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盛唐风流 > 第374章 公主所托

盛唐风流 第374章 公主所托

作者:狗尾巴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23:45:52 来源:书海阁

汝南公主虽曾住白府,但白宋跟她交流很少,平日里见面也很少。

但白宋丝毫不反感对方称两人为故友的关系。

单凭汝南公主单独找过虞世南这一点,便足以让白宋心存感激。

只是今日见面,汝南公主和先前的印象截然不同。

蓟县的公主还是个能深入民间的草根大夫,说话大大咧咧,想一出是一出,没有丝毫瞻前顾后的样子。

而现在,汝南公主真的就是个规规矩矩的公主了,穿着寻常人只能瞻仰的华贵衣裳,身上每一件发饰都是价值连城的稀罕物件,高贵典雅,一尘不染,美如天仙。

但少了很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快乐。

白宋微微皱眉:“公主殿下,你好像因为什么事情而烦心?”

汝南公主没有隐瞒,指了指亭子里的鸟笼。

白宋看了看,一头雾水,但注意到亭子里的十几个鸟笼里有几个是空着的,却不知是什么意思。

这时候,汝南公主开大一个笼里,轻轻拍打了一下,里面的鹦鹉突的钻出,一拍翅膀不知飞到了哪儿去。

“本宫每天都会来此放走一只鸟。”

“为什么?”

“当剩下的鸟儿都放飞了,本宫便不再是本宫,也不能与你再相见了。”

“嗯?”白宋越发地奇怪起来。

“中秋之夜便是本宫成婚之时,本宫急于见你,便是想在这最后的时间里感受一下自由。”

“成婚……”

白宋不知该说什么,成婚该当祝贺,但很显然公主不满意,不喜欢,不情愿。

“你跟突厥人有些交情,是不是?”汝南公主问道。

白宋点头,心说自己还是阿吉族的名誉族长呢。

“本宫有一事相托。”

“公主请说。”

“希望你在中秋之前帮本宫看看突厥王子究竟是什么人?他长得如何?人品如何?文采……哎,文采就算了吧。”

“公主是要嫁给突厥王子?突厥族分作很多部族,每个部族都有王子,不知公主要嫁的……”

话没说完,汝南公主垂下泪来,擦了擦眼角,又是苦笑:“不知道。”

是啊,连要嫁给谁都不知道,这能开心得起来吗?

“事情已成定局?可有挽回余地?”白宋突然发问,公主称其为友,当朋友的自当有帮则帮。

汝南公主摇摇头,轻声说:“父皇收服突厥,为稳定突厥之心,结亲之事势在必行,更是为天下百姓做表率,吸引更多突厥人能在大唐生活,鼓励大唐百姓和突厥人同婚,作为稳固江山的长久之计。”

白宋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要破坏这种政治婚姻很可能会引发流血事件,身为皇族子女,从来都是身不由己的。

“本宫幼时就已想过这样的结局,本以为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事情真正发生,还是会有不甘和不情愿。”

“公主放心,我一定尽我所能去帮公主打探消息,且看看那突厥王子是谁,品性如何,如果人品尚可,公主倒也不必过于忧心。如果人品败坏,我……我再给公主想办法。”

“眼下也只有这个法子了,不过婚期将至,只有十日,你可得抓紧。本宫无人托付,只有靠白宋你了。”

“明白。”

白宋起身,觉得事情要速速办理,也不知京城有没有阿吉族的人,不知道他们还认不认自己这个族长。

说完,白宋离开了小亭,不再停留。

没走出几步,亭中公主掀开了帘子,追着说了一声:“本宫李向南,你可记住了!”

……

距离东突厥投降已于四个月。

李靖大军班师回朝,带着一众突厥王族俘虏。

这一批降军被带入长安之后,李世民并未追究其罪,而是赦免了所有突厥人,以安抚突厥之心。

其中一部分人离开京城返回草原,一部分人则留在了长安,暂时定居。

长安的突厥人远比蓟县定居的突厥人多。

这其中还包括了一些身份地位很高,在突厥中很有声望的关键人物,这些人是不能离开的,属于软禁。

但李世民又不能将他们当做罪犯对待,不然会引起突厥人的不满,所以只能暂时将他们当做祖宗一样供养起来,甚至将整个芙蓉园都让出来给突厥王族当做王庭居住,又在芙蓉园外开垦新地,出资建楼,简直比伺候祖宗还祖宗。

芙蓉园的情形已经让朝堂和民间极其不满,甚至有人调侃,当太上皇的还不如当俘虏的!

