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全家读我心声,个个都出息了 > 第90章 长公主是会告状的

赵彪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长公主看他的眼神多了几分赞赏,男人大多粗心,一心都是钱财权利,再就是小妾美人了,能把心思用在家庭上的少之又少。

赵彪看着粗放的外表,有着一颗柔软的心,做他的夫人一定很幸福的。

“你放心吧,就算是下了旨意,舍出本宫这张老脸,一定把你家长孙解救出来。”

赵彪下意识道:“长公主可一点儿不老,说敢说你老,我第一个不答应。”

孔嬷嬷忍不住笑了,赵将军好像关心长公主的脸赛过自家长孙了。

长公主有些脸红,这人说什么胡话呢?

一颗心已经心如死水,此刻却泛起了涟漪。

心情挺好的长公主见到了宣德帝,嘴角的笑意都没有落下。

宣德帝挺开心:“阿姐,有什么好事儿吗?这么开心呢, 许久不见阿姐这么开心了,跟朕说说呗。”

长公主带了些宫外的点心,给皇上尝尝新鲜,民间小吃带着一些烟火气,不如宫里精致,却有别样的味道。

“皇上尝尝,新做出来的豌豆黄,跟宫里的点心不一样呢,尝个新鲜。”

“好啊,朕还没吃过呢。”

长公主挨个儿掰下来一块儿,让太监先试吃,再给宣德帝:“规矩不能坏啊,阿姐可不想你出事儿,现在可以吃了。”

“阿姐还是这么小心,朕还能不放心你的吗?”

“我就怕自己疏忽,被人钻了空子,总之万事小心,老祖宗留下的规矩都是有道理的。”

长公主这么关心,宣德帝很开心,她才是毫无保留关心自己的亲人。

吃了几块儿,宣德帝放下筷子,等着长公主说话,到了他们这个层次,见一次面都不是平白无故的。

“我今日来是为了赵将军说情的,说来也是小事儿,可是赵将军求到我这儿来了,我就不能不管了。”

“赵彪啊?阿姐跟他家最近走得很近吗?”

这话有一些试探了,长公主坦然道:“他家小女儿帮了我,皇上也知道的,这孩子是有些不一样, 北戎的大巫师都不是对手,跟赵家交好,百利无一害,为什么不呢?”

宣德帝点点头,“朕一直不得空,想见见那个孩子呢,替阿姐道谢,她也替咱们皇室出了一口气,北戎人太可恨了。”

长公主道:“她还是个孩子,太多的恩宠对孩子也不好,你就当寻常孩子看看吧,不用把孩子推到风口浪尖上。

说正事儿吧,宜阳郡主和陈家闹得不像话,皇上知道吗?”

宣德帝脸色沉了沉:“自然是知道的,陈伯阳死了反而让朕松口气,否则朕被宁王逼着饶恕这样罪大恶极的人,朕这心里憋火啊。

宜阳不是和离归家了吗?守着她的郡主府,也能过好日子,跟陈家也划清界限,也挺好的。”

长公主冷笑:“她要是安安分分的,确实挺好,上梁不正下梁歪,她自己糊涂,教养出来的女儿跟她一样的糊涂,不讲道理。”

长公主对宜阳郡主已经没有半点儿好感,狠狠告了徐倩儿一状,把宜阳郡主连带着训斥,从她最开始嫁的徐家,到了现在和离单独过,丢了多少人了?

说着说着,长公主都觉得委屈了,“当初阿姐和亲北戎,吃够了苦头,就是不想着咱们皇室的女人们还受这个罪,在北戎也是想尽一切办法稳住他们,没有继续和亲。

阿姐没有跟你诉过苦,没有人知道阿姐受了多少委屈,可惜啊,这些皇室宗亲的女孩子们并没有体会阿姐的苦心,天下太平不是让她们任性妄为的。

不求为皇室增光,起码做个表率吧?

