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楼之朕的臣子太能卷 > 第二五章 砸场子

红楼之朕的臣子太能卷 第二五章 砸场子

作者:红楼第一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29:53 来源:书海阁

太白楼在京都响当当,不仅是因为这里的歌舞有特色,也不是因为太白楼背后的权贵。

而是太白楼在元宵节和中秋节的斗诗。

遇上了春闱,太白楼更是读书人的聚集地。

今晚也是斗诗的好时节。

文人雅士都往太白楼聚集,有钱的人家上雅间,没钱的人家坐大堂。

“五少爷到了,五少爷里面请。”

张定远摇摆手中的折扇,很不客气地对大掌柜说:“这位是江南才子王兄。”

江南才子?

姓王的!

大掌柜先是惊喜,又谨慎地问一句,“可否是王家的王大公子?”

“老狗,前面带路。”

看张定远这傲娇的模样,大掌柜知道自己猜对了。

大掌柜的大喜,躬身邀请,“大公子楼上前。”

“大公子的《江南春》可谓一绝,小的在京都就拜读了您的很多诗句、文章。”

“今晚的诗题是梅花,还望大公子不吝赐下墨宝。”

大堂里坐的人,有些不解地问:“来人是谁,居然让大掌柜这般卑微伺候。”

“你就不懂了吧。走在最前面的是太师之孙,文渊阁张大学士的幼子,在家里非常得宠。”

混世魔王一个。

这句话他不敢说出来,怕惹祸上身。

“边上那位,你可听清楚了,他姓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是那个王家?”

“可不是,大家族呢。他们一家又出了个天才,准备明年参加春闱考试。”

大堂上的人客人热烈讨论王启元。

王启元的诗句反复出现,被人细细品味。

上了二楼,右边的雅间外站着好些丫头家丁。

丫鬟身穿绫罗,穿金丝线做的衣服,戴着银制的珠钗。

张定远抬着下巴问:“那边的是谁家?”

大掌柜:“是荣国府和宁国府的主子们,今夜可是看花灯的好日子。”

“都是国公府?”王启元问。

“哼,破落户罢了。”张定远很看不起荣国府、宁国府的人。

“一个个都是废物,文不成,武不就,靠着祖上的荫庇过着奢靡的生活。”

对于这种人家,他都懒得说。

大掌柜的笑而不语。

迎来送往,知道的事多,看到的事也多,大掌柜深知谨言慎行才能保平安。

“这里有顶级白茶,请二位公子不要嫌弃。”

张定远挥手,“上热水就成,我们自己带了茶水。”

陆续有人进入太白楼,等着今夜的斗诗。

贾蓉等人回来,正好遇到斗诗的**。

诸多学子交上自己的诗句,给国子监请来的大儒品鉴。

大儒们挑出十首佳作,挂在大堂前,给众人品读。

不懂诗句的贾琏、贾环等人,走上了二楼,进入雅间,送上他们获得的灯笼。

贾蓉、贾宝玉、贾兰三人站在大堂品读诗句。

贾兰半懂不懂,但不妨碍他背诵。

贾宝玉比贾兰要好上许多,他觉得每一首诗都是上等佳作。

贾宝玉:“《上元词》好。

梅花香馅裹白雪,灯笼如珠嫦娥羡。

见说太白酒家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他应景写了雪、梅花,突出了美景,又突出了上元灯节。”

贾宝玉欢喜地问:“蓉哥儿,你觉得哪一首好?”

贾蓉:“左边第一首《元宵》,灯影和诗瘦,梅花入酒香。花朝今夜月,碧霄落凡尘。”

贾宝玉:“好诗,这人间繁华,不正是九天之上的碧霄吗?”

贾宝玉继续看楼台上的诗句。

冬子悄悄来到贾蓉身边,悄声说:“爷要的人来了,天字号雅间。作品《元宵》。”

贾蓉微微点头。

贾蓉走出去,直接走上高台。

众人的目光放在他身上。

“兄台,诗作只能看不能摸。”

“这位公子,你哪来的,懂不懂规矩?”

贾蓉对诸位拱手,他说道:“我有诗一首,自认比在座的各位都要好。”

“好狂妄的小子,你哪来的?”

“报上你的名号。”

二楼雅间打开门,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走出来。

“哈哈哈,张定远你的诗被人嘲笑了。”

张定远走出来,大喊:“哪来的小子这么不懂规矩。”

今夜进门可是被交代了的,一定要让表亲王启元京都扬名。

王启元才气有,但名声不够,想要状元还得要多要名声。

“在下贾蓉。”

“贾蓉?贾府的?你什么玩意,你也敢站在这里。给我滚下去。”

贾蓉不仅不走,反而指着左侧第一首诗,说道:“这首诗是谁写的,简直一塌糊涂。”

你算什么玩意,居然敢说王启元的诗一塌糊涂。

你这小子是存心来搞事的吧。

“就你一个破落户的小子,也敢评诗,你怕不是被花楼的娘子们给搞昏头了吧。”

“哈哈哈。”

众人哈哈大笑。

雅间里的贾府姑娘们满脸羞红,恨不得出去骂人。王熙凤这暴脾气刷的站起来,就要出去骂人,但被贾琏给拦下了。

贾琏说道:“不可去,外头的人我们都惹不得。”

“太师的孙子,尚书的儿子,齐国公之孙……都不是我们能骂的。”

王熙凤咽不下这口气,“放你娘的屁,见着贾蓉被欺负,我们就不去帮算什么亲人?”

贾琏哄哄她,“男人的事,你别管。你不能去,我去。”

贾琏走出雅间,出去给贾蓉帮腔。

王启元:“这位兄台,既然你说在下的诗句一无是处,敢问你的诗句如何?”

贾蓉抬头看他,“这诗是你写的?你要脸不要脸?”

“花朝今夜月,亏你也能拿来用。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写的是‘春江花朝秋夜月’,你以为换了一个‘秋’字,就能用在春节了?”

确实是借用前辈的诗句,但这不是常态吗?

诗句哪来这么多创新,不都是从古人那得到启发,借用一两个词形成新的诗句吗?

众人都能用,为何我不能用?

王启元气红了脸,“这是赋诗里常用的‘借用’手法,难道你连这都不懂?”

张定远撑着栏杆向贾蓉吐口水,“不懂就滚回去,让你娘教你做人。”

贾蓉给他一个余光,然后对大堂的众人说:“他写得不好,我给他改改,大家都是读书人,都是有学识有文化的人。”

贾蓉这一句,就将众人给捧高了。

观众很开心,愿意配合。

“你尽管说来。”

“你要是作诗得不好,休怪老子茶水泼你。”

喜欢红楼之朕的臣子太能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红楼之朕的臣子太能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