兴庆宫和芙蓉园一对比,已经有不怕死的文人对李世民进行口诛笔伐了。

因为这事儿,平静的长安背后,其实暗流涌动,有人在借机制造矛盾,好些被当作出头鸟的官吏、文人已经被偷偷砍头。

在白宋看来,优待突厥王族是眼下无可奈何的行为,当皇帝的也有皇帝的无奈,征服一个国家远远要比征服一个民族简单太多,要长治久安,靠杀伐是远远不够的。

就这一点上,白宋还比较欣赏李世民的做法。但这并不能代表李世民就能如此随意地将自己父亲软禁在兴庆宫内。

在靠近芙蓉园的东南角,各坊活动的突厥人明显更多。

白宋先回了一趟家里,拿着晴儿给的名单,发现名单上有个叫映月楼的地方在曲池坊,正挨着芙蓉园,而映月楼里有个叫明月的姑娘是晴儿选定的中秋人选。

反正都是去打探消息,白宋决定先把东南角的花楼逛一遍,一面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歌女舞女,一面打听打听突厥人在长安的情形。

在家拿了名单,晴儿却不在,白宋又不得不折返去了东市,把晴儿从钱庄里拎出来,换上公子装,当作向导带白宋去逛花楼。

……

午市行路,长安的繁华如墨汁晕染开的绚烂画面徐徐展开,玩闹的孩童,吆喝的小贩,结伴的文人,曼妙的小姐,所有的一切组合成了古城的民间烟火。

这里的一切符合白宋所有对于古代的幻象,人们的生活有条不紊,即便偶有乞丐沿街乞讨,但不得不承认这年头衣食富足,民心向稳。

大唐盛世已经开启,这是白宋的幸运,也是天下人的幸运。

映月楼上楼中楼,望江愁来愁不愁?

刚到曲池坊,白宋便在街边听到有人在念这么一句小诗。

晴儿解释:“这映月楼当属东南一带最大的花楼了,花楼格局奇特,乃是一圈双层小楼簇拥着一座四层高楼,在民间,四层高楼可是不多,即便是比皇宫内的高层宫殿,这映月楼也不遑多让。所以映月楼是以楼闻名,故有映月楼上楼中楼的说法。

而那《望江愁》就是映月楼中当家花旦明月姑娘的成名小曲儿了,说的是恩客怀抱明月姑娘听着望江愁的小曲,却在映月楼上遥望曲江时,想着那些突厥人享受着大唐皇家园林,也不知该不该犯愁。”

“整这些有的没的。”白宋吧唧吧唧嘴,对着晴儿勾了勾手指,“就说有没有晴儿唱得好就完了。谁关心这些?”

晴儿不是娇羞的姑娘,又是跟公子熟透了,表情淡然,丝毫不理这公子的调戏,反倒是认真解释:“这中秋灯会比的不仅仅是唱功,还得是要名气。名气大的姑娘,即便什么都不做,只要往台上一站,那也得有无数让人送来花灯。

这位明月姑娘已经和民间诗作浑然一体,自然是深入长安人心,加上姑娘有着些唱功底子,组合起来应该是不差的。”

“行吧,你说怎么遭,就怎么遭。”

马车停在明月楼下。

两人一前一后很快有揽客的姑娘上前询问:“两位公子是喝酒还是来听曲儿呢?”

“见人。”

“哟,公子还真是个爽快人,不知想见的是哪位姑娘?”

白宋回头看一眼晴儿,晴儿操着一口生疏的男嗓:“我们要见明月姑娘。”

说罢,直接拿出了一锭银子。

拉客的眼睛一亮,赶紧招呼门口闲暇的几位过来,四五个姑娘二话不说,个个甜言蜜语的,先把两人给哄进了楼中。

这楼中楼还真是楼中楼。

进去之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大厅后面的有一间阁楼大门,里面各色灯火,笑声不断,不知住着多少恩客和姑娘。

整个花楼的格局像是一圈瓣蒜簇着蒜梗,有些奇怪,也有些新奇。

姑娘们先将两人安排在一桌面前坐下,为首的这才说道:“明月姑娘现今不太方便,在上面接着客人呢!要不奴家叫别的姑娘来给二位爷瞧瞧?”

“我们可以等。”晴儿没等白宋开口就抢到,“银子不够,我们可以加。”

说着,哐哐当当两百两现银就摆在了桌上,淡笑着看着各位,“银子摆在这儿,看你们有没有本事挣了。”

晴老板现在是财大气粗,落在姑娘们眼里,可是个鲜嫩的小雏儿,关键还有钱。

钱肯定到位了,待遇肯定就有所变化。

姑娘叫来了老鸨,老鸨一看这阵仗,赶紧上楼去催,招呼着几位姑娘陪着白宋二人说说笑笑,还说免费的,就是看两位公子长得好看,姑娘们真心喜欢。

喜欢盛唐风流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盛唐风流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