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民国:开局大军阀,扩兵百万 > 第46章 高峻接受整编,秦关尽得

各省督军是雷声大雨点小,到现在也没人派兵往秦关来。

倒是百里潼关路方向,有小股部队出现,被杨凯的重机枪打退后,再也没人冒出来。

他在潼关驻扎了两个营,布置了数挺重机枪。

坚守一番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秦关的两个口子,凤凰岭、百里潼关路都在自己手心里,整个关内平原尽在脚下。

对高峻方向的拉拢也起到了作用,

魏河军阀败的败,改编的改编。得知李云龙、岳维峻两人当了旅长,高峻对于改编也没有太大的抵触了。

与其被杨恺消灭,改编成一个旅也不错。

他手上兵力五千,并无损失,按照一个旅4500人的标准精简,改编为第三混成旅,仍暂时驻扎在关内五县,协助地方落实政务。

秦关平原这台荒废已久的机器终于缓慢的运作起来。

联络了许久的各省督军似乎也没有往秦西省动兵,而最先公开反对的大总统目前也一头乱额。

恰逢总统换届,国会选举,他肯定要先保证自己大总统的身份,无心顾及秦西省这边。

甚至杨恺愿意站出来公开支持他,他也愿意收回之前的言辞,支持杨恺担任秦西省督军。

看到了吧,搞政治的这些人,一个个善变的很。

接下来的两个月临近年关,杨恺进一步稳定秦关平原局势。

130辆卡车从坤城运输大批的军装、军械、军备,用于六个旅部队更换。

军队整训,更换军械军备,地方则清算本年财务税收,整理政务推进情况。

天气转冷之后,各省督军更不可能安排兵力。

他们的脑袋头疼的很,地方的日子过的清空,还得想着如何搜刮明年的钱财。

督军府热闹起来,杨恺独爱涮羊肉,不管是在坤城,还是如今搬到了秦西府,喝酒涮肉这个习惯一直保留着。

几位旅长,以及新接受改编的高峻也来到督军府。高峻瘦高,三十出头,最让人深刻的是一双剑眉,颇有英气。

叫县长夫人、白老师两人倒酒。

两人均是新做的旗袍,一个妩媚动人,一个婉约可人,风格不同各有美色。

一个落落大方,眼带媚意如妖狐,

一个楚楚可怜,眼没秋水含星眸。

“美女配英雄,督军年纪轻轻已有两位佳人相伴,令人羡慕啊,我敬督军一杯。”

高峻刚来,想跟杨恺交好关系。

在场的这些人,孙楚属于绝对嫡系。

周代是同学,也深受杨恺器重。

改编的三位旅长中,李云龙、岳维峻都是自愿,自己是被迫改编。

论地位,他这个旅长很尴尬啊。

杨恺吞下杯中酒,示意大家一起,如今都是秦军内的高级军官,不必客气。

“我计划年后,多招募年轻军官,可给出高价月薪,吸纳一批军校生,培养起来。

军队乃我等驰骋关中的倚仗,需整兵练兵,更要找懂兵的人带兵。松散如沙,永远比不过顽石。”

军阀之兵,松散如沙;

整备新兵,需坚如磐石,更是一省支柱,定海神针。

很多人大字不识一个的大头兵,文化限制了军队的战斗力。可以这么说,一个重机枪手能顶一个排的大头兵。

士兵的文化水平越高,战斗力必然是越强的。

能够更快学会新的战术,能更快学会新的军械。

更容易领悟命令,方便军官指挥。

以督军的身份,启用人才招聘令,吸收军校的年轻军官,到秦关平原来带兵。

别人给30大洋,杨恺就给35;

别人给60大洋,杨恺就给80。

谁不愿意干一样的活,拿更多的钱呢。

随后则是各县财政问题,跟他们几个说不明白,需要几位治理地方的能人,帮他分担压力。

“各位不妨推荐治民能人,我必器重之。”

高峻突然皱眉,

“我倒是认识一人,不知督军敢不敢任用。陈在秦西府时大种烟土,当时便遭受省长驳斥,不惜辞官回家。此人颇有能力,对财政尤为熟络,秦关平原虽军阀火线,财政却不曾崩塌,全靠前人的功劳。”

之前的省长?

按道理杨恺当了新的督军,之前的那些人都要换一遍,换上自己信任的人去担任要职。

还让之前的省长回来,可不可行。

之前省长为徐勇倡,很有治民治政能力,受不了陈督军的各项税收,以及烟土之害,才辞去了职位。

“那好,我抓紧写一封信,请徐省长再出山整治,辅助我管理关内各县。”

这倒是一个难得的收获,这人能力很强,让他重新回来主持政务,能解决杨恺大部分麻烦问题。

亲自让人去请,务必把徐勇倡带回秦西府,重新担任要职。

解决了一件心头大事,“吃肉,烫一下就老了。”

杨恺本来还担心,担心徐勇倡会不会拒绝,结果人挺痛快的答应了。

不为别的,就因为杨恺一上任就革除了各项不合理的税收,这是利民之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徐本就是秦西人,对秦西省有利的事情,他当然愿意支持。

有能力的人就是不一样,只需要200万大洋便把关内财政理顺干净。

随后将各县税收财政清点,以目前关内的情况,每年可给杨恺提供800万左右的税收。

待政策全部落地,税收还会增长。

前提是继续有利民利商的举措,大力发展省内经济,地方治理的好了,他这个督军才能拿到更多税收。

这相当于一笔稳定的来源,早知道隆肃省那么大,一年的税收才多少,不足500万。

往秦关平原出兵是正确的,拿下平原地带,人多地多,产出的钱财也多。

不管是招募新兵,还是组织劳力,不都需要用人嘛。

刚过了春节,杨恺与徐勇倡挤在屋里交谈,颇有些相见恨晚之意。徐四十出头,见识见闻丰富,更是留过学。

他的一些想法与杨恺不谋而合。

对于杨恺这个新任年轻督军,徐勇倡也觉得不一般。能够想办法安民治政,经营地方,这就不是一般的军阀。

“徐大哥,以后还需要多多相助,富足关内,我这个督军也不白做了。”

“哈哈,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督军年轻却见识高远,体恤民情又关注工农商,看来我这次担任省长是正确的决定。”

与实诚人谈话,就是痛快啊。

让人送走了徐省长,堂弟杨超忍不住嘀咕,“这么重要的位置,为何让一个外人当,家里人不行么?”

杨恺白了他一眼,家里人?你们有这个能力么?能管得了一省政务?老实做皮货生意得了。

你当我是阎督军呢,只用自己家乡人。

喜欢民国:开局大军阀,扩兵百万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民国:开局大军阀,扩兵百万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