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17章 皇爷急召

大明元辅 第217章 皇爷急召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0:29:16 来源:23小说

接下来的两天,黄芷汀开始抓紧时间和辽东的大商人们商议收购人参、鹿茸等名贵中药材以及销售安南大米的事情,这里头当然少不了京华从中穿针引线,甚至还要充当信誉担保等,不过这都是些细节问题,此处就不赘述了。

高务实这边也挺忙,辽东除了计划中的“重工业”发展对他来说似乎只需要照搬开平模式之外,农业方面的问题简直能让他愁白头。

此时此刻的他真是格外的体会到了后世那位袁老先生的伟大,眼下大明整个国家的田亩单位产量放在全球来看都是高产了,可惜在各种天灾之下,仍然不够,而在辽东,仅仅用“不够”来形容,真的太过于轻描淡写。

不做巡抚的时候还不知道,做了巡抚之后,高务实特意调用了一批高国彦亲自带出来的财务人才来做计算,才发现辽东每年的粮食缺额高达五千三百多万斤,除了辽东的额盐可以从内地换来一部分之外,最终缺口居然仍有四千万斤左右。

四千万斤,那就是两千万千克,折合两万吨,算换成吨之后看起来好像数目也不大。

不过,辽东的实际人口可能也就四百万,这四百万里头还并不全部是汉人,按照大明官方的粗略估计——它只有粗略估计——汉人占“十七”,也就是七成,那就是不到三百万。

就按三百万计算,这四千万斤的缺口,相当于每人每年的粮食缺额是13斤多,的确不多,可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你以为这年代的人每顿饭都能吃到大米?

高务实当然可以,可辽东的平民能有这个待遇,这是典型的没睡醒。

辽东的普通百姓吃的东西那真是够复杂的,各种粗粮已经算好的了,野菜也不错,各种毒不死人的草、根、树皮都是盘中餐。至于说打猎,这玩意可不是说着玩,要能耐得很,而且又不是旱涝保收项目,只能看脸。

捕鱼捞鱼当然也是选择项,但同样需要技术、需要工具,甚至就是钓鱼也没那么简单——你有这闲功夫还不如去多做几分工来得实在!可是辽东既然生产力不高,显然银价就贵,京师一个短工每个月好歹能干个二两多银子,在辽东几乎要减半,这就是差距。

至于每顿饭吃大米,那说明这家人要么祖上经营有道、家底殷实,要么至少得家里有个举人老爷才行,秀才都很难做到——李成梁早年就是秀才,却穷得连去京师办手续继承父职都做不到,这就是明证。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辽东人口的平均粮食缺额居然还有13斤多,这就很不科学了。

高务实算过田亩数,也算过平均亩产,但最终的结果却始终对不上号,两者之间明显有很大的疏漏。

这个疏漏,只有可能是个别人占据了太多的田地,而且这些田地还是通过投献、诡寄等手段被隐瞒掉了。

真是见鬼,难怪之前清丈田地的时候山东查出那么多隐田,现在看来山东的清丈还是有问题,最起码军屯田肯定没查明白。

而辽东又是个“军管区”,流官文臣们一般不会有什么兴趣在辽东大置家业,顶多就是祖籍辽东的吏员们会从中捞一笔。

高务实用脚指头都能想象得到,真正在其中吃肉喝血的恐怕都是武将,很多军官将领名下一定有大量不在册的隐田,至于这其中最大的一家,那也不必多想,肯定是李成梁家族了。

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事儿不能单怪李成梁贪,这一点高务实清楚,不过现在辽东的局势只是从外表上来看好了不少,内里这么一团稀烂的话,迟早还是要出事。

将来“玉米计划”搞好了,当然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可那是治标不治本的,要想治本,还得从制度上想法子。

李成梁到底占了多少田,其中有多少是侵占军田,有多少是“非法所得”,又有多少是目前还处于灰色地带的那种,这都不好说。

但在高务实看来,灰色地带的那些他暂时还可以容忍,侵占军田和彻底的非法所得,那他就肯定忍不了,这些东西一定要在自己任内想法子改变,就算自己任期不够,没法搞彻底,也必须得探索出一条路子来才行。

这两天时间里,他的一大半精力都投入在思考田亩和粮食问题上了。

剩下的一小部分,则是考虑安南对缅甸战事的支持问题。

其实由安南支持针对缅甸的战事,安南自己就能搞定一大半。接近两年时间过去,安南那边的京华军工各部已经有点模样,河静铁矿的产量也跟得上趟,真要说军事方面的问题,其实就一个:安南没有火药产出。

要制造火药,首先得有硫磺和硝石,而高务实的地理水平有限,不知道安南哪里有这俩兄弟挖,前一次也没问刘馨,所以安南现在根本没有产出火药的能力。

大明目前的硫磺主要产地是四川,甘肃那边也有一部分,而大明朝廷对火药的管控还是比较严格的,高务实也不打算违禁,所以输出给安南的火药比较有限。

当然,这本身也符合高务实控制安南的思路——不可能让它拥有一条龙生产火器和使用火器的能力,要不然的话,以高务实的身份地位,这个问题又不是解决不了。

朝廷要哄着,安南要控着,所以高务实另外想到了一个办法:开发台湾岛。

台湾现在虽然是个荒岛,资源说起来也不丰富,但单就硫磺储量上来说,还是比较靠得住的,北部火山区的硫磺至少够高务实用几百年。

他之前跟黄芷汀说台湾那边需要的粮食可能逐年加码,就是出于这一点,毕竟开发台湾总得有人,移民越多,粮食缺口就越大——这些人一开始肯定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