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 第八百四十二章 安排后事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第八百四十二章 安排后事

作者:光荣小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23:24 来源:书海阁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正文卷第八百四十二章安排后事在袁谭后面几十里的曹军,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开始加速行军,也没有知会袁谭,便越过了巨鹿,直往邺城急行!

等袁谭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曹军已经领先了一天路程,袁谭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第一时间还是拔营追赶而去。

一路上不断传来邺城方面的消息,袁谭和属下谋士顿时开始焦虑起来。

据这些袁谭安插在邺城的眼线禀报,城内有相当大一批人见邺城被淹,觉得无法守住城池,于是谋划开门献城,投降曹军,袁谭身后的曹仁乐进,就是得到了消息,赶去和围城和曹军会和,接收邺城的!

袁谭得知之后破口大骂,一面怪郭图等人没有猜到曹军动向,一面精简兵力,除了带上所有骑兵之外,还将辎重放弃,将拉辎重的驴子骡子交给最为精锐的步卒乘骑,力求以最快速度赶到邺城,剩下步兵则被丢在后面自行赶路。

经过昼夜兼程的赶路,让袁谭军率领的两万余人疲惫不堪,中途不断有人掉队,但好消息是行军速度大大加快,终于在十几天后,在离着邺城几十里的地方,袁谭军反超了曹操军一天的路程!

袁谭疲惫不堪,但脸上掩饰不住欣喜之色,他召集郭图辛评等人,说道:“如今我们是先派人入城相谈,还是直接带兵靠近邺城,谨防有变?”

经过这些天赶路,郭图也是一副精神萎靡的样子,他勉强打起力气道:“邺城周围十几里都被淹了,要是在城门下受阻,便进退两难,还是先在十五里处的地方扎营为好。”

“毕竟附近还有一支攻城的曹军,要是我们不找到快速入城的方法,在邺城打开城门投降的时候,其很可能趁机抢先,所以在这之前,最好要弄清他们那哪里。”

袁谭点头赞同,当下领军逼近邺城南门,同时派人打探消息,半日后他开始建立营寨,随后探子回来了,报说曹军这段时间并没有在邺城附近驻扎。

这个消息虽然有些出乎众人意料,但也是合情合理,毕竟用水灌城,邺城的人根本逃不出来,曹军确实没有必要一直看这里。

但袁谭却总觉得的有些不对头,他亲自去看过,这水位看上去也就一尺多,想跑还是跑的掉的,其方法还是效仿的围三留一之策,按理说曹军即使不盯着这么紧,也不该如此懈怠才对?

但随后而来的消息,却是打消了袁谭的疑虑,说曹军已经出现在水位较低的邺城北面,想要伺机攻城,但被城里的冀州军阻据,两边一时间僵持不下。

袁谭听了,马上让郭图联系城里,结果探子进城后,直到入夜,也迟迟没有传回消息,他不由心焦起来,这是袁尚有意拖延,还是有别的缘故?

想到袁耀逃过来的时候,其吹嘘过偷袭袁尚那一下刺得很深,说是差一点就捅个对穿,如果真是如此的话,袁尚能活到现在,也算是个奇迹了。

但现在袁谭反而不希望袁尚受如此重的伤,因为这样的话,其很可能根本无法长时间保持清醒,估计军务都是手下谋士代劳,但开城这种大事,没有袁尚点头,谋士们是无法做主的!

袁谭想到这里,只得按捺下烦躁等待,同时让人联系邺城内潜藏的眼线,但现在天黑无法入城,最快也要等明天了。

城内的官邸,袁尚刚刚送走来询问下一步打算的审配,审配坚持认为袁谭投靠曹操,背叛袁氏,实在是罪大恶极,于情于理都不该开城,并发誓说审家愿为袁尚死守城池,即使全部殒命也在所不惜。

对此袁尚安慰了几句,承诺审配自己先考虑两天,审配方才稍稍放下心来,告辞离去。

然后下一个前来拜访的,却是许攸。

看到许攸犹豫不决的样子,袁尚心里已经猜出了几分,说道:“先生有话但说无妨。”

许攸定了定神,出声道:“攸愿为使君前往曹营,说服曹操退兵。”

袁尚轻笑道:“也便是先生,换做别人,我会以为会是趁机投奔过曹操的。”

许攸苦笑道:“使君说笑了,我家眷都在城中,如何跑的了?”

袁尚叹道:“其实我很意外,前番我让老幼妇孺出城,众多谋士多将幼子送出城外,先生却将家眷都留在了邺城。”

许攸无奈道:“我也是没有办法,一众谋士之中,也就我和曹操交情最深,若我将家人送出,岂不是更受怀疑?”

