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 第433章 铁路公债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433章 铁路公债

作者:肥鸟先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26:55 来源:书海阁

汤显祖已经是一个合格的铁道司官员了。

在汤显祖看来,户部的要求简直是不可理喻。

苏松铁路还没开始建设,户部就要求这条铁路两年之内就要开始盈利,这铁路盈利不盈利,是自己能够说的算的吗?

还要压缩建造成本,苏松地区的水网纵横,为了建造铁路肯定要大量建造跨河的桥梁,光是这些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如今这份成本报告已经是汤显祖核算了又核算的结果了。

汤显祖在户部舌战群官,将同为观政进士的庞新跃看的一愣一愣的。

怎么大家都是观政进士,你汤显祖怎么这么开挂啊!

他庞新跃还在和部门上下处关系,熟悉户部的工作流程。

你汤显祖怎么都开始和我的上司和上司的上司吵架了?

明明只有汤显祖一个人,明明汤显祖只有十六岁,那件观政进士的官服却如此的显眼,在场所有人都没有将汤显祖视作小小的九品见习官员,而是将他看做能够代表铁路司的大员。

在汤显祖的据理力争之下,户部总算是放弃了要求苏松铁路两年内盈利的要求,但还是对于铁路建设的成本要求严格控制。

户部打回了铁路司的成本核算报告,要求铁路司制作出一份成本更低的计划出来。

与此同时,户部各部门也商讨出发行第一次铁路公债的计划来。

第一批铁路公债就是债券,购买公债的人不可以参与苏松铁路的经营,但是每年可以拿到公债利息,户部核算的利息是一年百分之三,单利。

这批铁路公债五年后统一赎回。

户部和铁路司约定,五年内的公债利息由户部出,但是五年后铁路公债赎回的钱则是苏松铁路公司自己掏,这也算是逼迫苏松铁路尽快盈利。

另外一件小小的事情,那就是铁路公债是不记名债券,是可以随意转让的。

为此,户部会在上海设立一家公债交易中心,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挂牌出售铁路公债,也可以收购铁路公债。

不过在公债中心的交易需要缴纳印花税。

就连户部的官员都觉得这条是画蛇添足,只要规定铁路公债可以自由转让,那民间自然会交易,何必成立什么公债交易中心?而且要交税才能在这里交易,谁会多交谁在这里交易啊,你这公债的利息也就是一年百分之三,交了印花税也不剩什么了。

这条规定听说是大都督亲自提的,户部官员也没有什么异议,只不过金融厅多了一份工作,需要对交易中心进行监管罢了。

等到汤显祖抱着厚厚的文书离开,议事堂的户部官员们却没有散去。

“后生可畏啊。”主持这次讨论的户部卢员外郎感慨道。

“确实。”户部金融司主司霍成圳看着汤显祖离去的方向感慨道,霍主事的目光随着扫过,自己手下也有观政进士,怎么就不如汤显祖能干呢?

卢员外郎说道:“都说铁路司那位吕主司做事冲动,也有人嘲笑他是匠官出身,都是靠着和大都督的私人关系才得到如此要职,现在看来还是大都督慧眼如炬,这吕主司也是人才啊,能将观政进士调教的这么好,此子日后必成大器。”

霍主司也慨叹一声说道:“是属下无能。”

卢员外郎却说道:“又怎么能说是你无能呢,我看还是你给年轻人的担子太轻了,没有让他们早点成长起来。”

霍主司立刻明白了卢员外郎的意思。

卢员外郎又说道:“当年我们在大臣手下筹办钞关厅的时候,不也是天天忙的废寝忘食吗?那时候你我也不过是区区不入流的吏员,还不是靠着做实事一步步走到今天?”

“这些新科进士是我东南精英华选,你却只让他整日虚度光阴。”

“我看这次筹办交易中心的事情,就可以让他去上海,筹办那个公债交易中心。”

卢员外郎和霍主司都曾经是方望海筹办钞关厅时候的得力属下,也是靠着做事一步步升到这个位置上的。

原本在端茶送水的新科进士庞新跃,没想到因为汤显祖来了一趟户部,就彻底改变了自己平淡的生活。

发行铁路公债的事情敲定下来之后,东南的行政系统开始工作起来。

首先是东南的老习惯了,每一次要推行什么事情,都是报纸上先开始造势。

东南多家报纸开始报道有关苏松铁路开始建设的事情,紧接着又刊登了铁路公债发行的消息,并且昭告所有人铁路公债发行的日期。

对于建设铁路这件事,苏松地区的百姓当然是支持的。

但是这个什么公债,却让人打了退堂鼓。

虽然东南官府的信誉要比明廷高了不少,可是借债的人毕竟是东南官府啊!

你借钱给普通人,实在讨不回来还能上门去要,官府借的钱还能去讨要吗?

一年百分之三的利息看起来诱人,但是自己的本金看起来不是更诱人?

而且最关键的是公债需要五年后才赎回。

五年已经可以发生很多事情了,如今南北争霸之中,谁知道五年后是什么光景?若是以南统北,那公债自然可以兑换赎回。

若是以北统南呢?那公债就成了一堆废纸,甚至买公债的人还要被清算。

所以这一次铁路公债的事情,普通市民和小商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认购热情,毕竟东南官府的信誉放在这里,而且一年百分之三的利息,对于并没有投资渠道的普通人来说,也是一笔不错的收益了。

但是对于那些大商人来说,一年百分之三的收益并不诱人,还要承担五年的时间风险,就显得有些得不偿失。

可怜的庞新跃,才在户部过上了喝茶的日子,就被上司一脚踢到了上海,专门负责成立这个什么铁路公债交易中心。

庞新跃看着自己手下这么几个临时抽调的吏员,也是欲哭无泪,这铁路公债交易中心到底要怎么建啊?