宜阳这一家子真的太不像话了,阿姐实在是忍不住才来找皇上说道说道。”

宣德帝心情沉重,阿姐换来的几十年和平太不容易了, 肃亲王还嘲讽阿姐,最近他们一家子都有点儿飘呢。

不过宣德帝也不是偏听偏信,做了几十年皇帝,已经是个合格的帝王了。

“此事朕会调查,辛苦阿姐还为了这些不争气的晚辈们操心了,若是属实,朕不会轻饶了他们。”

长公主起身行礼,宣德帝赶紧扶起来:“咱们姐弟无需多礼的,阿姐的气色越来越好呢,还跟年轻时候一样,朕都老了。”

长公主被赵乐潼破了诅咒,又有灵气加持,身体越来越好,看着跟三十出头一样。

“皇上为了国事操劳,也要注意保重身体,让太医多请平安脉,国事多给太子管,别太累着了。”

“知道了,阿姐陪朕用膳吧。”

“不了,我去皇后宫里坐坐,进宫一趟,不去看看怕皇后挑理。”

“她敢?应该她敬着阿姐,多帮着阿姐的, 别以为是皇后就能不敬长姐,朕也饶不了她。”

“不必如此,你要这样,阿姐还敢进宫吗?让你们帝后失和,就是阿姐的不是了。”

长公主劝了他一会儿,告退离开了。

翊坤宫内,皇后正在召见宜阳郡主母女俩, 两人都打扮的很是华丽,珠翠满头, 也不嫌压的脖子酸了。皇后是续弦,今年不过二十**的年纪,却老气横秋,冷肃的一张脸,让她本来挺漂亮的脸减色三分。

因为是续弦,更重规矩,妃子和命妇们在她面前都不敢放肆,礼数仪态有一丝差错,都会被皇后教训,皇上也不能插手多管,毕竟后宫命妇们是皇上管着的。

宜阳不是万不得已,也不想来求皇后。

徐倩儿第一次见皇后,紧张的大气不敢喘,皇后好威严呀。

“宜阳,你求见本宫所为何事?”

宜阳再次行礼,道:“儿女都是债,为了小女的婚事儿,想求皇后娘娘给个恩典,给我这女儿一条活路……”

宜阳郡主还真的来宫里求旨意了, 不过不敢去找皇上,直接找了皇后,皇后赐婚也是一样的。

皇后听完,蹙眉道:“既然定下婚约,就应该履行,怎么好换人另嫁?”

“皇后娘娘,当初是乔家耍了手段,污了倩儿的名声,不得不定下来,可是倩儿一开始定下的就是赵家大公子啊,这段日子真的是以泪洗面,当母亲的怎么忍心孩子一辈子痛苦?

乔家有错在先,这门亲事不是良配,为了女儿,臣妾也豁出去了,求皇后娘娘成全。”

皇后自己就是为了家族不得不进宫做皇后,能理解感情不和的婚姻有多痛苦了,心中一软,刚要答应,长公主进来了。

“皇姐难得进宫,快请坐吧。”

长公主行了礼,坐下看了宜阳郡主一眼,道:“你夫君刚过世没一个月,你这穿金戴银,披红挂绿,招摇过市,也不怕人笑话?

还有你的女儿,再怎么着陈伯阳也是她的继父,不说守孝三年,穿几个月的素服总不过分吧?

陈伯阳就是再有错,也是你当初选的夫婿,十年夫妻感情,你倒是忘得快。”

宜阳郡主都懵了,长公主上来就教训她,可是又都教训的有理,她竟然无话反驳。

皇后也回过味儿来,看她们俩的眼神有些不满了。

陈伯阳是罪有应得,可古代的人都重血缘, 推崇有情有义,宜阳这般行事,太不妥当了。

“皇姐说的对,是本宫疏忽了,你继父刚过世,现在说亲可不合适,更别说另嫁他人了。

你们先退下吧,本宫查清楚再说。”

宜阳郡主恨的牙痒痒,眼看就要成了的事儿,被长公主给破坏了,她到底图什么啊?

徐倩儿都要哭了,今日之事传出去, 她的名声可就彻底臭了,一个不孝的名声落在头上,乔家都会不满她了,更别说赵家。

母女俩闹个没脸,也不敢辩解,只能先走了。

皇后才和长公主道谢:“皇姐不提醒,本宫倒是忘了陈家的事儿了。”

长公主道:“我今日进宫就是为了此事,赵家长孙并没有和徐倩儿议亲,都是她一厢情愿,还来蒙骗皇后,让皇后下懿旨,赵家那边或许不得不接旨,可是心里总是不舒服的。

下旨赐婚也得慎重, 成就一桩美满的姻缘可喜可贺,皇后也被人称颂,可要是牵了一对儿怨偶,对皇后的名声也不好啊。”

皇后心中一惊,“ 她们好大的胆子!”

