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 第八百九十章 看人下菜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第八百九十章 看人下菜

作者:光荣小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23:24 来源:书海阁

数日之后,袁熙船队在黄县码头靠岸,诸葛亮和张合张辽等人早就得到传信,一起过来迎接

袁熙和吕玲绮先下了船,众人相见施礼,他对众人笑道:“这段时间辛苦几位了。”

几人连忙说道:“主公谬赞了,都是分内之事。”

袁熙跨上牵过来的战马,翻身上去,张辽张合骑马在前面护卫引路,诸葛亮和袁熙并肩而行,吕玲绮在后面找马车安置糜贞和杜夫人,一行人往官邸而去。

黄县在袁熙上次救援邺城时曾经过一次,当时只略略看了眼,如今见黄县街道和上次的景貌大不相同,便出声道:“城中缺粮吗?”

诸葛亮听了,回道:“要说完全不缺,那是不可能的。”

“先前袁谭在时,为了发动大战,征兵征粮太过,导致差点连秋种的种子都没有。”

“后来即使主公从幽徐两州调粮,但秋种之外,也只能满足了部分口粮。”

袁熙听了,惊讶道:“军师信中也没怎么提这种事情,我还以为粮食够了!”

“而且我看如今城中虽然百姓还是颇为瘦弱,但并没有过度饥饿之像,军师用了什么办法?”

诸葛亮答道:“还是以主公先前公仓为主的办法,中间做了些举措。”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我发动兵士带领百姓上山打猎,下海捕鱼,挖掘野菜,若是兵士无能导致一无所获的,其部分口粮要和百姓共享。”

“青州物产丰富,海鲜野味不少,但获取困难,此举便是让其互帮互助,共渡难关。”

袁熙听了,惊讶道:“军师此举颇为冒险啊,我只在信中听说军师遇到了些小麻烦,但很快便解决了,要是采用这种方法,说不定我也要犹豫许久。”

诸葛亮微笑道:“确实如此,但我在详细了解过主公训练的幽州兵后,发现其完全可以做到。”

“主公那所谓的劳动教化的练兵之策,对于幽州兵的影响,可能连主公都没有完全了解。”

“这些人在如今主公军中,其实数目并不是占多数的,只有十之二三,其他便是新加入的冀州兵徐州兵和青州兵。”

“但幽州兵无论纪律还是威望,都远非其他兵士可比,便是他们不仅是合格兵士,更被主公训练成了将才。”

“先前青州一战,这些人组成了数百支队伍,在深入敌后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完整的编制和相当高的战力,给了其他兵士极大的震撼。”

“要知道,这样的事情在以前只有名将才能做到,而主公却有上百支这样的队伍!”

“这对于投靠过来的冀州青州将领也是极大的威慑,让他们明白主公手下的人才济济,所以他们皆谨遵军令,因此我行事出奇的顺利。”

袁熙听了,笑道:“还有此事?”

“淳于琼也如此?”

诸葛亮出声道:“其一直在养伤,想来也差不多了,但是我数次去请,他都称病不出,只说很感谢主公救命之恩。”

袁熙笑道:“这不就是等着我亲自上门?”

诸葛亮出声道:“我也是这么想,毕竟其资历很老,有些傲气也是正常。”

“如今他一直没有主动提出投靠主公,怕是也拉不下面子吧。”

“主公想用他?”

袁熙点头道:“他对冀州很熟悉,在冀州兵内的威望也很高,如果安排不当,只怕冀州官员将领也会有所不满。”

“更重要的是,他身为将领虽然名声不如四庭柱,但是历次出战,倒也可圈可点,显然是有可取之处。”

从后世来看,淳于琼是丢掉乌巢的罪魁祸首,当然,这是基于演义的,其正史只是打了败仗,并没有喝酒误事。

真正的历史上,淳于琼在袁绍麾下地位超然,在历次对外大战中都没有缺席,是高于四庭柱的主帅人物。

且其当初和袁绍曹操同为西园八校尉之一,自然尤其过人之处,后世官渡之战中在文丑被杀后能整顿败军成功退走,足见是相当称职的。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淳于琼是官渡之战兵败后,冀州军中少数没有投降的,这有可能是对袁氏忠心,也有可能和曹操早有矛盾,这点才是袁熙的最看重的,能力不足可以让其做合适的事情,但坚持到最后的,才更少见。

相比之下,后世投降的张合高览便圆滑得多,虽然其也有无奈之处,但对袁熙来说,任用他们便要花费更多的心思。

于是受伤的高览被送去蓟城养伤,张合这种慢热的,袁熙则是打算带在身边,慢慢培养双方的信任感,这便是看人下菜。

而对于淳于琼,袁熙也已经想好了应对的办法,只要自己以晚辈之礼拜见,对方应该会有所松动。

诸葛亮见袁熙已经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知道也不用自己多说,他开口道:“主公说亮冒险,但先前徐州道佛相争,主公也是不遑多让啊。”

