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一杆铁戟平乱世 > 第315章 匈奴迁徙,戏忠面见刘豹

此时,幽州,代郡西北方四十里。

在此处的草原上,有两股大军正在此会面。

一方便是带着十余万匈奴人迁徙的刘豹,而另一方自然是率领数千骑兵接应的韩当。

大军相隔百余米停下,随后匈奴军阵之中,有三人朝着前方走来。

韩当见此,也是策马朝着前方走去。

很快,双方见面。

看着一旁的巴斯跟连一,韩当自然明白,眼前这个年纪不大的青年便是匈奴王子刘豹。

想到武靖的嘱咐,韩当顿时咧嘴一笑。

“征虏将军麾下,弓骑营大统领韩当,欢迎刘豹王子!涩尼,涩威由若母。”

听到前半句的时候,刘豹的脸色还是很高兴的,这个韩当他也是听过的,率领数千弓骑兵,硬生生的灭掉了北匈奴的一支弓骑兵大军,还射杀了号称北匈奴第一神射手的魁斯。

此等强人前来接应,而且态度还如此诚恳,顿时让刘豹感受到了一丝欣慰,最起码武靖是真心的欢迎他们。

可是听到韩当最后那句匈奴语的时候,刘豹的脸色顿时僵住了。

“这...韩...韩统领,见到韩统领我也很高兴,可是...可是我并无龙阳之好,还请韩统领另寻他人吧!”

此话一出,韩当的脸色也变了。

“刘豹王子,此话何意?我韩当堂堂男子大丈夫,何曾有过龙阳之癖!”

“嗯?那方才...”

刘豹面带疑惑的看着韩当,随后立马反应了过来。

“韩统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方才这句匈奴语,是一个女子教给你的吧?”

韩当一愣,随后点了点头。

“不错,确实如此,难道此话不是 “我的朋友” 的意思?”

“我的朋友?”

刘豹面带戏谑的看着韩当

“韩统领,只怕这个教你这句话的女子,一定是一个美丽的匈奴姑娘吧?”

韩当闻言,脑海中顿时想起了扎娜那充满野性之美的面容。

“是,她很美。”

“呵呵...这就难怪了,我实话告诉你吧,这句话根本就不是我的朋友的意思,而是我匈奴年轻男女之间,互相表达爱意的意思。翻译成汉人语言的话,应该是 “我喜欢你” 而并非是 “我的朋友”。

我们匈奴人与汉人的民风不同,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即使是女子也会大胆示爱,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如此想来,这位匈奴女子很可能是喜欢上韩统领了。”

说这,刘豹的脸上带着笑意的看着韩当。

而韩当听后,整个人瞬间呆住了。

韩当不可置信的看着刘豹,双目顿时变得赤红,眼中晶莹流转。

“我喜欢你...原来如此...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你不直接告诉我...”

...

三日后

韩当将匈奴人带向了预先的安置地点之后,刘豹便配合守军安抚匈奴的百姓。

待匈奴人安抚的差不多之后,韩当便带着刘豹前往了太守府,面见戏志才。

“启禀军师,南匈奴王子刘豹已带到。”

“嗯,辛苦韩都尉了。”

说完,戏志才来到刘豹面前,然后拱手说道 “戏忠见过刘豹王子”

刘豹自然也是听过戏忠的名字,也从韩当的口中知道了此人在武靖麾下的地位,自然是不敢怠慢。

“南匈奴王子刘豹,见过戏军师。”

“呵呵...刘豹王子无需多礼,王子秉承大义,效仿南匈奴先辈,重新回归我大汉,实在是可喜可贺啊!”

刘豹闻言,顿时叹息道 “唉...我父亲被那呼厨泉所蒙骗,迫使南匈奴反叛,使得我南匈奴的子民死伤无数,实在是深感愧疚。

刘豹此举就是要拯救我南匈奴子民,使他们能够安安稳稳的生存下去,再也不要遭受战乱之苦了。幸得将军垂怜,愿意庇佑我南匈奴子民,刘豹深感将军之大恩大德!”