“胆子不大能和离两次?”

长公主点到为止,成功在皇后心里扎了刺,闲话几句才告辞离开。

帝后都派人去调查此事,因为长公主的插手,一件小事儿被无数人关注了。

事情也简单,一查便知,宣德帝震怒,下旨申饬肃清王教女无方,剥夺了宜阳郡主的封号,让他们一家子都闭门思过半年,惩罚的极其严重。

肃亲王气的吐血,宜阳郡主,现在已经不能喊郡主了,没了封号,她只能灰溜溜的带着儿女回了娘家,被嫂子一阵嫌弃,开始寄人篱下的日子。

赵家终于松口气,皇上还是英明的,宜阳郡主德不配位,配不上郡主的封号。

朝中哗然,再次对赵家刮目相看,赵家竟然因为长孙的亲事,把一个郡主给拉下来了。

乔玉娇忙着宣传自己的名声呢,知道这件事儿的时候,已经尘埃落定,气的要死,她徐倩儿竟然嫌弃自家大哥?

当初要不是看她郡主女儿的身份,才看不上她呢,现在郡主也没了,这门亲事不要也罢。

于是靖海候府落井下石,以徐倩儿不守妇道的原由退了亲, 徐倩儿整日以泪洗面,悔不当初了。

可惜,没人在乎他们的悔意,赵乐潼已经把目光盯向了陈家,陶玉还没有救出来,丧心病狂的邹静兰也该收拾了。

赵彪没想到张昭这么无耻,对继女下手,要不是顾忌陶玉的名声,都想打死这个孙子呢。

想把陶玉救出来,他们没有立场,只能陶家出面,毕竟陶玉是陶家的女儿,邹静兰就算是生母,改嫁之后也没有把女儿带走的道理。

邹静兰的男人是死了, 陶家老太太还在世呢,对这个儿媳妇儿是深痛恶绝,连带着对陶玉也不喜,带走就带走吧,眼不见心不烦。

谁娶了这样的搅家精,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陶家现在二老爷当家,没有很出色的才华,做个六品闲职勉强度日。

邹静兰敢改嫁,就是看着陶家落魄了,奈何不得她,才会肆无忌惮的。

赵大嫂出面,拜访了陶老太太, 老太太得知孙女儿被她这么糟践,差点儿气吐血。

赵家幕后支持,陶家出面,召集族人去张家要人。

陶玉的日子可不好过,邹静兰这女的心里变态,对女儿都嫉妒,嫉妒女儿怀了孩子啊。

她也想怀孕,可惜生不出来了,许是年纪大 ,也许是因为作孽太多了。

她想要的得不到,陶玉轻轻松松就怀上了,心里可不舒服, 让她在身边伺候,时不时的嘲讽几句,陶玉又回到以前噩梦一般的日子了。

张家人都看不上邹静兰的做派,只是人家母女的事情,谁也不好掺和,省的里外不是人了。

邹静兰的嘴巴又太毒了,就连张昭的几个女儿都被她挨个儿训斥, 别看是继母,也是她们的母亲,谁敢不孝顺,不尊敬她,让这些小蹄子们都吃不了兜着走。

张家因为她这样的主母,全家也是苦不堪言。

这女的会哄人,张昭回来都给哄的眉开眼笑,府里安稳,反而觉得娶到了贤内助,完全不在意女儿们的处境,真是有后娘就有后爹。

陶老太太带着人去张家的时候,张昭也正好在家呢,对陶玉有些垂涎,要不是怀着孩子,都想白日宣淫了。

“将军,陶老太太带着人来拜访,说是看孙女儿的, 已经在客厅等候了。”

邹静兰大怒:“那老婆子竟然敢来这儿?老爷,不必搭理他们,一家子窝囊废,看什么孙女儿,要是真的疼爱,以前怎么没有关心孙女儿?”

陶玉绝望的心突然生出希望来,是赵家的孩子们请来的祖母,他们没有忘了自己。

张昭不是邹静兰这么不讲道理,“事出反常必有妖,还是先见见,不能失礼。

阿玉,你也跟着我们过去,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你知道的,不需要父亲提醒你的吧?”

喜欢全家读我心声,个个都出息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全家读我心声,个个都出息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