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 第八百零六章 双管齐下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第八百零六章 双管齐下

作者:光荣小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23:24 来源:书海阁

袁熙让人拿出一副地图挂起,然后走到地图旁边,招呼糜贞几人过来,说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下一步海商的重点方向,要放在朝鲜半岛和倭奴国一带。”

糜贞带着糜家几名掌柜凑近地图,这几人都是糜家商行之中最为得力的人手,一看袁熙指的路线,便明白了袁熙的用意。

有人当即说道:“辽西辽东有公孙度家族,使君这是怕被人截断路线,所以以青州东莱为跳板,先到朝鲜半岛,然后乘风去倭奴国对马岛一带登陆?”

袁熙出声道:“没错,公孙度家族毕竟是外人,如果依靠渔阳的漂榆邑港口绕行海岸,将来万一冲突,很容易被其阻挡。”

“如今我们一路从渤海内环沿着海岸线,从汉四郡铺设码头,在朝鲜半岛建立了海商码头,这条线便应该拓展用途了了。”

“自古以来,便有青州东莱渡海北上辽东的逃难路线,其最短距离只有三百里左右,快的话只需要数天。”

“而其到朝鲜半岛的距离稍远,七八百里的距离确实有些风险,但要是形成固定路线,摸清楚季节海流规律,应该会成为一条效率最高的路线而其他路线,风险就有些大了。”

众人深以为然,毕竟从徐州发船到,距离会多一倍多,风险可是上升了好几倍,对于要求稳定快捷的海商来说,显然不如分成数段,利用各个码头做跳板来的安全。

东莱出发的船队,到了朝鲜半岛中部以后,便可以沿途交换货物开展贸易,到了朝鲜半岛最南部,后世釜山地区附近,这里和后世对马岛隔海相望,只有一百里,是最为直接安全的路线。

这样一来,袁熙便能彻底将东海渤海内环的地区连结起来,虽然这几年他发挥了不少力气和财货,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为商业贸易是促进文化交流,各族融合的最为方便快捷的方式,如同丝绸之路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一样,这条海上的路线,也是袁熙实现走向海外的第一步。

丝绸之路的贸易对象,是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文明之间的碰撞交流,双方谁也吃不下谁,只是互相吸取对方的精髓。

而这个时代的朝鲜半岛和倭奴国,还处于部落部族的奴隶制社会,无论是文字还是传统,都没有形成体系,这对袁熙来说反而是最好的时机,对方根本无法对抗华夏文化的同化,必然的结果,便是成为华夏领土延伸出的一部分。

这便是袁熙的目的,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将来乃至上千年后,那些地方将不会再有独立的国度了。

袁熙和糜贞商议了糜家在东莱选取港口的事情,几个掌柜一旁出谋划策,他们都是糜家族人,心里倒是没有什么抵触的想法,反而极为支持。

虽说按道理糜贞嫁给袁熙后,糜家商行是属于糜家的,已经和糜贞无关了,但如果真这么想,那真是脑子进水了,糜家真敢这么做,袁熙有一万种方法让他们无法立足,最后光屁股滚蛋。

虽然现在糜家商行变相成了袁熙私产,但这却是糜家求之不得的,傍上袁熙,将来好处不可限量,岂是几支船队所能比得上,现在不押注,以后连上桌的机会都没了。

所以相较于投靠刘备的糜竺糜芳,剩下留在徐州的糜家族人,巴不得抱紧袁熙的大腿,很多人甚至觉得当年押注刘备押错了,其起起落落,到现在一个郡都没有占据,和袁熙怎么比?

不过倒让糜家族人安心的是,袁熙和刘备如今也算是姻亲,在哪边都不亏。

不过这样一来,糜家算是彻底绑死在了袁熙这条船上,这也意味着站在了曹操和江东的对立面,对于左右逢源的商人来说,表面是一套,私底下是一套,其中未必没有人会起些别的心思,譬如预留后路这种行为。

对此袁熙心知肚明,毕竟后世糜芳偏偏还真就干出了这种事情,所以他表面上再相信糜家族人,但心里不可能一点都不防备,。

于是他开口道:“如今我占据渤海内环四州,其中大小商行几十家,我也顾不过来,所以我准备成立联合商会,统一航路规划。”

几个掌柜神情一凛,知道这才是重点,袁熙缓缓道:“甄家糜家,是其中排名前两位的,自然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我准备让两位夫人挂名商会副会长,各家也会根据投入得多少,决定其中的席位座次。”

几位掌柜都是糜家族老,他们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慎重之色,他们自然知道袁熙的胃口,这怕不是将来将他们都吃了?

