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盛唐风流 > 第369章 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无法抹去的名字

盛唐风流 第369章 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无法抹去的名字

作者:狗尾巴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45:52 来源:书海阁

课堂书房内,十五位学生落座,寂静的夜里,唯有课堂灯火,讲台上点着一盘醒神香,随着寥寥青烟飘散,整个画面便多了些书香之气。

学生们各自准备好了纸笔。

因学堂没有特别要求,白宋依旧拿出自己的碳笔作为准备。

白宋端坐,看着外面夜深黑尽,心里稍有着急,也不知外面等候的晴儿有没有不耐烦。

“喂!”一个小小的声音传来。

白宋偏头一看,发现竟是那个虞家小兄弟坐在自己一旁。

白宋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没人注意到这边的动静。

白宋露出一个疑惑的表情,那小兄弟眸子笑作了月牙,傻乎乎地看着白宋:“你懂得可真多。”

白宋不知道如何回应,只是点了点头。

那小兄弟又看着白宋的桌面,问道:“那是你的笔吗?好奇怪,我能看看吗?”

“以后吧。”

“对哦,马上要考试了,不能影响你。你要加油哦,最后一轮,你一定能考到第一。在这里的人,你是最厉害的。”

“第一?做梦去吧!”白宋前面坐着的长孙涣不屑地回过头来,撇了白宋和小兄弟一眼。

小兄弟竖起了眉毛,音调都提高了几分,变得纤细了许多:“你少瞧不起人!”

话音出口,小兄弟赶紧捂住了嘴,知道自己太大声了。

一瞬间,众人纷纷回头,那虞季瞪了弟弟一眼,在白宋眼中颇有几分妩媚。

小兄弟不敢在出声,却依旧不服气地给长孙涣警惕的神色。

长孙涣根本不在意,依旧保持着自己的高傲和不屑,好像浑然不知刚才自己受伤的时候叫得有多惨。

“这个乡巴佬,写了一首打油诗,沾的是汝南公主的光,听说第二轮的画不过也是投机取巧,刚才的第三轮,更是取巧于在乡下见识过。能混到最后一轮,完全就是运气。

至于这最后一轮,靠运气,靠混显然是不行的了。主考之前已经悄悄交代过,这最后一轮不会是油锅捞钱的偏门,而是考正统的文学功底,回归正途,这小子显然是不行的。没听蓟县流传的吗?这小子不通文学,靠着写什么水利工程破格收作秀才的!

想想都是好笑,他当个水官还行,跑到永兴学院来学文章,简直牛头不对马嘴。依我看,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比他强,这垫底之位,除了这小子,怕是没有谁更有资格了。

至于这第一的位子嘛……”

说着长孙涣打开了自己修好的扇子,骚包地摇头晃脑起来。

“看到这题字了吗?单凭这题字,就是非我长孙涣莫属。”

“呸!爷……伯施先生才不会以你的扇子为证呢!”

“哼,不信咱们就走着瞧。”

白宋坐在两人中间,两人都在谈论自己,白宋却没有放在心上。

这时候,虞世南缓缓进入,所有人都坐直起来。

先前的考官随后进入,开口对众人道:“最后一轮考试,命题填词,词牌名为《水调歌头》,时间为一炷香,现在开始。”

水调歌头!

白宋脑子一炸,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横扫千古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一下,白宋激动得汗都出来了,拿着笔的手都在颤抖。

今日的考试,除了第一轮的写诗有些难度之外,第二轮、第三轮直接白给,到了第四轮,没想到又遇到送分题,而且是已经把答案写在题上的送分题。

天底下真的有如此好事?

白宋使劲儿抓头,感觉自己的运气太好了,有点儿不敢相信。

水调歌头还用去写吗?

一炷香时间?

白宋吹口气的功夫就能把千古神作给写下来。

这时候要是起身高喊一声,老子不用写,词作已经完成!

然后一鼓作气将明月几时有当众诵读,甚至还能配上调子唱出来。

估计那时候全场的惊骇会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估计什么长孙涣的小反派直接被自己的文学所净化,直接成为自己的小迷弟,然后自己打自己耳光,含泪说大佬我错了。

苏轼的《水调歌头》横空出世,在永兴学院的考试之中,估计很快就要传遍天下,震惊朝野,白宋自己妥妥被冠上天下第一才子的名号。

这翻转打脸的情节!

味儿也太冲了吧?!

白宋嘿嘿傻笑,觉得事情发展到这样就太离谱了。

他所奉行的一切还是以低调为主,就不当众念出来了。

然后,白宋便低头疾书,碳笔在纸上刷刷作响,只恨自己的手跟不上脑子的速度,恨不得不能快点儿将诗圣的千古名篇快点儿写出来。

白宋在听到题目的一瞬间,自己已经沉寂到了自己的世界中,对周围的一切都没有了感知。

在白宋奋笔疾书之时,全然不觉身边一个小迷弟目不转睛地看着白宋的一举一动,花痴的样子,小嘴都笑歪了。

时间过了不到两分钟。

《水调歌头》写出了一半有余,白宋笔下一顿,不知怎么突然皱起了眉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看着面前烂熟于心的词句,白宋反而有些怅然若失。

“我来这里是干什么的?难道只是为了借他人之作震惊这些古人?”