“但亮有一事不解,无论是道还是佛,其实对于治下都是不稳定的因素,主公这次并未斩草除根,若其将来趁势在起,主公就不怕影响治下安定,重演黄巾故事吗?”袁熙听了,微笑道:“怎么可能不提防。”

“但信仰一道,用简单粗暴地手段是除不干净的。”

“我是这么想的,将来天下大之治,百姓安居乐业,谁还会信这些造反的言语,冒着杀头的风险作乱。”

“归根结底,黄巾之乱的起源还是朝廷失道,道理不站在朝廷这边,活该被人起兵推翻。”

“那个时候无论是太平道还是佛道做乱,只能说朝廷是咎由自取,没有太平道,也会有其他人。”

诸葛亮目光一闪,“即使将来主公治下也是一样?”

“自然一样。”袁熙斩钉截铁道:“做错了事情就要付出代价,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汉朝立朝五百年来,我最为佩服的便是高祖,其给我们开创了前所未有的道路,带这并不代表其后世子孙不孝,苛政猛于秦时,天下要逆来顺受。”

“我们自称为汉人,自是继承了高祖的进取精神,及其反抗暴秦的正义之气,而不是助纣为虐。”

“在我眼中,反抗不公而不是逆来顺受,方才是继承高祖精神的真正汉人,即使将来朝代的名头改了,这其中流传下来的意志也不会被磨灭,而是一代代流传下去。”

“就像军师对着贾诩挥出的那一拳一样。”

诸葛亮明知道袁熙这是在诡辩,还狡猾的拉上自己,但还是忍不住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众人进了黄县府邸,彼时早有先前投靠过来的冀州青州将领官员等着,分站两排,袁熙看了看我武将将近有二三十人,文官则是多得多,毕竟武将只要打仗,文官却需要处理各项事务,这些到场的人,最低都是将来的郡守县令,属于主政一方的大员,所以袁熙才将众人集合在此,便是为了自己回到幽州后,让这些人为自己忠心效命。

他见近百人齐刷刷弯下腰去,毕恭毕敬对自己行礼,这才深切感受到自己如今的地位已经不同以往,是个打个喷嚏都要让人心惊的一方霸主了!

他翻身下马,和诸人相见,他一眼扫过去,里面绝大部分面孔他都很是陌生,但诸葛亮却是极为熟稔,一一给袁熙介绍,连其家世功绩都有提及。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今日袁熙过来,主要目的是给众人授官的。

别看袁熙现在手里没有天子,但权力极大,给部下封侯上表,只需要送到许县去就行,至于曹操那边同不同意,他还真没在乎过。

当然也会有人非议名不正言不顺,但天下谁都知道曹操挟持了天子,和天下所有诸侯都翻了脸,要是其不批表章,诸侯们还能不活了?

尤其是对于袁氏这种明面上的反贼,天子名义真的没那么重要,毕竟如今天下谁控制地盘谁说了算,袁熙能给部下地盘人口俸禄这种实际的好处,那这上表封侯的虚名,便相对不那么重要了。

众人依次鱼贯进入,提前安排好的官府厅堂本来极为宽敞,但上百人涌入,便显得拥挤起来。

袁熙在主位上坐定,诸葛两则是命人搬上厚厚一堆任表,在袁熙身侧给其展开后宣读。

宣读完毕,袁熙便拿出印章,给任表上盖印,然后诸葛亮边让任命的人上前领表。

在场众人就见了,皆是知道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公开任命,昭示着袁熙身边这位军师,已经隐隐成为了袁氏势力中的二把手了!

先前很多人猜测,袁熙的义弟陆逊会担任这个角色,但随着陆逊带着太史慈回到寿春镇守,众人方才醒悟,原来袁熙早有安排,袁熙把江淮交给了陆逊,中原这边则是诸葛亮了。

最先上前的,是张辽徐晃,这都是跟着袁熙征战良久,屡立战功,所以当仁不让站在前面。

而其封赏也都让众人侧目,齐齐提了一级,已经是三品杂号将军,袁熙如今虽能册封的最高品级,加上表章亭侯,让其他人也是心中火热起来。

跟着袁熙,是真的能吃到肉的!

张辽徐晃依次上前拜谢,掩饰不住面上的激动,这几乎是诸侯麾下武将的顶点,但两人皆是明白,这绝不是袁熙麾下武将的顶点!

本章完

喜欢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