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盛唐风流 > 第244章 密旨

盛唐风流 第244章 密旨

作者:狗尾巴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45:52 来源:书海阁

隔壁院中闪过一个人影,在柳条上轻轻一点脚,落在前方十米外的院墙上,一个翻身又落在了小巷口准备离开的晴儿身边。

晴儿揉着眼角,表情平淡,见到来人并不惊慌,而是站在一边认真地看着墙上的告示。

“好好的,何故去碰一鼻子灰?”

“为何杀人?”

“我不杀了那夫妇,圣使可不会那么容易被释放。”

“你这样做会让更多人怀疑我!”

晴儿心情不佳,提高音调怒道。

对方只是笑笑:“怀疑又如何?难不成圣使还想与圣教撇清关系?”

“以后任何行动都要经过我的允许!别忘了,我才是圣使!”

“知道了,圣使大人。”中年人说着话,却是漫不经心。

晴儿拧着眉,带上斗笠,快步朝花街去了。

中年人跟在后面,喋喋不休:“圣使,属下想不明白,方才您演的是哪一出?为何要去作那些让男人反感的事情?眼看着那白家公子对圣使关怀备至的,怎么就会有如此多的昏招?”

“无需你管!”

中年人悻悻地耸耸肩,拿出一个很大的钱袋子:“瞧瞧,这是什么?”

“你哪儿来这么多钱?”

“昨夜杀的两人身上搜来的。”

“……那夫妇不是没钱吗?”

“哎,那白家少爷对圣使是真好啊!为了救下圣使,闹了公堂之后又马不停蹄地买通那对夫妇,给了足足三百多两银子,眼睛都没眨一下。”

“是他……”晴儿听了脚步一停,愣在了原地。

“怎么?圣使大人的心不稳了?”

晴儿没有回答,沉默着继续向前走了。

……

太守府——

一位身着军装的年轻人在官差的带领下进入后堂厅中。

刺史蒋玉急忙出迎,拱手行礼:“见过少将军。”

“末将拜见王爷,参见蒋大人。”

笑盈盈的老头朝着驻边少将李淼招招手:“你就是李靖的孙儿?”

李淼挺着身板,应了一声:“正是。”

“哎呀,跟那家伙年轻时一模一样。”

“不知王爷召见所谓何事?”

“哎,跟你爷爷一样刻板。”

李湛轻松说了两句,随即让蒋玉关了门,从衣袖中抽出一卷黄绸。

李淼见之立即下跪:“末将听旨。”

“哎,小小年纪,不要那么紧张。这是皇上给本王的一道密旨,不是给你的。”

“咳咳……”李淼轻咳两声,稍显尴尬。

待李淼起身,李湛捧着圣旨继续说:“皇上命本王入幽州调查圣莲教,昨夜有一对夫妇被杀,身上留有莲花烙。此为圣莲教标识,也是莲花烙首次出现在幽州境内。看来一切都如皇上所料,圣莲教在幽州将有动静。今日召你前来,是要从你从边防之中抽调出一批精锐死士,潜伏在幽州各县,随时注意各方动静。”

“圣莲教出现在幽州境内?”李淼稍显疑惑。

“你也听过圣莲教?”

李淼点头:“军中各地人员都有,将士们说过关于圣莲教的事,只知道圣莲教善于敛财,喜欢盯上各地的富商,或打劫,或笼络,在江南一带尤为常见。而幽州地处偏僻,较之江南更为穷苦,以圣莲教的脾性,也不会在幽州出现才对。”

“不错,从以往的信息来看,圣莲教的确不会出现在相对贫困的幽州。朝廷原先也以为圣莲教不过是一群只为钱财的民间组织。可最近越来越多消息证明,圣莲教所图远不止是钱财。”

“不止是钱财?”

“如今突厥人投降,皇上有意采纳温彦博提议,命突厥人东迁,使两国通商通居。如此一来,大唐将永绝突厥之患。而圣莲教才得知此事后有所行动,敛财只是一方面,朝廷担心会有圣莲教的人在突厥人东迁过程中挑事,激化大唐和突厥平民之间的矛盾。此乃大唐长治久安之要事,绝不能被心怀不轨之人从中破坏。”

李淼表情凝重,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愿听王爷调遣。”

“朝廷密探得知,圣莲教在蓟县安插有一位北域圣使,主管北面圣莲教所有教众。至于这北域圣使究竟是谁,本王和蒋大人商议之后,心中已有了个怀疑的对象。”

“谁?”

李湛收起了往日的随和,轻飘飘地留下两个字:“白宋!”

“白……”李淼一愣,瞬间僵住了,“白宋?哪个白宋?”