实在没办法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庞新跃一边按照金融司对保险业的监管规程,搞出了一套交易中心的规程。

紧接着又开始跑马圈地,准备在黄浦江边上建造一座混凝土玻璃建筑,来作为债券交易中心的办公场所。

之所以要用混凝土玻璃来建造,并不是庞新跃故意追求潮流。

其实玻璃和混凝土的建筑物住起来并不是舒适。

因为保温和散热的问题,经常会出现冬冷夏热的情况。

所以苏泽这么抠门的性格,也只把水晶宫作为春季制宪会议的场地,秋天办一办博览会,如果夏天在水晶宫里开会,估计所有人都能热死。

庞新跃尝试使用新建筑,还是因为他这个部门的预算实在是太少了!

使用玻璃的天花板,可以增加采光,有效的减少照明的消耗。

而且这种房屋建造起来速度快,需要的工人也不多,庞新跃只是需要一个看起来宽敞明亮的交易场所。

这并不是水晶宫那样精巧的建筑物,而只是四面和屋顶都换成了玻璃的露天市集。

庞新跃这边忙的脚不沾地,松江府。

松江徐家的大部分土地已经转让出去了。

因为当年申时行在松江府推行累进土地税率,凡是占据过多土地的大户,需要缴纳更高税率档次的土地税。

徐家二公子徐琨当机立断,除了已经改造成工坊和用作仓储码头的土地保留在手上,其他田地都转让了出去。

徐二公子其实早就看不上种田那点收益了,而随着生意做大了,徐琨也开始变得成熟。

“徐家半华亭”的说法,是架在在徐家头顶上的一把利刃。

徐琨他爹可是前明的首辅,徐家在东南官府中不仅仅没有任何靠山,当年徐琨还是想过抢占苏泽创办的上海码头的。

抛售土地,也可以看做是徐琨响应东南官府号召,想要低调发财。

可事与愿违,“徐家半华亭”的说法,如今却依然在民间流传着。

只不过是从徐家占据华亭县过半的土地,变成了徐家占有华亭县过半的财富。

对于这点,徐琨也很崩溃啊。

自从几年前那次扩大产能,被苏泽用新技术的水力骡机吊打了徐家之后,徐琨痛定思痛,每次市场上出现新技术,他总是第一次跟进。

徐家的工坊不是技术最先进的,但是在大规模工坊中是技术更新迭代最快的。

而蓬勃的棉布贸易,似乎根本看不到增长的极限!

徐琨这样的棉布商人才知道,整个世界对于棉布的需求是多么旺盛,而棉布这样的产品又是多么赚钱!

且不说还保持增长的东南市场,北方的明廷、朝鲜、倭国、南洋这些市场的增长速度都非常惊人。

如今福州和广州还涌入了大量的西洋商人,他们哄抢丝绸一样哄抢印染华丽的高端东南棉布。

市场就是一个无底洞,无论徐家生产出多少棉布,总能够被市场一口吞下。

徐琨拿着报纸走到家里的后宅,这里是徐家的禁区,普通仆役都是禁止入内的。

老管家打开门,徐琨拿着最新的报纸走进去,直奔着正厢房而去。

“爹!”

住在后宅的就是“徐家老祖”,在嘉靖西狩途中失踪的明廷前首辅徐阶。

这位曾经的徐阁老,此时和一名普通老人一样,穿着简单的棉布长衫,躺在一张摇椅上闭目养神。

自从离开嘉靖之后,徐阶就隐姓埋名返回了松江华亭老家。

回家之后,徐阶就闭门不出,隐居在这座后宅中。

被儿子吵醒,徐阶无奈的睁开眼睛。

徐阶刚回来的时候,徐琨也总是来后宅,那时候就像是得到新玩具的孩童,向父亲炫耀自己的新玩具,徐琨每天都要向徐阶讲述自己在松江做生意的事情。

渐渐地,徐琨也不怎么来了,毕竟话题也就这么多,徐家能在棉布行业崛起,其实靠的就是徐家的财大气粗和徐家在松江府的人脉。

最近徐琨来的又勤快了,因为他开始认识到商业和政治是无法分开的,自家产业这么庞大,早就不是普通商人了。

所以他经常拿着东南的局势来请教父亲。

“爹,这铁路公债的事情您看到报纸了吧?咱家是不要多买点支持一下大都督?”

徐阶欣慰的说道:“你终于开窍了,买,我们徐家当然要买,一定要支持大都督的事业。”

有了徐家带头,松江和苏州二府的大商人终于不再犹豫,纷纷反应过来认购铁路债券。

杭州府,东南排名第二的经济重镇,着名投资人于二公子豪掷千金,认购了杭州市场上八成的铁路公债!

有了这些大商人带头,铁路公债的销售圆满完成,汤显祖终于拿到了苏松铁路开工的启动资金。

吕钢去了徐州,铁路司中的官员又都是技术官员,他们级别比汤显祖高,却不知道如何筹建铁路。

汤显祖只能咬着牙背上担子,前往苏州府实地考察勘探路线,协调和各地方官府的关系。

可其他事情还好,在苏州府铁路沿线土地搬迁的问题上,汤显祖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苏州府的诉讼氛围浓厚,不少土地的主人拒绝搬迁,卡在重要路线上待价而沽,甚至还将铁路公司告上了公堂。

汤显祖无法招架,只能匆忙返回南京,准备向刑部求救。

刚刚抱着卷宗走进刑部,一名同年的观政进士认出了汤显祖,热情的上前打招呼。

“汤兄?”

本章完

喜欢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