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 第八百七十三章 远方来信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第八百七十三章 远方来信

作者:光荣小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23:24 来源:书海阁

糜贞后颈散乱的潮湿鬓发纠缠在一起,如同天下混乱不请的形势一般,袁熙将胳膊从喘息的糜贞身下拿开,对其轻声道:“你先多睡一会。”

糜贞有气无力地点点头,袁熙给其塞好被子,起身穿好衣服,这才穿上木屐,往楼下走去。

虽然很多年了,但他还是穿不惯这木屐,鞋底太硬,很是硌脚,唯一好处就是下面有齿,可以在有泥水的地面上行走而不沾湿脚。

他不禁感叹自己这付身体,还是娇生惯养了些,幽州精兵多是打猎务农出身,脚底都是厚厚的茧子,穿着草鞋也能徒步日行几十里,换做自己只怕整个脚都废了。

出了小楼,天色正是下午十分,袁熙往院中走去,如今多年打仗下来,他的耳朵也越发警觉聪敏,渐渐能够听到远处细微的声音,这次他出来,便是听出运送情报的马车到了。

说实在,吕玲绮睡眠方面受到的困扰,其实袁熙也有一些,这也是常年行军打仗将领的通病,多是因为极度紧张,过于忧虑所致。

甚为一军主帅,打仗晚上宿营是,即使睡着,也时刻处于朝不保夕的警戒中,对周遭耳朵本应该忽略掉的杂音,都全部收拢到耳朵里面,通过大脑处理,以判断是否对自己有威胁。

这种动物般的警觉,固然能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应对,但相应的代价,便是失眠和焦虑。

对主帅来说,睡眠是弥足珍贵的,袁熙猜测亲自领兵的曹操,很可能也有这种毛病,所以在后世睡眠被人打扰时,才会暴起杀人,只不过这种做法相当极端便是了。

袁熙本人症状没有那么严重,而且袁熙有自己的纾解紧张的方式,便是女子,毕竟这种朝不保夕的军旅生活,实在很是折磨人。

袁熙回头看了眼糜贞的小楼,想了想,转身往另外一座小楼走去,即使杜夫人嫁给了自己,仍然在吕玲绮坚持下住在二楼,袁熙心道吕玲绮真是恶趣味,听墙角那么好玩吗?

杜夫人点了点头,袁熙见状说道:“你跟我上来。”

两名婢女听了,也不敢多说,红着脸将竹简都放在袁熙怀里,倒退着离开了。

杜夫人连忙跟上楼来,袁熙先将竹简放在桌案上,转身杜夫人道:“吕夫人现在是不是瞒着我在做什么?”

杜夫人连忙跪下道:“妾不是有意隐瞒夫君的,吕夫人确实没和妾说过,只是妾猜出来的。”

杜夫人一惊,“夫君怎么看出来的?”

袁熙点点头,说道:“孩子呢?”

杜夫人犹豫了下,低声道:“妾没有问过,但是.”

袁熙笑道:“但不太正常是吧?”

袁熙时常在想,无论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其晚年的时候,显然性格更加暴躁而且独断专行,是不是都和这种因素有关?

袁熙听了,便把木屐留在屋外,两人一前一后进屋上了楼,袁熙先到杜夫人房间,看到里面床上婴儿睡得正香,圆圆的笑脸白里透红,煞是可爱。

他捧着竹简进了楼,蹬蹬瞪的声音惊动了杜夫人,她迎出来道:“夫君来了?”

杜夫人低声道:“刚睡下。”

他听到楼上没有吕玲绮的声音,出声道:“吕夫人又出去了?”

“她是不是在偷偷训练死士?”

袁熙冷笑道:“她那种直肠子,想要隐瞒事情太难了,我试探几句,她神色一下就露出破绽了。”

他正想着,两名婢女已经捧着七八卷竹简往这边走来,袁熙见了,便伸手道:“先都给我好了。”

“你作为她最熟悉的女子也能猜出来,更何况是我,她还以为瞒的很好。”

袁熙把拉她起来道:“我不是怪你,这事情和你没关系。”

一旁有个婢女连忙起来,袁熙摇摇头,示意其继续照看孩子,便转身出了屋,往三楼走去。

“她还特地去找杨凤,怕是想利用太平道方士行事,毕竟她们两个和曹操都有仇。”

杜夫人也很聪明,一下子就猜出了吕玲绮的用意,惊讶道:“吕夫人她是想.?”

袁熙点点头,“这事情不是她能掺和的,这是在玩火。”

“想用死士对付曹操,怕是从袁尚被刺中得到的启发,但她也不想想,曹操那种仇家遍天下的人,对此事非常警觉,周围都是高手侍从,哪有那么容易对付他。”

杜夫人轻声道:“吕夫人也是好意,要是曹操身死,夫君便能一统中原了吧?”

袁熙默然,他不得不承认杜夫人说的很有道理,这个想法其实对袁熙诱惑力也很大,要是曹操势力崩溃,天下得少死多少人?