“这幽州只有一个白宋。”

“王爷是说去过草原,救过舒望的……白宋?”

李湛点点头。

李淼一口否认:“这不可能,白兄他……他怎么……”

“世事无绝对,不要被表象所骗。关于白宋,本王已经有了很充分的调查,虽说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他和圣莲教有关系,但从各种迹象表明,整个幽州,属他有最大的嫌疑。

白宋原为林家赘婿,不过一落魄赎身,之前十几年没有任何过人之处。却在入赘林家之后如变了个人似的,非但掌握了一手过人的医术,更是胆识过人。区区寒门,打了郑家公子不说,更是为了报复郑家,闹得郑家鸡犬不宁。并且杀了突厥王子,远赴千里深入草原,听说还杀了突厥第一勇士。

回到幽州,开启商业,靠着一本三国,短短一月,敛财数千两白银。这每一条拿出来都是惊世骇俗的大事。如此多不寻常组合在一起,试问背后没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支持,谁能靠一己之力做到?”

李淼听了找不出任何反驳的话,虽然他不愿意相信妹夫会是圣莲教的人,但细细一想,确实有很多让人想不明白的地方。

“王爷,但白宋他并无作出任何大奸大恶的事情。”

“现在是没有,就怕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藏得越深,就越有可能作出更大惊天动地的大事。”

“……”

“本王也不愿意相信,与那白宋交往一段时日,本王发现此子非同寻常。但他近日与一个青楼女子走得很近,而那青楼女子的身份已经确定,就是圣莲教在幽州的成员。我们本意打压这女子引诱她背后之人出现,没想到最终站出来的人就是那个白宋。为了此女,他一人独闯公堂,借着民意逼迫候审,却又在昨夜暗杀了两位原告,使得蒋大人不得不放人。种种迹象表明,白宋的嫌疑最大!现在,你应该明白本王召你来蓟县的意思了吧?”

“王爷放心,只要确认白宋就是圣莲教教徒,末将一定手刃此人。但末将也为白兄作保,末将所认识的白兄绝非邪教中人,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肯定王爷不要妄杀。”

李湛点点头:“突厥南迁之事还有两个月准备时间,在此之前,本王会要一个结果。这里有一封书信,本王要你亲自送往云州,拦下班师李靖,让李舒望赴幽州听命。”

“王爷,您要我妹妹来测试……”

“怎么?你还不愿意?”

李淼眉头一皱,没有再说,接过书信转身而去。

……

上贤书社,学生三两,各有一桌默默看书。

桌上檀香味淡清幽,一入门便使人心静了许多。

一个看门的小书童走了过来,很文静地行了礼问:“公子可是要买书?”

“拜会陈老太公。”

“不知公子名讳。”

“白宋。”

“白宋?”小书童表情明显有了变化,上下打量起来人。

“对,东来酒家的白宋。”

身边几个学生似乎也听到了白宋的名号,纷纷关上书本,朝着白宋投来了好奇的目光。同时,书社门口厅中气氛也变得古怪起来。

或许还有些百姓不知道白宋。

但上贤书社的学生岂能不知道白宋?

一本三国演义跟上贤书社对上,陈老太公亲自主持**一事。

闹到现在,三国至今都不能被议论。

这个白宋和陈老太公,可以说是水火不容。

而他怎么会突然上门来拜会陈老太公?

只怕今日是来者不善啊!

这些学生也在最开始的活动中四处巡逻,参与了**运动。

可他们只是按照老师的吩咐行事,真正对白宋、对三国一书没有任何意见,甚至很佩服白宋能写出这样的话本小说来。

看着白宋,他们没有多少敌意,只是很好奇,也有些幸灾乐祸的期待。

最近读书太无趣了,需要闹出一点儿动静,给大伙儿提提神。

小书童听过之后,让白宋在门口稍等,然后去里面通报。

小书童走了,便有一个书生上前,悄悄地打了个招呼:“兄台,那三国演义真是你写的?”

白宋看看他,见他两眼放光,很是好奇,想想答道:“转述而已,作者另有其人。”

“嗨,明人不说暗话,何必藏着掖着,放心,我们是书迷,不会告密的。之前只是先生管得严,咱们可不敢被扣上一个欺师的帽子,所以才听着先生的话闹闹。”

白宋点点头,没有再说。

“兄台,三国后面的内容还有吗?咱们做笔买卖,我给你三两银子,你偷偷把后面的内容给我瞧瞧,放心,只是瞧瞧,不会外传。”

后方两人听着也凑了过来:“对对对,给咱们瞧瞧嘛,听不到说书,饱饱眼福也是可以的。”

喜欢盛唐风流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盛唐风流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