他们投靠袁熙,是为了家族繁盛存续,但如果袁熙胃口太大,将糜家吞的一点都不剩,那他们还有什么凭借去壮大家族?

袁熙看到了他们的疑虑,悠悠道:“我问问各位,各位行商,是为什么什么?”

几个族老面面相觑,吃不准袁熙话中的意思,有人迟疑道:“是为了家族富庶,香火绵延,子孙繁盛。”袁熙笑了笑,对众人道:“诸位可知道范蠡吗?”

族老们忙道:“这是我们这一行的祖师爷,属下自然知道。”

袁熙笑道:“那其后人,今安在否?”

几位族老这才恍然。

范蠡当年号称富可敌国,但后人却是默默无闻,只怕不是藏了起来,就是家道中落了,而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

袁熙意思很明显了,赚再多的钱,子孙守不住,又有什么用?

要成为世家豪族,先要成为当地富户,积累势力成为豪族,然后经过数代甚至十几代的积累,在朝廷公卿这个圈子积累人望人脉,才能成为长盛不衰的大族,而这些光靠钱是办不到的!

袁熙缓缓道:“无论是朝鲜半岛,还是倭奴国,商会配合军队,将来迟早会将其纳入华夏。”

“这可是开疆拓土的万世基业,家族更进一步的青云大路,是拿钱就能买的到吗?”

“有些人想要这个机会,我还不想给他呢。”

几个族老一听,当机立断跪下道:“糜家愿倾尽所有,全力支持使君!”

袁熙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好,你们各自回去,我等着看你们的诚意!”

等几位族老离去,糜贞才掩口笑道:“夫君还真是彻察人心,洞若观火呢。”

“妾虽然名义上代掌糜家商路,但其实也只是知道些明面上的事情,糜家到底私下有多少积蓄底蕴,妾是不知道的。”

“而夫君这一着,只怕将糜家的老底都扒了出来。”

袁熙也是笑了起来,“夫人这不也是没提醒糜家?”

糜贞嗔怪地斜了袁熙一眼,“妾现在是夫君的人啊。”

袁熙见糜贞娇靥如花,忍不住有些蠢蠢欲动,起身道:“走,跟我进屋。”

糜贞望着商行外面人来人往的,忍不住脸上通红,“虽然商行后院没有闲杂人等,但白日里面还是…..”

袁熙知道糜贞脸皮薄,这话也只是逗逗她,便笑道:“看把你吓的,对了,过几日北新城有些南匈奴使节过来谈判,里面涉及到商货贸易,你陪我一起去。”

糜贞听了点了点头,随即道:“南匈奴那边,光看贸易的话,只怕几年之内,对我们这边都没有什么好处吧?”

“而且只怕以南匈奴的部族制,其几乎所有的好处,都被各部落大人首领截留了,真正的部民,怕是只能用牛羊换些粮食,会不会有所不满?”

袁熙摸着糜贞的头,“夫人已经猜到了前一半,难道猜不出后一半?”

糜贞一怔,随即恍然,掩口笑道:“夫君还真是坏心肠呢。”

她自嫁给袁熙以来,从原来的掌管商路的纯粹商人,眼光慢慢开阔起来,慢慢想通了一个道理,袁熙行商固然是为了赚钱,但其后还有更为重要的政治考量,这才是其行为的根本驱动力。

就像让糜家商路入局渤海,目的是开疆拓土一样,袁熙和南匈奴及鲜卑等胡人谈贸易,其实也没安好心。

一开始糜贞看过袁熙的贸易货物单子,发现里面有不少奢侈品,偏偏卖的相对中原便宜的多,而真正必需品如铁器工具和粮食,价钱却是比市价要高得多。

这心思简直是昭然若揭,在这种导向下,胡人部族首领必然侧重于购买享乐之物,而对于农耕的必需品则是会削减份额,毕竟做为首领又饿不了肚子。

这直接带来的后果便是,胡人上层会形成享乐奢靡之风,不顾下面生死,其部民必然怨气很大。

要是好年景的话还看不出问题,但要是遇到天灾年景,那就有好戏看了,黄巾起义之前,不就是这样吗?

到时候本就不团结的胡人便会成了一盘散沙,袁熙再采取些手段,到时候本就不稳固的胡人反汉联盟,必然会四分五裂。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

糜贞出声道:“如果那些首领部民铁了心不想和谈,只想捞取好处,甚至起兵掠夺怎么办?”

袁熙笑了,“夫人已经考虑到这一点了,自然知道,对于过于死硬的人,那只有一个办法。”

“留地不留人。”

本章完

喜欢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