袁尚沉默了,过了好久,他才换缓缓开口,“二哥之前让我转交给你一封信,里面说了什么?”

许攸迟疑了一下,回道:“是关于曹操的事情,不过也是显弈公子的推测而已。”

“至于具体说了什么,恕我不能多言,但我可以保证,此事和使君并无关系。”

袁尚听了,又是思索良久,最后说道:“这次出使曹营,便有赖先生了。”

许攸一喜,刚低头拜谢,就听袁尚继续道:“多待些时日也好,不用回来了。”听到此言,许攸惊讶的抬起头来,“使君这是……”

袁尚叹道:“我和先生其实处境差不多,要是先把家眷送出去,只会让城内人心更加不稳,所以我的家眷都在城中。”

“但我也知道,万一邺城被曹军攻破,我便很难保全他们,曹军所作所为,你我都是清楚,其必然不能幸免。”

“但我唯一不放心的,就是阿母,万一其被俘虏,我想请先生就算看在先父情面上,为其说几句话,尚便感激不尽了。”

许攸听了,心中震动,连忙跪伏道:“攸必竭尽所能,护得老夫人周全!”

袁尚点点头,“先生尽量打点行装出城吧。”

许攸告辞出来,心里却是叹息,袁尚若让自己保全袁氏全部家眷,自己还会有些犹豫,但之让自己保其生母刘氏一人,却是不好推脱了。

不过想到袁熙那封信,许攸心里就轻松不起来。

先前他数次想要背叛冀州,投奔曹营,正当一切准备停当,就等着想办法把家人先弄出城去,袁尚却交给了他一封袁熙写的密信。

信中只说了一件事情,或者伙,是一个猜测。

当时许攸谋划刺杀汉灵帝,泄露消息的,正是曹操。

里面并没有给出确切的证据,实际上也给不出来,但极为巧妙的将许攸当初怀疑的事情勾连到了一起,组成了一条极为让人信服的证据链。

当然,许攸不知道,其实这件事情的内情,袁熙也不清楚,他只是提出这个想法后,和诸葛亮一同苦思冥想,用各种证据来完善这个观点,使其更加让人信服。

对于诸葛亮这种善于揣测人心,把握动向的人来说,其编造的真真假假的所谓证据,在许攸看来是完全勾起了他这十几年来的怀疑,将疑心变成了铁证。

其实到底真相如何,袁熙自然不知道,十几年前的事情,那么多人参与,谁能说得清楚?

但偏偏曹操是最适合扣这口黑锅的,盖因这些年来曹操做的事情,从尊奉汉灵帝遗命扶持刘协,到反叛袁绍,再到衣带诏事件挟持天子,怎么看都是在下一盘大棋,由不得许攸不怀疑。

尤其是曹操背叛数次相救自己的袁绍,更让许攸疑心曹操当初的居心,换言之,许攸已经不敢无条件相信曹操了,自然也不会出卖邺城。

所以许攸现在心里,仍然是站在袁氏这边的,这封信的效果如此之好,只怕袁熙本人也没有想到,当初他也不过是死马当活马医罢了。

袁尚送走许攸后,又接见了一人。

这人相貌很是普通,粗手大脚,一看就是干重活的,实际上他也是袁府前街的一个手艺人,白天是以袁尚要给刘氏寿宴准备礼物的借口,被召进来的。

如今他半跪在袁尚面前,说道:“小人得了主公之令,若城池危急,当拼死护送使君及家眷逃走。”

这人的身份只有袁尚知道,其是袁熙的密探!

袁尚出声道:“不用管我,只管家眷。”

“你们多少人,能护送多少人出城?”

那人低声道:“我等至少能护送三五人是不成问题的。”

袁尚又问道:“城外有水也可以?”

那人说道:“这种一尺多的水是最麻烦的,再高或者低些,都容易得多,但现在这样子,三五人是不成问题的。”

袁尚这才放下心来,他知道袁熙训练的死士,可比自己侍卫靠谱多了,所以他将最后的一线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些死士身上。

毕竟许攸那边,实在是不怎么靠谱,倒不是说许攸本人,而是曹操实在是不让人相信,所以还不如自己想办法。

密探走后,袁尚感到了一丝深深的疲惫,他虽然命不久矣,但这件事安排妥当,自己便没有都少顾虑了。

之后要做的,便是尽量拖延时间,让袁谭在城外等着,等到发生变故,使其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从始至终,袁尚最恨的都是袁谭,既然对方拉自己下水,那边大家一起死好了。

喜欢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