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 第九百七十一章 人心难齐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第九百七十一章 人心难齐

作者:光荣小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23:24 来源:书海阁

对于玻璃的用法,袁熙本想来想要简单一说,但他想了想,便详细地将玻璃在推动医学发展的作用说了出来。

最后他说道:“我认为,玻璃有两大作用在医学上是难以用其他材料代替的。”

“玻璃器皿可以用来培养熬制药材所用的原料,但严格来说,用轻便瓷器勉强代替,也不是不可以,但因为不透明的缘故,使用不太方便就是了。”

“但另外一点,就瓷器其无法达到了,即玻璃提纯后,再经过精细加工,用于放大的镜片。”

“先前你见过我让人用的望远镜吧?”

见蔡文姬点头,袁熙出声道:“那东西用天然水晶打磨也可以,但却无法代替玻璃,一是材料无法提纯,二是无法精确控制镜面,导致倍数上不去,上限便仅止数倍而已。”

“只有做出足够纯度的玻璃,才能让放大的倍数突破极限,制作出能看到数十倍,乃至千百倍的镜子,我称之为显微镜。”

“而基于这种镜子的医学研究,才能观察到人体乃至疾病的根源,推动医学进步。”

平心而论,其实要让袁熙想办法用土法培育青霉素之类,也不是说完全做不出来,但非标准工业化的流程,会让其掺杂大量杂质杂菌,很多东西是相当致命的,这种药物用在人身上,即使没有青霉素的过敏反应,也大几率会让人丧命。

这也是为什么建国后一段时间内,即使有土法合成西药的途径方法,但赤脚医生手册中,药物治疗几乎全都采用了针灸加中草药的方式,毕竟不纯的西药药物风险实在太大,只怕在治好人之前,就把人治死了。

蔡文姬听完袁熙的话后,马上领会了其中关键处,说道:“妾明日就发动义学中所有的人,寻找制作玻璃的书籍和工匠。”

“若真如夫君所说,海砂是制作玻璃的理想材料,那幽州海边都可以挖到,到之后着人运过来试验烧制提纯。”

袁熙点头道:“没错,玻璃制作其实并不比陶瓷复杂,技术要求也不高,所需的可能就是手法而已,我相信幽州那么过工匠,没有理由做不出来。”

“虽然短时间内做不出高纯度的光学玻璃,但一口吃不成胖子,都是循序渐进的,只能一步一个脚印。”

“这是医学突破的重要前提,好在另外一项我也在着手做了,那便是棉花。”

“我听说棉花种子,今年似乎结果不错?”

蔡文姬点头道:“这是夫君试种棉花的第三年了,确实比前两年收成好得多。”

“妾根据夫君的说法揣测,前两年中,不适合幽州天气和土壤的种子,都在种植中被筛选掉了,能存活下来的,都是适合幽州气候的。”

“这样一来,棉花的存活率自然就大大升高了。”

袁熙深以为然,自然种植也是筛选的重要手段,如今能存活结出棉桃的族株,已经用事实证明了其适应性,这样一代代筛选下去,迟早会发现适合本地环境,同时兼顾产量质量的棉种。

这样一来,纺车的改良也该渐渐提上日程了。

当下他滔滔不绝和蔡文姬说起改良现有纺车,以及将来利用幽州水利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想法,说着说着,他才发现时间过了很久,方才不好意思道:“你看我,一回来就说这些,都没问你这段日子过得如何。”

蔡文姬轻道:“在妾看来,夫君说起这些时,才是最有魅力的。”

“夫君不仅懂得打仗,还知道天下百姓疾苦,妾相信假以时日,夫君定然能开创不同于往的太平时代。”

袁熙叹道:“但愿如此吧,但在这之前,得尽快把这天下大乱终结掉。”

“毕竟战争对于生产的破坏,实在还是太厉害了。”

蔡文姬提醒道:“听说夫君平定并州,同时压服了匈奴鲜卑羌人,但幽州这边的公孙度家族,和高句丽打得很是胶着,其中还夹着个乌桓,中间时有冲突,有时候会影响道漂榆邑那边的码头商路。”

袁熙听了,点头道:“我明白了。”

“明天我便和公与先生好好商议下。”

次日一早,接到传令的蓟城核心官员们,便都集中在袁熙官邸里面,等着向袁熙报说这一年以及今后的打算。

沮授见人都到齐了,便出声道:“请各位依次向使君分说,注意言简意赅,切中要点。”

于是便从袁胤开始,众人开始依次向袁熙介绍这一年来自己所负责的工作,从内政城务到军管兵事,从工商贸易到教育教化,几十位官员足足说了一上午,才略略说完。

袁熙见时间已经过了正午饭点,但还有很多事情没有了解,便干脆让人做了简单饭食端来,众人一边吃,一边继续讨论。

袁熙看着众人对幽州的内务介绍的差不多了,便开口道:“边境的乌桓和公孙度家族动向如何?”