说这,刘豹深深拜下。

戏志才见状,缓缓点了点头,显然是对刘豹的态度很是满意。

双手将刘豹扶起,戏志才赶忙拉着刘豹坐下。

“刘豹王子,此次将王子带来相见,主要就是商议南匈奴百姓的安置问题,既然是安置问题,那么自然要与王子进行协商。”

“原来是此事,不知戏先生打算如何安置我南匈奴的十余万百姓?” 刘豹问道

“王子请看...”

随后,戏志才拿着一分地图来到了刘豹面前。

“这便是幽州地图,上面详尽的描绘了幽州各个郡县的位置。王子请看,此处便是代郡,这代郡地处幽州最西面,北面与草原并不相连,且里面的土地也大多都是耕地,草原地带并不多。

因此,这代郡适合安置那些想要过上那耕种生活的匈奴人,人数不宜太多,安置两万人即可。”

说完,戏志才有指着上谷郡。

“此处便是上谷郡,这上谷郡链接北方草原,且境内有多处山脉、草原地带,适合适量的放牧以及少量的耕种,安置的人数可以提升一些。我意在此处安置四万匈奴人,其中三万人耕种,一万人则是继续放牧。一方面,肯定有很多的匈奴人不能适应这耕种的生活,这样也可以让他们能够继续过着以前的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为幽州军驯养战马,以及更多的牛羊,为我幽州百姓改善生活。”

最后,戏志才有指了指渔阳郡跟右北平郡。

“这两处便是渔阳郡跟右北平郡,这两处的地带跟上谷郡有些许的类似,只不过草原地带没有上谷郡那么多。

因此,这两郡各可以安置三万人,其中两万五千人耕种,五千人放牧。算上上谷郡的一万牧民,加起来共有三万人,这三万牧民足够支持幽州所有的战马以及牛羊所需了。不知王子对这个安排可还满意?”

刘豹仔细的看了看地图,随后点了点头。

“可以,戏先生的安排十分妥当,我没有其他意见。”

“既如此,那咱们再商讨一下其他事情。”

说着,戏志才将地图收了起来,然后拿出一份账目交给了刘豹。

这份账目是戏志才让人用匈奴语撰写的,保证刘豹可以看懂。

“王子请看,这便是我跟将军商议之后,制定的牲畜与钱粮的兑换比例。

以后,南匈奴所有的牧民,所放牧的牲畜除了战马以外,其余全部都归属于个人所有。战马,我们将军会按照不同的价格进行补偿,但是这个补偿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

毕竟南匈奴的战马众多,一时半会将军也拿不出那么多的钱财。至于其他的牛羊等牲畜,则是按照低于幽州市价三成进行购买,然后将其兑换成钱财、粮食、乃至土地分发给南匈奴的百姓们。

虽说低于市价三成,但是这个价格也比原先南匈奴的牛羊价格要高一些。总之,肯定不会让南匈奴的牧民吃亏就是了。”

戏志才的意思很简单,就跟当初跟武靖商议的差不多。

战马都归武靖所有,武靖会根据战马的大小以及品质给与价格的不补偿。

只不过需要慢慢来,一时半会的补偿不完。

至于那些牛羊等牲畜,则是按照低三成的价格购买,购买之后当然是出售给当地的百姓。

羊可以自己养殖,汉人虽然不擅长放牧,可是几十上百只羊还是可以管理的。

一百只羊,若是养好了,足够一户人家吃喝不愁了。

每年光是出售的羊奶,以及那些成年的公羊,差不多也足够这一年的花销了。

在这东汉时期,羊奶还是稀罕物的,价格也比较贵,最起码也得是富户豪强级别的人,才能够喝得起这种补品。

汉代的母羊,一只的日产是2斤左右,也就是汉朝的4斤。

一百只母羊,每日产奶400斤左右,按照一斤鲜奶10钱的价格,那每日就是差不多4000钱的收益,一年就是140万钱的收益!