白宋眉头紧皱,抽出了一张纸,上面正是第一轮所写的螃蟹诗。

那最后一句赫然眼前。

平生快意无经纬,何惧东海换姜汤……

平生快意无经纬,何惧东海换姜汤!

“我自己也能写诗的!为什么要靠前人所作?!我来此是为了学习古文的,既是学习,便是要靠自己之所学!”

白宋再次看着笔下词句,心里有所变动。

他不排斥抄诗,但那应该在一些更为随性的场合,比如一句玩笑,一点不经意地流露,或者假借他人之口传达,意在将一些流传于世的名篇更早地传颂世人之口,从而刺激当下的文人能更好地创作。

但如果是在如此严肃的考试场上,用前人的名篇取胜,对那些因为离场而潸然泪下的文人们有什么公平可言?

更对于白宋自己,如果今日借苏轼之作而扬名,那便是自己求学路中难以磨灭的阴影!

今日考试,短短几幕,却在白宋心里刻下了印记。

白宋还记得自己写下“平生快意无经纬,何惧东海换姜汤!”的酣畅淋漓,还记得和谢殇道别时,文人们相互鼓励流下的眼泪。

今日之前,文学在白宋心中只是游戏,今日之后,文学是真正的文学。

再度提笔,白宋想试着用自己的理解和能力,按照考试的要求,真正地写下一篇属于自己的《水调歌头》,或许会有着螃蟹诗那样的灵光一闪也不一定。

为此,白宋陷入了沉思。

一炷香太长。

一炷香太短。

白宋的答题纸上再无新局。

从一开始的奋笔疾书,到长久的沉默和纠结。

白宋陷入了无法解开的困局。

苏仙的《水调歌头》如同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横在白宋的心中,无论他怎么想,怎么编,始终无法写下哪怕半句自己稍有满意的词句来。

就算是自己写的螃蟹诗,对比苏东坡的《水调歌头》,那亦如尘埃一样微不足道。

只有提笔写过,想过,方能感受到古今圣人笔墨下恢弘大气且高不可攀。

这是《水调歌头》!

流传千古,刻在了华夏民族骨子里的一篇文章!

白宋不知道此作还好,明明心里知道有如此一篇无法超越的作品存在,却要强做属于自己的词句,实在是太难了。

因为无论怎么写,白宋总会不经意地和苏轼作对比,无论白宋写出什么样的诗句,在苏轼面前,都觉得幼稚到像一个笑话。

白宋脸色铁青,提笔的手越发颤抖,而时间却在一分一秒中过去,眼看着香已经烧到了末尾……

白宋低着头,腮帮子紧绷,牙齿都快要碎了,不知不觉中已是大汗淋漓!

“我写不出来!永远都写不出来!没有办法了!没有办法了!”

最后时刻,白宋只能向现实低头,终于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天才奇才,螃蟹诗终归只是灵光一闪,一个穿越者,不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只是尘世间的一粒沙,微不足道……

太微不足道了!

香燃尽,白宋终于写下了最后一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而停笔的那一刻,白宋强忍着内心,醒悟之时,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

今日之考,把白宋作为穿越者的高傲打得支离破碎,想到了那些留在历史长河中,浩瀚浪涛下的每一个名字,像一座一座大山压得白宋喘不过气,又像一座一座灯塔指明了白宋心中追求的路在哪儿!

白宋的心中多了一个梦,想在有朝一日能有那些名传千古的人品评一下自己的作品。

如果历史真的可以改变,白宋希望某时某刻的书中能留下自己的署名。

“停笔,交卷!”

主考一声喊,所有人都回归到现实之中。

“你怎么了?”

身边小兄弟关切地问着。

小兄弟都傻了,怎么考试能把人给考哭的?

这小哥哥转眼哭成了花猫是怎么回事?

小兄弟好生着急,认定了是最后一考没有答出来,可他的纸上分明有写字,便踮着脚尖看了看。

这一眼,可作永恒!

因为白宋在下一瞬间,如发疯似的猛擦试卷!

就是交白卷也不让前人之作给自己正名!

【作者有话说】

加更!你们要的加更来了!这一章或许是最能把自己代入到主角当中的一幕了,这是借主角之口告诉各位,作者的追求和无奈,无非是所求太多,所知却太少。创作过程中,太多遗憾和抱歉,太多不完美和失误,这是一场忏悔,此刻已如白宋一般,泪如雨下。

喜欢盛唐风流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盛唐风流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