沮授出声道:“得益于主公横扫并州,威慑北地,如今鲜卑匈奴听了公子名声,都是避而远遁,跟不用说实力乌桓和公孙度就家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一年来两家数次派遣使节来蓟城示好,同时要求开通商路,态度颇为恭谨,甚或送了了家族子弟过来定居示好,这都是使君战场得胜之功。”

袁熙听了,稍稍放下心来,说道:“但公孙度家族和高句丽貌似停战了,这是在防备我?”

“高句丽包藏祸心,公孙度家族若是不趁着自己还有实力的时候将其打死,之后必生祸患,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沮授听了,便道:“关于此事,有些传言,说公孙度这几年身体不太好,所以暂时缓了兵事。”

他说这话的时候,对着袁熙使了个眼色,袁熙知道其中还有内情,便道:“乌桓单于蹋顿那边,虽然态度尚算公瑾,但伱们也要看着些,我在并州的教训,便是在尚未打过一仗之前,胡人部族之中,肯定其中一些人是有些想法的。”

“即使蹋顿对我袁氏友好,其手下也不见得另起心思。”

众人听了,连忙答应,袁熙看众人欲言又止,便道:“你们是不是还有什么想要问的?”

沮授看了下面一眼,刚要说话,就见袁胤出声道:“敢问主公,属下听说曹操上表天子,为主公封公,可有此事?”

袁熙点了点头,袁胤便道:“这是曹操诡计,未知主公如何应对?”

众人都竖起了耳朵,袁熙见有人面上有期待之色,心中微微叹息一声,说道:“我回蓟城,便是为了听听你们的想法。”

“诸位畅所欲言,无论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

众人听了,纷纷出言,不出袁熙所料,掾属之中,有很多人都赞同袁熙顺水推舟,利用封公的名声扩大势力,再和曹操对抗。

在他们看来,袁熙领的是天子封号,完全可以和曹操撇清关系。

赞同的人,要比反对的人数还要多,而其他的人,则是在由于观望。

袁熙知道,掾属们之所以这么积极,是因为很多人的官职,目前已经到顶了。

袁熙是三品将军,底下的掾属最高也是四品起,但很多人在投靠袁熙之前,其实品级就高得多,此时他们自然希望袁熙往上再走一步,何况在他们看来,封公之后就能立社稷宗庙,这对于袁氏来说也是极好的事情,袁熙没有理由反对。

袁熙见自己的一些心腹官员没有表态,心里微微有些失望,心道要是诸葛亮在这里,只怕早就站起来激烈反对了吧。

其实对于袁熙封公,其中有好处也有坏处,两相利益衡量,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袁熙之所以到现在还不表态,其实是想压一压手下的官员。

这些人在自己手下,还没有做多长时间的官,没有立多少功劳,就在想着往上爬了,虽然主公要回报下属,但这些人貌似也将官职看的太容易了,真以为自己一场场仗打过来,取得胜利是理所当然的吗?

他的脸色微沉,当即有些善于察言观色的人看了出来,纷纷闭口不言,袁胤见了,忙打圆场道:“属下觉得主公打出的旗号,是袁曹不两立,如今接受曹操上表,对主公声誉影响不小,将来只怕师出无名。”

袁熙开口道:“族叔所得没错,我在青州的时候,曾向诸葛军师问了一个问题。”

“将来我平定天下,要打出什么口号,才能争取最多人的支持?”

“我尚未见诸葛军师,如今便要把这个问题抛给你们,明日你们给我答案。”

众人心里一苦,这可不是个简单问题,看来袁熙对于封公是有抵触的!

袁熙开口道:“过年我没有祭祖,同时还有一件事情,显甫临时的时候,托付我帮他过继袁氏子弟,这件事情族叔和袁氏族人商议一下,给我几个人选,明日一并说给我听。”

袁胤听了,连忙起身领命,同时也暗暗松了一口气,这表明袁熙即使现在不想封公,将来也会用别的手段掌管袁氏。

想想也是,袁熙现在平定天下,靠的是自己手里的兵马,对于封公这种虚名,根本没有必要太过执着,等平定了天下,还是在乎区区一个公爵封号?

这些官员们被私利蒙蔽,只怕惹得袁熙不高兴了啊。

本章完

喜欢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