但袁熙却不觉得这事情比在战阵上击败曹操简单。

身为上位者最重个人安全,袁熙也是如此,别看现在袁熙的宅院里面一片祥和,其实从马夫园丁,到街上的贩夫走卒,很多都是他手下的密探假扮的,行为不正常的人一靠近,便无所遁形。

就像刘备身边有关张保护外,曹操身边的侍卫也都是诸如典韦许褚这种一等一的猛将,哪有那么容易近身?想到这里,他摇了摇头,说道:“袁尚被刺,多少有意外的因素,这和他尚且年幼,不通人心关系也很大,像袁耀这种见利忘义的白眼狼他也敢用,受到反噬其实是早有征兆的。”

“玲绮也是闲下来了,有这时间还不如去练练兵,少想这些歪门邪道。”

“而且太平道那些人不提了。”

杜夫人抿嘴一笑,“前些日子夫君还说杨统领不容易来着。”

“那是两码事,”袁熙随手打开竹简,发现恰好就是杨凤发来的情报,“确实不容易,但也很做过头。”

他仔细看着竹简上的文字,果然如他所料,杨凤带着太平道和徐州佛道发生了冲突。

佛道最早从中原一世纪便传入中国,记载是西汉楚王刘英首先开始信奉推广,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外来文化的传播,多是在远离中原主流文化的偏远地域开始。

其历经两汉,已经初具规模,但尚处在上升期,后世便是在徐州首先打开了口子,才有了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景象。

佛教的适应改造能力很强,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道教和儒家的理论,逐渐发展出了辩经专长,极能蛊惑人心,其还利用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演化出了轮回之说。

后世周武帝灭佛,便有高僧轮番诅咒其下地狱,然后周武帝表示不信,然后佛教在中原几乎被连根拔起,纷纷逃往南方。

之前其最盛时,佛徒人数有二百万,寺院三万余所,占北魏人口十分之一,沙门被称为五横之一,佛徒侵占农田,不劳而获,又能逃避租役,周武帝亲政时关中荒旱,命当户拿口粮出来卖,寺僧却借荒年放高利贷。亦有匿於僧法之下图谋造反之人,所以周武帝灭佛,也是其咎由自取。

但周武帝没有灭干净,其最后还是卷土重来,袁熙当然不允许这中情况发生在自己治下,且如今徐州佛教布道,多是坑蒙拐骗,言语欺诈,相比之下鼓励植树铺路的太平道简直是大好人,所以袁熙才会同意杨凤去和佛教打擂台。

闹的大了,袁熙才有借口出来管,到时候颁布几项禁令,禁止寺庙占地,禁止收香火钱,看着这些人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甚至袁熙美滋滋的连措辞都想好了,到时候把韩愈的《谏迎佛骨表》这篇最有名的谏文稍加改动,靠着自己先前打下的诗名传出去,不就是大杀器?

说来也是正是韩愈被贬,才写下了那首后世脍炙人口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不过说到底,这也是首颂圣诗罢了。

袁熙虽然认为独尊儒家和科举制的弊端很大,但不可否认儒家最初在中央集权体制中起过很多正面的作用,也涌现出了很多忧国忧民的爱国人士,若没有这些人,难道要换上那些秃驴治国,向天竺看齐吗?

而道教也不见的高明多少,嘴炮打不过佛教就罢了,明明有三武一宗灭佛创造的大好机会,他们给皇帝们的回报,是用练出来重金属超标的铅汞丸子送他们早日升天,可谓是极为讽刺。

袁熙多少能明白其中症结,交通的不发达,导致了信息传播的壁垒,很多时候某些偏远山区造反了,一年后中原还没得到消息,自然会导致各种混乱思潮的产生。

袁熙的应对之策,便是大力发展交通水运,兴建道路,连结河流,提升各地的信息交流传递速度,只有交流,才能促进文化和民族融合,不然只能一盘散沙,滋生各方矛盾。

而袁熙的构想,随着打下青州,将地盘彻底连起来而成为可行,如今他要依托的,便是依靠东海的沿岸航路为主导,将治下领地变成一块牢不可破的整体。

而这个构想,需要袁熙属下的三国英才们共同推动实现,要是这么多了能人都失败的话,袁熙也只能说尽力了。

他一个个竹简翻过去,除了杨凤的文字比较潦草难以辨认之外,其他人的字迹都很是工整,送来的也都是好消息。

在青州的诸葛亮,如今做事越来越得心应手,之所以这么顺利,是因为有了先前储备的粮种,顺利进行秋种的原因,百姓心里有了底,知道来年的粮食起码有了保证,自然愿意配合。

当然对于当地士族,袁熙和诸葛亮也给了一些手段,拉拢一批,打击一批,对于积极献地的,袁熙这边也多少给了些好处,对于冥顽不灵的,则采用雷霆手段,揭开了其之前做恶的黑料,严惩了一番。

双管齐下,如今青州的面貌,和袁谭在时已经完全不同了。

本章完

喜欢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