刘晔掾属。

如今袁熙见过刘基,不胜欣喜,说道:“有公子来投,我高兴地很啊。”

刘基连忙起身道:“属下惶恐,先父得蒙主公襄助,基铭感五内,遇主公征召,哪敢不从。”

袁熙叹道:“惜乎刘使君英年早逝,我听说他是在征讨笮融时候染上瘴气疫病的?”

刘基脸色黯然,“正是,南岭多瘴气,可先夫执意为朱府君(朱皓)报仇,坚持亲自前去,才致染病。”

袁熙叹道:“刘使君如此义行,当世可不多见了,让我心生钦佩。”

“笮融罪大恶极,不知道他死了没?”

本章完

喜欢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