再加上出售公羊的收入,一年150万钱的毛收入还是有的。

除去乱七八糟的各种花销,一年最少最少也得纯赚100万钱以上。

当然了,这些都是理想主义,毕竟还有一些其他的种种,比如你得找到羊奶的收购地点,零卖的话可卖不了这么多。

而且集中出售的话,价格肯定就会这么高了,这些都会导致收益变低。

可是即使如此,这个收益也不会差的太多,每年数十万钱还是可以的。

这些只是针对一些有钱的富户。

对于武靖来说,就算是单纯的卖肉跟卖皮革,每年也可以纯赚三成的利润。

按照一只羊1000钱计算,七成价格就是700钱,卖肉的收益应该还会高一些,那么一只羊的纯收入应该在600钱以上。

哪怕武靖将价格稍微降低一些,那收益也能达到500钱。

一万只就是500余万钱,按照现在的牧民数量来说,每年少说也可以出售给武靖五六万只羊,那加起来就是3000万钱的收益。

再加上出售牛的价格,二者相加,每年5000万钱纯利润绝对不是问题。

如此一来,牧民的生存得到了保障,幽州的百姓可以吃到相对便宜一些的肉食。

百姓们可以自己养几只羊,提升生活品质,幽州可以得到更多的牛进行耕种。

而武靖呢,可以得到更多的钱财,一切都十分的完美。

“刘豹王子,不知道这个价格是否合适?”

“合适合适,简直太合适了!”

刘豹本以为这些牲畜会以很低的价格被武靖购买,以后的牧民养殖的牲畜也是如此。

结果万万没想到,武靖居然是按照幽州价格的七成购买,这个价格比原来出售的价格还要高一些,这让刘豹着实感到意外。

“那好,既然对价格没有意见,那咱们就商议一下关于四处安置点的统领问题。”

“好好好,可以。”

“既如此,那我便说一说将军的想法。将军打算...”

“报!”

就在这时,一名卫兵突然前来禀报。“何事?”

“启禀军师,问门外一人自称是刘虞刘刺史的主簿,想要面见军师。”

“刺史主簿?”

“正是”

戏志才眉头微皱,显然是猜到了这个刺史主簿的来意。

“请他进来”

“是”

侍卫走后,戏志才看向刘豹说道 “刘豹王子,这刺史主簿前来,只怕是为了南匈奴之事,关于这四处的管理官员问题,只怕是会有变故啊。”

“戏先生,难不成这个刺史是想要插手安置事宜?”

戏志才摇了摇羽扇,随后轻笑道 “幽州刺史监察整个幽州,按理来说,这安置南匈奴之事,理应由他负责监察主理。只不过主公的官职并不比刺史低,所以便没有与他相商,此次前来,想必就是为了此事。”

就在二人说这话的时候,一名年约三十许的男子来到太守府内。

戏志才见状,赶忙迎了上去。

“戏忠戏志才,敢问足下可是刺史主簿?”

那人听后,立刻拱手道 “见过戏先生,在下王昌,忝为刺史主簿,此次前来,是来商讨关于南匈奴人的安置问题的。”

说这,那王昌的眼睛看向了一旁的刘豹。

“原来是王主簿,失敬失敬,快请入座。”

“请”

待入座之后,戏志才这才问道 “不知刘刺史有何决策?”

王昌笑了笑说道 “刺史之意,这南匈奴安置事宜,陛下交由武将军负责,这一点刺史自然是没有其他想法,可是这安置之后,总要有个官员负责帮扶跟管理这些匈奴人吧?

先不说匈奴人跟汉人的语言不通,平日里难免有些摩擦,就单说此次南匈奴入侵一事,就有众多的幽州百姓跟他们有仇怨,若是弄不好动起手来,恐怕就不是一个两个了,而是一群人的暴乱!

刺史监察幽州,此事自然也是由刘刺史负责。因此,这管辖、监督、以及安抚的官员,理应由刺史挑选担任才是。不知戏先生以为如何?”

不得不说,这个王昌说的头头是道,饶是戏志才,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合适的话语反驳。

不过话说回来,这王昌说的确实有道理,刘虞身为幽州刺史,这些事情确实应该由他负责。

喜欢三国:一杆铁戟平乱世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一杆铁戟平乱世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